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清穿]皇家小道士潇洒 > 第64章 三角 捉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三角 捉虫

  [清穿]皇家小道士潇洒

&nbsp


; 安布禄白眼一翻,给他一个杀鸡抹脖子的动作:“山西巡抚?”


这次换下去山东巡抚,只是顺带,关键是山西巡抚。


“山西,粮商、矿主、票行、盐商……富可敌国,和朝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却土地贫瘠,到处生意人,挨着蒙古民风彪悍……”张鹏翮望着安布禄,笑道:“老朋友,你是不是有人选了?”


安布禄烦恼的一伸手,差点揪断自己的胡子:“现在除了十九阿哥的小舅舅汪三儿,还有谁能胜任?那小子?我没见过,你熟悉不?反正我听说,他一点没有做官的念头,恨不得归隐山林。”


“以前见过几面……做浙江巡抚的时候……”张鹏翮笑道:“我的三儿媳妇,是他姑姑家的孩子。当年他和一群纨绔子弟去浙江看海,闹得宁波的小姑娘们都春心萌动,宁波的儿郎们和他大打几架。”


安布禄:“……”捂着心口,安布禄有点灰心:“这样的小子,要他去山西那个乱地方,他能去?他巴不得去两广看海看美人儿。”


张鹏翮认同道:“确实。他估计会死活耍赖也不去。”


刑部里头,一群人聚在一起写折子,都不知道怎么落笔,去写下郭琇和汪孝祥的名字。


郭琇是脾气耿直,得罪一大片同僚和权贵,还弹劾明珠成功,要明珠一党直接给罢官这么十多年,现在明珠还在家养老那,大郡王对他那真是恨之入骨。


汪孝祥,才华横溢,能力出众,人品清隽,光那张脸,整个人在你面前一站,你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玉树临风、冰玉雕成”,尤其那痞气纨绔的气质,这都四十岁了,反而越发有魅力了:可要他真正入仕?他不知道怎么闹腾。


还有十九阿哥。


若启用汪孝祥,十九阿哥的处境,变好还是变坏?大概率是不乐观的,汪家并不需要一个巡抚的荣誉,十九阿哥更是需要低调。


最终,只能写下郭琇的名字,写不出来“汪孝祥”三个字:他们不舍得看到十九阿哥被卷入争斗里,夹在太子和大郡王之间,做三足鼎立的一只“足”。


工部,阿山和李喻之,领着一群工部同僚,也在犯难。李喻之望着阿山,阿山一咬牙:“选郭琇吧。汪孝祥……”


李喻之望着他,工部的官员们一脸为难,侍郎官吞吞吐吐地提醒道:“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领兵,必然是中立官员去山西,汪孝祥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知道他最合适。我大清这么多官儿,还能没有其他合适的了?”


阿山做了决定,和李喻之开始写折子。


户部,九阿哥听着人议论纷纷的,都提到汪孝祥,心里头憋气,出来户部散心,遇到同样散心的十二阿哥,干脆一起去兵营见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


这哥俩正在打架。


武器是一根甘蔗。


九阿哥怒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打架?”


“最后一根甘蔗,他做哥子的也抢。”十四阿哥也怒。


几个哥哥一起摆手,不想和他啰嗦,九阿哥将心里的担忧说了:“大臣们都不忍心要十九弟卷入棋局,我们怎么忍心?”


十三阿哥眉心一皱,但他经过四哥的提点,已经有点明白:“汗阿玛原本派汪孝祥去两广,突然改主意了,现在空出来山西巡抚的位置……”


九阿哥冲道:“怎么就要汪孝祥?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都不是正经科举,而是鸿学博儒科,基本不算正经官儿。”


十二阿哥望着哥哥弟弟们,期期艾艾:“我大约明白……”目光在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寻梭。


十三阿哥轻轻点头:“我和十四弟回来后,也大约明白了。”


今天大臣们举荐他们兄弟两个,完全就是一个乌龙,是太子和大郡王互坑,要分化对方的阵营,和皇上显示我们不贪恋兵权,我们开始培养年轻人……却误打误撞的,撞到皇上的心坎里。


“我和十四弟带兵在外,”十三阿哥望着十四阿哥,摸着下巴很是无奈:“就算我们兄弟不打起来,我们下面的将士们那?现在中立派中,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关系我们都顾忌的,各方面合适的人选,只有汪孝祥了。”


十四阿哥一根甘蔗啃着,不服气的吐出来一口到垃圾桶里:“是我要和你打?你就比我大一年,当哪门子哥哥?”


