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四合院之周文忠 > 第81章 清河农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章 清河农场

  四合院之周文忠

全院大会的热闹场景,阎埠贵没赶上,看着路边的告示牌[宁河县]周文忠可算是知道自己这次是去往京城的飞地。也就是天津市内的清河农场,也称之为茶淀农场。


卡车停止在一座很有年代感的铁门前,二层的岗楼上面4名卫兵,正在对着卡车挥动手里的小旗子。周文忠看着门头上五角星标志,还有招牌[京城市清河农场]。


这座农场是949年建立,虽然位置处于天津宁河县内,但它的管辖权却在京城。这也就是[飞地]两个字的意思。


占地0多平方公里,场地很大而且里面还有河流通过。现如今还没有达到它的辉煌时期,迟志强不在这里服刑,巫宁坤也不在这里劳动。更没有划分出6个监狱场所。


劳改农场是处于看守所和监狱之间的运营模式,这里面有干不完的活儿。不像监狱只是种种粮食种种菜,农场里可以养牛羊鸡鸭马骡子…也可以领取到各种手工工作,用于犯人们赚取赔偿金和工资。只是其中的差额有些大。


好处也有,时间和管理都比较自由。而且相对得立功渠道也比较多。比如干活比较快就能算立功,立功多了减刑自然也就快很多。名义上是劳改营,但和0年代的农场根本不能比。现在就好像是法外之地似的。


周文忠心中感觉到一阵失望,如果能把自己作为交换生送到秦城监狱就好了。它们里面关押的都是老蒋的部下,最差的也得是少将级别。


也正是因为秦城监狱的建立,其他监狱的罪犯们才过上了穿囚服的好日子,不管怎么说也是统一的制式服装。比自己身上穿的破衣服强的多,直至60年代末期这项好政策才被取消掉。


秦城监狱除了发放纯黑色囚服之外,每天的伙食标准也特别高。还能按周领取牙粉、牙刷、鞋垫、草纸、毛巾等日用品。可谓是:给个县长都不换。


“下来!”


“砰!”


卡车尾部再次支上木板,周文忠等人一个个的往农场里走去,里面遍地都是枯黄的干草。


看守人员手持机关枪走了过来,连领头人的文件看都懒得看,直接就挥挥手给放行了。


耳边传来若有若无的丁零当啷声,周文忠和阎埠贵总算被他们完成了移交手续,两人身上的麻绳也被缓缓解开,重新换上了手铐。


俩人在推搡中来到一排平房面前,身边也有别的犯人在等待。红漆窗户内一群人在办理文件。


领头人拿着小本子走了进去,就好像是回到自己家一样,很随意的拿起煤炉子上的红薯掰开吃了一口。


“赶紧签字办手续,再晚一会儿天就黑了。我们还等着回家过年呢。”


“拿来吧。这次几个人啊”


“俩。”


“罚他们多少钱啊”


“不知道,你就先关着呗。反正回头会有街道办的信寄给你。我瞅着这俩人个是诈骗犯,个是破坏犯。估计判的不轻,应该得还好些年的债。派出所的意思是让他们俩人都去开石头。”


“明白了。咔咔…完活儿。”


“走喽,大过年的你自己在这儿慢慢耗着吧。我拿两副新手铐走了哈~反正钥匙都一样。”


“去去去。”


领头人摆了摆手,带着自己的4名同事乘坐卡车离开了此地。


阎埠贵俩人也顺利被农场接收,没有人出来普及日常知识。连个胸前号码牌都没有,还是穿着自己来时候的衣服。就这么跟在看守人员后头一直走了半个钟头。来到一处铁门前,墙面估计得有4米多高,上面虽然设有铁丝网应该是没有通电。


工作人员领着两人从一旁的小门了走进去,没有种植任何品种的树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人员逃脱。


最远处有一座座的石头山。两边都是一溜的单层砖瓦房,粗略计算有个30多间房子,用的同样也是铁门。估计都是大炼钢铁时的产物。


“吴队长,我来给你送新人了。”


连着喊了3,4遍,从屋子里走出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子,边走边看俩人胸前的木牌。


“就俩啊”


“其他人都有安排。赶紧签字吧,我也好赶紧回去忙活。”


吴队长接过本子签名又盖了个章,打发走带路人员后又把俩人的木牌摘下。


“给你们俩一个机会,瞅见大门在哪儿了吧只要你们能跑出去就能回家了,快点跑吧!”


