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50章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0章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五)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天幕上。


非洲的黑人们被成群结队的押上运奴船。


他们挤如同被养殖的动物,挤在狭窄的船舱里,绑着双手带着项圈,吃着比猪食还不如的东西。


一旦生病了,怕是传染病,船主们选择直接将人扔进大海。


甚至有船主因为无聊而以杀黑奴为乐。


在印度,英军冲进王公和贵族们的宅邸大肆抢掠。印度的平民瘦得皮包骨,饿殍满地,但英军却选择将三十万吨小麦全部运回英国。


在华夏,火烧圆明园、各种不平等条约。


无数的白银从华夏流入到英国人的口袋里,被鸦片荼毒的人遍布全国,华夏人被视为“东亚病夫”。


自家国土上的公园,却被立上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但,英国国内其实也有人是很不满的——那些原本佣金昂贵的熟练工们,他们面临着失业或是薪资下降的风险,而且当时也没什么劳动保护法,工人的境遇并不好。】


【于是,1811年的时候,英国诺丁汉爆发了卢德运动,并且蔓延到了全境。】失业的工人们和受到剥削的工人们将工厂中的机械摧毁,放火将其毁之一炬。英国政府出动军队去镇压,并且对其参与者进行了大规模的审判。


国会议员冷酷的道: &34;对这样的事件决不能姑息,不然以后就会有人有样学样,要杀鸡给猴看。&34;


最终,一部分人被处死,一部分人被流放。【卢德运动最终宣告失败。】【或许,这就是变革的痛苦所在之处吧。】


秦朝,


赢政一贯的面色肃凝。


“变法,从来都是要流血的。&34;他对身边的扶苏说, &34;昔日商鞅变法,因新政而死的人不计其数。&34;


扶苏自然知道这段历史,商鞅严酷,曾经一日之内处死了七百多触犯新政的百姓,渭水边血流成河。朝廷中的士卿们但凡反对变法的,一律流放。


想到这里,扶苏不免有些恻然。


所以商鞅后来被处以极刑的时候,无人为他说话,百姓漠然,无动于衷,这也是因果。


“但是!&34;嬴政紧紧的逼视着他,眼神中透着一往无前的坚毅, “若非商鞅雷霆手段,秦国必将陷


入到拉锯之中,不得安宁。若非他坚持新政,秦国也不能迅速强大,最终建立起不世之功勋,一统天下!&34;


&34;为君者,可以心中仁慈,但决不能手软!&34;


扶苏被嬴政的表情所感染,怔然了一秒,立刻大声坚定的道:“儿臣明白!”


赢政审视了他片刻,见他并未退缩,这才满意的微微颔首,收回了自己凌厉的眼神。扶苏只觉得自己的后背都冒出了细细的汗。嬴政想起了商鞅,想起了在商鞅变法中那些被埋葬的旧贵族们。


仙画有一句话说得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决不能被抛下,否则,只会成为车轮底下一颗被碾过去的尘土。


无声无息。


明朝。


民间的百姓们当然是在痛骂这些殖民者不做人,简直如同禽兽。但刚试验出来转炉炼钢法的工匠们,心中更惦记着的却是另外的事情。


他们看向营房外隐约可见高高耸立的转炉,心中的隐忧被仙画的这一段一下子就勾了起来,开始窃窃私语。


&34;你们说,要是以后都用这法子,咱们还能有什么用?&34;有了这么快的方法,谁还会让他们和以前一样每日打铁?


“那有什么用?”有工匠哼一声, &34;咱们能有什么办法?难道真和那卢德一样也去打砸机器吗?那可是妥妥的死罪,说不定还要牵连家人!&34;


现在又不是乱世,他们可不敢开这个头。“而且看那卢德,打砸了机器也没用啊。”


一行人忽然有了失业的危机感。


直到最后,他们之中最聪明也最让人信服的那位工匠开口了: “大家伙儿倒也别这么悲观,我看啊,现在变化那么快,以后用钢铁的地方肯定多着呢,不会那么快就没活干的。&34;


他这么一说,大家安心一点了。&34;也是。这船都只能用钢铁造了。&34;


“是这个道理。”


&34;不过啊,”那人话语一转, “现在不用担心,以后说不定要担心。各种各样的新技术都出现了,谁知道以后会怎么炼钢呢?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咱们还是得多学学才行。&34;


也不是非得学成个读书人,但技术方面最起码要多学吧。别搞得像仙画说的那样,被时代所


抛弃,那可就惨了。


他这一番话分析下来,工友们都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也要跟着学新技术。当然,一觉醒过来,真正执行的有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部分还是技术累积起来之后发生的变化,它更依赖的是工匠的经验主义,而诸如牛顿力学与微积分等理论知识都只是解释了它,而不是发现了它。】


【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由于物理学上的一次发现。】


【那就是电磁。】


博物馆里放着的司南;


人们在沙漠行走时拿出来的小小指南针;不管怎么甩,都依然指着同一个方向。


再然后是如同银蛇一般蹿过的电流,通过高高的电线,在天空上危险的闪过,迸发出一阵火花。【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照片就是司南。司南的原理其实就是地球的磁场。】