九阿哥一斜眼:“拄拐的侄儿,摇篮的叔叔。这是看大几岁的吗?人家双胞胎,大一刻钟,也是大。”


十四阿哥:“……”


吏部、兵部、礼部,都很快写了折子呈上来。太子去郊外童学院看孩子们,遇到同样来看孩子的大郡王,两个人互相瞪眼,互不相让。


“默契”的一对眼,两个人到一个僻静的八角亭里,侍卫和宫人都退下,两两站定,对望,彼此的眼里都是杀机。


太子冷笑道:“大哥要去和汗阿玛,举荐汪孝祥去山西?”


大郡王怒道:“我倒是想举荐揆叙,您能放心吗?”


“孤怎么不放心?当年的明珠再怎么闹,也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哦,对了,”太子体贴地笑:“揆叙不是他父亲明珠。”


大郡王:“!!!”


“你也别得意。索额图的一个孙子养在噶礼家里,养的跟祖宗一样,不是看你的面子?你等着看。”大郡王眼里恶意满满。


“孤的事情,孤自己知道。”太子微笑:“你举荐十三弟领兵,要分化孤这一方。孤举荐十四弟,要分化你这一方。大哥何须生气?我们算计来算计去,都落到汗阿玛的手里。”太子眼瞅着大郡王气得眼睛都红了,反而不气了:“汗阿玛有汗阿玛的考虑,单独派十三弟领兵,你的手下将士不服,老八和老九在户部管着粮草,也会卡着。单独派十四弟,大哥会担心孤卡着粮草吧?汗阿玛干脆派他们两个,又担心他们到了前线自己先打起来,更担心他们年轻气盛……特意将山西巡抚的位置空出来,就是给汪孝祥的,或者说,给十九弟的。”


“十九弟才五岁!”大郡王举着拳头就要打太子。


“大哥,这只是我们知道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太子自在地笑着,“汗阿玛走一步看十步,一举数得,我们永远想不到。五岁,大哥,孤两岁就是太子了。”


大郡王的拳头猛地挥舞过来。


太子也不是吃素的,兄弟两个打起来,在大郡王不敢伤害太子的情况下,倒也是旗鼓相当,打着打着打起来真火,力道失去控制,你一拳头我一脚,吓得侍卫们各自抱住一个主子。


皇上在晚上陆续收到举荐的折子,惊讶于他们一起举荐郭琇的勇气,更惊讶于没有一个举荐汪孝祥的。皇上踱步去澹宁居大堂,各自忙乎的相臣宫人们给他行礼,皇上叫了“起”,扫视一圈,坐下来后,奇怪地问:“你们也不举荐汪孝祥?都坐下来。”


“谢皇上赐座。”相臣们坐下来,尴尬地苦着脸,皇上的表情更疑惑。李光地解释道:“皇上,我们担心十九阿哥,担心汪三儿。”


“……嗯。”皇上点头:“担心的有道理。”


“……胤禝是个熊孩子,汪三儿是刺头儿。”皇上用一杯茶,沉思片刻:“可有其他合适的人选?”


“没有。”陈廷敬苦恼:“皇上,此事不能耽搁……臣等都在着急……”


皇上表示明白:“不用着急。汪三儿就在雅玩斋,教导十九阿哥琴棋书画,陈廷敬,你走一趟,去唤他来。”


陈廷敬:“……臣遵旨。”


汪翰林给十九阿哥留下功课,跟着陈廷敬稀里糊涂地来到澹宁居,听到皇上笑吟吟的一句:“汪三儿啊,山西需要你啊。”他愣了愣,白眼一翻,晕了过去。


悠悠醒来,发现自己不是在家里,或者雅玩斋,还在澹宁居,面前还是皇上和几个老头子的老脸,眼睛发直,嘴唇抖抖,再次晕了过去。


如何看待“明末晋商是卖国贼”的言论?汪翰林是理智的人。单纯的晋商肯定没有这个胆子。晋商背后的宣大官僚,一部分内阁和厂卫勾结起来,完全可以做到只手遮天。


到了现在,全大清的商业领域,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是山西人;要在大清排出最富的家庭和个人,最前面的一大串名字大多也是山西人;甚至,在京城宣告歇业回乡的各路商家中,携带钱财最多的又是山西人。


