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 430. 第四百三十章红楼潜龙在渊44 姑苏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430. 第四百三十章红楼潜龙在渊44 姑苏人……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那些研究部门和粮商们可没什么关系。


当然,资料是苏叶提供的这件事,没人知道。


所有人都觉得甄管事是真的厉害,也是真的下了血本,大手笔砸下百万两建立起来研究项目,后又陆陆续续投入了几百万两,才有现在看到的效果。


那些最初的粮商会成员,肠子都要悔青了,但没办法,没投钱还想拿好处,当甄管事背后的陈景轩是吃干饭的吗?


明面上粮商会是陈景轩提议建立的,甄管事也是他选出来的,之后从海外购买良种,然后对化肥和农具进行研究,也是他要求的。


现在成果出来了,全大楚获得三种亩产很高的良种,其他原有的水稻和小麦等主食,也在农具和化肥的帮助下,提高了产量。


因此陈景轩受到嘉奖,直接被晋封为齐国公,而甄管事也被任命为司农官,官位不高,只是虚职,但好歹从商人变为官绅了,提前改换门庭。


这样两个人坐镇粮商会,那些粮商们哪敢闹腾啊。


要知道他们现在的命脉都被粮商会拿捏了,收到的粮食卖给粮商会,想要贩卖粮食,也要走一遍粮商会的程序。


只能老老实实的听候调配,合理合法合规的赚钱。


粮商会几乎一手垄断了粮食相关买卖,但没惹来朝廷的觊觎,一来主管是陈景轩,朝廷自己人。


二来这些年粮商会交给朝廷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多,年年都在增长,今年都快两百万两了。


这是什么概念,以前粮商们各自为政的时候,想尽办法偷税漏税,粮商上交的交易税不过四五十万两而已。几乎相当于翻了四倍。


当然了,这也有粮食增加,交易量增加的原因在,加上海外运来的粮食,也是和粮商会交易的,他们只管从海外运粮,国内的销售都交给粮商会。


可朝廷尤其是中央的官员,看不到他们拓展了业务,只以为更加规范后,才造成的效果,不由从心里认同。


其三,粮商会和朝廷的合作,几乎是低利润,朝廷养军队的粮食,赈灾的粮食,乃至充入太平仓的粮食,粮商会赚的都很少,扣除成本,还不到百分之一的利润。


这放在之前的朝廷,可能还会有人攻讦粮商会,因为想要在军饷和赈灾银中层层盘剥,当然不能让粮食价格公开透明还低廉。


可在之前的大清洗后,朝廷本就清明了不少,这些年经过太上皇和新帝的相互内斗,原本的老人越来越少,新补上来的,都是苏叶让人挑选出来的。


其中少不了败类,但她的情报网已经布置完成,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那些出现问题的,很快会被清理,成为太上皇和新帝‘内斗’的牺牲品。


这里不得不说,麦考夫对政府内部的情报布局,和夏洛克遍布整个城市的小分队相结合,实在太有用了,囊括的情报来源的方方面面。


拥有这些人,几乎谁出现问题,都会被揪出来,最终成为两位帝王的炮灰。


而苏叶也因此把大半个朝堂换成了自己人,这些在上岗前,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也更多是有热血和抱负的年轻人,还没有和朝廷那些老油条同流合污。


在这些人的积极促进下,粮商会是直接和朝廷谈合作的,合同公开透明,价格标得清清楚楚,核验环节也都是这群中低层官员在负责,自然不用担心被卡脖子,然后不得不送礼。


因着这种合作模式,朝廷在赈灾和军队粮食的消耗上,每年减少了百万两支出。


一边是税收增加了,一边是消耗减少了,好处立竿见影,朝廷自然对粮商会乐见其成。


甚至还有人提议组建别的商会,朝廷正在争论呢,派谁来搞这件事。


但苏叶一点也不看好,要做到这件事,首先就要出其不备,以最快的速度整合资源,掌握先机,然后要投入大笔资金下去,才有可能。


然而有这眼光和魄力的人,少之又少,加上前期投入的巨款,更是把所有人拦在门外。


如果朝廷愿意出钱,到是有可能,再派个有能力又不贪,像陈景轩这样的官员督促,还有一线机会。


可惜,两位帝王都不会放心陈景轩再插手别的产业,因此这件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因着这几方面的原因,粮商会算是受到了朝廷的认可,属于朝廷的编外部门。


