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国师大人穿六零 > 第64章 第6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第64章

  国师大人穿六零

八月底,暑假快过完的时候,除了机械厂需要的机床还没到位,制衣厂、小家电厂和食品厂都开了起来。


一切都走上正轨后,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试行的经济特区转为正式设立,叶秋他们高兴不已,说明他们的判断没有错。


九月马上就要开学了,在厂里帮忙的其他人都要回学校上课,就算是读大专的族人也还有一学期才毕业。


叶秋他们还有一年半才毕业,要顾及学业和工厂,根本忙不过来。


叶秋他们跟族里求助,族里十几个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在县里工厂上班的族人们辞了县里工厂的工作,去沿海自家工厂帮忙。


叶定国媳妇儿说:“咱们现在年纪也不大呀,我和叶伟他们去沿海闯一闯也可以吧。”


&34;你差不多得了,把你的地种明白就不错了,别整天做美梦了。&34;


“唉,比起去工厂上班,种地可累人了。”叶定国忍不住长吁短叹。


特别是五月份的时候,他们县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们家就他一个壮劳力,要种好几亩地,辛苦着呢。


&34;行了,有这个空闲唉声叹气,还不如赶紧去睡一会儿。


”等到太阳下山,咱们去地里把花生挖一挖,今天早上我去看了,地里的花生苗都黄了。再不挖,等到下雨花生该发芽了。&34;


&34;水稻估计还要十来天才成熟,错开时间忙得过来。&34;夫妻俩絮絮叨叨说着地里的活儿,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等到九月初收稻子的时候,叶定国忙完自己家的活儿,又去缺劳动力的族人们家里帮忙。


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叶伟身上的担子也轻了不少,他忙完家里也去别人家帮忙,忙完后去河里洗澡,碰上在水里扑腾的叶定国。


&34;哟,身上都红了。&34;


&34;可不是么,被稻草叶子割的。&34;


&34;现在村里年轻人要么去外地读书去了,要么去沿海打工去了,咱们种地缺人手啊!叶朵朵那个丫头搞了个机械制造厂,不知道能不能研究一下收稻子的机器。&34;


&34;回头打电话,你跟他们说说。&34;两人闲聊了会儿,洗洗就回家了。


/叶朵朵他们机械厂的生产线还没到位,叶朵朵跟叶秋他们商量后,决定先搞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应用宽,搞得好的话,能最快速度回笼资金。


工程师们都觉得,比起高精尖的机床、发动机之类的活儿,农业机械不算太难。加上高价请来的


工程师里面本来就有几个搞农业机械的。


叶秋联系了学校的老师帮忙,从香港那边联系上德国的供应商,跟人谈判也要了一些不太机密的农业机械设计图给他们参考。


很快,张收割机、耕地机的图纸弄出来了。


叶朵朵他们手忙脚乱地忙活了大半年,过年都没回家,终于赶在八一年春耕前,把生产的第一批农用机械运回叶家村。


九岁山脚下这片土地十分平坦,各种耕地机器、播种机、收割机使用起来都很方便。村里犁地准备种植水稻时,耕地机第一次试用,全村人都去看热闹。机器发动起来时,吓了大家一跳,声音太响了吧。


许静一把扶住今年已经九十岁的太婆,太婆连忙拍拍胸口:“朵朵那个小丫头搞的这东西动静挺大的哈!&34;


机器生产出来后,已经下地试用过了,叶朵朵学校开学了没空回来,带着机器回来的是叶家族人叶昌,今天也是他负责教大家使用机器。


耕地机发动起来,一亩地很快就耕完了,要是用水牛耕地,这块地不得忙活大半天。族人们都激动起来:&34;这个机器好用,有这个机器,咱们全村的水田一两天就耕完了。&34;叶朵朵送了十台耕地机回来,叶渠公社一共十个大队,每个大队分一台,快着呢。


&34;那个谁家的小子,这个玩意儿做什么用的?&34;


叶昌笑着说:“奶奶,我是叶平湖家的小子,我叫叶昌。您说这个啊,这个是收割小麦的。”“那个呢?”


