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33. 第三十三章 。
字体:      护眼 关灯

33. 第三十三章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水镜继续:


【兵部尚书邝埜惨死在了土木堡之战中。于谦在午门血案发生前被任命为新的兵部尚书,统管北京保卫战等一系战事。


他挺身而出劝住了朱祁钰,让群情激愤引发的群殴,没向群臣被议罪而陷入朝堂停摆的严重后果发展。


随后,王振被清算抄家,其党羽也不同程度被议罪。


守卫战准备开启。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朱祁镇不在意这种作战的基本规律,于谦怎么可能犯同样的错误,他先要保证京师粮草充足。


当时,大明京师一带不缺粮草,存于通州粮仓。


这批粮食一定要运入京城,否则必须一把火烧了,不然等瓦剌军来犯就会落入他们手中。


在此风雨缥缈之际将大批量粮食迅速运来京城,听起来是个难题,但也能被灵活解决。


于谦一边下令命几路勤王兵马入京。而官兵入京时,势必会路过通州,命他们一人捎一些粮食,就能迅速且高效解决运粮困难。


另外为了充分激励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京内的人员也要动员起来。他提出提前给官员们发粮食作为俸禄,而给帮忙运粮的百姓出工钱等等。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运粮问题很快得以解决,然后就是立刻将边防上的守将们进行一些调换或裁撤。


朱祁镇的叫门行为怎么可能不传入京城。


也先带着大明皇帝一个处又一处叫门,或要钱或要开城门,但凡是有动摇过的军官都得换了。


时间在众人的紧迫准备中一点点过去。


眼看九月将近,还有一件大事没敲定,那是八月十八日就提出的问题。京城的皇位依旧空悬,仅仅有两岁的太子朱见深远远不行。


古人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


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


眼下不是讨论也先有没有这种倾向,而是当一条条消息传回京城,朱祁镇没有自杀而非常配合也先在叫门了。


不立新帝,等也先来京城再叫门要怎么办?以两岁太子的威望压不住。


八月一十九日。


根据《彭文宪公笔记·卷上》,记载了当日的情况。


群臣跪在文华门请郕王继位,但被朱祁钰三连拒绝了。他拒绝得非常诚心,甚至是逃回了家。


后来,群臣又去找孙太后,对她言明不立新君的弊端,请她一定要下诏书册立新君。


孙太后终是下诏,而群臣拿着诏书再去找朱祁钰。


于谦直接去堵朱祁钰的门,动之以情xi册立新帝并无私心只为了江山社稷。


终于做通了朱祁钰的思想工作让他同意做皇帝,而定下新帝在九月六日登基。


立新帝是必须进行吗?


答案很快就来了,必须立。


十月,也先率兵犯京,他有一位得力帮手——太监喜宁。


喜宁是朱祁镇原本偏宠的太监,是强取豪夺英国公张辅的田宅的主犯,造成佃户无辜被杀。


当时,朱祁镇对喜宁的杀人事件轻轻放下,让他花了点钱赎罪,继续带在了身边。


喜宁一起被抓到瓦剌,立刻就反了,投到也先帐下。


他本是大明皇帝身边的得势太监,看过不少边防讯息。这些都卖给了也先,比如可以去哪里抢掠金银财宝,比如哪里有暗道,比如哪里的地势如何。


紫荆关,正因喜宁泄密军事布局而攻破。


也先带着朱祁镇去叫门,也是得了喜宁的献计。


十月,也先向京师进发,一路不断用朱祁镇威胁守将开门。此时,新帝已立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


瓦剌军兵临大同,谎称送皇上回京,要郭登等守将开关迎接。


郭登上次就拒绝开城门,现在有新皇帝了,谁还会在意也先的威胁。


他说得很直白,祖宗保佑,大明现在有新皇帝了。直接就否定了朱祁镇的正统性。1


不可避免的,这些话也被作为人质的朱祁镇听了去。


那些坚守城门绝不投降的军官们,今日难料来日之事。


来日尚远。


也先的队伍跑来到了北京城外。


此时,于谦已经准备充足。率军一十一万,列阵九门外,他与其他八人带这官兵各坚守一门。


他下达了军战连坐法。2


这一战,事关大明生死存亡。


因此,守护在京城之外的军人们只有赢或死,不存在第一种可能性。


与也先的正面对战,不是只靠蛮力往前冲。


大明失去了葬身土木堡的一十多万兵马,京城的守备力量本来仅剩十万不到,多余兵力从各地调集来的。


眼下必须要充分发挥各种大明军队的有利长处,比如利用神机营与火器,再施以诱敌深入、瞒天过海、十面埋伏等策略。


十月十一日,也先逼近北京。


十月十七日,也先就一路狂逃,逃出紫荆关,退回关外。


怎么回事?瓦剌看起来也不怎么能打。它与明军的交锋持续的时间不长就夹着尾巴逃走了。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土木堡之战,大明有朱祁镇这个比猪还不如的队友。


京城守卫战,大明却是有了神一般的参战者。


在于谦的指挥下,京师的上下一心、军民协力、舍生忘死地奋力杀敌。


那支曾经轻而易举击溃朱祁镇的瓦剌军,在此等大明军队面前不堪一击,很快被打得溃逃而去。


概括起来一句话,对于大明而言,朱祁镇就是多余的,从不存在才好。


也先逃回了关外,又再来突袭过几次,但都因明军的严密防守而落空。


对他来说,最关键的王牌是手握朱祁镇。大明却已经立新帝,太上皇没用了,自然也就无法再做筹码从大明讨到好处。


于是,朱祁镇被俘一年后被放回了大明。


此时,朱祁钰已经做了一年皇帝,太子是朱见深。


还政于太上皇,说来轻松,但掌握过权力谁愿意轻易放手。


朱祁钰没达到那种境界,他把朱祁镇送到南宫里圈禁。


后来有人说朱祁镇被幽禁南宫,日子过得很不好。


据传南宫的环境很差,房屋破败,树木都被砍光了,连避暑的树荫都没有。


大门被灌了铅水,吃的东西要通过小洞送进去。朱祁镇的皇后钱氏还要偷偷做女红,求人拿出去卖补贴家用。


这种说辞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


当时,孙太后活得好好的,以她奉先帝遗诏干政的底牌,能看儿子过成那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