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41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1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六)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大家都被门捷列夫的这些天才事例震惊住了。


有熬夜苦读但是至今只考上童生的人流下了羡慕嫉妒的泪水: &34;这就是天才的世界吗?&34;


好想感受一下!


武周朝。


&34;不单单是天才,&34;武则天舒适的靠在椅子上,悠悠道, “而且他还精力旺盛,对任何事情都有着兴趣。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34;


这一点很重要。


就如同她年轻的时候,简直觉得自己体内有着无数的精力,看到什么都想要学一学。前些年,甚至都可以通宵达旦的批改奏折,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都不觉得累。


不过,现在不行了,还是老了……武则天在心底叹了一声。


若是朝堂内外,有这样聪明又精力充沛还努力刻苦的年轻人,那对天下而言,将会是一件幸事。


尤其是她的下一代,最终能坐上这张椅子的人最好也能具备这样的品质……武则天一下子想得有些远,她的目光扫过陪在身边的太平,微微的闪了一下。



【唯一有点可惜的是,在门捷列夫还活着的时候,他所预言的第四种新元素一直都没有出现。直到他死后三十年,才由人工被创造出来。】


【锝,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人造元素。】


锝,元素符号tc,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3位,原子量是979072。


它的单质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但通常只能获得一种灰色的粉末,并且会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失去光泽。


在门捷列夫的预言中,他将它取名为“类锰”。


这种元素如今可以从废核燃料棒中成吨的被提取,并应用于各种化疗药物中。【它的原子量和各种性能完美的嵌合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空格。】


【这也代表着,自然界的运转与诞生自有其规律,而人类自己甚至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造物。】【神造万物的说法也被一击即碎。】


“师公,师父,这和我们炼丹的时候炼出来的新东西有什么区别?”孙思邈的徒孙有些糊涂了。炼丹不就是要得到新的东西吗?


孙思邈回答他: “我们所谓的新东西并不是本源物质,只是一种……”他斟酌了一下,选


用了仙画


中的一个词语回答: “一种合成物,而元素,却是世界本源。”


所以,这是神的领域!


孙思邈感慨不已。


徒孙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北宋,


沈括也有些愣。


他没想到最后一种元素居然是人造的。


他刚刚内心还生出了对于神造万物以及缥缈天道的无限想法,但现在却一下子就想明白了。既然人可以做到神的事情,那有没有神还重要吗?


不重要了。


沈括嘴角含笑,只觉心胸开阔,眼前一片清明。


【门捷列夫死后至今,我们又陆陆续续的发现了一些新元素,迄今为止,目前一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存在于地球上,24种元素为人造元素。】


全新版的元素周期表出现在了天幕上。路小柒将人造元素标注出来。


于是就可以看到神奇的一幕:这些人造元素并非全部堆在最后,有一些间插在原有的元素之中。明明是人造,却无比贴合元素周期律,甚至可以被人为的预判。


【元素周期表对于化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也成为了每一个学生在化学课上的必学内容,也是必考的内容。】


【但是!越到后面,就越有很多咱们平时根本就见不到的字,非常生僻。】【但是又非常的贴切。】


【这个,还和明朝的皇帝们有个极大的关系。】【老朱家要华丽登场了!】


唐朝。


李世民兴趣盎然的看着天幕: &34;这还和明朝皇室有关?难道他们之中竟然出了一位化学家?&34;


明朝这位老朱家,也算是仙画的常客了。


但是,李世民并不羡慕这样的福气——这三次里面有两次都不是好话,谁受得了?朱元璋也受不了。


他原本看得有些困的,但脑海中的雷达始终没有放下,听到这里一下子就醒了过来,心里的警觉度到达了顶点。


轻哼一声,嘟嚷道: &34;老朱家,老朱家,这是你能叫的?&34;不过,自家和这劳什子的表格到底有啥关系?


