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24章 李约瑟难题(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李约瑟难题(二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赵匡胤原本听得还挺高兴的。


这后世之人唯独把宋朝提出来大肆表扬,说明大宋也不是只有之前所说的“靖康之耻”,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这让赵匡胤无论是脸面上还是产生的负疚感都要好上了许多。


但听着听着,嗯?


赵光义篡位!那赵佶赵桓这等要原地销毁的不孝子孙竟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弟弟赵光义的子孙?!


那他的儿子们呢,他的德昭和德芳呢?


赵匡胤又不俊,也是从军中杀出来的皇帝,他还喜欢读书,一年啃完了干卷书。他很明白历史上那些争夺皇位失败的皇室子弟们会遭遇到什么样的下场,即使他们表示出了不争不抢的态度,上位者也依然会斩草除根。


因此,赵匡胤想到自己后代的下场,怎么能不暴怒?


牙呲欲裂,眼睛都要红了!拿起身后侍卫的砍刀就要冲赵光义砍去!


原本有多爱重信任自己的这个弟弟,现在就有多么的恨!


赵光义被啸了一大跳,可不敢直面皇兄的怒火,飞快的肆了起来避开了一刀,高声哭喊:&34;皇兄,你听我好好解释!”


这是以后的他做的,不是现在的他做的呀!


他冤枉!


“你这个孽畜!不仅算夺皇位!还不好好的教导后人,导致我大宋有了靖康之耻,国不成国,沦为后世之人的笑柄!今天我就代替死去的爹娘杀了你这个赵家的罪人,天下的罪人!&34;


赵匡胤紧追不放。


离得近的臣子们赶紧上前劝阻,甚至还不顾尊卑之分拦腰从身后保抱住了暴怒的赵匡胤。


“官家,现在还不能杀呀,官家!”


即使是偏向于赵光义的臣子们,现在也改变了看法。


没有人想和后世发生的靖康之耻扯上关系。仙画这句话一出来,大家都立刻反应过来,赵光义,要亡了!


但是,却不能让官家现在就亲手杀了他。


因为现在的他的确还没有做出任何算位的举动,不能把未来的罪名套在他的身上来处罚他,不能服众。官家要是亲自动手,传出去之后得了一个弑弟的名声,划不来。


赵匡胤被臣子一拦,也冷静了下来。


/他将手中的刀扔到了地上,哐当一声,清脆的响声砸得赵光义心中一颤。


“来人。”赵匡胤冷冷的道,“将晋王带到审刑院,没有朕的旨意,不允许探视。”


赵光义坐在地上,面色灰白。


审刑院为禁中设立的官署,主要负责重大案件的审理。


他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犯下了罪过其实关系不大,重点是,皇兄认为他有没有罪。


况且,他还真的不是那么的经查。


大势已去!


赵光义在心中撕心裂肺的痛声喊道:“仙画误我!何仇何怨!”


唐朝。


李世民对众臣说:“这大宋颇有意思,既富裕开放,但却又军事赢弱。可惜了。”


李靖道:“像是儿童抱金于闹市,若无持械的大人在后面看守,迟早被人抢了去。”


越是富裕的地方越是要注重防范。


其他文臣也纷纷点头:“不错。文武之道,就像是阴阳之道,只有两者取得平衡,才能够让社稷长治久安。”


魏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们既是读书人,也是从乱世中杀出来的功臣,并不像后世那些酸腐文臣一样,认为军事都是粗鄙之物,不愿投以正眼。


李世民颔首。


大宋的兄弟阅墙,也让他想到了自己经历过的“玄武门之变”。


也不知道后世会怎么看待这段历史。


当然了,如今他并不后悔。


他如果不反击,那死的就是自己。而且,换成建成来做这个皇位,不会做得比他好!


仙画中的后世女子冷哼了一声。


【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华夏古代的科学领域能发展得起来才怪!】


【大家是不是也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不管是人还是钱,儒家在里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毕竟,儒家就是当时的显学,是儒家提倡重文轻技,也是儒家提倡重文抑商!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痛骂儒家奴化百姓,酸腐不堪!】


【是误国之学!】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坐着车驾,带着三千学生前往各国游学。


各国诸侯见到他,倒履相迎。


他面见君主,却也对庶民讲学。田间地头,不见嫌弃之色。


【事情真的是这样子的吗?是不是儒家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自然不是!】


【我研究了一下儒家的演变史,只能说在华夏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前期,儒家平稳朝局,注重民生和教化,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但经过后人添柴加火的儒家其实早就背弃了一开始的初衷,背弃了他们的圣人!】


路小柒的声音原来很愤慨,但讲到这里,却带上了点不可思议甚至冷笑声——


【假如孔子穿越到了明清,看到了后世鼓捣出来的“程朱理学”,都得要破口大骂,这都是些啥破玩意儿?】1


……


西汉。


董仲舒瞠目结舌。


之前他就有点不好的预感,现在这种预感真的成真了。


误国之学!


儒家怎么会变成误国之学?!


他脸上的神情淡了下来,充满了迷茫和不解,甚至还有些惶恐。


这可是天大的罪名!


注重仁义有问题吗?重视教化有问题吗?


就像是他自己,目前正在对儒学做一些有必要的适应当今情况的改良,那也是为了巩固如今朝廷的稳定。


只有稳定的统治,才能抵抗乱世的到来,免于不停的兵灾,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而只有让君王对天意产生了畏惧,才能限制他们的行为,让他们不再乱来。


这也是有错的吗?


原本在他身边待着的小孙子看到他惨淡的脸色后,吓得住后缩了缩,连呼吸声都放轻了不少。


大父的脸色好吓人啊,呜呜呜。


明代。


李贽已经取来了酒壶,正在自己独自小酌。听到这里,一口酒直接喷了出去。


他仰天长笑:“哈哈哈,骂得好。”


“骂得好!骂得好!”


他一连说了三个骂得好,只觉得心中畅快无比。


“的确是,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朱熹!程颐!孔子知道你们把他的思想改成现在这样吗?”


“程朱理学,你们才是惑世诬民的伪道学啊!”


r /路小染依然在愤怒。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结果被你们曲解成了圣人说的话就是对的,不可挑战圣人权威;孔子说&3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4;,是说遇到对你礼遇有加的君主,那臣子可以报答以忠心。但若是君主对你以无礼待之,要怎么办呢?他老人家还说了&34;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34;呢!而不是什么狗屁&34;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34;啊!】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寻访明君。若不是明君,他转身就走,“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没那么迂腐!】


咸阳宫中一片寂静,只听到天幕的咆哮之声在殿中回荡。


扶苏悄悄的吸了口气,嘶~~~这后世女子可真是凶悍。


秦始皇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大秦虽然推崇法家,但儒家他也熟啊,毕竟百家争鸣的时代离他也不算远。


孔子转身就走的故事可不止一件。


一次是他去了齐国,齐景公给他的官职不如他想象,介于上卿与下卿之间,并且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就转身去了鲁国。第二次就是在鲁国,齐国给鲁国国君和上卿季桓子送了一堆乐人和美女,两人一连三天都不问朝政。孔子失望之余,转身就离开了鲁国,并且留下这句“道不同,不相为谋”。2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