商业贸易的发达、豪富人家奢华的消费,大大提高了所在地的整体生活水平,山西城镇百姓的一般生活水平也不低。只是,山西作为明朝的边省,如今的交通要道,种地的百姓却是苦不堪言的,能读书的人家都是商家出身,陈廷敬相爷家里有矿和票号,许嘉俊祖籍也是山西。


满脸的皱纹,沉重的镢头,贫瘠的山头上开出了整齐的梯田,起早摸黑地种下了一排排玉米……最大的艰苦连接着最低的收入,憨厚的山西种地人没有怨言,他们无法想象除了反复折腾脚下的泥土外还有什么其他过日子的方式,而对这些干燥灰黄的泥土又能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呢?他们即使走出家门,也是最恋着山西。


可是山西真的乱,民风彪悍,团结且派系林立。否则噶礼和苏克济在山西,为什么这般大动静折腾?为了能在山西待住,必须和富豪们合作;为了收上来税赋,必须想尽办法狠心狠手。可是你欺负富豪们,富豪们顶多损失银子;你欺负百姓,百姓的日子还怎么过?


所以山西老百姓对几任巡抚都很反感,甚至反抗。朝廷也犯难。


汪翰林又被掐人中醒来,回忆游学时候见到的山西,苍茫悲壮凄楚埋藏着无数这样的故事的《走西口》,从华北、华中、华南各地采购,面向蒙古、新疆乃至西伯利亚的庞大商队组建起来,光“大盛魁”的商队就栓有骆驼十万头……头疼,胃都疼。再想想太子和大郡王的争斗都这样了,他这一上任,十九阿哥就是三角之一,朦胧的视线里望着皇上算计的龙脸,他一口气没上来,又晕了。


皇上威胁道:“汪三儿,你再晕,朕直接打包你去山西。”汪翰林眼皮一抖,脑袋一歪,这次是真吓晕了。


皇上:“……”皇上看向陈廷敬:“陈老西儿,你要是想要山西有点读书风气,就想办法说服汪三儿。”


陈廷敬怔了一瞬。


陈廷敬“噗通”给皇上跪下,着急道:“皇上,臣当然想要汪三儿去山西……”


“担心十九阿哥?”皇上心知肚明。


“……担心十九阿哥,……担心皇上。”陈廷敬知道如今的情势,就连皇上都是棋盘上的一个棋子,谁也不能超脱,可还是想要争取劝说。“皇上,十九阿哥是好孩子,臣等喜欢十九阿哥,皇上,都是您的儿子……”


几位相臣们都跪下劝说皇上。


不管他们心里想什么,要扶持哪个皇子争皇位,作为臣子,对皇上面临的困境,岂能无动于衷?


“都是朕的儿子……”皇上跌坐椅子上,眼望虚空,苍老的瞳孔没有焦距。


兄弟阖墙,骨肉相争,他是最心痛的一个。可他即使贵为皇帝,也是棋盘上的一个棋子,世事不以他的意志来。


汪翰林再次醒来,眼珠子动一动,发现自己还在澹宁居,面前还是皇上和几位相臣,眼泪“刷”地出来,面对皇上黑着的龙脸,翻身下踏,抱着皇上的龙腿,嚎啕大哭:“皇上,之所以几任山西巡抚都是贪婪成性,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皇上体谅着辛苦费的贪污,怎么控制自己的贪婪本能?皇上,汪三儿只是一个凡人,皇上,您不能这样试探小臣啊。皇上,臣只能做一个小官儿,修修书,吟唱风月,皇上,您最是圣明仁慈啊皇上……”


皇上气笑了:“汪三儿,你敢把鼻涕糊到朕身上?”


汪翰林袖子呼噜眼泪,更哭的涕泪横流:“皇上,小臣还想参加您的百岁大寿啊。皇上,山西小臣可不能去啊。皇上,要不臣去童学院教书,皇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