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关麟关羽的小说免费阅读 > 第一六九章 船若烧,我爹岂不沦为襄樊笑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六九章 船若烧,我爹岂不沦为襄樊笑柄?

  关麟关羽的小说免费阅读

廖化在画图,作为关羽的主薄,他对那“伏虎山”、“卓刀泉”的石碑有些印象。


故而大体能绘制出船停靠的位置。


反观关麟,他则背着手在房内不住地来回踱步,不时的眼眸望向那廖化绘制着的舆图。


他徘徊犹豫的身影投在窗上。


《三国志》中有一条记载——“(文聘)攻(关羽)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只这么一条…不断的在关麟的脑海中回放。


或许,文聘烧船,未必就是这一次的行动,是关麟多想了。


或许,又因为曹仁的晕厥,引发的蝴蝶效应,老爹的船,就不会被文聘给烧了。


但是无论如何,从廖化的口中,关麟得知到的现有线索。


——至少现在为止,文聘还没烧船。


考虑到枯水期,以及老爹那些船舶停留的位置,关麟没法不去担忧。


“廖叔…”关麟已经不再用“廖将军”这样的称呼了。


这种时候,得拉近关系,“你必须即刻告知我爹,需得派重兵保护这批船!”


啊…


关麟的话,让廖化愈发的摸不着头脑。


他提醒道,“四公子,如今的荆州步入的是枯水期,没有水战,要这些船舶无用,何必要派重兵驻守呢”


“就因为你会这么想,所以我爹他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关麟的话宛若就在唇边。“的确,枯水期没有水战,故而要船无用,正常人都会这么想,可偏偏,倘若那文聘也想到了这一层,那他会如何他一定会派人突袭了这批船,他运不走,就会一把火烧掉。”


这…


关麟的话明显触碰到了廖化某一根敏感的神经。


这让他的情绪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


他连忙问:“四公子的意思是”


“我没什么意思。”关麟解释道。“我只是觉得,这批船若被烧了,那固然对现在的局势并无太大的影响,可枯水期总将过去,待得明年涨水期到来,没了这批船,我爹那赖以成名的水军,就完犊子了!”


关麟加重语调,“关家军之所以强,强在其是水战、陆战均精通,倘若这些船被一把火烧了,那就无异于老虎被拔掉了牙齿,雄鹰被摘去了翅膀,关家军会沦为一个最大的笑话!我爹也会沦为这襄樊最大的笑柄!”


关麟的话有些重…


但,这却是——爱之深,恨之切。


历史上,在湘水划界之后,襄樊战场,有至少二到三年的和平期。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初,关羽才再度开启北伐,才有了建安二十四年八月的水淹七军;


有了这一年十月的白衣渡江;


也有了这一年底的败走麦城。


关麟推测,之所以北伐推迟了三年,襄樊战场相对平静的三年,或许有“湘水划界”的原因,将长沙、桂阳这样的粮草、军械重城划分给了东吴。


导致粮草的积攒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绕不过去的,一定有文聘的那次烧了关羽战船的行动。


要知道,古代造一艘战船,需要耗费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是不可想象的。


极有可能,就是因为文聘的这一把火,关羽才被迫拖延北伐。


否则,按照他的性子,怎么可能两、三年按兵不动,让襄樊战场风平浪静。


乃至于这两到三年,曹操竟把重心放在了东吴的濡须口上,这是完全不把老爹关羽放在眼里呀。


关麟将他能说的话,能讲的道理悉数娓娓告知于廖化。


而直到此时…


廖化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呼…呼…


粗重的呼气声自他的鼻息间传出,他已经彻底将“来此的目的”、将那“张仲景的弟子”,将那‘张仲景的义女敲响的登闻鼓’抛之脑后。


所谓——事有轻重缓急。


“——来人,备马…备马…”


