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 118. 物理(二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118. 物理(二十三)

  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沈括一大段话只听到了地球,也有人一大段话根本没听到的。


唐伯虎翻开自己抄录的《天书讲解之物理(唐寅篇)》,又合上,心里像是有一万只蚂蚁在爬。


十五六岁童生试第一,年少成名,但是偏偏时运不济,亲人纷纷离世的悲痛让他自此一蹶不振。


二十九岁再度科考,依旧是超高水平发挥,乡试第一名,江苏省解元。


结果,他被徐经牵连进了科考舞弊案。


原因竟然是有偏题只有他和徐经切题写的正合适。


徐经,一个和他在进京按考路上,半路相逢的人,有钱,包了唐伯虎这路上的行程。


即使是唐伯虎也没意识到,这人会去贿赂考官


但是,徐经是真的没有跟他分享过相关的东西,甚至他都不懂。


最后因为太过于自信自己可以连中三元,过于张扬,以及和徐经走得进,被牵连下狱。


被冤,平反,补偿了个浙藩小吏,唐伯虎拒绝,选择回乡卖画为生。


现在已经是他卖画的第十年,正德四年,和他同期科举的王守仁也上任庐陵,当了个地方知县。


同样有名的两个人,在不同的领域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大概这就是生活的奇迹吧。


这样的仿佛有代沟的奇迹,发生在李白、杜甫的身上,也发生在很多人身上,比如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和华盛顿甚至是同一年死亡的。


唐寅纠结的点在于,他再度成亲,但是他没什么家资,担心老婆会和自己过苦日子,不想专职卖画了,而天书教的关于做纸的手艺,他学会了。


纸目前还比不上正经在店里卖的纸,不过,将就着在学堂里给买不起贵价纸张的学生用还是很好的。


唐寅的意思是说。


他想开办一个学堂,开始教书。


不是他一个人教,而是和他的那三个兄弟一起。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


其实唐伯虎和徐祯卿确实不熟,是文征明说想有个背景,名义上四个人一起,打着“吴中四才子”的旗号开办学堂,想必是容易些许。


唐伯虎很心动,但是唐伯虎没有钱,这钱大概是要祝枝山出大头。


如果是他自己和兄弟们共同出资,倒是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要赔钱大家一起赔钱,就像是如果损失名誉,大家一起损。


可是让兄弟赔钱,他心里就又过意不去,特别是之后回款是平分的情况。


他很犹豫,纠结要不要加入。


不过,也没等他犹豫多久,兄弟们就找上门来了,正是祝枝山和文征明。


唐伯虎才华横溢,但是运气不佳,也过于自傲,没真正走过仕途。


祝枝山却是走过的,可惜,也不是这方面的能人,作为官二代,被排挤最后无奈回家,也不是现在,要55岁才有呢,而且都没做到十年。现在的他是个安心宅家的举人老爷。


文征明屡试不中,之后倒是会因为才华被引入翰林院,不过他也是和官场格格不入。


徐祯卿比他们要小一些,现在还在科考,有名气,不过还对官场有所憧憬,所以人没来,也只是在书院挂名,未来分红而已。


因为还是个构想,所以来找的也只有两个人。


毕竟,大明虽然当官的也从商,但是正经是不允许的,甚至明处有明文禁止。


谁让在大明当官赚的实在是太少了呢?在300的利益面前,商人能践踏一切森严律法,而在活不下去这件事上,大明的官员会选择白天上班,晚上兼职。


在朝堂上为了自己的“仕途”,为了梦想拼搏,兼职是为了养活自己。


因为不兼职,只有生活有人接济的二代能生活。


这导致,即使是官府不支持,甚至禁止,也有不少人顶风作案,一边当官一边从商。


默默无闻倒也还好,一旦“墙倒了”这就是被众人推的,肯定会存在的一根稻草。


所以,最后徐祯卿会不会加入还不一定,但是如果要建,他们仨可一个不能少。


“特别是你,你可是唐伯虎!”


祝枝山表情夸张,手舞足蹈,像极了小迷妹见到正主时候会有的夸张反应。


文征明的反应也是,不过他是内敛型,看向唐伯虎的目光里面甚至闪着星星,“就是,江南四才子举办的新式学院,变成江南三才子举办,这没什么事情,要是你这个四大才子之首不来,那就罪过了!”


“就是,那我们岂不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沽名钓誉之徒?”


