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29. 第二十九章 。
字体:      护眼 关灯

29. 第二十九章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什么是窘迫?


朱元璋原本笃定只需在月底一次性收齐儿子们的誊抄作业就好,他在嫌弃朱棣极尽装勤快之能事,做出每天来交两三本书籍的行为。


岂料水镜一改以往的规律,从隔月出现变成了七日后突然出现。


更叫他老脸一疼的是朱棣正在上书房汇报政务,想故意隐瞒水镜的出现时间也不行了。


妖镜向来在人少时出现,为什么不能在只剩自己一人时再来?


刚刚萌生一丝抱怨,立刻给掐断了。


不!他对仙镜没有更高要求,像现在这样就非常好。


朱元璋很清醒,他到底是人,无法与冥冥之力抗衡。


水镜显形的间隔时长发生变化尚无大碍,但不希望出现的地点变化到大庭广众之下。


朱棣演技超群,就当没看出朱元璋被水镜戏耍而尴尬不已。


“父皇圣明,算无遗策。督促儿臣每日上交誊抄书籍,水镜的不讲规则是早在您的预料之中。”


朱元璋:其实真的没有。


不过四儿子夸得如此诚心,他才不会去澄清真相,也不计较朱棣是不是在心里偷着乐。


“刚好你在,一起看吧。”


朱元璋让朱棣坐下,毫无把人支走的想法,把那些当爹的小情绪都先放一放。


既然决定让老四继位,必是要让他了解这些大明秘事。


让老四抄书,也是为了让他获取视频反复观影权。当然了,另有让他感受一番被陨石雨砸的想法就不说了。


朱棣正襟危坐,已做足心理准备会被水镜的内容毒打。


此时,另一时空的秦朝。


嬴政刚刚结束与朝臣们咸阳宫议政。


书房案头,摆满了儿女们今天呈上来的新一批竹简。他还没来得及翻阅检查,就见墙头水镜出现。


这次来得好快,只间隔了短短七天。


水镜:


【大家好,从不咕咕的咕咕带着《墓地星河·下集》来了,让我们继续闲聊古代天文相关往事。


上回讲到因为受到君权天授的思想影响,天文知识被古代帝王视作机密,这让嬴政成了倒霉蛋。


古时候,历朝历代的皇家天文机构,除了观测天象判断吉凶,还有一件必须做的事——修订或制定历法。


历法有多重要?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它。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想说今天是哪天时就用到历法。


《尚书》说了:“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历法是观天所得,不是谁都能窥测天意。


人间帝王自诩受命于天,所以某套历法要有正统合法性,必须被皇帝下诏钦定。


天子们认为只有他们才读懂天意,去告诉臣民什么时候该春耕、什么时候适合秋后问斩等等,这样形成了统治天下的一套构架。


中国古代采取的是哪种历法呢?


把你们的答案打在公屏上。


是不是会飘过几个「阴历」?或者一串「农历」?


这里要先消除一个谬误,农历与阴历并不相同。


回到历法的根源,它是怎么得来的?


是从观测天象而来。


抬头看去,最明显的是太阳与月亮,还有多到数不清的星星。


不同的观测方式有了不同历法。


观测太阳的运动规律有了阳历。


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其时长的间隔就是一个太阳年。又叫回归年,一年大约36524天。


观测月亮的月相变化有了阴历。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个朔望月约是295天。乘以12个月,是354天。


两种历法各有优点。


依照阳历便于定下规律的四季划分方式,而依照阴历则能获得准确的月相变化。


古时,比起看太阳,人们用肉眼更能较为清晰地观测月亮,定义今夕何夕。


如果要给农田除虫,你能记得在月圆或月弯的后一天去干活,但换成用太阳去记忆就难了。


中国的老祖宗们颇具智慧。为什么非要做选择,两个历法我全都要。


由此取两者所长,制定阴阳合历。即农历,也有人称之为夏历。


唯有一个小问题,阴历与阳历对一年时长的定义有显而易见的天数差别。于是闰月被设计了出来,来调整时间差。


早在夏朝就开始使用了阴阳合历,后来历朝历代皆行此法。


即便是有改动,比如秦朝以十月为岁首,而汉武帝改正月为岁首,但都在阴阳合历的框架下。


直到民国,废农历而用阳历。那是一场颠覆性的历法改动,足见当时华夏发生了多么大的动荡。】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皆是神色严肃。


从咕咕少见的沉重语气,他们读出藏此言背后的腥风血雨。


自先秦至大明,不是改朝换代就会大改历法。


比如大明使用的《大统历》,是在元朝的《授时历》基础上进行修改。因《授时历》的准确性,对它的改动范围很小,主要是重新选定历元时间。


民国之际,居然彻底推翻阴阳合历而只用阳历,它颠覆的是数千年的传统,岂能不叫人愕然!


水镜:


【涉及容易被404的话题,咱们不聊哈!这就回到古代天文上。


对于天文的观测与研究是在不断进步的,后人会发现前人的理论缺陷。


数千年以来,天文学史有很多了不起的新发现,这里选一个说吧。


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起因是冬至与太阳紧密相关。


北半球,冬至当天的白昼最短而黑夜最长。


可谓是极阴到了顶点。阴极则阳生,过了冬至,白昼的时长就一点点变长。


刚刚提到,太阳连续两次过春分点是一个回归年。


这是我们现在的观察习惯,古人却是测量连续两个冬至的时长间隔定为一年。


原因说来很实际。


原始的测量方法,是在地上立根杆子看影子。


比起测量春分,位于北半球的中国,冬至那天太阳照杆子在地面的留影是一年中最长的,它最便于测量与记录。


因此,古人计算一年之始,观察太阳的视位置是从冬至点开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