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盛唐小女官 > 30. 第 30 章 【该怎么办】
字体:      护眼 关灯

30. 第 30 章 【该怎么办】

  盛唐小女官

这年的立春和小年挨着,温泉宫中热闹得很。


先是早上祭祀青帝,梨园那边派出许多人来演傩戏,娘开开心心去凑热闹,一群小萝卜头挤在一起看人穿着大花裤子用极其夸张的动作又唱又跳,仿佛在驱赶这一整年的灾疫。


接着有人抬着花里胡哨的大土牛绕场一周,据说是周时便有的习俗,要天下人重视农耕。小孩子哪里知晓这么多,只觉曲好听、戏好看,那戴着大花的、比人还大的土牛也很有意思。


热闹完了,还能一起吃朝食。外官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吃廊下食,也就是大唐高阶公务员工作餐,一般只供应一百盘,有羊肉、汤饼以及热腾腾的肉粥,以便朝臣们能够抵抗冬日严寒好好为朝廷干活。


其余人就只能到别处去吃了。


娘她们的膳食则是额外备的,吃得和朝臣们也差不多。


只多了一样橡子饼,侍从们说是圣人吃着这素饼觉得好,给她们也尝尝。


橡子不是什么稀罕物,荒年才会捡来当粮食充饥,丰年农家会捡来喂猪。据说用橡子喂出来的猪特别肥,着实是山中难得的养猪一宝。


娘没吃过橡子做的饼,好奇地咬了一口,只觉得满嘴生香。她两眼一亮,和旁边坐着的李俨分享:“这饼好吃。”


李俨嘴里有没咽下去的饼,只能斯斯文文地点头应和。


一群小豆丁吃饱喝足,本来要回去玩由娘主持的围炉读书会(立春特别版),结果听闻外头有各地方镇入京进奉,又齐齐跑出去看第一场热闹。


所谓的方镇,指的便是镇守一方的地方大员,他们要么手握兵权,要么官居刺史。


这种进奉不是常例,而是他们自发地为圣人献上自己任地上最好的东西。


地方官一年到头都没有多少机会回京,难得遇上年底面圣的好时机,可不就得卯足劲讨好皇帝吗?他们进献的各种珍奇贡物每年都花样频出,叫人看得眼花缭乱。


别人都献,你不献,那你活该蹉跎一辈子。


据传圣人曾经十分宠信的前宰相宇文融就是位敛财高手,一度靠着给圣人进奉步步高升,后来还被圣人委以重任负责大唐土地改革事宜,丈量土地、流民编户,为开元年间的朝廷财政作出巨大贡献。


当然了,他这种满身铜臭的家伙当了宰相,还干了让天下权贵都挺痛恨的事(括户括田),怎么可能稳坐丞相位置?


他才干了个月出头,一口气把得罪人的事都做完后就被贬去外地,最后在年前死在远赴海南岛的途中。


靠着进奉能得到帝王青眼这种事一旦开了头,想遏制就挺难的。


一个宇文融死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宇文融冒出来。


这不,听闻御驾在温泉宫,这些地方大员便齐齐前来进献珍玩与财帛了。


这些东西都是充盈圣人私库用的,作为一个英明神武的盛世明君,私人库藏怎么可以捉襟见肘,必须拥有想赏赐谁就赏赐谁、想赏赐多少就赏赐多少的自由!


娘不知晓这些人有多迫切地想要讨好皇帝,只觉那轮番进献的奇珍异宝叫她看得应接不暇。好多好多她没见过的东西啊!


一旁的李泌却微微皱起眉。


回去的时候面色还是有些郁结。


娘与李俨他们玩了大半天才与李泌一同归去。她早便注意到李泌情绪不对了,等到只剩她们两个人的时候她才追问道:“阿泌哥哥你不开心吗?”


李泌看了眼左右跟着的人,伸手把娘抱起来与她细讲:“方才那些珍玩固然很稀罕,但你可曾想过那般多的财物是从哪儿来的?”


娘认真思量许久,摇着头说道:“我不知道。”她连那些东西都没见过,哪里晓得它们是从哪来的?


李泌道:“那都是从地方上搜刮来的。”


他把事情掰开来分析给娘听。


就拿最寻常的狼毫笔来举例,倘若有人想向皇帝进献十支狼毫笔,这位地方一把手手上怕是得有一百支来精挑细拣;这些任务分派到底下去,底下的官吏自己当然也想留几支自己用。


这样一层一层地安排下去,落到制笔人头上可能就得白白献上几百上千只笔了。


一支笔尚且如此,何况是刚才展示出来的那么多奇珍异宝?


要知道这可不是常税,而是额外的要求。


赋税还是会落到他们头上。


难怪百姓得了好东西都不敢声张,生怕被达官贵人瞧上。


寻常百姓向来是很能吃苦耐劳的,只要日子还能过得去,他们便能忍气吞声地活着,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地里辛勤劳作。


即便将来某天这种平静的日子被打破、敌人铁蹄践踏了他们的田地,他们所求的也不过是战事快些结束、生活重归安稳罢了。


官吏们显然也很了解自己治下的百姓,所以总是理所当然地盘剥或驱使他们。


只要大唐一直像现在这样强盛下去,这一切确实是理所当然的。


可巍巍大唐想要的难道是这种在一次次“理所当然”中逐渐麻木的子民吗?倘若将来当真有需要面对外敌的一天,他们会愿意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吗?


又或者说,他们的家园是不是早就被夺走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