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40. 第四十章 。
字体:      护眼 关灯

40. 第四十章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水镜:


【孢粉数据对应哪个年代发生特大旱灾,九选一,现在大家心里有了一个选择。


我知道有些观众急着听到答案,可能立刻、马上、一秒不停就反手度娘,去查历史上旱灾最严重的年份。


但劝你们不要急,带着你们选的答案看下去,很快就能判断是否选对了。】


水镜前,朱元璋接连三次深呼吸。


不急,他不急。最坏就是大明的某一年发生特大干旱,难不成还能有更坏的情况出现?


水镜里画面一变,给出了几张新表格。


【之前,我们了解到通孢粉能判断某个时期的植物分布,从而推测气候情况。


在考古历史气候变化时,当然不仅用到孢粉测量,还能通过冰川冰芯、树木年轮、洞穴堆积物等提取自然证据。


另外,从文献记载中寻找人文证据。将自然证据与人文证物相结合,从多方面多角度构建出历史时期气候。


需要在此特别说明,以目前的科学技术,在重建地球历史温度变化时,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考古全球气候演变需要大规模的数据去支撑,但因可查的自然样本与文献资料分布不均,导致数据不充分。


因此,现在分析结论存在缺陷,但愿随着科技的进步它会被不断完善。


即便如此,仍能看看已有的考古情况。


学者们汇总多方面的研究数据,对几千年前的气温变化有了估测。


我们已经知道了kabp,代表“距今x千年”,今即1950年的考古学纪年缩写。


从史前时期,大约85kabp,中国进入了全新世大暖期。


这个大暖期持续了五千五百年,约在3kabp前后结束。即公元前1050年左右,商末周初结束。


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是总体趋势,并不意味着气温一直保持稳定,有震荡很正常。


在85-72kabp时期,升温;72-60kabp,气温最稳定最温暖。随后的60-50kabp时期,气候不断波动,降温又转干。


接下来的50-30kabp,进入气候波动相对缓和的亚稳定暖湿期。


必须注意,这段时间有两千年之久。当我们回望时,不要局限于几年的变化,而是要以几百年来观察。


要记住,两千年的相对暖和之中,过个几百年就会来一波气温振荡很正常。


现在就来具体看看。


42kabp~4kabp,两百年间出现了显著的全球性降温。


有的地方干旱,比如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


此时,古埃及金字塔建造进入衰弱期,代表其政权的衰弱。苏美尔的阿卡德帝国也走向衰亡。


有的地方暴雨,比如中欧的阿尔卑斯地区山前湖泊水位急剧上升,人们被迫迁徙。


再看华夏。


季风减弱,气温下降,黄河改道。


北边:甘肃民勤盆地的湖泊退变为浅沼泽。


内蒙古凉城的岱海湖,湖面急剧退缩,而后水位再不复从前。


东边:古云梦泽、鄱阳湖、洞庭湖等扩大,长江三峡、汉江等的洪水频频发生。


公元前两千多年与洪水,这两个词是否令你们联系到一位传说中的人物?


对,就是广为人知的“大禹”。


依照如今的考古发现,大禹大概率不是虚构传说人物。


他极有可能真实存在,确实治理了水患,但具体治理操作过程与传说有所出入。


洪水传说,不只存在于中国,《吉尔伽美什史诗》、《圣经》等其他地区的书籍中亦有记载。


对比气候考古所得,42-40kabp的两百年气候异常振荡期,全球多处频频发生水灾。


《竹书纪年》提到了尧帝几次命人治水。


“十九年,命共工治河”、“六十一年,帝命崇伯鲧治河患”、“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


这个时间段,在中国对应到尧舜禹时期。


持续性的北旱东涝,新石器文化走向衰落。齐家文化、两处文化、龙山文化等等或衰弱或终结。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后来继承了舜的首领位置。此时,经过了两百年的气候降温,时间到了40kabp。


40kabp,气温回暖。


广义上的先秦历史故事由此开始。


大禹不再搞禅让制,让儿子启继承了他的首领位置,由此创立了夏朝。


此前,北旱东涝造成了多处文化走向终结。


中原地区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受灾程度相对较低,这也是它作为夏朝诞生地的原因之一。


40-35kabp,前两百年气温缓慢上升,后三百年显著转转暖。


二里头文化呈现出扩趋势。商取代夏后,这种扩张趋势仍未停止。


35kabp,降温来了!气温开始变得不稳定。


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侵,商朝内斗不止,开始频繁地迁都。


降温到了33kabp结束。


其后两百年,维持了气温平暖的状态。商朝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了武丁盛世。


31-30kabp,这一百年发生了突然降温。


约公元前1100年,即305kabp,冰岛发生了全新世以来最大的火山喷发。


部分学者认为火山喷发是全球降温主因。


也有一些持质疑意见,但至少认同火山活动让降温趋势雪上加霜,让降温幅度加剧。


这次降温,标志着从85-30kabp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结束。


我们已经看到持续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中有过几次振荡。新石器时代文化、夏朝、商朝在这段时间内兴衰变化。


当大暖期结束会发生什么?


30kabp,即公元前1050年。


商朝在这一时间左右灭亡,被周朝取代了。


30kabp起,气温回暖了。


虽然从更长的时间段观察,其温暖程度比不过此前五千五百年的大暖期,但在30-285kabp的一百五十年呈温暖趋势。


换句话说,西周早期虽不及殷商时温暖,但也在偏暖温度中度过。


当时,西周官方的铭文先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多记载于竹简上。竹子喜暖,它能在黄河流域的广泛生长,也表明了气候的温暖程度。


在温暖中,西周从周武王传至周懿王。


司马迁描述:“懿王之时,王室遂衰”。此后,周孝王夺位,也是周朝史上的第一次夺位之变。


285kabp,周孝王执政期间,正遇上了气温变化点,降温趋势来了。


从285-27kabp,一百五十年间的气温干冷。


是从周孝王在位开始,汉水、长江结冰。此后气候异常频发,多位君王都遇上了大旱。比如周厉王、周幽王、周宣王等等。


《竹书纪年》:“泾、渭、洛竭,岐山崩”,《诗经》:“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能在古籍中找到诸如此类气候异常现象的相关记载。


西周走过了前一百五十年的兴盛,从285kabp的降温起,后来的一百多年日益衰落。


这股降温在27kabp得以缓解。


此时是公元前750年。西周已经在公元前771年灭亡,此时进入了东周春秋。


整个春秋时期气温偏暖,与其后的战国时期气温温凉形成对比。


两个时期对比来看,春秋相对平和,战国则是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


说到这里,各位观众可能看出了奇妙的现象。


——朝代兴亡与气候暖冷变化居然同步了!


王朝上升的和平时期——气候温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