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七十年代泼辣妻 > 第30章 第3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第30章

  七十年代泼辣妻

既然孩子们主动提起,孙素兰就将离家出走的经历告诉他们。


当年她妈妈连城里都没去过,却叫她往城里跑,跟她说城里有车站,多找几个人打听就能打听到车站在哪。


不用管车子去哪,只要不是往家的方向开就行。


她是夜里跑出来的,没去过城里,只知道城里的方向,天黑看不清路也一直小心摸索着向前走,不敢歇息,怕被抓回去。


走了很久,直到天亮遇见人了,她才向她们打听去城里的路。


打听过后才知道自己走偏了,于是又走了很长时间的路。


一路上都在打听,没到城里前打听城里怎么走,到了城里后,又打听车站怎么走。


到了车站,刚好有一辆车要开动,她不知道终点在哪,都忘记问是不是往自家方向开的,就坐上车了。


其实不用问的,她老家镇子没有通车,城里的车都是往外地开的。那时候坐车不用介绍信,管得不太严格,花钱就能坐上去了。她记得很清楚,自己连续坐了三辆车。


离家越远,越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孙素兰坐了大半天车,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当时国内战乱,越发达的地方越乱,她身上的钱用来当车费的,不能花在吃的上面,想买吃的也看不到哪里有卖,只能自己挖野菜吃。


十六七岁的她很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连打杂的活都找不到。


她很清楚不能长时间躲在人多的地方,他们会把她当瘟疫对待,于是决定自己进山里生活。


在山里住的几天也能遇到人,都是来山里寻山货的人,有的人来采蘑菇,有的人来挖野菜摘野果,也有的来山里打野味。


从小被揍的经历让孙素兰害怕遇见男人,他们主动靠近自己,她就会下意识护住头,怕挨打,所以一路上都只向女性打听路。


在山里遇见几个婆婆,她主动找婆婆们说话。


她听不懂婆婆们说的话,婆婆们也听不懂她说的话,幸运的是一个婆婆能大概理解她说的话。


就是因为这个婆婆,她才知道自己在哪,她已经到了邻省的省城,她跟婆婆说她想找份活计,不知道哪里能找到活。


她已经十几岁了,没法一直活在山里,迟早要找一份活干的。她想挣


钱。


这个婆婆能理解她的话,她却没法理解婆婆的话,只能靠猜测点头。


最后她坐上了去保石县所在市的车子,车子不到保石县,到的是另外一个县。


战乱时期,本省很多人跑到保石县,因为这个县在省里属于偏僻的小角落,一路过来的地形复杂,车子都难开进来。


婆婆们没想到她是离家出走,以为她就是逃难逃过来的,问她有没有钱,她把钱拿出来给她们看。


她的钱所剩不多,婆婆们也都是良善的人,没有惦记她这点钱。


她们让她去保石县,省城的居民过得也不太好,要说相对安全且容易生存下来的地方,就保石县了。


省城并不适合这个瘦弱黑瘦的年轻姑娘生存。


孙素兰来到保石县所在的市,身无分文了,妈妈给的所有钱,她都花在车费上,一路没好好吃过饭。


婆婆们说的话,她没听懂几个字,却牢牢记住了保石县的发音,逢人就问保石县在哪。有些人不愿意跟她说话,有些人愿意回答她,给她指了个方向。


她一直走,累了就坐在路边,有好心人给她半块馒头,她接了就吃。馒头饼子是路上能吃到最好的东西了,这些都是好心人施舍给她的。从春天到夏天,她终于来到保石县。


保石县周围地形比较复杂,保石县县城里的路却很好走,那时候的保石县有很多来逃难的人,比现在热闹多了。


确定自己来到保石县了,孙素兰不知道该做什么,婆婆们都说保石县,保石县应该是很好的地方,她决定在保石县安顿下来,等以后挣到很多钱就回家接走妈妈。


她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在保石县县城的经历和在别的地方经历差不多,没人愿意要她,打杂都不愿意要她,只把她当成乞丐。


