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七十年代泼辣妻 > 第29章 第2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章 第29章

  七十年代泼辣妻

薛华安没有瞒着妈妈: “妈,我就是想和彩玉说几句话,所以把她叫住了。”


孙素兰没有打趣儿子,听完放心下来: “没事就行,没事就行,彩玉家有人受伤的话,得给她家送点汤,喝汤好得快。&34;


就跟苗彦庆觉得喝花茶能调理赵美凤身体一样,孙素兰觉得喝各种汤能调理身体,对恢复伤口有很大帮助。


尤其是骨头汤,肉汤,这些都是有营养的补汤。


妈妈不打趣哥哥,薛华萍轻声打趣哥哥,说哥哥是开窍了。


薛家三兄弟都听到她的声音,薛华康认同姐姐的话: &34;大哥确实开窍了,真难得。&34;薛华萍问三弟是不是已经对思念死心了。


三弟好长一段时间没提过思念,劳动之余待在家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生产队平时记工分挺严格,按照社员周岁来算,薛华康到现在都没满十八周岁,由于夏收忙碌,生产队就破例给他算成年男人工分了。


薛华康在这次夏收夏种期间干的活一点不比别的成年男人少,脸上也被晒成两种颜色: “我现在不好看,脸上颜色正常前都不想让思念看见我,之前嫌麻烦没有学大哥用大宽边草帽,脸遭罪了。&34;


全家人脸色最均匀的就是大哥了。


孙素兰: “脸颜色很快会恢复正常,冬天脸最容易白。”孩子们长大都知道爱美了。


“再过几个月还有秋收,到时候我一定要学大哥戴大宽边帽子。”薛华康后悔图轻便,还是大哥有远见,


薛华萍薛华乐姐弟两人暂时没有喜欢的人,纷纷说他们还是戴轻便点的草帽,脸色不一样就不一样,他们不在乎。


听家人们把话扯到防晒上面,薛华安就没参与到他们的聊天当中了。


队里终于放两天假,第一天放假,钱圆圆整天和苗彩玉待在一起,她们俩在苗彩玉房间说话睡觉,不想干活,只想休息。


第二天是赶集日,苗彩玉陪着钱圆圆去集市卖豆角和卷心菜。


从七月到九月,钱圆圆家卷心菜豆角都已经换了一茬,拿到集市上卖也有好几斤了。


苗彩玉想着来都来了,拿自家两个大冬瓜到集市上卖,其中一个切开,从中间切开,一半放着,另一半切成三段。


她妈的意思是能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送薛家一个,切开的自家留着吃。


&34;冬瓜怎么卖?&34;


问话的是今天上午第二个询问冬瓜的客人,苗彩玉说了冬瓜价格,那人就说来一段。客人选好要哪段冬瓜,苗彩玉用钱圆圆带来的秤称重,称好结清钱,对方离开。“圆圆,你睡着了?”苗彩玉看姐妹一直低着头,以为她在打盹。钱圆圆没睡着,出声问她,刚才的客人走了吗?


苗彩玉说走了,钱圆圆才抬起头: “刚才来买冬瓜的人是吴海生他妈,吴海生和他妹妹就跟在他们妈妈后面,幸好我今天怕在集上碰见他,戴了草帽。&34;


苗彩玉还以为圆圆今天戴草帽只是单纯不想被晒,之前她没晕倒,脸却晒伤了,又痛又痒,去周大夫那里看病,周大夫说她是轻微晒伤,不算严重,难受的时候用毛巾浸井水敷脸上会舒服点,千万不要去抓挠,越抓挠越难受,而且容易给脸上划出几道血口子,小姑娘都爱美,留下一道道抓伤会很难受的。


天气不那么热了,脸上逐渐没感觉就不需要管,轻微晒伤能自意。


原来是怕心上人看见,苗彩玉回忆刚才见到的一家三口: “那什么,兄妹俩好像被晒得挺严重,都晒黑成那样了。&34;