&34;哪个是收水稻的机器。&34;


&34;哟,你们准备得挺齐全嘛!&34;


&34;这不是运输一次挺麻烦的嘛,就把咱们村里能用上的都运过来了。&34;


叶伟拍拍用料厚实的机器: &34;他们厂也才半年多吧,这么快就把这些生产出来了?&34;


叶昌道:“从德国那边进口的机床好用,加上这些农用机械在西方好多国家早


些年就用上了,叶秋姐跟人谈判的时候就给了一些图纸,咱们拿过来改一改就能用。&34;


&34;德国人这么好说话?&34;


叶昌嘿嘿一笑,当然没那么好说话,里面还有一些其他事,就不说了。&34;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些机器,咱们就不怕劳动力不够用了。&34;&34;您说得是。&34;叶渠公社用上了机器种地的消息传出去,附近几个公社的人都来看热闹。


看着叶定国开着耕地机,嘟嘟嘟地开过去,又嘟嘟嘟开回来,转了几圈后,地就耕好了!一群老农盯着机器睁大了眼:“叶定国,你下来让我试试。”


叶定国得意: &34;不给试,我们的地还没耕完,忙着呢。&34;


&34;叶定国,你太小气了吧!&34;


叶定国扬起下巴,轻哼:“别使激将法,没用!想用啊,自己买一台去!”“我们都没用过,都不知道好不好,怎么敢随便花钱买?”


&34;是嘛,是这个理!&34;


&34;那个机器是铁做的,又不是豆腐做的,让我们碰碰又不会坏。&34;围观的人都跟着起哄,叶定国不情不愿地让开: &34;那你们来看看吧。&34;看看有什么意思,肯定要上手试试。


亲自上手试过之后,大家对耕地机动了心思,问叶定国这个卖多少钱?


&34;你们想买?&34;


如果不是太贵的话,凑钱也能买。


去年才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时间太短,大家还没从大集体的氛围中出来,纷纷觉得,如果以大队为单位买农用机械也可以。


叶定国一拍脑袋,这样还真行。


叶昌把这事儿汇报给叶朵朵,叶朵朵和财务算了一下成本,觉得老远从沿海把机器运回县里成本太贵不划算。


而且,就算他们肯少赚钱,叶朵朵他们给出的报价也很贵,就算以大队为单位购买,社员们也受不了。


叶朵朵他们现在卖的这些农用机械,都是卖给附近的农民。从沿海卖回玉竹县?这不是门好生意,只能算了。


叶南音听说投资的机械厂搞出东西送回来了,专门下山去田里看过几回。


看过后,叶南音觉得这个钱花的很


值,专门表扬了叶朵朵,夸奖她有远见,还说等过年的时候她可以提个要求,只要不过分,都能满足她。


叶朵朵听说后人都疯了,拉着叶秋他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不知道该提个什么要求。小姑奶奶说了,她这辈子都是大富大贵的命,她啥也不缺,能要个啥?


叶秋他们都建议叶朵朵问小姑奶奶要个护身符,那才是真正有用又珍贵的东西。


&34;你的命是好命,要是在老家,肯定安安生生过到老。但是吧,咱们现在做生意,谁知道会不会碰上什么人渣暗算咱?&34;


叶秋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说叶石吧。叶石原来在县里罐头厂工作,去年秋天厂里缺人,叶石和他媳妇儿从罐头厂辞职到家电厂上班,因为他特别会搞管理,叶秋就任命他当家电厂的副经理,主管生产。


上个月叶石去谈生意回来,在家电厂附近被车撞了,车撞了他没说下来看看情况,调转车头又要碾过去,很明显人家就是想弄死他。


要不是撞的地方就在工厂不远处,听到动静的叶家族人赶出来,叶石说不定就没命了。


张林劝道:“你的这个机械厂有人才有技术还有钱,发展壮大早晚的事情,肯定会招来很多嫉妒的人。&34;


&34;命好也挡不住坏人有心陷害,还是弄个护身符保命最好。&34;


说到这儿,叶秋都有些羡慕了,要是小姑奶奶也给她一个护身符就好了。张林鼓励媳妇儿: &34;你好好干,小姑奶奶对你满意,肯定会给你提要求的机会。&34;


叶朵朵北叶秋他们说动了,决定好了要问小姑奶奶要个护身符。


第二天,叶朵朵爸妈打电话过来,就跟她说一个事: “比起你的命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一定要问小姑奶奶要护身符。&34;


没想到,她爸妈和叶秋姐想到一块儿去了。


&34;爸妈,我本来也想要护身符。&34;


&34;既然你决定好了,回头我就跟小姑奶奶说,不用等到年底了。&34;


&34;对对对,护身符早一日拿到,我和你爸在家也放心一些。&34;


叶朵朵嗯了一声: &34;听爸妈的。&34;


叶昌为了教族人使用这些机械,在族


里待了将近一个多月,他回厂里的时候叶朵朵爸妈把从小姑奶奶那儿求来的护身符交给他带过去。


&34;对了,小姑奶奶说你们在外地做事也不容易,拿了些平安符给你们,你带过去记得分给大家。&34;


