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72. 第七十二章 。
字体:      护眼 关灯

72. 第七十二章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朱权心很累,自认尚且是十五岁的孩子,还想任性几年而不是立刻开启兄友弟恭模式。


五哥不厚道,欲将父皇抛出的难题祸水东引,可自己从哪去找适合简化字体的人才?


朱权正想着寻借口推脱,却听避无可避的问话声响起。


朱元璋注意到朱橚把目光投向朱权,就把这种眼神暗示当做一种回答。朱权擅长文学,是能作为专业人才来答题。


于是,他没有继续为难老五,而是改问十七子。


“周王近年更喜研究植物,接触的农民比文士更多。十七,你更喜读诗书,还是你来讲讲谁更合适搞一搞字体简化?”


朱权:别问,问就是后悔年少轻狂,把喜好读书的名声传了出去。


父皇问得如此直接,自己无法避而不答。


具体要怎么回答却有大讲究。既要推荐有真本事的人,又要避免留下结党之嫌,更要不能得罪了下一任帝王。


俗话说“天子门生”,如今世人重视师承关系。


简化汉字之后,紧接着就是识字普及。谁是简化字体的负责人,不免成为简化汉字之师,也就注定被推出去代表了某个利益群体。此人选如何能不慎重。


朱权瞬间想到很多方面,但没有沉默太久就给出了回答。


“儿臣听闻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解缙才德兼备,私以为其可行简化汉字之事。”


“解缙……”


朱元璋听到此名,沉吟片刻。


他当然记得解缙,年仅二十就考中了进士,是才学方面颇有过人之处。


解缙在另一方面更有非常之能,极度敢于针砭时弊。


竟是敢以汉朝的七王之乱对比明朝的藩王制度,预言洪武帝若行此举恐为将来埋下祸患。1


不止于此,后来更是敢起草《论韩国公冤事状》。


韩国公即李善长,大明开国功勋之一。


朱元璋曾经赞李善长为开国第一功臣。


时迁事移,人总是会变的。昔日功臣,居功自傲。七十多岁的李善长已经告老还乡,但为扩建豪宅居然不经皇帝允许,私下向汤和借兵三百。


功勋武将私自调兵,实乃大忌。


李善长说是找人手修房子,从哪里找不行,居然把手伸入军队。哪怕你就觉得士兵用得顺手,为什么不向皇帝请示一句呢?


这种操作简直就是离谱他爹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朱元璋早些年五次三番敲打李善长,岂料对方毫无自省之意。


当听闻汤和上报被借兵的离谱情况,即刻把李善长以欲行谋反的罪名下狱,并且将李家七十几口人全部连坐诛杀。


后来,解缙为王国用代笔,撰写了谏言文书,直言洪武帝对于李家的判决太过残忍。


李善长在明朝建立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年事已高,行事糊涂嚣张是真,但远远谈不上谋逆之意。


诛杀功臣及其全家,妻妾子女一个都不放过,未免令天下人寒心。无奈是李家人已经死了,唯愿洪武帝在日后多行仁政,不要再搞严酷刑法。


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解缙的才学,对他说过“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1


然而,再怎么欣赏一个臣子,也不可能真把他当做儿子。即便是亲子,也无法容忍对方啥话都敢讲的疏狂性情。


前年,让解缙辞官,把人给赶走了。命他在民间好好学习几年,再谈入朝为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