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29章 亩产千斤的秘密(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章 亩产千斤的秘密(二)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可惜,画面变幻得太快,还不等天下人看清楚,就已经划过去了。


刘邦继续躺了下来。


萧何问他:&34;怎么?对农桑之事开始感兴趣了?&34;


刘邦叹口气:“我在外行走之时,见过太多人间惨状,农人苦啊。若是亩产真的能增加,绝对是造福万民的大功德!”


萧何也叹口气。


然后又觉得自己没看错人,刘季这人有的时候虽然混不吝,但他心中却装有大丘壑,以后肯定大有作为!


汉武朝的孙小羊却失望不已。


他什么也没能记下来。


他哥哥孙大牛安慰他:“别难过,仙人的法子哪能让你就那么简单的学会?哎,你也别想太多,大不了就还像现在这样种田,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孙小羊张嘴想要反驳大哥,但却又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难道真的是自己被后世之人显示出来的景象所诱惑了,生出了不该有的贪婪吗?


就应该认命,辛勤的耕作着家里这八十亩地,不得歇息,产出那么一点点粮食,甚至偶尔还要饿着肚子?


孙小羊陷入到了迷茫之中。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蕴含着朴素的真理。】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用石头制造工具,因此也被称之为&34;石器时代&34;;而到了夏商周时期,已经出现用青铜制造的农具,比如未耜。耒耜的模样有点像是青铜铲,而未字应该就是从它的形态演变而来。这是古代旱期最重要也最基础的耕地工具。当然了,青铜昂贵,那时候大部分的工具应该还只是石头以及贝壳来制造的。】


天幕上出现了一些简陋的用石头制成的石器,完全想象不出原始社会的人用这样的工具如何能开荒种地。


一定艰辛非常。


然后是青铜器,上面还有着斑斑的锈迹。


耒耜的确长得和“耒”字非常像。


农人们看了咖责称奇:&34;原来耒字是这样写,我也学会一个字了,嘿嘿。&34;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的农具,包括铁制的v字型铁犁头、铁插等等。铁制农具的出现让农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这些东西也一直延续到了秦


朝和汉朝。】


扶苏着向展示出来的铁制农具,有些惊讶:&34;大秦的确是用这些农具。&34;


他也是去视察过农桑的人,对农具并不陌生。


后世连大秦用什么农具都知道,真是神奇。像他就不知原来在更古老的朝代,人们还是用石头来做农具。


石头并不锋利,用起来肯定很不顺手。


但赢政却对石器有印象。


在他的小时候,六国贵族的农庄里多用铁插,而民间百姓大多还用的是石器,比如石插,蚌刀,一直到了他登基为秦王的那几年,铁插等物件才逐渐的在民间监行。他还规定了铁插的统一尺寸,更方便营造。


只是,铁这东西虽比石头和蚌壳锋利,却又比不上青铜,所以作为农具尚可,军中武器却依然大多还是青铜制成。


他也曾经让冶铁工坊用铁晶打造过刀剑,但要把铁刀铁剑打造得像是青铜这样的锋锐和坚硬的话,投入的成本比青铜还要更多,于是也就作罢了。


赢政皱眉,听仙画如此说,后世仿佛对铁颇为推崇,上一期也特意提到了海外的铁矿。


而青铜往往只作为古物出现,难道后世已经全部换成铁器?


他们是怎么冶炼的呢?是否掌握了什么秘法?


【一直到了西汉的汉武帝时期,华夏的农具迎来了一次新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改革。】


【我们先来说说汉武帝,汉武帝是一个很复杂的皇帝。】


最近刘彻的心情一直都很好,很少发脾气也很少冷脸,让朝臣们和后宫女子都觉得讶异。


大家也都知道是为什么———


上一期,后世女子说过陛下真的将匈奴驱逐出了漠北,还送诗&3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听听,多么的豪情万丈!