把祝枝山给气的,当场开始拽词,他是看不起德不配位的人的,所以自己更不屑于做这种事情。


更何况,在他心里,办这个学院,就是为了给哥儿几个扬名立万用的!


原本在天书没出现之前,祝枝山,包括唐伯虎本人,都是觉得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而言,唯有读书是唯一的道。


尽管靠写文卖画也能赚钱,但是终归只是勉强活着,像是行尸走肉。


而当官就不一样了,当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在百年之后,也会有百姓记着他们的好。


而办书院,大抵是告老还乡的官员才会去办的,他们没有这个想法,最多也就是想过,等再过上几年,就去当个教书先生,也算是过过收学生的瘾。


转变他们想法的,自然是天书。


天书教的东西很旧,又很新,即使很多东西天书都说从什么朝代就开始了,或者说是大明也流行的,但是吧,知识是被垄断的。


典籍孤本,被高门大户垄断,一些有家学的,也优先只传自己家,甚至是手艺活儿,也是要么拜师去学,要么是家传手艺。


谁会像天书这样,一步步地教?


不是?她不会是真的想要我们学会吧?


祝枝山甚至有这种想法,而在家里真的在最近的时候,捣鼓出来了纸张,虽然因为操作不当有些褶皱,但是祝枝山震惊,以前不会也是真的吧?


虽然他知道种地是真的,但是自己家培育的良种,种出来的效果也不算太好,至少在祝枝山这个不种地的人来看,没有天书说的那样好。


那肯定,毕竟不同的土地,不同的肥料,甚至培育了多久的良种,都有明显的差异。


种田大国已经发展这么多年的种田能力,又怎么是一时半会儿就赶超的,但是超越了自己的也是真事儿。


从纸张之后,祝枝山就起了开办一个不一样的学堂的心,和传统的教授四书五经不同,他们的学堂主要是教各种不同的技术。


比如他们几个人,就可以教琴棋书画,也能教教关于他们自己理解的天书内容,特别是唐伯虎。


唐伯虎真的天赋极其高,虽然运气确实比一般人都要差了些,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不顺,但是学习能力强到离谱。


大家都是一遍遍看的天书,唐伯虎理解的就是比别人更快一点,也不知是什么魔力。


“你肯定要来的,不仅书画需要你这个老师,天书的专业课也需要你来讲啊!”


祝枝山把手搭在自己好兄弟的肩膀上,眼神是从没有过的坚定。


他很想有一个新的事业,如果是和兄弟们一起发展的事业,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三个在大众的心中都是文艺界的巅峰人物,事业上的伤心人。


赫赫有名的才子,却根本没有在仕途上大展身手的机会。


这回被天书和传统四书五经相反的教学吸引,也想开办非四书五经的学校,招些远近闻名的大师进来兼职讲课。


是的,还是兼职,他们还有些小脑筋的。


知道虽然有天书的背书,但是很多文人还是不屑于和匠人一同教学,甚至秉持着“万般皆下品”的想法,把除了当官之外别的选项都看的是在糊弄人生。


别提别人,他们自己就是这么看的。


他们现在自己转变了想法,倒也不强求别人转变。


琴棋书画甚至诗酒花茶,这些他们都可以自己教,由唐伯虎出面,打着和匠人们交流的旗号,招来不同的匠人来每周教学。


甚至他们已经想好了,每个月提前联系下个月的,能联系的到就安排师父开课教学,联系不到就是自主练习的课程,学院负责提供素材和场地,学生们自主练习,到时候可以把成果卖给学校或者自己带回家。


不是很成熟的开学院的想法,但是他们都兴致勃勃,其实祝枝山都做好了血本无归的准备,到时候照常给兄弟们发钱。


不过,和兄弟们谁都没说罢了。


现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加油打气,倒是又重新焕发了对开办学校的热情。


江南四大才子办的学院会是什么样子,还需要时间来告知,不过,应该会是个比他们原先的故事更加圆满的事业路线。


江思瑶可算是在茫茫题海中活了过来,她觉得物理是比数学更有魔力的存在。


数学的魔力是在于,学理论的难度是一,做练习的难度是二,考试的难度是五,走到了考场的时候,像是把脑子遗留在了考场外一样,根本就没有做题的能力,信誓旦旦地拿错误的公式开始匹配题目。


而物理则是另一副状态,题目看上去都是眼熟的题目,甚至有的是从小看到大的“热心邻里”,但是吧,依旧还是有点见面不识的味道,就像是突然就变成脸盲了一样,用正确的公式也套不出题目的答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