她对兄妹俩的印象就是皮肤黑。


关于肤色,钱圆圆解释: “其实本来就不白,晒了一段时间更黑了。”&34;……嗯,感觉你们俩以后要是在一起,生的孩子不会太白。&34;圆圆可从没说过对方肤色黑的事情。她是觉得后天黑没什么,天生黑就难办了。


他们妈妈肤色很正常,两个孩子却很黑,说明爸爸黑。


如果爸爸的黑皮肤会传给孩子,说明吴海生和圆圆结婚,他们孩子大概率也是黑皮肤。但愿他们两人的孩子肤色黑得均匀,不均匀显脏,孩子洗得干干净净还被骂脏,该多委屈。钱圆圆: “他其实长得很好看,不比薛家兄弟和你弟弟们差,只是不如他们白。”彩玉是大美人,她的弟弟们长得都不差。


苗彩玉: “薛家兄弟以及我弟弟们,和白不沾边,就是正常人的肤色……是的,长得好看,皮肤黑点没什么。&34;


之后苗彩玉不提吴海生皮肤黑的事,净挑姐妹爱听的说。


说了几句好话后,苗彩玉恨铁不成钢: “你刚才为什么要把脸埋


下去,你就应该大大方方抬起头,问他们要不要豆角卷心菜!你怎么当起缩头乌龟了!&34;


“我的脸状态不好。”钱圆圆说着,摸摸自己的脸。


“哪不好了,你说脸又痒又疼,我都没看出哪里有问题,你只是额头白,脸有点黑而已,比起他的脸色根本不算什么。&34;


她也是黑白脸,她都大大方方露脸的。


圆圆之前提过脸又疼又痒,可是苗彩玉看她的脸,除了黑白分明,瞧不出别的毛病,正因为黑白分明的脸太正常,所以她们很清楚干活的时候没法请假去看病,只能在下工回家的时候找周大夫看病。


周大夫眼睛比她们尖一点,说圆圆脸上的小红点就是晒伤造成的,小红点不多,所以用井水冷敷就行了。


回家路上,苗彩玉仔细看姐妹脸上的小红点,表示这些小红点很容易忽视,毛巾粗糙点都能划出更大的血点。


钱圆圆知道自己没大事后放心了,苗彩玉回家告诉爸妈小红点的事,还让爸妈都检查一下自己的脸,有很多小红点不能忽视,一定要去看病。


作为亲眼看过小红点的人,苗彩玉给家里人都“诊断”一遍,发现二弟添明是家里小红点最多的,让他多用井水冷敷。


苗添明听完不敢懈怠,立刻就去敷脸了。


他不怕被晒黑,他怕晒伤,怕不管不顾,脸上“血流成河”。


尽管添明小红点最多,也属于不仔细看不容易发觉的类型,家里人还是注意起来了,时不时拿毛巾冷敷,妈妈不乐意敷,爸爸还哄着她敷。


苗彩玉认为姐妹的自卑来得没理由,吴海生都没事人一样,她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和人家说话。被她一说,钱圆圆也有点后悔起来: “下次见面我就不躲了。”


&34;多好的机会啊,这次是人家送上门,下次再难有这种机会,只能你自己去路上堵他了。&34;


“是的,下次只能我自己去堵他了。”钱圆圆越想越后悔。


一家三口这会儿都没离开集市,还在逛着,可惜妈妈在场,她不能贸然上去搭话。


直到一家三口离开,钱圆圆才恢复正常,开始叫卖豆角卷心菜。


/


两人结伴回家,路上苗彩玉还给钱圆圆支招。


她没仔细看到吴海生的面相,冲着他妈妈买冬瓜不砍价还价这点,她就觉得可以帮姐妹想法子追求这个男人。


说实在她只追过很好追的薛华安,但是在追薛华安之前,她想过很多法子,想过该说什么,这些现在对她来说都没用了,可以教给好姐妹。


钱圆圆把苗彩玉说的点子记下来,听起来都不是很靠谱,没准有用。


苗彩玉上午和钱圆圆一起卖菜,下午跟薛华安待一起。


一家人刚要开饭的时候,院子门被敲响,薛华安出声问有人在家吗?听到是姐夫的声音,两个弟弟停下藏菜的动作。


休息的两天,家里饭菜比较丰富,中午的菜就有炒土豆丝、红烧土豆块、凉拌黄瓜,家里吃的丰盛的时候,生怕有人上门,夹几筷子菜走,所以他们会把菜藏起来。


如果是薛大哥就没事了。


苗彩玉出去开门,一眼注意到薛华安的篮子: &34;你又带什么好吃的了?&34;


