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再世权臣 > 第16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5节

  再世权臣

简单说来,就是拥有汇总来自地方和在京官员们的奏本,整理后在早朝上统一呈给皇帝的权力。这是朝廷政治信息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按后世的话,叫政治信息枢纽中心。同样的,经过内阁议定与皇帝批复的奏本,也由通政司与六科共同公开发抄,供在京各衙门互相传报。并选取其中重要的内容,如皇帝的谕旨、皇家各类消息、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等等,制作成邸报发行。也就类似后世的《人民日报》了。这些邸报,再经由各地派驻京师的提塘官长,二次抄送,快马发往各省,进一步传至府县,让所有地方官员都能看到。邸报到了地方,传抄的人更多,不止是官员,就连乡绅子们也都争着传阅。苏晏打的就是邸报的主意。进了通政司衙门,他长驱直入找到崔锦屏。崔锦屏见同年好友来拜访,大喜,拉着苏晏泡茶闲聊,又感谢了一番他的提点。苏晏笑眯眯问:“崔参议如鱼得水乎?”崔锦屏从来不惜锋芒,就实答:“憾池子仍然太小,不足以‘龙跃金鳞终有时’。”这是他在恩荣宴上做的诗。另外两位作诗的榜眼与探花,都一诗成谶。一个“独倚危楼最上重”——在东苑的高楼上遭人刺伤,摔死了。一个“冷月千江照影空”——被刑部定性为畏罪自尽,空来人世一场。崔锦屏唏嘘的同时,不免生出了点匪夷的念头,觉得自己也能一诗成谶。由此看来,人活着就得有鸿鹄之志,奋翅鼓翼,小家与清高之态均不足取——他这么想着,也这么表现出来。苏晏颔首:“状元郎有奇志,吾不及你。”崔锦屏十分受用。苏晏又说:“我这里有个效力东宫的机会,你要不要试一试?”“东宫?”崔锦屏对坤宁宫一事与市井间的流言也有所耳闻,今日朝会的争吵,他身在奉天门看得一清二楚。平心而论,他并未觉得太子做得多过分,顶多就是有失体面,而言官们那样组团狂喷的场面,令他很是错愕。那可是储君,未来的天子!你们这么紧咬不放,能得什么好处?触怒皇帝不说,将来太子继位,第一个清算的就是你们!崔锦屏在心里呐喊,甚至也想出列掺一脚,刚挪动脚步,就被顶头上司通政使察觉了,把他狠狠瞪了回去。崔锦屏不服,觉得浪费了自己的政治才华。没想到,机会拐个弯,又上门了。“对,就说你想不想要?”苏晏问。崔锦屏想了想,反问:“为何不要?”苏晏出于朋友之义,提醒:“你可想清楚了,这事你一掺和进来,就不能再独善其身。”崔锦屏大笑:“我要什么独善其身!恨不得翻云弄雨呢。无风无浪,何显吾能?”苏晏对他的傲言只是笑笑,取出信封递给他。崔锦屏抽出纸页,细细,良久后拍案叫道:“写得好哇!”“能得状元郎赞一声好,那就是真好了。”苏晏说,“不知这么好的祭文,又是出自东宫,邸报能不能抄录刊载?向天下发行?”崔锦屏权衡片刻,铿然道:“能!”苏晏起身拱手:“全赖崔大人了。”崔锦屏握住他的手,感激道:“清河兄何必客套。你我既是同年,又是志向相投的好友。你待我从来慷慨,无论是东宫的赏赐,还是升迁的机会,都想着携我一程,我当然也要识时务,方不负你一片苦心。”苏晏笑道:“屏山兄言重了。此后咱们互相帮衬,也好在各路东西南北风中站稳脚跟。”