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 430. 第四百三十章红楼潜龙在渊44 姑苏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430. 第四百三十章红楼潜龙在渊44 姑苏人……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姑苏人多,放榜的时间也会比别处晚,苏叶一连等了半个月,才听到放榜的消息。


所幸这些天她也没闲着,在这姑苏城好好逛了逛。


和她刚来江南时相比,改变不可谓不大。


以前街面上哪有那么多姑娘,大部分是男人,一小部分是不得不出面操持家业的出嫁妇人,多半还是上了年纪的。


一来姑苏文风昌盛,念书的人多了,条条框框就多,那些束缚女性的要求从上层阶级流传到到普通百姓当中,仿佛未出嫁的姑娘关在家里才是体面,最好什么外人都不见。


二来姑苏富庶之地,许多人家也确实有这个条件,让家里女眷都待在家里,年轻媳妇和未出嫁的姑娘,在家里织布裁衣纳鞋底,或者帮着母亲做家务带弟妹。


至于乡下姑娘,下地干活免不了,但她们也不允许单独来城里,因此整个姑苏城,能看到的年轻姑娘极少。


除非是那种家里实在困难,或者没有顶梁柱的,才只能让年轻媳妇或姑娘出面。


可这种往往会招来歧视,甚至一些不三不四的言语,脸皮厚泼辣一点的还好说,直接骂回去了,要是那脸皮薄的,当即就要羞得无地自容。


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只要是女人,总喜欢低着头,耸着肩,害怕别人注视。


可现在情况却改变了很多,自从纺织工坊一家家开办起来,且明确要求是女子,越是年轻的越好。


毕竟年轻的手嫩且灵活,教导使用织布机也更加容易上手。


出门的女子渐渐多了起来,每天上工下工,总要从家里走到工坊再走回来。


加上做工的时间一长,手里多多少少攒了一些余钱,即便大头要交给家里,总能给自己节留下一点买头花吃零食的钱。


于是在她们上下工的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摊贩,卖各种年轻姑娘们喜欢的东西。


等到她们已经习惯了买东西,不会再觉得不好意思时,也不仅仅只买自己想要的,顺便去远一点的地方,带回家里需要用的也是常事。


时间久了,她们已经能如常出入各个店铺,而外人看了也不觉新鲜了。


所谓钱是人的胆,能持续挣钱让人越发有底气,女工们不仅在外面抬起头来了,在家里的待遇也是直线上升。


或许一开始,工坊还只能招到那些实在贫穷的姑娘,可每个月几百上千文的工钱带回家,别说饭都吃不起的贫困女子了,就连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平民女子都忍不住心动。


而那些认识一些字的,越发了不得,可升任为管事,要是工坊效益好,再大一点,几两银子每月也是有的,她们的父兄都未必能赚这么多。


这是因为识字的姑娘本就不多,难得招到一个,自然要大力培养,给的工钱高些也是理所当然。


这就促使了一些年长识字的嬷嬷们在家里开办女学,教一些姑娘们识字。


等学会了常用字,以及算术,就能想办法去工坊里找更好的活计了。


苏叶路过一个普通院落,听到里面有女童的读书声,还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好奇之下询问才知道。


原来里面是一个女私塾,附近有点家底的人家,把家里的姑娘送过来,学个一二年,就能让她们去工坊做工了,等到纺织熟练了,年纪也长了,也能争一争那女管事的位置。


路口闲着纳鞋底的大婶强调,“她家学费可贵了,一年要五两银子,这要不是疼爱闺女的人家,谁舍得哟。”


“话不能这么说,那周妈妈有本事,和好几家工坊老板娘都熟悉,这边教好了,那边就能帮忙找到活计,还不需要当爹妈的操心,之后净等着收钱了,多好!”旁边有大婶不赞同道。


“就是就是,要不是她一期只招二十人,我借钱都要把闺女送进去,五两银子而已,干半年就赚回来了。”


苏叶倒是没想到,这还形成产业链了,不由问道,“这样的女私塾多吗?”


“你问这个干什么?”一大婶警惕道。


“我是外地来的,没见过这种的,我们那边都不允许女子读书,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家里不赞同,给妹妹开了蒙,引得别人好一阵嘲笑。”苏叶笑着解释,“我看你们姑苏的风气就很好嘛,女子读书怎么了,读书了就能挣钱,多好!”


“就是就是,要我说啊,那些人就是眼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女子不读书怎么赚钱,怎么当管事?”