薛华安这次拿的篮子比之前放搪瓷缸子的篮子更大,他要打开给她看的时候,苗彩玉让他先进院子里,不要在外面站太久。


薛华安听话进去了,苗彩玉重新锁门,领着薛华安进厨房。


“叔婶,家里做了蒸面,我送过来给你们尝尝味道。”薛华安掀开篮子上的布,里头有一盆蒸面,盆上盖了个盘子。


掀开盘子就见到诱人的蒸面了。这可不是尝尝,这是一家五口人都能吃个半饱的分量。


苗彩玉看到蒸面的颜色,食欲大增: “你没吃午饭吧,不如留在我家里吃午饭,我把我的饭分你一半。&34;


家里中午吃的是白米饭,没放土豆,没放雪菜,没有一只米虫,没有任何沙子,是爸爸洗了好久才洗干净的白米做出来的饭!


但是在见到蒸面条的第一瞬间,苗彩玉就决定把白米饭分一半给薛华安,她要将自己的碗塞满蒸面条。


薛华安居然没拒绝,坐下来吃饭了。


家里四方桌一直是两个弟弟坐一边,爸妈和苗彩玉各坐一边,多了个薛华安,苗彩玉就主动和妈妈坐一边了。


夫妻俩完全不嫌弃女婿上门蹭饭,女婿带了这么一大盆炒面,是他们家蹭饭


才对。


蒸面条里的料也丰富,有豆芽、笋干、胡萝卜丝、油豆腐丝、鸡蛋丝,面条的颜色一看就没少放酱油。


别说吃太多酱油容易让人变黑,他们平时吃的菜里不舍得放酱油,也没见得皮肤多白皙。


苗彩玉先对蒸面条出手了,她出手后,苗家其余人纷纷伸出筷子。


吃了一口,苗彩玉就赶紧往碗里填蒸面条,面条都堆出尖尖来了,赵美凤阻止闺女,让她先把碗里的吃完。


苗彩玉就吃着碗里的,看着盆里的,当然也没冷落爸爸做的菜,不过能看出她最爱的还是蒸面条。


不光苗彩玉,苗家弟弟也爱往蒸面条伸出筷子。


爸爸的做菜好吃,但是蒸面条更好吃,而且用料丰富,配料都很下饭。苗彦庆不否认蒸面条好吃,问薛华安是怎么做出来的。怎么比炒面还好吃,薛华安不说,他都不知道是蒸出来的。


薛华安告诉岳父蒸面做法,面条要先放锅里蒸,蒸熟后,将那些配菜下锅炒,再将蒸熟的面条放到锅里一起炒,炒这个步骤不能少,主要是为了给面条调味上色,不用炒很久,颜色看着差不多就能盛出来,之后再继续放蒸架上蒸。


两次蒸的时候都用蒸笼布垫着,第二次蒸的时候要多垫两层布。很多人吃的时候,适合用蒸面条的做法,正常一家五六口人吃,用炒的就行。


薛华安将蒸的时间,如何防止面条在蒸的时候黏连都说清楚了,最重要的还得说明面条怎么来的: &34;面条不是自家做的,是在郑家买的。&34;


“郑喜庆家?”赵美凤听到郑家,就说出个名字。


薛华安点头,他家祖辈做豆腐,郑家祖辈做面条,不过大队并没有弄什么面条坊,郑家如今还在做面条的就郑喜庆家了。


她家不是光明正大做生意,想在她那里买面条,需要自带面粉,对外说不收费,帮忙做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要交点人工费用和除面粉以外的材料费。