确定县城无法谋生,她就想去城里附近看看。这一去,去到了豆腐村,以后会生活几十年的地方。孙素兰来到豆腐村,就看到了显眼的豆腐坊。很多人从其他地方跑到保石县,这其中不乏有钱人。肉现在很稀缺,当年更稀缺,豆腐就成了肉的替代品。


豆腐村的豆腐生意短时间内好起来了,村里不少人捡起做豆腐的活,但是做得最好的人,还属她现在的公婆。


语言不通,公婆就把她当哑巴了,在无效沟通半个小时后,公婆猜出她要找活


干,知道她无家可归,于是选择收留她,让她在自家豆腐坊搭地铺睡觉。


她在结婚前,一直住在豆腐坊,从一开始打地铺到后来有了临时搭建的属于自己的小房间。


由于手脚勤快,干活利落,从不喊苦喊累,孙素兰开始有工钱,工钱也越来越多。


刚开始两个月,公婆确实只打算给她个落脚的地方,后来发现她干活利落,才开始给她工钱。


在她以为生活会更好的时候,生活确实更好了,解i做战争结束,逃难到保石县县城的人纷纷离开。


县城重新恢复冷清,豆腐村的生意差了许多,孙素兰也清闲下来,还和薛重山结婚了。在豆腐村待了几年,孙素兰不再是黑瘦干瘪的小姑娘,已经出落成俏丽的大姑娘了。


她不在乎自己的成长,整天想着挣钱接妈妈,爸爸不是要把她卖了,她挣很多钱,把自己卖给自己总行吧?


每天都在想这些,孙素兰忽略了薛重山看她的目光,忽略了很多他对她好的小细节。丈夫主动表明心意,让她手足无措,她不知道如何回应,他说他会等她答应下来。


在那之后,她晚上想的事情更多了,她越想越觉得薛家哥哥对她挺好的,嫁给他也没问题,可是收留她的叔婶会答应下来吗?


事实告诉她,叔婶是反对的。


他们本来对她挺满意,他们的儿子看上她,要和她结婚,他们就看她哪哪都不顺眼了。在她生下华安后,公婆看她才没那么不顺眼。


再不顺眼又能怎样,已经结婚生儿子了,还能把人家赶走?


当初收留她就是因为他们心不坏,木已成舟,就这样吧。


之后她在保石县定居下来了,结婚后丈夫对她更好,正因为他对自己太好,她越来越没法说出口她想回老家把妈妈接过来,回老家买回自己的话。


结婚后很多事情都变了,她挣的钱开始不是她的了,她从前挣的钱是公婆给她的,是薛家的钱。自从成了薛家媳妇,干活就成了应该的,没有任何工钱。


丈夫把自己的钱全交给她保管,任她花用,她却不敢打这些钱的主意,这些钱是丈夫的钱,不是她的钱,


“妈妈运气还是很好的,遇到你们爷爷奶奶,遇到你们爸爸。”孙素兰跟孩子们讲过去的时候,略过了和丈夫相处相爱这一段,也没说结婚后自己心理


上多了一层枷锁的事。


薛华康听到院子里的动静,确定是爸爸回来了: “妈,爸回来了,今天先说到这里,明天再说。&34;


薛华安: “别等到明天,现在就告诉爸,我们要去妈妈老家的事,没法瞒着爸爸的,妈,本子别藏起来,给爸爸看看。&34;


孙素兰在听到丈夫回家的脚步声后,也是下意识想把本子藏起来。


她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薛重山很快来到厨房,薛华安最先开口,让爸爸先坐下来,他有话跟爸爸说。


苗彩玉听到结果很是意外: “全家都去看望外婆?”


