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18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0节

  [明朝]科学发展观

朱载垕虽然在历史上是个短命的皇帝,这辈子能乐乐呵呵的过一辈子,多活几年日子过得开心点,也没什么不好的。但是……很明显,出于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考虑,他也不可能把孩子们都带上。只能带两个的话……应该选谁?孩子们的回答都完全超出预期,这时候非要评优劣的话,只能说朱载壡是一定会被选进去的。虞璁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这孩子要是去了的话,还有个位置该留给谁?是提出了医院安保和一楼重分配的长子,还是同样有急诊室概念和女医官体制的长女?他定了定神,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这次南下苏杭,要的是观瞻南方的情况,以及带孩子们开眼。所以真的要带,也是带有继承者潜质的孩子。老二必须要带,因为格局和眼光最大。寿媖和福媛……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带一个女孩。虞璁其实并没有想好,也不可能将来为了培养女帝而强行拉自己的哪个女儿上位。但是,女性的地位提高,对国家和社会而言,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女性不是物品,也不是纯粹用来生育的工具,她们也有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可以在被培养的情况下去做出更大的贡献,寻求更高的自我价值。两个女儿如果不愿意,自然可以过深闺绣花的生活。可是她们愿意。这份愿意,不管是被自己,又或者沈如婉引导出来的好,虞璁希望可以让这两个孩子,不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将来在朝廷上有所作为。最后结果下来,六个孩子都再次被重重厚赏,连带着后宫嫔妃也人人得了金玉华翠,而黄公公捧了圣旨过去秘密宣旨,让二皇子和长公主准备明年随驾南下,整个后宫都务必封锁消息——一旦流出,罪无可赦。虞璁撸着豹子,心想下一步棋该怎么走,虞鹤见他黑眼圈那么重,给他沏了壶安神定气的花茶,候在他的身边。“最近,宫外有什么新鲜消息吗?”这时候的皇帝脑子里事太多,压根不想批公文。“有确实有,”虞鹤噗嗤一笑道:“那小才子徐渭,如今在圈子里可是大出名头了。”“徐渭?”虞璁怔了下,略有些不放心地开口道:“他怎么了?”“他先前,给胡宗宪画了个花鸟图,因为从前挂着的旧画被他养的猫给抓坏了,才自己画了幅当做赔礼。”虞鹤因为严世藩的关系,与徐渭他们还算认识,知道前后的来龙去脉:“结果啊,这胡宗宪宴请那孙大人来府上吃饭的时候,被朋友们瞧见这画了。”“你是说……”虞璁缓过神来:“徐渭的画在京城红了?”“何止是红啊,”虞鹤摆手道:“连杨慎都半开玩笑的讨了一副,挂在自家正厅里头。”这还真是……虞璁愣了半天,觉得哪里不对,又好像挺对的。旧史里的徐渭,除了被胡宗宪赏识看中之外,几乎大半辈子都郁郁不得志。正因如此,他才会在之后的时间里不断地醉心于戏本和墨画的创作,用来寄托遐思。他是青藤派的开山鼻祖,创出了‘大写意花鸟’的独特风格,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如今这孩子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少年得志又有闲情遐思,自然会有更加出色的作品出来。按理说,这朝堂上要是有眼红他的政敌,完全可以拿这画画的事情当把柄。可是徐渭的身份是皇子的侍讲,又得到了杨慎为首的老官的认可,等于说两座靠山犹如金池。这辈子恐怕,还真的会顺风顺水了。第118章徐渭的花鸟从胡宗宪那一开始只是换了一顿饭, 一路被达官贵人们追捧到了天价。小孩子喜欢写画,所作之物也是颇有灵气, 只是这价格一路往上抬, 总是容易被人背后嚼几句闲言碎语。然而徐渭也是个聪明的, 在风声出来之前存够了房宅的本,托亲信的家仆给家里捎了不少补贴, 还叮嘱了几句要照顾好母亲,这边一扭头, 开了个茶话会。也不是有意要开启社交模式,跟各路牛鬼蛇神们如何相处,而是每天上门拜访的人实在太多,还不如就直接跟大家打个照面, 把话说清楚。“今后的画, 还是会把满意的作品送给大家,”小孩子如今依旧只有半人高,但是双眸清明, 没有对浮华的半分眷念:“从此以后,画作都会公开拍卖,所得款项一律移交给慈幼院和中央医院, 账目明细一律公布,不作他用。”这话一出, 许多有意拿他的画去讨好谁的小官都只能叹一口气。徐渭做了这个决定,自然是把他自己的财路给断死了,也没办法再刻意的通过炒高价格和高调购入来讨好他, 以及他背后的两个大人。