大家钱不多,所以没很多人上她家买面条,有面粉都自己在家擀面条做饼子了,谁会花钱上她家花钱做面条。


面条不是有面粉就能擀出来吗?


br /


所幸赚不到多少钱,没人眼红她,也就没人举报了。


薛华安: “她家的面条适合做炒面,做成汤面反而没那么好吃。”做成汤面吃起来和普通面条没区别,甚至不如普通面条好吃。


苗彩玉深有同感,腮帮子鼓鼓的,点头认同。


“用了不少面粉吧。”苗彦庆知道郑喜庆,郑喜庆和美凤差不多性格,胆子也有点大,郑家别人都不敢做面条了,她结婚后却将家业“继承”下来了。


“对,用了五斤面粉,家里还有面条没蒸,叔婶爱吃的话,我下午送过来一些。”薛华安不隐瞒。


不等苗彦庆赵美凤回答,苗彩玉就直接道谢了,下午她可以去他家拿,不麻烦他再跑她家一趟。


闺女嘴快应下来,赵美凤没拒绝,说下午从他家买面条,中午吃了这么丰盛的一大盆面条,不好再让他家破费了。


苗彩玉又插话: “我妈说的对,是该花钱买,不能让你家吃亏,下午送你个大冬瓜。”


中午全家人都吃撑了,爸爸做的菜没吃完,薛华安带来的蒸面条吃完了。今天轮到苗彩玉洗碗,薛华安就帮她一起洗碗打扫卫生。


苗彩玉上次吃凉拌豆芽没好意思说,这次吃蒸面条非常好意思,问他家下次做蒸面条是什么时候。


她可以偷偷拿私房钱买一小盆面条,中午这一大盆买不起,一小盆应该能买得起。


薛华安还真告诉她了: “十一月份华□□日的时候,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做蒸面条,这次是爸爸想吃了,妈妈看家里面粉不多,让我们兄弟拿着粮票去供销社看看,供销社也没有多少存货,把供销社的存货买下来后,去城里粮店又买了几斤。&34;


他们县发的票就肉票有个有效期,别的票都可以放很久,妈妈估算过后,说买五斤面粉,也给苗家送一盆过去。


供销社并不是专门卖粮食的地方,粮食储存不多,他们去城里粮店才买够了。


“都跑去城里了啊,想吃面条太辛苦了,不过为了美食,辛苦也是值得的,你家做的时候我蹭点来吃,我非常想吃的时候,让我妈找喜庆姐买一斤面条,做一斤湿面条用不到一斤面粉吧?&34;


郑喜庆是她妈闲话搭子之一,不是妈妈关系极好的闲话搭子,但关系也不错,苗彩玉小时候喊她喜庆姨姨,她还不


乐意,因为她和妈妈不算同辈人,今年才三十五岁。


后来改口叫喜庆姐了。


&34;用不到,我家五斤面粉做了六七斤面条。&34;


“好多啊,我家煮汤面用不到两斤面条就能吃饱。”家里爸爸胃口正常,两个弟弟胃口大,她的胃口也不小,妈妈是整个家里吃得最少的人。


不要以为妈妈自己不吃,吃的优先给孩子们吃。


妈妈饭量就那样,该饿的时候,全家一起饿,谁也别想偷吃。


六七斤面条蒸的时候会因为水汽变重,加上豆芽等等配菜,更重了,够二十个成年人吃。


“是的,所以剩下不少,下午可以给你拿一些,你们自家做炒面吃,苗叔做的菜都很好吃,炒面肯定没问题。”他中午有吃面条,苗叔做的菜也没少吃,可以说苗家中午的菜,一半是他解决的。


“我爸爸做的菜是好吃,但是今天中午最好吃的是你带来的蒸面条,千万不要让我爸爸听到。”


“你说这么小声,苗叔不会听到的,放心吧。”薛华安看到她现在说话的模样,又联想到她中午吃面条的样子,不禁微笑。


他不好让彩玉吃慢点别着急,幸好苗叔赵婶子会在旁边说她,让她不至于频繁噎住。


洗完碗顺便扫了个地以后,苗彩玉问薛华安从现在到下午都会一直陪着她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