而它做出的贡献也不少,至少这一两年,饿死的百姓越来越少了,就连受灾的地方,也都能及时调拨到足够的粮食赈灾,甚少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是农民都当了工人,地里荒废了,光凭现在的粮食产量,还不足以支撑全大楚的粮食供应。


所以其他工厂建立的时间,必须往后延,等得粮食亩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少了大量农民,也不缺粮食吃的时候,才能大规模推行。


这也是目前成规模的纺织工坊和香皂工坊等,都只招收女性的原因,因为她们原本就不算地里的主力,尤其是女童和年轻的姑娘。


以往她们在家里做家务或带孩子,创造的价值有限,在家里纺布,也远远比不上在工坊的效率。


现在把这群人就解放出来,让她们进入工坊,不仅不会对农业造成冲击,还能让百姓的生活更好,收入增加。


谁让女性原本就是被束缚住的生产力呢,现在解放了一部分,自然是利大于弊。


另外,这也是苏叶的有意为之,其他很多工坊,都可以招收男人。


或者说男女都可以,那么工坊主就会率先招男人,而排斥女人,这是固有观念决定的,想要改变很难,除非实在没人可造了。


而纺织这个行业,织布做衣服,天然就是女性的活,也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固有观念,一开始就让那些男人去纺布,他们肯定不会愿意。


这样一来,女工人率先崛起,有个十几年功夫,观念也就能顺势改变了,她们开始愿意和男人一样出去做工,而男人也阻拦不得。


毕竟谁家里都不富裕,能有一人每月赚上几百文,不让去才是傻子吧。


另外还有一个苏叶没想到的好处,那就是女人堆里必定是女管事,毕竟现在男女大防比较重,让一个男人来管理年轻姑娘们,任谁心里都犯嘀咕,不如女管事来的放心。


而想当好这个管事,不认字是不行的。


于是形成了一种风气,让姑娘们去认字,虽然只是小规模的,但已经很可以了。


等到几年后,认字的姑娘越来越多,别的工厂开办起来,男女工人都招的时候,会认字的女性就能凸显出来,获得管理岗,而不全是男性。


这就形成了正循环,认识赚钱的女性越来越多,男性想把她们赶回家里去,都不可能。


到时她再在朝廷设立女官,阻碍也要小的多,至少民间的百姓不在乎了,女管事都不少,那女官也是正常的不是吗?


考察完,苏叶非常高兴,这比县试结果出来,她得了案首还要高兴。


为了以示公平,县试前十名的试卷会被张贴出来,苏叶的文章立刻被所有人看见,原本那些还有点不服气的人,看完不由心神震荡。


原来这笔帖式和策论还可以这样写,好精巧的心思,让人不得不佩服。


不要说同科考生了,就是那些已经过了童生试的秀才,都自认自己没这个水平。


第二名的文章也不差,看得出来是前十名中非常优秀的存在,可放在苏叶后面,就黯然失色了。


什么叫碾压式第一,这就是了!


很多人都怀疑,这第一名不会是什么七老八十的人吧?


可看着也不像,文风虽华丽稳健,却也尽显锋芒,不像考了几十年才考中的人写出来的。


大家不由好奇,到底是谁写得这样一手好文章?


打听之后,不由纷纷震惊,居然是一个才九岁的孩童,这么小文章就这么老道了?


不敢置信!可事实不会骗人,这就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写的。


同届的考生只觉眼前一黑,有这么个大才,别人还有机会拿第一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榜单前,一青年学子喃喃,“会是个小三元吗?”


“很有可能,”他旁边的友人叹息,“听说是林家麒麟儿,我家怎么就培养不出这样才华横溢的孩子呢。”


“别孩子了,想来他明年的府试和院试也不成问题,很快就要成为我们的同窗了,”那青年学子道。


这两人是往届的秀才,目前在姑苏府学就读。


考中秀才后,就有了上府学的资格,因为里面的教习水平都很高,且是免费入学,朝廷还会发放俸禄,几乎没人会拒绝。


“我猜不会,就这水平,考乡试绰绰有余了,林家又不缺厉害的先生,听说他还是林如海长子,那可是探花。”同伴不觉得府学的老师,就一定比得过林家的先生和林如海本人,实在没必要舍近求远。


事实上苏叶也真没打算去上府学,没必要,她的学识足够,就不必浪费资源了,空出位置给更有希望的人吧。


得知结果后,她就离开回扬州了,过完年再来参加考试也不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