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一品代嫁 > 第14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9节

  一品代嫁

可一旦立储,大事便已定,纵然皇帝突然出事,继位的也会是太子,而绝不会轮到敬亲王!倘若这会儿太后再说“国赖长君”,纵然这话有道理,皇后也可以拒绝。毕竟“长君”与“正统”孰轻孰重,怕是还要朝堂上一番争议呢。“若是争执起来,的确对我们不利……”虽然情形已经不好,卢节仍旧很冷静,“失了江浙,我们已经不好说话。”当初袁太后能力排众议,挤下排行在前的佑王,而把居于末位的靖王扶上太子之位,也是倚仗了镇守东南的袁氏父子之力。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皇帝登基才三年,袁家父子就一败涂地,换了沈家父子风光无限。情形倒转,袁太后再想如从前一般,却已经没有说话的资格了。“那你的意思呢?”袁太后抬起眼睛。虽然病是装的,忧却是真的。这几年,袁太后明显地老了,不复从前保养得宜的模样,两只眼睛都凹了下去,嘴角的法令纹也越发深重,几乎是时刻都撇着个“八”字,露出难以掩饰的阴沉和危险。卢节默然不语,半晌才道:“娘娘的意思呢?”“什么意思?”袁太后猛地眯起眼睛,“莫非,你想退了?”卢节微微一叹:“如今,皇上已然势成。娘娘母族已弱,卢家——亦是难成气候。娘娘若想……怕是不成了。”袁太后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睛里似乎能放出淬毒的针来:“当初我费了那些力气拥立他,可不是为了今日放弃的。难道叫我看着珏儿日后要对别人三拜九叩,永居人下不成?”当初她的儿子本该继位的,坐在这九龙宝座上发号施令的本该是她的儿子,而入主东宫的也该是她的孙子!可就因为端王那个该千刀万剐的东西,她的儿子死了,她得眼睁睁看着别人的儿子登上皇位,成为九五之尊,眼睁睁看着她的孙子要永世为臣,再不能翻身。这种情形,她怎么肯?是以那时候她硬生生地压下佑王,拥立了出身低微,又始终未有子嗣的靖王,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一切都能回到正轨上吗?卢节微微低头:“娘娘,皇上如此作为,或许就是想娘娘回心转意……”“我为什么要回心转意!”袁太后声音猛地尖厉了起来,“当初若不是端王那个孽障,他又如何有资格登上这个位子?容他坐几年也就罢了,难道还要鹊巢鸠占不成?”尖厉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殿内回响,听起来格外刺耳。袁太后似乎也发觉自己有些失态,压了压声音,冷冷地道:“别忘了,你姓卢,是珏儿的母族。如今梅家渐渐起来了,沈家更不必说,可你卢家呢?”卢节没有说话。卢家底蕴是有的,自族中出了一位太子妃之后本可借势而起,谁知却……如今,因着怕皇帝忌惮,卢氏一族在京城朝堂之上竟没个能说话的人,难道卢家就会甘心吗?若真是甘心,也不会往边关去发展了。“怎么不说话?”袁太后快要失去耐心了,“卢家也别以为明哲就能保身,皇帝容不下袁家,也一样容不下你卢家!除非,你想珏儿日后就像佑王一样,忍气吞声地混日子!”卢节抿紧了双唇,半晌才缓缓地道:“西北实在难以入手。沈家虽离了西北数年,可他们当初经营得军中如铁板一块,便是朝中都说皇上忌惮他们,欲借袁家之手打压的时候,西北军中都少有动摇。