薛华安对这个结果也是挺意外的: “嗯,我爸昨天晚上决定的,年前去看望外婆,我们四个孩子都去。&34;


昨天下午跟爸爸说了陪妈妈去娘家看外婆的事,爸爸想了没多久,就说全家都去。


苗彩玉有个很关心的问题: “你们什么时候回来,不会过完年才回来吧?”


现在豆腐坊主事的是薛叔,薛爷爷薛奶奶早就不做豆腐了,现在豆腐坊是集体的,在里头干活的人不能沾亲带故,爷爷奶奶年纪上去了,最合适的还是薛叔,所以让薛叔去顶着了。


薛叔走了,她是不是没法喝上香甜细腻的豆浆,没法吃到油豆腐炖肉,没法吃到煎豆腐、酱油豆腐、豆腐炒一切的菜?


她还盼着吃蒸面条。


当然了,一家人团聚最重要,她可以少过一个好年。


“年三十前会回来的,如果我外婆还在,身体不差的话,我妈说想接外婆来这里过年,她想让外婆看看她生活了快三十年的地方。”他知道妈妈不是惦念家乡,她是惦念在家乡的外婆。


苗彩玉眼睛很快又亮起来了,如果外婆过来的话,薛家会比以前过年吃得更丰富吧: “你和华乐的房间能在年前建好,都是里外间,外婆来了有地方住。&34;


生产队放整天假的次数不多,薛家造房子进度很慢,但是每天弄一点,大半年过去,两个房间也快完工了。


“嗯,外婆来我们家有地方住,我们去外婆家不一定能找到睡觉的地方,到时候可能要花钱找地方住。&34;


&34;你们一大家子过去,找住的地方就不会太难。&34;人多力量大



&34;妈妈还记得自己家乡话,我们又会说几句普通话,估摸着用不到半天时间就能找到外婆家。彩玉,谢谢你,自从提了去看外婆的事,我妈就很激动,今天在家的时候,时不时说该带些什么东西过去,不知道外婆还认不认得她。&34;


“幸好现在闲下来了,要是前阵子忙的时候说,害婶子睡不着,我都要成为罪人了。”


薛华安上午干活结束来找她,就是想告诉她全家年前要去看外婆,说完就走了。


苗彩玉回到厨房,告诉家人这个消息。


她故意没把话说完,两个弟弟,尤其是嘴也挺馋的二弟添明,产生和姐姐一样的想法,薛叔不在,是不是代表他们过年吃不到好吃的豆腐,喝不到细腻的甜豆浆了?


他喝过豆腐坊其他人做的豆浆,区别很大,他妈喝了都要tui一口,骂浪费钱,跟刷锅水似的。


现在豆腐坊主事的是薛叔,别人在田里干活,他在田里干活,别人休息,他在豆腐坊干活,豆腐坊少了他,豆腐就会少了灵魂,豆浆、油豆腐等等都没有灵魂了。


苗添亮也是这么想的,薛叔才是豆腐坊的灵魂,有他在就有灵魂,他不在,年都感觉过不好了。


看弟弟们着急,苗彩玉才把剩下的话说完。


苗添明: &34;姐,你故意吓我们呢,我过年就是为了了几口吃的。&34;


“谁不是呢。”苗彩玉和弟弟想法差不多,喜欢过年是因为过年有好吃的。赵美凤让他们打住,离过年还有几个月时间,别太早想过年的事情。姐弟俩打住了,但心里的念头没止住,期盼赶紧过年。


“思念,后天我要跟家人一起去外婆家了。”薛华康特意到集市上蹲程思念,蹲到她,说了自己要出门的事。


“彩玉圆圆已经跟我说过了,薛叔不在,豆腐坊能不能开门都不确定。”程思念早听说过了。


薛华康明示: &34;你有没有想对我说的话?&34;


“你们一路上注意安全吧。”


薛华康顿时展开灿烂笑颜: “会的。”


程思念嘟嚷一句无聊就不理他了,去卖自己的鸡蛋。


后天是全家人第一次出远门,薛家人自己也不确定需要花几天,只能说尽量在年三十之前回来



夏收后,薛华康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脸色不均匀没去看思念,现在要出远门,就想多看看思念,今天陪思念卖完鸡蛋再回家。