其余大婶连连附和,说东街的闺女怎么怎么挣钱了,西街哪家特意娶了认字的媳妇,在家里专门开办女学,能挣不少呢。


还有那知道上劲的姑娘,没钱读书不要紧,想办法到工坊弄了布匹出来卖,挣钱后自己送自己上学。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舍不得给闺女花钱的,认为她们即便挣钱了,未来也是要嫁出去的,娘家占不到多少光,还不如早早娶个媳妇回来,让她去学认字呢。


“这就是不会算账,读书才花几个钱,早早送去,至少能做五六年工呢,白拿五六年的工钱,这种好事都不懂。”


“那是你不明白人家的算计,就算不读书,进了工坊照样赚钱。认字了又不是立马就能当管事,还不是得从女工坐起,好几年才有机会升组长,再升女管事也肯定是出嫁后了,娘家赚不到便宜。”


“我看是你不懂,升了管事那多威风啊,招工都归她们管,到时候不管是娘家人,还是婆家人,都可以招进去,怎么就没好处了。那些普通女工有这个本事?我看啊,以后女工越来越多了,想进去也越来越难,没点关系还真进不去。”


“还真是,果然是大嫂你有见识。”


“嗨,我都是听隔壁周妈妈说的,那才是个本事人呢。”


听着她们的讨论,苏叶不得不承认,不要小看任何人,百姓中多的是有眼光有远见的人。


那位周妈妈想的不错,现在纺织业还在茁壮发展阶段,每年都会大量新增不少工坊,虽然大楚国内的布匹买卖已经趋于饱和,再想要售卖,就只能降低价格了。


可海外却供不应求,无论生产多少,海商们都吃得下,统统高价卖往海外,带回来大量黄金白银。


按照这种趋势,此行业还可以野蛮生长十几年。


可十几年后,就差不多趋于饱和了,需要更大的市场才能吃下。


到那时,纺织工坊不再无限制扩招,需要的女工自然就少了。


不过有苏叶在,也不会等到那时候,肯定会弄出更多的工坊来,不仅限于纺织,她手里掌握的技术,能多开辟几十个行业。


现在之所以没拿出来,一是因为农业在封建社会是根本,如果不能保证粮食安全,把人贸然从田中弄到工坊,势必会带来粮食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因此她一直在利用粮商会,实现大规模,集中化的农业生产。


现在的粮商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粮商组成的组织,而是一个正规的农业机构,虽然还没有被朝廷正式承认,但里面的运作模式,已经有了农业部的雏形。


下辖有多个机构部门,分种子部,化肥部,农具研发部,水利灌溉研究部,推广部,收购部门,运输及贩卖部门等等。


每个部门的人数不一样,有的是人数稀少且保密的研发,有的站在明面上提供金钱和赚钱。


像种子部,分为明面上和私下两个机构,明面上和各大海商合作,购买从海外运来的种子,试种研究并推广。


而暗中那个部门,则进行一些类似于杂交改良等研究,苏叶提供资料,他们学会并一点点实验出来。


明面上的种子部许多人都知道,包括那些粮商,因为他们也会从种子部购买他们的良种,种到自己承包的土地中去,或者交给和自己签约的农民。


至于私下的,苏叶不打算现在就爆出来,要等到她成为真正掌权的人,才会让他们正式出现。


把他们转化为朝廷正规编制后,才会爆出来。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研究出的效果惊人,现在爆出来,就是等着被人摘桃子。


苏叶是想造福百姓来着,但还没有那么大度,让太上皇和新帝坐收渔翁之利。


再加上这种事要是被其他国家知道,谁知道他们是会耍手段破坏掉,还是直接偷成果,没有朝廷的支持,总归不够安全。


再加上把这些东西吃透,也确实需要时间,急是没用的。


好在前期推广海外来的良种,已经足够让每年的粮食逐年增产了,今年预计会比五年前多上四分之一,已经是个了不得的数字。


至少这一两年,饿死的人越来越少。


还有化肥和新农具,粮商会也研究出不少,打折卖给加入商会的商人,然后由他们推广到农民手里。


至于那些没有加入的,想要买当然也可以,价格肯定会比较贵。


虽然粮商会最初是由几个粮商建立起来,但现在几乎是甄管事的一言堂,粮商所在的部门,和其他部门相互独立,并不是从属关系。


因此粮商们想要粮商会的研究成果,也是需要付钱的,只是价格会比外面的商人更低。


他们要是人脉广一点,光是倒买倒卖就能赚不少钱了。


起先那些粮商们是不乐意的,可谁让当初甄管事提议成立研究部门的时候,粮商们都不同意呢,认为是浪费钱。


那些部门都是甄管事‘独立’掏钱建起来的,所有的‘研究’成果当然只属于他自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