如今——”如今沈家更是青云直上,用实际行动反驳了“皇帝忌惮”说,那些本来动摇的墙头草又打算再动摇回去了。袁太后嗤地冷笑了一声:“怎么,你还真打算仿效当年先帝之时,以兵权拥立不成?”卢节微微一窒,道:“娘娘当初不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也。”袁太后冷冷地道,“何况当年袁家是我娘家,如今你卢家就算能拉拢一些人,又算什么?”里头到底也没有卢家人哪。“那娘娘还有什么法子?”卢节作为卢家最出色的子弟,对卢氏一族的情况十分清楚。卢家出仕的子弟着实不少,可因卢太子妃之事,多在各地任五六品的官职,并无权倾朝堂之能,更没有能如袁氏父子那样的掌兵之人。说到袁氏父子,卢节就忍不住低声道:“或许皇上自登基起,就在谋划此事了……”“不错。”袁太后冰冷地道,“这也是条白眼狼。”若是立储的消息没有传出来,过些日子皇帝突然立了太子,她岂不是措手不及,毫无办法了?卢节轻叹:“隔墙有耳,娘娘慎言啊。”九五之尊的宝座坐上去,谁会舍得下来?袁太后说这样的话对事情毫无帮助,不过是发泄而已。袁太后唇角向下一垂,两道法令纹显得更加深重:“你还记得前朝哀帝之事吗?”卢节悚然一惊:“娘娘是说——宫变?”前朝的哀帝,听这谥号就知道不是个什么明君,不过他这个谥号主要来源于他的死法——在后宫荒唐之时,被妃嫔灌至醉眠,用绳子勒死了。这死法真是够丢脸的,而做出此弑君之事的妃嫔原是犯官之后,因冤被杀,子女则充入乐坊。偏哀帝还在乐坊中看中此女,竟带入宫做了妃嫔。如此说来,哀帝不死,谁死?不过袁太后当然不是在说哀帝如何丢人,她说的是宫变。深宫之中,几个女子都能置君主于死地,弄出一场天大的变故来,可见这种事,其实也不是很难。袁太后脸上露出讽刺的笑意:“难道不成?”卢节定了定神:“娘娘,皇上可不是哀帝。”且当初哀帝无后,才导致后宫昏乱,什么犯官之女都能充盈后宫了,就是宫女与内侍之间的私情丑事也不少。可如今中宫见在,且治宫有方,要想如当初妃嫔炮制哀帝之法,那是不可能了。袁太后淡淡地道:“靠几个宫人自是不行,可若有禁卫呢?”淡淡的一句话,却教卢节猛地抬起头来:“娘娘说禁卫——”袁太后瞥他一眼:“若有禁卫呢?”卢节握住拳头,只觉得心里呯呯乱跳,一股子热意自脚底直往头上冲:“娘娘真有把握?”若禁卫可用,到时隔绝宫门内外,一纸诏书,则大事可定。袁太后嘴角弯了弯,看着像笑,可是笑意半点都不曾到达眼里:“当年拥立皇帝,本宫也不是只靠袁家的。”袁家毕竟远在东南,远水救不了近火,袁太后若是自己没几分资本,如何能成事?何况那时候,先帝心里偏向端王一派,原是只想圈禁端王,留他一脉一条生路的。袁太后想着当初那痛彻心肺的时刻,冷笑起来。皇帝自以为登基数年,除掉了袁氏父子,就能将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了?休想!当初她是如何拥立他的,如今也能把他再拉下来!卢节强压住狂跳的心。逼宫传诏,这可是大事!然而袁太后说得并没错,若是由着皇帝立了太子,敬亲王就永无翻身之日了。更何况皇帝立太子之后难道就会收手?不,那是不可能的!看看袁家吧,如今已经只剩下了一个空头的承恩公府。若是卢家也变成那样子——卢节的指甲陷进掌心,半晌才道:“娘娘若有此心,须细细计议!”袁太后一直提在喉咙口的那颗心往下一沉,终于落到了实地。她果然是没看错卢节的,当初卢太子妃还在的时候,她就看出太子妃的这个弟弟野心勃勃。那会儿她是不喜欢卢节的,甚至准备将来太子继位之后,要防着卢家外戚坐大。