程思念都已经习惯他这条大尾巴了,没赶走他的意思,随他待在哪。


薛华康找程思念道别,薛华安认为就出去几天,没必要道别,只是在去外婆家前,送了彩玉一个小礼物。


确实是小礼物,苗彩玉看着小剪刀,都没有自己食指长。


“你怕你不在的时候,有人欺负我,所以给我一把小剪刀,方便我扎人?”苗彩玉把玩小剪刀。


薛华安: &34;之前你扇薛二柱的时候,我就想着给你寻把小剪刀,防身用,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最近看见就买下来了,你出门带篮子的话,放篮子里不容易被人发现,不要玩它,别看它小,其实很锋利的。&34;


他没说每次去城里都会去寻这种小巧的剪刀,直到现在才买到手。


&34;我看这把剪刀最后不是给我防身用了,是给你剪线头用,我把它放进我的嫁妆里。&34;真的好小一把,亏他能找到这种小剪刀。


薛华安: &34;不管什么用法,晚上出门最好带上它。&34;


“你不在的这几天,我会想你的,圆圆和吴海生好上以后,这几天都跟吴海生出去瞎逛,没人陪我说话,我好无聊的。”苗彩玉抱住薛华安的腰,在他脖颈处蹭了蹭。


他们这里年前属于农闲时间,大家终于能专心忙活家里的事,家里的事不需要苗彩玉忙活,她就更闲了。


&34;只要你想,有挺多人愿意陪你说话聊天。&34;


&34;不一样。&34;


“回来就做蒸面条给你吃好不好?”他能看出彩玉真的很喜欢吃蒸面条。


华□□日的时候,家里做了蒸面条,华康今年有个生日愿望,还挺特别的,就是想让思念尝尝他们家做的蒸面条。


他想叫彩玉邀请程思念到她家吃面,面由他这个大哥送过去,让彩玉不要在思念面前提薛家人。


华康不想让思念知道蒸面条是他家做的,她知道就不吃了,所以假装是彩玉自家做的。


吃完也不要告诉思念是他家做的面条。


他想着以后两人在一


起了,自己跟思念说。


那天面是半下午吃的,薛华安送了一小盆过来,薛华□□日蒸面条不如生日之前吃的那次多,因为妈妈想攒面粉过年,没准……没准外婆还好好活着,她想让外婆尝尝好吃的蒸面条。


苗彩玉一个人就能吃完那一小盆面了,既然蒸面条是薛华□□日蹭来的,他的愿望,她就帮他实现了。


她想着邀请思念圆圆一起来家里吃面条,圆圆没那个口福,居然为了和男人出去散步,放弃吃蒸面条。


其实圆圆有吃的,吃了她碗里的面条,吃了两口后,满眼不舍地离开了。苗彩玉不知道结婚前有什么好腻歪的,又不能做羞羞的事情。吴海生隔三差五能看到,蒸面条可不是隔三差五就能吃到的。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程思念没开口问为什么要请她吃蒸面条,表情能看出她有这样的疑惑。


苗彩玉没有提一句薛家兄弟,没有说薛华康的好话,就说圆圆最近和男人好上了,连好吃的都不吃,她就找别人分享了,这个别人当然是指程思念。


苗彩玉让她别有负担,放心吃,她爸妈弟弟们都吃过了。


一小盆,她分了四碗,爸妈一碗,两个弟弟一碗,她和思念一人一碗。


说不吃的圆圆突然出现,吃了她两口蒸面条,本来就少的蒸面条看起来更少了。


程思念看她吃完后,目光有意无意扫到自己碗上,就问她还要不要吃,不嫌弃的话,她的可以给她吃。


苗彩玉当然不嫌弃,吃了两筷子后让回去,说好吃的跟好姐妹分享,果然更美味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