护身符非常珍贵,平安符比起护身符容易得到多了,一个木盒子里装了几十个平安符。


叶昌连忙接过来:“叔,婶儿,你们放心,路上我肯定看好东西,好好交到朵朵姐手里,人在东西在。”


&34;别胡说,护身符重要,你的命更重要。&34;叶昌嘿嘿一笑: &34;叔,婶儿,我走了。&34;&34;走吧,有空多回来。&34;


&34;好。&34;


叶昌走后没多久,叶文正升职了,被提拔到西洲市当副市长。欧直人顺位升职,成了玉竹县的副县长。


上任后,叶文正开的第一个会就是关于如何培养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提高省里的税收。


从今年开始,全国开始搞财政分级包干制度,除了按比例上缴给中央的,地方上赚到的税收都是地方的。


要想搞好民生,修路修桥,都离不开钱。以后得靠地方自己干了!


按照省长会议上讲的那般,人家沿海搞改革开放,引进来的外资都在沿海落地生根了,他们西洲市在内陆,整个省都以农业为主,干农业需要人啊,人口都被沿海吸走了,他们西洲市还有什么搞头?


省长发话了,以后吃不吃的上饭,吃不吃的好,只有靠他们自己想办法。&34;谁要是能把经济拉起来,我退下去后,我保举他当省长!&34;


这话大家伙儿也只是听听罢了,到省长这个位置,就算是西洲市再偏远,那也是个封疆大吏,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定下来的。


不管怎么说,省长把意思传递到位了,搞好经济才有出路!


散会后,第二天上午市长召集市里几个重要岗位的领导开会。


“昨天的会议上,省长把今年的工作重点说得很明确了,想了一晚上了,大家对这事儿有什么说法?&34;


大家都在抽烟,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搞钱哪能那么好搞哦。


叶文正第一个站起来: &34;何市长,我有个建议。&34;何市长笑着说:


&34;哦,咱们叶副市长先说说。&34;


叶文正刚从县里提上来还没一个月,何市长原来没期待他能说出什么好意见,不过年轻人既然有想法,就要鼓励嘛。


叶文正的意思,他们西洲市毕竟是农业大省,搞经济要搞,不过最好还是先把他们的优势发挥好。


&34;什么优势?&34;


&34;当然是农业!&34;


叶文正也是最近从族里得到启发,要想提高产量,仅仅靠人力效率还是有些低,各种农用机械必须用起来。


&34;你说拖拉机和抽水泵?&34;


“不止!”


叶文正先是给所有人介绍现在国外的机械化农业发展到什么阶段了,介绍从耕种到收获会用到哪些提高效率的机械,又和国内现在纯靠人力耕种的现状进行对比。


&34;据德国那边统计的数据,美国那边运用机械化最高的地方,一个农民可以养活758个美国


农业局局长惊讶:&34;这么高?数据准确吗?&34;


国内也不是没有收割机,五六十年代就引进了收割机,不过只在东北和华北小范围使用。所以农业局长只是听说过有这个东西,却没实际见过,更不知道具体的数据。


叶文正点点头: &34;准确性很大。&34;


何市长敲桌子: &34;这个数据从哪里来的?&34;


“何市长应该知道我来自玉竹县叶家,去年夏天我们家族里有年轻人在沿海一带开机械厂,从德国那边买了相关设备,数据是从德国那边得到的。&34;


“他们也生产农用机械?”


&34;生产,生产的第一批农业机械通过了试验,今年春耕前已经送回村里用起来了。&34;


&34;好用吗?&34;


&34;非常好用。我们隔壁公社很多人都想买,但是从沿海运回来价格太贵,不划算,所以这门生意没做成。&34;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他们立刻明白了叶文正的意思。


&34;你是想引进这个机械厂?&34;


“可以试试。”


何市长摆摆手,叫叶文正坐下: “你说的这是个路子,咱们后面再详谈。”


在何市长看来,既然有国营厂已经能做收割机了,他们请东北那边机械厂过来建厂也可以,不一定要用私营企业。


叶文正坐下后,其他几个领导分别提了几条建议,比如说扶持市里效益好的企业,给他们相关政策帮扶;比如市里出资再办几个国营厂,既能增加就业留住人,又能增加税收。


何市长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转头问叶文正: “你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一起去叶家村考察一下。”


叶文正连忙道: “我要打电话回去问问,没问题的话,明天就可以去。”


“那你赶紧确定一下,我们早点去考察,行的话咱们再商量后面怎么办。”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