可现在,她却很高兴卢节有这样的野心,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对从龙之功格外热衷,才会敢于冒险……卢节来宁寿宫探病,这几年也是常有的事了。毕竟敬亲王就要出宫开府,少不得要跟母族来往。卢家人多不在京城,也就是一个卢节了,所以多往宁寿宫走动走动也在常理之中,皇帝从不过问的。只是这次,卢节才来过宁寿宫没两天,就接了一桩去直隶巡查的差事。“皇帝果然是盯着我呢。”宁寿宫里,袁太后听了宫人的禀报,只冷笑了一声,“这样,亲王府谁在监修?卢节出京,必得有人盯着,绝不许委屈了珏儿!”善清忙道:“娘娘放心,内务司岂敢怠慢敬亲王呢。”再说,皇帝都下令了,说敬亲王府要仔细修建,有这句话,谁敢亏待敬亲王?袁太后轻嗤了一声。当然要仔细修建,一座亲王府若能打发了心腹之患,她是皇帝,也会大方得很的。只是,她又不是真的担心内务司怠慢,只不过要混淆视听,让皇帝以为她真是只能在这上头给敬亲王争一争罢了。“按我说的,隔一日就派人去监看,若有半点不好,只管回来报我。”袁太后淡淡吩咐一句,又问,“皇次子什么时候去交泰殿住?”善清低声道:“奴婢听说,皇次子这些日子有些咳嗽……”“贤妃又在折腾了?”袁太后嘴角一撇,“皇后当初可真是挑对了人。”折腾得好啊,皇次子不住进交泰殿,皇帝就不好立太子,她的珏儿现在正需要时间呢。善清不知如何回话,顿了顿才道:“总是皇后娘娘的亲妹妹,想来等皇次子咳嗽好了,也就……”“是啊——”袁太后眼色阴沉,“到底是亲妹妹。”所以皇后明知道自己小产有蹊跷,还是接受了立太子的主意。善清觉得袁太后如今越来越难以捉摸了。从前她是袁太后的贴身宫人,素来都伺候得十分周到,人人都说她得太后娘娘的心,就连她自己也觉得自己算得是太后心腹了。可这几年她渐渐发现,自己非但算不得心腹,就连在袁太后面前回话都越来越难,摸不清袁太后的心思,不知该说什么才是袁太后愿意听到的。就比如说现在吧,善清想了想,才谨慎地道:“不过奴婢听说,这回不是长春宫的意思,是皇后娘娘说,皇次子年纪还小,身子不舒服自然是希望亲娘在身边,所以才要等皇次子病好了再说接他去交泰殿的事儿。”袁太后哈地一声笑了出来:“原来如此啊。我还当皇后真那么贤惠呢。”原来虽然嘴上答应了立太子,心里还是不情愿的。这倒是最好不过了,有皇后拖延,她的时间就更充裕了。善清不好接这话。袁太后从前对皇后是没有说过这样刻薄话的,只是如今——善清只有另外起了一个话题:“景阳宫那里,昭仪娘娘来过两回,奴婢听昭仪的意思,还是想再抱养皇长子。”袁太后现在哪里还有心思去管袁胜兰,随口道:“敷衍着罢,过些日子再说。”若是皇帝立皇次子为太子,皇长子就没什么价值了,袁胜兰又还争什么?若是她能成功,到时敬亲王上位,看在袁胜兰是她娘家侄女的份上,就给她安排得妥当些,也算对她的补偿了。“是。”善清虽答应了一声,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奴婢看昭仪娘娘的性情变了许多……”从前袁胜兰即使来宁寿宫也是颐指气使的,就连敬亲王也不怎么放在眼里,如今却是温和许多,尤其会讨好敬亲王,凡过来必是带着点心和外头搜罗来的小玩艺儿,逗敬亲王欢喜。袁太后哼了一声:“若能学得懂事些,也是她的造化。”沉吟一下道,“叫人照顾好了珏儿,不可乱吃东西。”虽说袁胜兰还有求于她,但多加防备总是好的。这里正说着话,外头就有宫人来报:“景阳宫昭仪娘娘来了。”