崔锦屏雷厉风行,立刻命人刻印雕版,准备将这篇祭文刊载于最新一期的邸报上,后日便可以发行。苏晏与他又寒暄几句后告辞,转去刚开衙的大理寺点卯,算是开始了新一年的职业生涯。第176章 带节奏谁不会春节余韵未尽,大理寺官署里一脉懒散气息,主官关寺卿主持过开印礼,象征性地训示完属下后就走了,不多时官吏们也开始一个个溜号。左少卿闻征音来找苏晏寒暄,态度很是热情,明里暗里打探宫中事,套话技巧极为高明。苏晏本就觉得与对方气场不合,更兼沈柒提醒过他,说此人口蜜腹剑是个伪君子,于是暗自警惕,净拿些无关痛痒的话打哈哈,一边笑容满面,倒显得比对方还热情。闻征音套来套去,什么有用信息都没得到,也知道苏晏不是省油的灯,便假笑着告辞了。苏晏应付完不喜欢的同僚,心情不太好,就想着找个喜欢的,洗洗眼睛。他去了北镇抚司。至于四大金刚,已经由明晃晃的跟随改为暗中保护。因为苏晏说,年假结束了,官署间走动频繁,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品京官,老让御前侍卫跟着,影响不好。眼不见为净。加上与沈柒几次接触,皇帝那边也没什么反应,苏大人的胆子不自觉地开始肥起来,总想着找机会假公济私。这不,一进北镇抚司,大堂也不坐了,就直奔沈同知的廨舍。他的马车刚到街口,沈柒就知道了,这会儿香茗沏好,果脯也摆好,就等着他上门。苏晏这会学乖了,没敢再穿御赐的大氅,只罩了一件新做的绀青色披风,用霜后收干的盆栽小葫芦做披风纽子,显得别致又衬肤色。进屋后,火盆烧得暖和,他脱了披风挂在衣架上,笑吟吟地对书案后的沈柒说道:“沈大人忙着呢?”沈柒见了他,心痒、手痒、牙痒,哪里都痒,觉得自己像不断沸腾又不断压制的火山,总有天要不顾一切地喷发。“不比苏大人忙,几处地方连轴转,最后才想到鄙衙,拨冗前来一见。”这话酸的,尤胜小金桔。苏晏把果盘里小金桔的皮都啃了,连肉带核拿去丢沈柒。沈柒一把抄住,送到嘴边舔舔,连核带肉嚼吞了。苏晏老脸微红,用湿帕子擦完手,道:“你消息灵通,自然知道我这几日在忙活什么,想问问有没有相关情报。”沈柒答:“情报有,却不是免费的,拿什么来换?”“春节开销大,俸禄都花光了,暂时没钱。”苏晏用商量的语气问,“能不能先赊着?”沈柒做一脸凶恶状打量他,目光能穿透几重冬衣,叫他不由得瑟缩了一下。“行,先赊着,日后我连本带利讨回来。”特务头子压着嗓子说。苏晏把屁股下的凳子往后挪了挪,干笑着等他。“坤宁宫的宫人全部被下了司礼监的刑房,由提督太监亲自拷问,不过听说并未审出什么幕后指使来。”沈柒说。苏晏想了想,道:“我不相信这是一场单纯的意外,只能说,幕后人操作手法了得,没有留下痕迹。这些宫人只是被利用,并不知内情。”沈柒颔首:“提督太监也是这么禀告的。于是皇上下令,将元宵夜擅离职守的坤宁宫宫人,包括守炭火的两个內侍,全部杖毙。”苏晏嘶了一口气,慢慢吐出,有些不忍地皱眉,却没说什么。-“朕这么做,是不是太狠心了?”景隆帝问。蓝喜深深弓下腰,“皇爷这么做,自然有皇爷的道理。更何况那些人本就犯了宫规,确实该严惩。”皇帝一手端茶盏,一手执杯盖,轻推浮叶,“你啊,跟随朕这么多年,还是只知逢迎,不知朕的用心。”蓝喜抬头,表情恭敬,眼神里竟透着些心疼:“奴婢知道,这都是为了小爷。皇爷下令杖毙,就等于给他们定了个罪无可赦,那么小爷杀其中三人,也算是明正典刑了。”皇帝叹道:“其实,朕从来就不是什么宽仁之君。