【来,我们看看这些藩王的名字。】


/路小柒直接甩上来一张明朝藩王的姓名表格。密密麻麻,她将里面的特殊字圈了出来。铍、锂、钚、镭、钡


【是不是很妙?难道明朝的皇帝们都是化学家?这么早就预言了这些元素的诞生?】


【实际上,这是由于朱元璋的一个家规。】


【朱元璋原本不叫朱元璋,叫朱重八。这个名字呢,其实就代表了他的出身是平民,家里肯定没有读书人,取得就很潦草。他一生的对手,陈友谅,原名就叫陈九四,俩人都是后面改的名字。】


【朱元璋呢,对这个应该挺在意的。所以,给自己的儿孙辈们取名,他就很讲究,还立下了一个规矩。】


天幕上的朱元璋特意找人给自己的二十六个儿子写诗,每个人一首。


比如,给朱棣的诗就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1


他对朱棣道: “以后你的子孙,名字中的第二个字就从这首诗中来。第三个字,一定要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为序。&34;


&34;此乃我朱家家规,不得违背。&34;


他的二十六个儿子,每个人都收到了这样一首诗,和这样的一句叮嘱。


朱高炽、朱瞻基、朱翊钧,这些尚且还好。


但后面,朱家子孙们的名字变得越来越奇怪,什么朱弥铲、朱申锯,简直把能用的词给用了个遍。


路小柒特意放了一个合集,再放大他们第三个字的偏旁。【到了后面,子孙越来越多,字都用完了怎么办?】


【得,那就自个儿造吧!】


【所以,这些什么呗、锶、镭、钯之类的字,都是他们自个儿造的,据说当时还有一个专门造字的部门。为了先祖遗命,也是不容易。】


【晚清时期的科学家徐寿,咱们华夏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在翻译元素周期律的时候曾经愁着不知道要怎么翻译这些元素的名字。】


徐寿当时是江南制造总局旗下的翻译。


他们这一次的任务就是翻译元素周期表。如何翻译化学符号?


有人提议: “直接音译吧,比如这个,”他指了指“锰”的英文, “可以翻译为‘孟葛尼斯&39;


&34;不错,&34;其他人指了指锂的英文, ≈


34;这个索性就翻译为‘梨’。&34;


徐寿都觉得有些不好。


他眉头紧锁: “直接音译有些过于拗口,增加了通识难度。诸位再容我好好想想。”


有一日,他走到一家书馆,随手翻起了一本明史,结果被里面藩王的名字给吸引住了,忍不住喃喃念了出来:


&34;朱公锡、朱慎镭、朱恩钠、朱成钴……&34;


他越念眼睛就越亮,到最后甚至忍不住笑出来: &34;哈哈哈,天助我也!&34;


明朝御书房内的朱元璋和朱棣两人扯了扯嘴角。


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这两年一直在京城修书没有走的朱楠没有忍住,噗嗤一笑,看到朱元璋的眼刀扔过来,立刻清了清嗓子: &34;这字造得好啊!&34;


总比什么铲啊锯啊来得好。


他大拍马屁: “父皇想得实在是太周到了!您看,连几百年之后的人都能记住您的功德,而且咱们的这些子孙后辈们也能被人记住,一箭双雕。&34;


朱棣: &34;……&34;


这马屁朱元璋听得还挺舒爽的,抚了抚胡子: “嗯,朕也是为了咱们朱氏这个大家族能够生生不息。&34;


刚说完,就想到自己那位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末代子孙,默默的把手给放下了。这五行之说,也不靠谱!


【徐寿从明朝自造的这些字中大受启发,甚至还因此引申制定了两条化学元素名称翻译的原则。】


【第一条就是按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发音,确定汉字。第二条则是同一类的元素,再统一加上偏旁,以示区别。】


【所以我们看到金属的偏旁都是金字边,气体的偏旁都是气字头,还有矿物的偏旁都是石字边。】


【即使你不懂化学,但是只要认字,就能大概知道这个元素的一些属性,是不是很神奇?】


【徐寿还据此写了一篇《声学在中国》的论文,发表在了国际知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面,成


为了华夏第一个在外国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人。】


课堂上,学生们正在跟着老师朗诵元素周期表的口诀:


“我是氢,我最轻


,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34;2


【就这样,老朱家也算是为了华夏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