袁太后现在还在“病中”,袁胜兰来探病也是应该的,袁太后已经推过一回,这下不好再推,只得回床上倚坐着,道:“叫她进来吧。”袁胜兰亲手提了个食盒,自外头低眉顺眼地走了进来:“姑母今日可好些了?”袁太后看她这样子,心里倒也升起一丝歉疚之意,温声道:“不过是一点风寒,不必如此担心。倒是你,这衣裳穿得单薄。”袁胜兰笑笑,打开食盒:“今日天暖,我并不冷的,多谢姑母关心。这是我学着熬的红枣桂圆粥,听御医说是补气血的,姑母尝尝,若是能入口,我明儿再熬了送过来。”说着又看殿中,“敬亲王呢?上回记得他说爱吃桂圆的。”袁太后哪里稀罕什么红枣桂圆粥,更不大愿意让敬亲王吃这些东西,遂向善清使个眼色,笑道:“珏儿念书呢。他小孩子火气本来大,桂圆虽好,却不能多吃,你也别只惯着他。”善清已经上前接了那食盒笑道:“娘娘总说这几日吃药吃得口中苦,昭仪送这甜粥来正合适,待奴婢拿碗盛了来。”她一边说着,一边提了食盒下去,寻了试膳的内侍来尝过,这才用小碗盛了一碗送上去。袁太后慢慢喝了,笑着赞了袁胜兰几句:“这粥熬的火候到了。”一吃就知道,根本不可能是袁胜兰亲手熬的。袁胜兰见她喝了粥,脸上便也露了笑意,向前倾倾身道:“姑母,听说今年敬亲王就要出宫开府,等他出了宫,姑母这宁寿宫怕也冷清,不如再抱个皇子过来养?”这话说得实在并不怎么委婉,袁太后听了,好笑之余倒觉得放松了许多。自来物若反常即为妖,袁胜兰这阵子安静得实在反常,连她也注意到了。如今看来,这安分不过是装出来的,骨子里还是那样既蠢且冲的劲儿,不足为虑。“你说的也是。等珏儿出了宫,倒是可以向皇帝说说……”袁太后不愿在这时再横生枝节,随口敷衍了几句,就做出疲惫之色,“这风寒会过人,你也不要在我这里久留,孝顺也不在这上头,你把自己照顾好了,就是孝了。”袁胜兰似乎得了她这句话就满意了,顺从地起身。袁太后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果然还是如此,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没耐心再演下去了。装模作样都装不好,还有什么出息?当初她的主意果然是对的,只有这个笨蛋入宫才不会碍自己的事,且让她在放弃的时候,不会觉得心里不安。只是袁太后终究也没有能看见,袁胜兰出了宁寿宫之后,又回头瞧了一眼宁寿宫那暗沉沉的大门——这样的敷衍真当她看不出来吗?袁太后还防着她,那没关系,她总能等到袁太后疏忽的时候……第168章 成亲皇帝欲立太子的消息, 许碧比一般人知道得都早,当然, 是从沈云殊这里得知的。“皇上真要立皇次子?现在就立?”许碧当然知道这东宫之位十之八-九会是皇次子的,但这时候把他抱到交泰殿由皇后抚养,和直接就立他为太子,还是不一样的。沈云殊这几日在忙军中大比之事, 也难得有空闲回来与妻子和儿子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手往嘴里扒饭, 一手还抱着元哥儿坐在自己腿上, 像骑马似的颠着他,含糊地道:“皇上露了这个意思, 只是究竟如何,还要看几时有人上折子议立储君, 你也只听听就罢了,不必与人说。”许碧这几天也很忙。沈云婷这些年的嫁妆已经攒得差不多, 只要再置办些时兴的衣料首饰也就够了,可好些针线上的东西, 比如说给公婆的奉茶礼物, 给弟妹们的见面礼, 打赏下人用的荷包之类, 再有铺房时要用到的被褥帐幔, 这些都要新鲜的,全都得在几个月内做出来。有些东西可以托绣坊里去做,可有些东西就只好自己家里动手了。