刘彻心里美滋滋。虽然那路小柒没用千古一帝来形容朕,但明显后世对自己的功绩是认可的。


因此,本期仙画的时候,他邀请了自己宠信的众臣前来一起观看,分享快乐。而且,说不定仙画还能再透露一点后事,再夸他两句呢?


果然,又提到了他。


嗯,农具改革……刘彻心里寻思了一下,自己这儿有什么新的农具出现了吗?



像没印象。


刚想问一下相关的大臣,就听到了路小柒的那句评价。


复杂的皇帝……


他心里忽然就咯噔了一声。这个词语虽然也不算是贬义,但放在这里听上去总是有点怪怪的。


【他喜欢军事,毕生心愿是驱逐匈奴,而且他也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朝代从未有过和亲之举,大汉的疆土前所未有的广阔,异族不敢来犯,建立了大汉民族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从此华夏的主体民族就以“汉人”自称,功绩卓著。但从另一方面讲,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百姓们却又都很惨,为了支持他一次又一次的用兵,负担了比之前都要重得多的赋税。他在位五十四年,有四十多年都在对外征战!】


写着“汉”的王旗在飞驰前进的骑兵中高高飘扬。


汉军冲向匈奴的营地,喊声震天,在草原上展开了厮杀。汉军英勇,节节败退。


但一方面,百姓们的衣着褴褛在田间耕作。


好不容易收了几石粮食,却被前来征税的官吏抢走,不敢反抗,只能对着自己的家人叹气,强颜欢笑。


两种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想而知,对老百姓的负担有多重!】


【前期的时候,他还只是把盐铁改为国营,把这一块原本属于自己私库税收的钱划归为了国库,然后将铁拳对准了豪强富商。】


未央宫中沉默了,一片寂静。


沉默是今日的大汉。


刘彻的脸都黑了。


原本以为仙画还能讲一讲他的功绩,没想到讲的却是这……


朕的百姓真的过得有那么惨?


刘彻在未登基之前,也曾在长安各处走动,感觉虽不如后世的大宋繁华,但民间过得还行啊……不过就是打了几次战,就穷成这样了?


不过,国库貌似是没有刚登基的时候充盈了……


然后再一听,好吧,打了四十多年的仗…的确是够久的。


这个时间的长度让现在才登基十来年的刘彻都觉得实在是有点久。


卫青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一下,四十多年仗?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四十多年。


但,陛下肯定是活了那么久。



彻也想到了这一点,看来自己活得还挺久,不用担心早死。


只是,如今这个消息也无法让他感到慰藉。


心情复杂得很。


在座的群臣们面面相觑。


只有桑弘羊有点高兴,盐铁专营正是他目前的构想,他都还没有呈给陛下。在他的设想里,只要将这两个大进项全部归于朝廷,不再允许私营,那从中获利可以解决一大半现在的经济困境。看来,自己后续的确是做成了这件事情。


说不定也能青史留名。


高兴。


但是脸上不敢露出来。


没看到陛下正心情不虞吗?


……


【但到了后期,没钱打战了,他想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征收更多的口钱和算赋。这俩者算是汉朝的人头税。口钱针对的是七到十四的儿童,算赋针对的是十四到五十六的成年人。对,那时候十四就是成年,七岁在现在可能也就刚上小学,但在古代已经能称得上是半个劳动力。所以,一开始从七岁征税,没什么人反对,实行得很平稳。】


【汉武帝刘彻为了收更多的税,将口钱的征收年龄下调到了三岁,从二十钱变成了二十三钱,而算赋则翻了整整三倍!】


【要知道,古代的农民除了种地之外,是没有什么其他进项的,一文钱本来就要掰成几份来说,更别说赋税一下子提高了这么多!三岁的小孩子还不能帮家里干活,只会消耗口粮,那时候又没有避孕手段,于是很多婴儿在一出生的时候,父母意识到根本养不起,就只能含泪掐死。】


一个新生的生命来到人世间,哇哇大哭。


父母高兴的给他裹上襁褓,逗他笑,充满了喜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