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24章 江山如此多娇 (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4章 江山如此多娇 (十)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每个朝代都会有鹰派和鸽派。


主张求和的鸽派有些人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既然这些蛮族胡人不会种地,那就教会他们种地,能吃饱喝足了,难道还会这么频繁的南下打草谷?


何必非得要打打杀杀的呢?


但此时仙画说的这个观点让他们心中的想法和主张全盘破灭了。


不降水怎么种植?


即使是学会了方法,但是产量不高依然不行啊,可能依然还是吃不饱,还是得来打劫啊!


汉朝。


汉武帝刘彻忍不住看着群臣冷笑: &34;所以,匈奴是必须要打的!&34;之前反对打匈奴的臣子们清了清喉咙: &34;陛下圣明。&34;心中委屈,他们早就知道了呀,早就改变主意了呀,现在还提这茬干嘛?


唐朝。


李靖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就算是要怀柔,也得先让他们怕了才能施以怀柔手段。”


不然谁理你呢?


而且,那边虽然降水少,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种植。不然卫青去打匈奴的时候,从匈奴腹地的赵信城缴获的大量粮草是从哪儿来的?


李世民与突厥各部打了那么多年,知道西域那边的情况复杂,不能一概而论。简单来说,靠近中原的部落善于种植,而远离中原的部落耕善于放牧。


一琢磨,还真是大致围绕着那降水线而来。


不过有一点,李世民是赞同的。


农耕和游牧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除非大规模的迁徙,否则很难让两者完全相融。现在就有好几个突厥部队迁来了中原,这些年过去,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中原人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了。


但显然这不能适用于整个西域。


大唐采取的办法是设一都护府放那儿,但具体的管理就让那边自治,该干嘛干嘛,管不来。


不过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这种模式的坏处,那就是对中原王朝的忠诚不够。假如有一天大唐衰败,那西域各部肯定会生出叛心。


魏征显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问出来大家心中所想: &34;那后世的朝廷是如何同时管理农耕和游牧两者的呢?&34;


户部尚书房玄龄善于计算,对


经济还是敏感一点,此刻幽幽的道: “他们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可见已经不靠着耕种而活了。&34;


大家一想,好像也是!


然后李靖也幽幽的道: “而且他们的路那么宽那么直,连山里面都有。即使有叛乱,估计一两天,主力大军就能到达目的地。&34;


大家麻了。


这种方法,学不了啊!


仙画正好也提到了这一点:


【至于咱们现在能做到,那是因为第一现在大家的生活已经不是单纯靠农业和畜牧业来吃饭了,西边的矿业和乳业还有一些其他产业发展得可好了。】


【第二,国家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以及产值较低的产业,比如农业和畜牧业都投入了大量的补贴。】


【这一方面,就不再扩展了。】


【咱们继续回到气候上来。】


【有个研究发明,平均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华夏的年降水量平均就要下降约100毫米,而且越往北去下降得越多。】


【越冷越少雨。】


【说到冷,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小冰河时期了。】


【太阳的活跃是有周期的。当太阳活动减弱,地球上接收到的辐射变少就会导致气温下降,地域平均温度,持续的这一段时期就被称为“小冰河时期”。】


原本活跃在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和耀斑忽然就偃旗息鼓了。太阳看上去竟然变得无比的平和。


【这是华夏历史上最冷的时候。】


【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编辑的中国气象史资料,华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小冰河时期,一次是殷商末期,一次是东汉末年,一次是唐末,一次是明末。】


【每一次小冰河时期都代表了物种的灭绝,以及朝代的更替。】路小柒放了一张历史朝代更替图。上面多加了一条气温曲线。


可以看到气温低的时候,也都正好是乱世和改朝换代的时候。【在商朝的时候,中原地区的气候和印度是差不多的。】


【从甲骨文和一些出土的动物骨骼可以看出来,那时候的黄河流域,大象、犀牛、鳄鱼等亚热带动物在河南一带可并不少见。】


懒懒的鳄鱼在黄河边晒着太阳,附近的丛林中缓缓走出来一头犀牛。在商朝的王城外,武丁


和妇好正在校场点兵。


先是步兵,再是骑兵,然后,一阵阵悠长洪亮的象鸣声响起。


走在最后的竟然是一头头巨大的象,身穿皮甲的士兵坐于大象之上,朝着武丁与妇好行礼。妇好登上自己的战车,朝着东边一挥。&34;儿郎们,和我出发,去征东夷!&34;