如今不说沈云婷和香姨娘两个院子里的人都在做针线, 就连沈云娇的丫鬟也都分了些去做。许碧这边自然是把针线最好的琅玕送去给沈云婷用,但她这里还有沈云殊和元哥儿呢。小家伙在这个时候长得快,一身小衣裳过不了多久就不能穿了。尤其现在天气渐渐温暖起来,元哥儿又活泼,不能如冬天那会儿做几件大的套起来也能穿。儿子的衣裳,许碧是坚决不会叫外头的绣坊或是什么人来做的。倒是路姨娘那边,拿细软棉布做了好几套衣裳送来,那衣裳上的线头都是仔细藏起来的,不会磨着小孩子,衣襟上还绣了精致的宝相花,也不知路姨娘和竹青两个人怎么整天针线不离手地做呢。元哥儿可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么费布,这会儿他被沈云殊抱坐在腿上,坐得还不大稳当呢,却颠得很开心,咧着小嘴笑个不停,口水都流了出来。许碧把他脖子上湿了的小围嘴儿拿下来,又给他换上一条干的,顺手捏了捏他紧握的肉肉的小拳头:“你爹一回来你就乐颠了。”男孩子到底是与女孩儿不同的,这么小就能看出些端倪了,他当然也很喜欢许碧,但在玩耍的时候,却是越来越喜欢沈云殊陪他了。“我的儿子嘛。”沈云殊很自豪地说,一转眼看见桌上的酒杯,立刻换了一双干净筷子,用筷子尖蘸了点酒就给元哥儿抿进了嘴里,“儿子,尝尝。”他手快得不行,许碧才一转头的工夫,元哥儿就抿进了一点儿酒液,愣了一下,哇地一声就大哭了起来。“你——”许碧气得半死,把儿子抢过来,在沈云殊肩膀上打了一下,“元哥儿才多大!你也不怕给他吃坏了!”沈云殊肩上肌肉坚硬,根本不在意许碧的捶打,嘿嘿一笑:“当年我这么大的时候,父亲也是这么干的。”真是好传统!许碧翻了个白眼:“那你是什么反应?喝了一杯?”沈云殊哈哈大笑:“听说我也哭了。”说完还加了一句,“到底是我儿子,跟我一样的!”许碧真是哭笑不得。好在元哥儿也只抿进了一滴酒液,嘴里的辣味一散,嚎了两声就停了,趴在许碧怀里打了个呵欠。许碧叫人把他抱下去,这才没好气道:“都是胡闹!小孩子肠胃娇嫩着呢,哪能由你这么折腾。”沈云殊挨了一顿骂也不在意,嘿嘿笑了一声:“听说当初父亲这么干,也被母亲骂了一顿。”许碧微微沉默了一下,似乎能明白沈云殊为什么会做这件事了:“等元哥儿大一点,咱们带他去西北探望母亲。”连氏夫人是葬在西北边关的。“好。”沈云殊若有所思地道,“母亲地下有知,必定欢喜。”如今他娇妻在旁,幼子在侧,母亲也就不必再为他担心了。“那来说说正事吧。”许碧看着丫鬟们把桌子收拾干净,亲手端了杯茶给沈云殊,把屋里的人都打发了出去,“皇上突然这时候要立太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沈云殊干咳一声,许碧已经白了他一眼道:“别敷衍我。若有什么事就告诉我,也免得我什么都不知道,到时候反而拖了你的后腿。”男人哪,就是这一点不好,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扛得起来,做妻子的只要在家里坐着,风吹不到雨打不到也就是了。这好不好呢?当然也是好的。这证明你的男人是个肯负责能扛事的,若是出了什么烂摊子就扔给女人擦屁股,那才叫一个糟糕呢。不过许碧更喜欢沈云殊有什么事都告诉她,纵然天塌下来,至少也有夫妻两人一起扛。沈云殊嘿嘿笑了一声:“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我们大奶奶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