见俩人都不为所动,吴队长似乎是觉得没意思。


一手抓着俩人的手铐,往前面的平房走去。


“我压根就不用给你们讲这里规矩,等会你们到了改造班,就会有人给你们讲每天的工作安排。害哈了么”


这浓浓的贵族口音让周文忠立刻做出了回应。


“害哈啦!”


吴队长笑着瞅瞅周文忠开口问道:“你很喜欢接话瓣是吗好滴很呐。你就去最里面的那间房。”


“是。”


吴队长仔细搜了搜周文忠的衣服,掏出钥匙拧开铁皮门,解开周文忠的手铐推了进去。


“咣!”


周文忠打量了一下这间房,应该有个40多平米,挨着墙面的两边都是盘的土炕大通铺,没有任何家具。


屋子靠近窗户位置的地上放着个碳盆。屋子最中间的位置放着个煤炉子,上面还坐着一个黑漆漆的铁皮壶。只是煤炉子上面没有连接排烟管道。在四处漏风的环境下,根本不用担心煤烟中毒的问题。


看到周文忠走了进来,两边土炕上的30号人一个个的都下了地,凑到周文忠跟前围观打量着。年龄基本都在30--40岁的样子。只有窗户位置的班长,盘腿坐了起来没有下地。一看就是此地号长,逼格在这儿摆着呢。


周文忠赶紧抱拳拱手,脸上带笑左右打招呼道:“三老四少都请了。”


【这个年代西南都没收回来,湘西剿匪是964年才完成的。】


“呦呵,这小子上来还盘咱们的道。有点意思。”


班长床边有位身高米75左右,体重50多斤的壮汉架着膀子走了出来。先是看到班长点了点头,然后才对着周文忠发问道:“四海之内皆兄弟。”


周文忠拱着手答道:“三教原本是一家。”


“哪三教”


“红莲白藕青荷叶。”


听到这个周文忠这个回答,班长从土炕上下了地。往前迈了两步仔细打量了一眼周文忠。


周文忠同样也在打量着他,整个房间一共就3个人体型最壮硕,这3人全都站在自己面前。这位班长估计也有50斤左右,身高将近米。皮肤挺白,面相没有带着凶狠样的30多岁汉子。


“听你说话还是个门里人,报个家门吧。”


“江湖上有分家的兄弟,没分家的安青。门里清净道德,文成佛法,人论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二十四字大辈。


小弟周文忠,在家姓周,出门姓陈,民国36年入的门。身披新开24辈的万字辈,小弟的码头礼五二,头顶24个香炉。家师魏信习,师太陆续财,堂主季云卿。请了。”


班长拱了拱手应道:“请了请了。”


刚才首先发问的男子凑到班长耳边问道:“这小子辈分大吗”


“民国以来第一辈,谁让他师傅辈大呢。他师爷陆续财和陆京士有关系,陆京士是杜先生的门生。”


“看不出来啊,你年龄不大辈分却挺高。”


“两岁时候,师父拉着我的手划着洋火点的香。”


班长点点头,双手竖起大拇指在自己胸前上下翻环3圈,交叉贴在自己胸口做了个手势,然后抱了抱拳。


周文忠一看这明白这是洪帮的,自己不是他们的门里人,只能抱着拳按着洪帮规矩来。


“金码头银码头,来到老哥贵码头。山清水秀人豪地杰,不周不到之处望老哥海涵赎罪。”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