【《竹书纪年》中写,公元前903年,周孝王在位期间,冬天降下大学,牛马都冻死了,或许像是大象和犀牛这样的动物也都冻死了,或者是被迫往南迁徙。长江甚至都结冰了。】


【这代表了一个温暖时代的慢慢结束。】


【那时候终究离咱们太远,不如来说一说明末的这一次小冰河时期。】


明朝。


被太阳黑子折磨了十几年的朱元璋沉默了: &34;…&34;敢情这太阳黑子还是个好东西,还得盼着它活跃点儿?不过,这一两年,它的确是没那么活跃了。他的心头涌现出一股危机感。大明的灭亡居然和气候有关系?西汉。


司马迁熟读各种史籍,一思索就在脑海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颔首道:“史书中的确有这样的记载。&34;


而且以他修史的专业角度来看,这样的描述是最没有必要杜撰的,没有意义。所以,商朝时黄河流域可能的确是有大象的。他抬头看了看天,嘀咕道: &34;这气候可真神奇,怎么一下子就这么冷了?&34;


落下闳日常与天象气候打交道,挥挥手道: &34;这都快千年了,变冷一些又有什么稀奇。日积月累下来,就是巨大的变化。&34;


民间。


讲洋流的时候大家看得似懂非懂,小孩子倒是很高兴,光顾着看海底动物去了,此时同样很高兴。


&34;大象!&34;


“我们在学堂学过曹冲称象的典故!&34;有小童嚷嚷道,然后又带着点迷茫, &34;可是现在大象去哪儿了?&34;


他的长辈摸了摸他的头顶: &34;冻死了罢。&34;这能直接让物种灭绝的严寒,该有多冷啊。


他们带着忧心: “慢慢的冷下来倒没关系,最怕的是那种忽然一下子降温的天气。”完全没有准备,那是要死人的!


【大明吧,这时间点也是有些倒霉。


这次的小冰河时期其实起于元朝,终于清朝,但是在大明达到了鼎盛。】


【有多冷呢?】


【《明史·五行志》上写“冬奇寒,河冻数日不解”,这说的是南京。大家都知道,零度的话就是冰点,但是一般整条河要冻住并且维持数天的话,这温度最起码得要零下十五度再往下。】


原本奔流不息的长河现在却仿佛被按下了静止键,成为了冰河。


河边的树上也全是雾凇。


这原本是北国的风光,此时却发生在了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


整条河都结成了厚厚的冰块,船只无法通行,沿途的官府没辙,只能征召了附近的民夫来凿冰。穿着不算厚实的民夫们手上握着工具,正在凿着冰面。


他们的手上生着冻疮,凿两下就需要把手放到嘴边呵两下,脸上被冷风已经吹得神情麻木淡漠。


【再往南一点,岭南地区。现在要是广州下个雪,市民们保准得堆个小雪人放冰箱里保存起来,


能留到第二年再看,多稀罕呐!】


【但据《广东通志》里记载,公元1506年也就是正德元年,广府琼州——琼州就是现在的海南,那时候归广东管——琼州千里飘雪,积雪达到了数尺之厚。】


【古代就这里不好,这些史料数据都不够精确。但大致也可以推测,不说一米,积雪四五十厘米肯定是有的。】


【那可是海南啊!不是东北啊!】


琼州县的百姓们早上想要打开门,却发现那雪从门外直接堆进来了,连出门都难。远处响起一阵阵的呼声,那是被暴风雨掩埋住了房屋,正在喊救命。好不容易出来了,往海边一溜达,好家伙!


连近海的浪花都被冻了起来,还维持着往前翻涌的姿态。渔船、庄稼、房屋、死伤者……琼州县陷入到灾难之中。


“琼州!”天幕下的人们瞠目结舌, &34;是琼州?&34;


有商人哆嗦了一下,仿佛酒楼外的寒气钻了进来, “琼州我去过呀,那地方可热了!而且一年四季都热,当地的土人直接袒胸露腹,十分不雅。&34;


“乖乖,连琼州都下雪,这得是有多冷啊!”


古代流放官员为什么流放到琼州,不单单是因为它远,还因为它热啊,瘴气横生,热毒强大。


商人想起当地的土人,心里一咯噔,摇摇头: “他们没有过冬的习惯,若是忽然天降大雪,恐怕……&34;


他不用说什么,在座的各位都是知晓世事的人,立刻明白了过来。一时间有些沉重。


明朝。


朱元璋险些跳了起来: “这小冰河时期居然如此冷?!”


现在金陵的河可冻不住,最多就是表面结一层薄冰,但无法站人。


朱棣眼眸转深: “北地的河,也只有遇到严寒,才能堪堪能冻住让兵马渡江。”连金陵都比北地要冷,可想而知。


虽然知道是百年后的事情了,但朱元璋依然有些焦虑。


他本来就是很会揽事儿的人,不然又怎么会自己就把整个政事堂的活儿给干了呢,这时候又习惯性的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