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54章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4章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九)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在没有真正经历过和生活过的情况下,古人们很难想象原来后世那些完全看不到导线的东西居然也是需要电来带动的。


&34;这东西简直无处不在啊。”大家感慨道, “当真重要。&34;


秦朝。


刘邦和樊哙、萧何等人正齐聚咸阳。


刘邦咂摸了一口酒,脸上带着些许醉意: &34;这东西好,也不知陛下啥时候能让人折腾出来?&34;萧何的仪态比他可端正多了,笑道: “你这次不打算自己上了?”


若不是之前刘邦心思一动,自己搞出了水车,现在恐怕还在当着那小小的亭长呢,怎么会有现在的官运亨通?


刘邦笑起来: “我明白我的斤两。”


水车什么的还好,这物理……听都听不懂!不过倒是可以找找民间的奇才,看看能不能提前投资一下什么的。


樊哙则惦记起了特斯拉放弃的专利权,和他没关系但不妨碍他艳羡不已: “你说这要是没放弃能赚多少钱啊!要是我,肯定不放弃。&34;


这辈子都不用干活了,只躺着就行。


再买上一堆美人儿当丫鬟,在家伺候着他。


“你醒醒吧。”萧何冷笑一声,&34;若不放弃,你以为你能有命活下去?&34;


刘邦点头大笑: “东西虽好,可也烫手得很呐。”


正沉浸在美好幻想里的樊哙卡了壳,然后打了个冷战。


他默默的想了半天,发现竟然真没什么太多破局之路,叹道: “还是公开吧,或者是献与陛下与朝廷,说不得还能得个爵位。&34;


利益大到烫手的时候,如果没有保护自己的力量,那就犹如孩童抱金于闹市,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萧何也他一眼,不理他的发癫:&34;你还来劲了。&34;


刘邦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中,他看着天幕上的辉煌景象,忽然来了一句:


&34;你说,后世如果忽然有一天没有电了,会怎么样?&34;


在场的两人都愣了一下。


但还不待他们细想,话音刚落,就听得仙画也正好提起这个话题——


【电对人类如此重要,无法想象如果现在没有电,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


么样子?】


【曾经有科学家做了一个模拟。】


一盏盏的灯在瞬间熄灭,整个世界陷入到了黑暗中。


空调、电视、冰箱等电器全部不能使用,手机在用完最后一格电之后也无法再开机。通讯中断。


电梯没法再用,高层建筑成为人们想要逃离的牢笼。


飞机、地铁、高铁还有汽车都陷入瘫痪之中,没有了导航和控制系统,化工厂也无法再生产燃油。


各种工厂都不得不停工,商业也随之一片混乱。


不单单是工业,依靠系统灌溉和机械化运作的大规模农业也停摆,最终带来了粮食危机。失业、公共安全、医疗、环境污染、动乱……整个社会开始变得黑暗混乱,仿佛末世来临之景。【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电网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汉朝,


刘彻的剑眉扬起,眼中有着了然: &34;这未曾得到倒还好,得到了却又失去却更让人难以接受。&34;动乱是肯定的。


他另一个时空中的老祖宗正在对樊哙支教。


樊哙心中有着不解,嘟嚷道: &34;“没了就没了呗,咱们现在也没电,这不还活得好好的?&34;重新适应就好了。


矫情!


萧何看不下去了,对刘邦道: &34;刘季,你和他解释一二。&34;


刘邦哈哈一笑,问樊哙: “那些路上面开的车,若是要用电,自然就开不了了,那只能停在那里。久而久之就成了废墟。还有那些建筑,太高的直接作废,人们回不了家,那能去哪里?&34;


刘邦三言两语让樊哙明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到过去的问题。


樊哙只是懒得动脑子但不是没有脑子,相反,当他动起脑子来,那是相当的精明。


“世道会乱,会有灾祸。”他道。


&34;然也。&34;


萧何看着咸阳城: &34;世道一乱,人心一散,就难以挽回了。&34;


樊哙饮下大口酒,他们正坐在咸阳郊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看到下面隐约攒动的人头和咸阳城中偶尔亮起来的灯火。