毕竟真金白银全被转送去做慈善了,变相贿赂也行不通了。虞璁那边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忍不住抚掌称快。这孩子是个机灵人啊,多教教自家宝贝儿们正合适。王琼顶替了职务,在大学里担任承学官,基本上事情都办的四平八稳,没怎么出过乱子。但是……学校里面,可不太太平。问题就出在这沈如婉身上。她学什么都上手极快,如今又开始研读工科的书籍,基本上除了偶尔参加皇帝和工部规定的工作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理工科的知识补充和学习上。在这种情况下,她就渐渐地瞅出不少毛病了。由于工部的书籍都是这几年里编撰的居多,而且很多是之前光禄寺淘汰的匠人学了文字记述之后,再去跟老工匠们做的口述摘录和总结——以至于沈如婉在看的过程里,直接拿了个册子,开始记录不同书籍里的纰漏和错误。换作现代的概念……大概是在找bug?她做事情向来不动声色,既不会大张旗鼓的做,也不会以这些毛病来要挟谁。出发点很简单——矫正所有课本里有误、混乱的叙述,让未来的士子们可以少走些弯路,不会被耽误。但是,结果却不太好。王琼作为主管,自然还在熟悉业务中。杨慎那边在成为教育部部长以后,要操心科举的完善和新的改革,也很少过问这个看似走进正轨的大学。所以当沈如婉的审理合集通过学校的渠道,上交过去的时候,没有激起一点的水花。学校的中层官员知道这女子的身份特殊,只觉得她是想博些关注,就吩咐人厚赏她些东西,但不提修书编录的事情。——修书这种事油水少麻烦多,谁乐意碰啊?沈如婉看见那小厮送来的金银首饰的时候,脸色直接沉了下来。她没有坐车去找皇上,而是直接吩咐自家轿夫去教部衙门。杨慎此刻正在里头开会,估计还有一会儿才出来。旁人见着她身上的青苍色校服长袍,又听见是个女人的声音,就都明白过来这是那盛名已久的仙姑,还真舍不得拦着。杨慎这头开完会了出来,旁边的秘书说沈天师已经等您三刻了,要不要见见?沈如婉?杨慎愣了下,皱起了眉头。她找自己来做什么?对于沈如婉的才学,其实杨慎王守仁之类的人物,都处在一个很复杂的心情里。她确实才略过人,同时文藻典雅精巧,让人完全挑不出毛病。可是才女,在历史之中,从来都不是那个担当主纲的重角儿,而是如陪衬般生死戚戚的花瓶。毕竟只是个女人而已。他们本身作为旧时代的人物,不管思想如何开明,心中如何激赏她的文章,对女子的态度也还是会跟着影响千年的四书五经走。沈如婉这一次过来,就是为了跟他说清这件事情。但是杨慎的态度比较冷淡,他只是顾及皇上的面子,过来见她而已:“沈天师?”“下官这次过来,是为了禀报官录课本中的许多失误和瑕疵。”沈如婉并没有跟他客套,而是开门见山道:“单工科五十五本里,有十六本有不同程度的描述、概念错误,合计六十八处文本错误,但是通过学校反馈无用,所以才来跟大人您谈谈。”她这一口气的说法,可以说是效率最大化的典范。不耽误杨慎的一秒钟,前因后果,事情的严重程度以及调查情况,都全部叙述的清清楚楚,甚至不用他再盘问一句话。杨慎定了定神,心里有几分吃惊。她既然敢说出这样的话来,就肯定是自己把这些课本都悉数看完了,还挑出种种的毛病来。“你……有辑录吗?”沈如婉神色平静的点点头,把手中的笔记复刻递给了他。“六十八处错误里,有三十二处涉及对核心概念的错误描述,如果不及时矫正,会产生更多不可预计的后果。”杨慎接过那字迹工整的笔记,低头翻看了下,心里又是一惊。做事说话如此切中要害,能力还精湛如此的人,在自己为官几十年的阅历中,都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顾及他的身份,都会忍不住客套又含蓄的套套近乎,交接工作时拖泥带水,没有任何效率可谈。——这个女人,可完全不简单。“我知道了。”他抬起头来,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这个年轻的女人:“你先回去吧。”次日,教育局那边下了批文,直接下了学校中高层五人的官职,同时以监管编撰不利的由头,直接扣了旧承学官严世藩半年的俸禄。第三日,所有课本开始第一轮的修补和重新评定。严世藩虽然被莫名其妙的扣了半年工资,但是好在乌纱帽没被波及着摘掉,也算是祸中有福。严嵩虽然还有许多不舍,但南京礼部那边的差事不能说放就放,早些日子还是带着妇人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这歌舞升平的盛京。虞鹤那边一直在辅助发改委进行信息的审查和核实,基本上忙的连吃饭都是抽空扒几口。这日子一晃,就又到了过年的时候。相比于从前几年,如今的新年几乎是家家的狂欢。百姓们成群结队的去采购年货,他们现在不仅可以吃到新鲜的各种肉食,手头还有余钱去采买来自各地的特色商品,走亲访友时都能带些小礼物互相拜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