遥遥,便听到廖化这般咆哮似的声音。


只因为关麟的一番话。


刹那间,廖化整個人慌了神儿…


他变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他心里就嘀咕着一句话。


——『这船,可不兴烧啊!』




——《唐本草》、《千金方》、《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本草纲目》……


诸如此类的“医学”大作,纷纷就摆放在牢狱里的桌子上。


油灯已经烧残了,灰白的晨光稍稍透进来,张仲景的两名弟子杜度与韦汛经过了一夜的奋战,总算,两人将《唐本草》悉数背下来了。


此刻,两人的精神都有些萎靡…


韦汛年龄小,精神头儿旺,已经再度拿起《肘后备急方》,杜度却有些扛不住的感觉。


其实,他的年纪也不大,但…他与韦汛的最大差别在于,心里压力。


他没有办法做到韦汛那样的天真,那样的义无反顾。


他太纠结了。


说起来,杜度比韦汛年龄大五岁,阅历也更丰富一点。


他自诩已经识破了那关四公子的诡计。


这位“恶公子”哪里是用他们师兄弟打赌啊…


分明就是…就是要废了他们的医术。


试想一下,如今他俩跟随张仲景学艺,脑海中记着的药剂方剂、医学理论也不过才几百条。


如今,却骤然被这么万条“无用”、“未曾检验过”的方剂涌入,那势必与原本的那“经过恩师检验”的方剂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短时间内,或许还能分清楚。


可…时间久了,乃至于未来行医问诊时,哪里还能分得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哪个是经过检验的,哪个是没有经过检验的。


这就相当于,他这一生,再难像师傅一样,本着一颗纯粹的心去提壶济世了。


可…


可若是不背,又出不得这该死的牢狱。


师傅如此病症…又还能坚持多少时日呢


这关四公子何其阴险,然…他的一句话,说的却再透彻不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每每想到此处,杜度就会咬咬切齿…


恨不得将这位“关四公子”碎尸万段,也正如此,他的压力要远比韦汛大太多了。


他感觉…他的脑袋,就要被那莫大的压力塞满,就快要裂开了。


倒是张飞,作为监考官,早就坐在主审的位置上,脚翘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了起来,鼾声如雷!


关麟拜托他的事儿,就是盯着眼前这俩年轻的医者。


隔三差五的给他们提提神儿,让他们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学子嘛,有几个读书的时候能不分心的


莫说是学子了,就是作者码字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去刷会儿小破站,刷会儿抖音。


但是为啥作者每天还是能码这么多字呢


就一个字——穷!


穷,使得作者废寝忘食,不知疲倦。


其实,关麟想多了。


在古代…“穷”字的威力,比起“孝”字来,可差得远了。


大汉以“孝”治天下,“孝”这个字已经根深蒂固的埋藏在每一个汉人的骨髓与经验世界里。


哪里需要张飞给他们提神儿啊


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足以逼着杜度与韦汛,义无反顾的往死里背。


呼。


杜度长长的吁出口气,他斜睨了一眼一旁的师弟韦汛,心头暗道:


——『师弟啊师弟,你现在还在天真的背诵,却尤未意识到,背下这些后的严重后果啊…』


“唉”的一声长长的叹出口气,杜度不敢点破,甚至不敢与师弟交谈。


他怕师弟的心态崩了呀!


当即,杜度强忍着困意,再度拿出一本,这次拿的是放在最醒目位置的《千金方》。


刚刚打开《千金方》,一行小字跃然眼前。


——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


嘶…只这么一句,就吸引住住了他。


“这…”


杜度不仅失声…不仅额头冷汗直流。


诚如官渡之战时,曹操听陈琳撰写的那一篇《讨贼檄文》,第一句话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文学与医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诚如曹操会被陈琳的文字功底所吸引,杜度则是一下子就被这《千金方》所吸引。


——“人安身的根本,在于饮食;要疗疾见效快,就得凭药物。”


——“不知饮食之宜者,不足以长生;不明药物禁忌者,无法根除病痛。”


读到《千金方》中“绪论”部分的这两句,杜度像是刹那间被震住了。


区别于方才背诵的《唐本草》中,只是记载了一系列生僻的药物。


对每位药物的性味、产地、采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详细介绍。


这些药物,大多杜度并不认得,或者最多是见过其中的几种。


但,因为就连恩师也不能讲述清楚其中的功效。


故而,杜度只以为是山野郎中随手编写的,误人子弟!


这也是他对《唐本草》的评价并不高的原因。


可这千金方…


其中阐述的食疗观点,竟与师傅四十年行医感悟出的一般无二。


杜度忍不住继续往下看。


饮食能排出身体内的邪气,能安顺脏腑,悦人神志。


这《千金方》中还有《千金食治》。


将食物分为果实、蔬菜、谷米、鸟兽等不同的篇章。


各种食物的药理性和功能一应俱全。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许多观点,竟与他的师傅张仲景的不谋而合,比如吃大枣、鸡头实、樱桃,这些食物能使人身轻如仙;


比如——梅,坏人牙齿;桃仁——令人发热气;李仁——令人体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