此时此刻,朕也只不过是个父亲而已。”蓝喜道:“皇爷御极十五年,勤政爱民,优待臣子,天下人所公认。但天子毕竟是天子,不可能一味怀仁,否则如何治理大国万民。世间道理本就如此,正所谓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皇帝啜饮一口清茶,“既然天下人都说朕优待臣子,那么攻讦东宫的言官们,朕也该优待优待。蓝喜,传旨,今日朝堂上谏言的御史,每人赐银二两、朝靴一双。你再去写四个字,送去都察院,就写……‘公忠体国’。”蓝喜掩嘴而笑,应诺道:“奴婢领旨,这就去办。”他刚要告退,皇帝冷不丁又问:“太子呢?”“仍在太庙跪着,说是要给先皇后抄写经文。”蓝喜问,“大雪天儿的,太庙里冷得很,是否让奴婢去把小爷请回来?”皇帝说:“不必,让他抄抄经,静精心也好。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蓝喜略微犹豫,如实答:“苏少卿去太庙见过太子殿下。两人在中殿独处了小半个时辰,东宫侍卫守在殿外,不知里面在谈些什么。哦对了,苏少卿去时,身上还披着皇爷赐的那件大氅。”皇帝仿佛呛到,用力咳了一声,放下茶杯,露出个非喜非怒的复杂神情,摇头道:“这个苏晏!”-“赐银二两、朝靴一双?皇爷还真慷慨!”苏晏噗嗤一笑,“也不知那些言官拿到赏赐时,是何等表情。”沈柒哂道:“除了叩谢天恩,还能怎样。”苏晏越琢磨,越觉得皇帝这一手,实在损得很,简直可以说是恶趣味了。“在皇爷看来,他们如此卖力表现,也就值个二两银子。朝靴是粉底皂靴,既可以解释为夸他们黑白分明,但因靴子白底在下,黑面在上,也可以解释为颠倒黑白。至于‘公忠体国’四个字,更是耐人寻味。”这操作,又是另一种骚气……苏晏忍不住拍着大腿哈哈哈地笑了一通。沈柒见他因为别个男人笑得开怀,目光如刃尖寒光般闪了闪,面上并未显露任何不快。苏晏笑完,想起正事,说道:“还有两件事,要麻烦沈大人帮帮忙——”他起身走到书案前,两手压在桌面,向前倾身,凑近沈柒耳畔,细细交代了几句。沈柒不动声色地听完,说:“忙可以帮,但同样不能白帮,苏大人要不要继续赊着?”苏晏点点头,讨好地看他。有事相求,也是因为别个男人——沈柒被看得火起,蓦然揪住他的衣领,张口就去叼他喉结。“先交点利息。”苏晏知道沈同知是属狗的,专爱咬人,于是先发制人,低头在衣领处的手指上咬了一口,答:“利息也没有。欠条在此,给你盖个章。”他抽身而退,取衣架上的披风重新穿好,笑道“沈大人,告辞了”,也不等回应,径自走了。沈柒垂目注视手指上的水渍与淡淡牙印,沿着痕迹,重又咬了个更深的覆盖上去,登时皮破血流。望着这枚可以保留更久的欠条印章,他满意地勾了勾嘴角,把残血舔干净。-收到堪称寒酸的赏赐后,都察院的部分御史们面面相觑,一时搞不清皇帝的用意。但再寒酸也是天恩,一个个的叩头谢恩。贾御史率先琢磨过味儿来,抚掌道:“陛下素来溺爱太子,本官前次上疏纠参东宫,就挨了顿训斥。此次陛下非但没有训斥我等,还赐了财物,说明什么?”“什么?”其他人问。“说明陛下不快归不快,可还是得顾及皇室的脸面与名声,不得不安抚言官。相信只要我等坚守职责,敢于批鳞谏诤,陛下定能接受我等的规谏。”贾御史慷慨激昂地说道。“有道理,所以我等一定不能退缩,当前仆后继,死而后已!”众御史纷纷鼓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