他嘟嚷了一句: “现在


这样也挺好……”过得舒坦多了。


要真是按仙画之前预言的那个走向,世道乱起来,他肯定也会揭竿而起,反了丫的。


【1882年,十里洋滩的旧上海才亮起了第一盏弧光电灯,而且那时候的第一家发电厂,是英国人开的,叫上海电光公司。】


【北京亮起的第一盏电灯,是1888年,位于慈禧太后的寝宫内。】


上海滩的老百姓听说外滩要亮灯了,都赶来看新鲜。


“听说是美国的总统要来,所以才搞了个这玩意儿。”


&34;英国人搞的。&34;


待到夜幕降临,十五盏弧光电灯依次亮起,照亮了外滩的这一小片建筑。人们呆愣了一秒后才逐渐习惯这样的亮度。


&34;的确是很亮啊,原来这就是电灯。&34;


&34;比煤油灯亮多了。&34;


几年后,紫禁城中也亮起了一盏电灯。


它在一片昏暗中投下属于科学的光亮,而在光亮之外,是大片的黑暗与昏沉。【这些都是达官贵人们的专属。】


【以上海为例,租界里早就用上了电灯,但租界外却一直都还在用落后的煤油灯和蜡烛。】【直到将近1897年,上海的普通百姓家庭里才有了电。】上海道台蔡钧很想要开个发电厂。


“租界内每晚都是灯火通明,租界外却是黑气沉沉,实在是太不像话!”


他的幕僚给他出了个主意。


于是在慈禧生辰的时候他上帖子将其吹捧了一番,然后言自己将建造发电厂,为太后庆生积福。


慈禧准了。


蔡钧大喜,立刻拨出了四千两白银,然后从英国的怡和洋行里租来了发电机,开了华人运营的第一家发电厂,叫南市电灯厂。


终于,在上海的普通百姓居住区,也渐渐的亮起了灯火。一盏又一盏,越来越多,晚上也越来越明亮。


【到了1949年的时候,华夏的电力工业已经走过了67年的历史,但状况却依然不堪。不仅设备破旧、电网也极为薄弱。】


【同一年,美国的发电量是咱们的60倍。】上海只有一个。


建国初期,在国内的大部分地方,晚上依然是漆黑一片的,能够用得


起煤油灯和蜡烛的人还是凤毛麟角。


大多数人只能天黑就睡觉,毫无娱乐活动。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城市的夜晚灯红酒绿,街道上旁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有路灯。年轻人们开着车鬼喊鬼叫着呼啸而过。


电视机、电冰箱、电话这样的电器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武周。


上官婉儿蹙眉: “西方人都用了这么久的电,难道不应该早早的想到修建发电厂吗?”结果还要以祝寿为名义。


太平公主已经对清末时的朝廷很了解了,百般看不上。


她嗤笑一声: “若是他们有这个觉悟,就不会让西方人的军舰在华夏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了。”人和人是不同的。


就像同样是掌权者,她的母亲和那位慈禧太后就完全不同,简直是天地之别。他们的祖宗,李世民唏嘘的却是华夏与美国的强烈对比。


他的这些唐人后代们过得很是惨兮兮啊。


看得他的眼眶都有些酸。


心思细腻的二凤简直要为之而流泪了。


“可以没有,但不能有比较。”洞悉人心的房玄龄缓缓道,同样为了华夏的新“朝廷”掬了一把辛酸泪。


太难了!


想象一下,如果现在的大唐和突厥之间互调一下。


突厥有着让万邦来朝的王城,天下商人云集,文采锦绣之地,而大唐却荒凉穷苦。房玄龄都不敢想下去。


李世民可能和他心有灵犀,也想到了这一点,眼中闪过深意: “但是,我们的这些后世子孙们,没有一昧的向往更加繁华风流之地,反倒是纷纷从那边历尽艰辛的赶了回来。&34;


他还记得在之前几期毅然选择回国的科学家们。


他们舍弃更优厚的薪资和条件,只是想要回到祖国,只是想要建设祖国。李世民震撼于这种凝聚力。


饱读诗书的国子监祭酒说了一句: “辉煌和苦难都能让人永远铭记。”李世民挑眉,缓缓颔首。


&34;华夏……&34;他喃喃道,咀嚼着这两个字的含义。


若有一天,他的大唐,子民们也如此勇敢如此坚定如此热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