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35. 第三十五章 。
字体:      护眼 关灯

35. 第三十五章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洪武帝可能病了,已经罢朝三天。


病因未知,但有人看到燕王三天前离开皇宫时的面色不太好。这三天,朱棣也是闭门称病。


这对天家父子是不是发生了激烈争吵,两人气急攻心了?


如果是燕王的话,居然不让人觉得太过惊讶。


理由简单,自从去年秋天起,洪武帝对燕王的态度一直很阴阳怪气。


半年多过去,朝臣们见怪不怪。再怎么吵,也没见燕王被罚,不像是齐王朱榑与代王朱桂短短两个月已被罚了一年的俸禄。


朝臣们都知道洪武帝对臣下严苛。相对来说,他对孩子们不能说是慈父,可在物质方面素来大方。


罚钱,就像是天方夜谭。岂料过去几十年没发生的事,今年邪门地出现了。


齐王朱榑与代王朱桂因何被罚?


上个月,明明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好日子,齐代两王的手下将朱允炆的家仆殴打致死。


据说起因是一车从福建来的荔枝。


本要送入朱允炆府中,但朱榑与朱桂特别想吃,其手下就为了它争破了脑袋。


为了荔枝杀人?


这荔枝又不是仙果,至于如此争夺吗?


不过,朱榑与朱桂的脾性向来凶狠。


以前在封地没少搞不法之事,与谁一言不合,直接喊打喊杀是常有的。


洪武帝却多是睁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过多追究,盖因儿子们的施暴对象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这次不同,被打的是朱允炆的仆从。换句话说,这就是直接打脸先太子长子的脸。


众人都知道去年朝堂公开商议新的储君人选。


朱允炆在候选名单上,而从头到尾没朱榑与朱桂什么事。


以前,齐代两王打人时知道不看僧面看佛面。


两人与朱允炆从未听说结怨,今年在发的哪门子疯?


为了一车荔枝?


鬼才信。那就是一个借口,必是有什么深层原因不为外人所知。


话说回来,今年正月,藩王们必是受到某些刺激。


古怪总是有迹可循。


第一怪,洪武帝让原本就藩的儿子们年后留在京城,并且下令将孙辈也都召回京城。


第一怪,秦王朱樉突然一心礼佛。


开始不近女色,吃素读书。以往为搞钱不择手段,年后却大把大把向外捐钱。


接下来,湘王朱柏一心问道,向着不问凡尘事的方向发展了。


咋回事?


朝臣们很好奇,但无从获知内情。藩王们口风甚严,对改变的原因一字不露。


说回打死人事件,它要怎么量刑?


在大明,从不是单纯地根据律法判案。


哪怕是杀人案也不例外,被害人与加害人的身份背景是重要影响因素。


此案尤甚,全看洪武帝偏向儿子还是孙子。


结果是两位藩王的手下因杀人罪被处死,朱榑与朱桂被罚了俸禄。


由此看来,朱允炆似乎是被偏心的那一位。


他倒是大度,仆从被杀是狠狠打他的脸,反而上奏请洪武帝网开一面免了两位叔叔的罚俸处罚。


这个求情被朱元璋当场驳回。


朱榑与朱桂也不领情,更把对朱允炆的不喜摆到了台面上。


原来看不出双方有任何矛盾,怎么就水火不容起来?


答案,只有看过水镜的才知道。


建文帝继位后,立刻接连废了四位藩王。


湘王朱柏焚火自尽,朱榑与朱桂都被废为庶人。还有一位是周王朱橚,被废幽禁在京师。


如今,朱允炆请求免去对朱榑与朱桂的罚俸惩罚,可能出于内疚,可能为息事宁人。


不过,齐王与代王显然不会对历史上发生的心无芥蒂,而朱元璋也不想再放任儿子的不端行为。


即便看了同一段历史,人与人因性格不同,做出的反应截然不同。


开年以来,朱橚没有明显变化。


他一直喜欢研究植物的药学与救荒作用。四年前因擅自离开封地被贬去云南,当时就不在意,只当换个地方继续要研究。


看过水镜后,对朱允炆一如既往地不远不近,但花了更多时间在植物观测上。


剩余藩王多是低调行事,不亲近秦王朱棡。除了朱橚,业没人在明面上亲近朱棣。


外人看来,藩王们对于谁来做新太子的态度也是模糊不清。


洪武帝的嫡子一共五人,太子朱标死了,老一朱樉求佛避世,老五朱橚醉心于植物研究。


只有老三朱棡与老四朱棣积极处理政务,符合继承人的基本要求。


洪武帝却对四儿子时阴时阳,与以前对先太子朱标的温和态度有天壤之别。


圣意难测啊!


朝臣们看不懂,朱元璋对朱棣的屡屡挑刺行为,究竟是让他继位还是不让?


不论是燕王或晋王,这几个月却无朝臣对其示好。因为蓝玉谋逆案发生,皇上正在严查同党。


这时候示好哪位藩王,是深怕死得不够快,会被扣上怂恿藩王夺嫡一说。


别说朝臣们看不懂皇上的想法,藩王们最初也有半数看不懂父皇究竟怎么想的。


年初一,藩王们看了水镜播放靖难之役。


知道了这段历史,也摸不准朱元璋是想定下有“造反”标签的朱棣为储君,或是另选朱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