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43 离任回京(二合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243 离任回京(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正统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山东布政司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成敬回京之后,向明英宗朱祁镇回禀了河工勘验结果,并且坐实了鲁王谋逆的罪状。


没过多久,沈忆宸就接到了从京师传来的急报,皇帝有令征召他回京复命,赐敕驰驿归。


这也就意味着,历时一年零一个月的出镇山东治水,到了结束的时候。


撤走接旨的案台,沈忆宸看着手中明黄色的卷轴,心中情绪百感交集。回想这一年多来的经历,仿佛有种就在昨日的感觉,依旧在脑海中无法忘却。


站在大堂两侧的张秋镇驻地官吏,听完召令沈忆宸回京的圣旨后,脸上表情并无多少喜庆,心中也没有很久之前想象的那般高兴。


想当初在沈忆宸手下办事,每日都忙的要死要活,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的令人头皮发麻。不知有多少官吏差役,心中期盼着沈忆宸能早日滚回京师,自己等人就不用累的跟牲口似的。


可人心是会变的,双饷实发的激励,不但能改善父母妻儿的生活,还不用顶着贪污的骂名跟罪责。


毕竟能成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谁又愿意成为那个被百姓戳脊梁骨骂的贪官污吏?


可饷银俸禄能买来效力,却买不来效忠。真正让整个阳谷县,乃至整个兖州府官吏改变态度的,还是靠沈忆宸自己以身作则,诠释着什么叫做言出必行!


一年多下来,没有外派京官的仪仗排场,没有绯袍大员的贪图享乐,更没有高官重臣的高高在上。


他们看在眼中的是,沈忆宸常年行走在河工现场,行走在乡间田野。住的是张秋镇简陋民居,吃的那更是与河工民夫一致,整体待遇甚至不如一般的乡绅大户!


并且从始至终,沈忆宸都没有改变过。他没有开过小灶,换过居所,更无什么婢女侍妾。


凭心而论,兖州府在沈忆宸手下任事的官吏,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他这般。堂堂佥都御史都能如此,自己还有何脸面去抱怨?


随着百万流民逐渐安定下来,随着河工大业逐渐稳定,随着耕种生产逐渐恢复,兖州府的官吏们,开始品尝到一种别样的体验。


那就是百姓们不再畏官如畏虎,背后各种怨恨咒骂,相反很多时候会主动问候,把他们视为真正造福一方的父母官。


这种尊重、崇敬带来的成就感,是以前感受不到的。


如今河工大局已定,各项忙碌事务开始大幅度削减,并且吏政清明,减少了很多重复混乱的政务。


相比较一年多前,双饷实发让俸禄多拿了几倍,官府事务却少了一截,这种神奇的变化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却在沈忆宸的手底下实现了。


可是这一切的初始者,却要离开了。


沉寂许久,知县姜沛的脸上挤出一抹笑容,朝着沈忆宸拱手道:“佥宪回京,日后定当入阁拜相,下官在这里提前恭贺佥宪。”


有了姜沛带头,诸如陈涛等其他官吏,同样纷纷拱手道:“恭贺佥宪。”


只不过他们的脸上,同样是一抹苦笑。


沈忆宸看着诸位下属的表情,笑着开了一句玩笑道:“怎么,本官要离任了,不应该开心一下吗?”


沈忆宸是笑着说出这句话,可听到姜沛等人耳中,却不知为何感到心头一酸。


“佥宪,实不相瞒,曾几何时吾等盼着你离开。”


“但现在,更多是不舍。”


姜沛话音落下,可能是意识到有些话现在不说,以后没机会说了,其他官吏差役们纷纷直抒心意。


“佥宪,下官真是好生不舍,当官这么多年,未曾遇到像您这样的好上官。”


“是啊,忙归忙,可心里面有股热血,找回了当官的初心。”


“是佥宪让下官见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佥宪,下官将谨遵你的教诲,日后定以百姓为重!”


听着在场官员差役们的心声,沈忆宸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只能拱了拱手道:“能与诸位同僚共事,同样是本官这辈子的荣幸,期望日后为官之路上能共勉,以百姓为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吾等铭记于心!”