【1600年的时候,英国,对,又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叫吉尔伯特,是一位医生,也是一位物理学家。他平日里就爱研究点磁铁和石头什么的。】


吉尔伯特闲着没事就爱好研究磁铁,他收集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磁石。用火来烧它们、然后用各种材质来遮住它们检测磁性。


他还用磁石制造出了一个大的圆球,用支架撑起来,看起来就像是地球仪一样。结果,他还真发现了点什么。


他的助手很茫然: &34;发现了什么?哪里不一样了吗?&34;


吉尔伯特恨铁不成钢的道: “你没发现吗?磁针在这个磁球上指着的方向,和它在地面上指着的方向是一致的。&34;


助手是个医学生,更茫然了: &34;所以呢?这代表了什么?&34;


吉尔伯特骄矜的道: &34;这代表了,地球或许本身就是一个大磁石。&34;他还研究电,主要是静电。


他用玛瑙等物摩擦自己的呢绒大衣,结果发现呢绒大衣上面的纤维全部都竖了起来,而且一些小碎屑被吸附了过来。


助手怀疑的问:&34;这是磁吗?&34;


吉尔伯特思考了一下,断然否决: &34;不,虽然看起来很相似,但这两种现象在本质上应该是不一样的。&34;


【吉尔伯特将自己的这些发


现写成了书,叫《论磁》,这可以说是电磁学的开端。】


&34;这个我知道!&34;有小女孩兴奋的拍手,噔噔噔跑回房间去拿了一把木梳。她把木梳放到自己的粗麻布衣服上使劲摩擦,然后再将梳子放到自己的头发上。


“看!”她兴奋的对自己的小伙伴们说。


小孩子们看过去,发现她头顶的头发都被木梳吸了过去,变成了散乱的倒立的状态。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这个我也知道,一到冬天就这样。”&34;用点水就好了,就能顺下去了。&34;


“我都用我娘的桂花头油。”有女孩子得意的宣称,立刻收获了大家羡慕的眼神。


&34;难怪你的头发闻上去那么香!&34;


刚刚拿出梳子来的小女孩儿不高兴了,气鼓鼓的: “别跑题啦,我的意思是,原来这种现象也是可以被研究的,也是科学!&34;


其他的孩子们像看笑话一样看她: “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还不如想想明天吃点什么,要去哪儿玩呢。”


大家叽叽喳喳的,更加跑题了,只剩下小女孩一个人失落的站在那里,然后像是想到什么,拿着梳子跑回爹娘的竹椅上,继续躺着看仙画。


比起那些小孩子们玩的游戏,她还是更喜欢看仙画,能知道很多原本不知道的东西。


她的爹娘很温柔的抚摸她的头发,对视一眼,小声交流。


&34;你看,我说了这孩子适合送去读书。&34;


&34;行,那就送去吧,要真能读,说不定以后还能有点出息,咱们苦个几年就行了。&34;唐朝。


听到电磁的时候,李世民倏地从龙椅上坐了起来,心情颇为激动。


&34;可是能让黑夜如白昼的电?&34;


朝臣们也不再讨论利益和道德谁轻谁重了,也都纷纷停了下来。


电啊!


他们对后世的电灯和各种电,早就向往已久了。这段可得好好听。


【自吉尔伯特之后,科学家们开始积极的介入到了对电磁的研究中。】


【他们发明了静电起电机,用硫磺来制造静电,然后,有一个叫做莱顿瓶的东西出现了。】


莱顿瓶就是一个玻璃瓶,里面装了水。


不过在它的内外包了一些导电的金属箔,然后瓶口上端有一个球形的金属电极。这让它与普通的水瓶看上去又有很大的不同。


【按照我们的理解,这其实就是最早期的储存电的一种装置,但是它只有储存功能,没有放出功能,所以还不能叫做电池。】


【而且,它的功用也很奇葩,是为了供人娱乐以及用于刑罚。】


有一个德国人,在实验室突发奇想,把自己手里的酒精罐和一旁的静电起电机用铁钉连在了一起。


他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他还去摸了摸铁钉。


然后,惊恐的尖叫声在实验室里响起来了,那位德国人如同抽羊角风一样倒在了地上,滚出了实验室。


他该庆幸静电起电机发出来的电流并不大,才能让他幸免于难。


从死神手中捡来一条命的他给自己的友人写信: “千万不要做这件事情,这辈子我再也不想要尝试这样的感觉了。&34;


他的朋友收到这封信之后,兴趣蛊然: &34;还有这么有意思的事?那我得试一试!&34;


于是,被莱顿瓶电到抽搐,一下子就成为了城市酒馆中的娱乐活动。


“这简直让人上瘾!”有人哈哈哈笑道。


这俨然成为了一种风潮。


传来传去,巴黎科学院一位叫做诺莱的人看到了里面的巨大商机,他将酒精改成水,然后又改良了一下,把这种瓶子作为商品往外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