大堂在场的官吏差役们,齐刷刷的朝着沈忆宸长鞠一躬,很多人不知在何时,眼眶已经红了。


既然已经收到回京圣旨,自然不能在山东地界多耽搁,接下来几日沈忆宸把手头上的事务,纷纷安排了下去,防止离任之后政务出现混乱。


同时接管钞关、盐场的卫所军士们,沈忆宸下令让他们移交给当地官员,然后返回卫所驻地。这种非常手段,一旦没有了佥都御史的名号坐镇,光靠着卫所将士们,是不可能长久控制下去。


不得不说,这是沈忆宸心中的一个遗憾,凭借个人力量终究只能改得了一时,改不了一世。


只期望自己离任之后,曾经的行政策略跟变化,能给接手官员带来一些启发,继续保持山东的商路畅通,别一夜回到当初的起点。


最后就是河工大业,沈忆宸上疏了一封奏章,举荐阳谷县主簿陈涛,越级担任山东道都水清吏司郎中,主管山东地界水道河工。


相信以治水功绩,加之漕运的重要性,朝廷应该不会否决这个推荐。有陈涛接手日后的河堤防护,至少不用再担心黄河溃堤决口的危机了。


一切安排妥当,正统十一年十二月初五,沈忆宸率领着卞和、苍火头等亲信,趁着天色微亮的曙光,离开了张秋镇驻地。


沈忆宸不打算惊动任何人,更没打算举办隆重的离任仪式,悄悄的走了,正如当初悄悄的来。


走出城门后,苍火头开口问道:“东主,我们一路还去驿站停歇吗?”


自从卞和擅自行事发生后,苍火头等护卫的福建矿工,正式拜沈忆宸为主,不再以沈公子相称,而是改为了东主。


另外朝廷旨意中的“赐敕驰驿归”,意思是赏赐沈忆宸使用驿站返回的京师的权利。


这种皇帝圣旨赏赐,可与自己前往驿站停歇的待遇不同,相当于明令告知沿途地方驿站官府,朝廷重臣要经过,得恭迎架侯尽显恩荣!


“不必了,过了张秋镇就寻码头登船,走水路回京。”


沈忆宸明白以自己目前的官衔,再加上治水的不世之功,要是按照圣旨中的“驰驿归”,接待规格不可能低到哪里去,毫无疑问会给地方官府带来极大的负担。


山东地界虽然在自己的治理下,相比较去年的惨状恢复了不少,但终究不是什么富庶之地,沈忆宸自然不会去做这种劳民伤财之事。


“是,小的明白。”


苍火头拱手称是,可脸上却出现了一抹神秘的笑容。


不仅仅是他,随行人员听到沈忆宸要走水路回京,均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


张秋镇除了主要的商埠码头外,还有不少民用码头,沈忆宸打算再租用一艘沙船,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


可是还没有走到码头,他就已经远远看到,码头处有着一片黑压压的人群。


这副景象让沈忆宸感到很疑惑,于是朝着身旁的卞和问道:“卞先生,张秋镇现在如此繁荣了吗,镇外码头也这般热闹?”


“属下不知,可能年关将至贸易兴盛,张秋镇码头泊位不够,有些商船选择镇外卸货吧。”


是吗?


沈忆宸带着这种疑惑,一行人愈发靠近过去,很快黑压压的人群就能看清楚了。


他们并不是什么商贾,而是山东布政司的官吏跟百姓,站在码头附近一眼望不到尽头,估摸着至少有数万人。之前在朦胧晨曦的掩盖下,沈忆宸还没发现有这么夸张。


“这是?”


沈忆宸满脸诧异,他可是特地叮嘱了苍火头等随从,临行那日要低调行事不扰民,这些人又是怎么得知的?


“东主,是小的酒后嘴没有把关好,泄露了离任的行程,还请责罚!”


还没等沈忆宸回过神来,苍火头立马拱手请罪,可脸上神情却没有丝毫认罪觉悟。


酒后误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