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一品代嫁 > 第11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1节

  一品代嫁

既不喜欢,许珠还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可见是长进了。许珠有长进,不管怎么说都是件好事,就算许碧对她没什么姐妹之情,至少出来不给人丢脸,也是大好事呢。许碧也就高兴,笑道:“这话说的是。且这雕花风格着实跟京城的不同,跟江浙那边也不一样。早听说广雕别有风格,听说有种榄雕,尤其有名。”梅太太点头道:“那边时兴用榄核雕琢船只,有那好手,一枚榄核不但能雕船,船上还有人,就是船上的窗户橹柁之类,都是能动的。这手串儿倒不是那等好手艺,不过也是老匠人雕的了。”梅若辰在一边笑道:“母亲若说这个,也等进去了再说,没得站在这儿说起来,倒叫沈少夫人和许姑娘在这儿吹风。”梅太太不禁笑道:“可是我糊涂了。”许珠早已经将手串戴上了,还偷偷看了梅若辰几眼,这会儿脸上微红,道:“太太说的这事有趣,我也爱听。”许碧便笑:“倒是我疏忽了。”吩咐小厮给梅若辰领路,送去前头院子,自己带着梅太太等人往后头去了。今日来的人不算太多,但席间也有二十余人,似许珠和梅若婳这般未出阁的女孩儿也有四五人,许碧专给她们安排了一席,叫她们坐一处吃酒说话。女孩儿们家里父兄多也都是五六品的小官,彼此出身差不多,又是头回见面,倒也没有人抓尖要强,席间气氛颇为和睦。许珠自是坐在梅若婳身边的。其实她论年纪比梅若婳还要小两岁,别小看这两岁的差距,于十几岁的女孩子,这差距并不算太小的。席间也有跟许珠一般年纪的女孩儿,许珠却没怎么跟人家说话,尽贴着梅若婳了。一场生辰宴,算得上宾主尽欢。主要是沈家头一回设宴,请的又都是愿与自家交好的,大家都一心想着将此事办得圆满,于是当真满座春风。尤其是几个女孩儿,这个年纪带出来都是为了在众人面前露露脸,好寻亲事的,女眷们自也少不了相互打听打听。这其中,要算梅若婳是个尖儿。生得既好,家世也好,虽说父兄里还没有高官,可又是大儒又是解元又是传胪的,听听就觉得这家子有前程。更不必说宫里皇后娘娘时常召见,显然与这族叔一家关系亲近。这样的人家,若能联姻,大有可为啊。不单是家里有儿子的打听梅若婳,还有有女儿的也打听梅若辰呢,都问梅太太:“家里小公子和姑娘可定了亲事?”梅太太也正为儿女亲事操心呢。别说小儿子小女儿,就是上头两个儿子还没成亲哪!其实从梅若明被授官起,上门来提亲的就不少,后头又经秋闱春闱,连出一位解元一位传胪,梅家若不是来京城时日少,认得的人不多,只怕家里门槛都要被踏平了,且不乏高官显宦之家。依梅太太看,有几家人都是不错的,可梅大儒却都给否了,只说不急。叫她先给梅若明挑一个稳当能干的姑娘,不必很讲究门第,只要性情宽厚能承事儿的。至于剩下的儿女,次子已经外放,暂时顾不得,幼子性情未定,更不必急的。梅大儒不急,梅太太却急呢。瞧着生了三儿一女,这至今连个孙子孙女都没有。长子都二十六了!但家里来提亲的这些,出身好的,都是冲着梅若坚和梅若辰来的,至于梅若明,来提的不是小户人家,就是高门大户的庶女。这一则是因为他前头娶过一房,二则也是大家看得清楚,梅若明无心仕途,不过是赶上了修书才得了皇上赐官,只怕这一辈子也就在这个从六品修撰上止步了。一个没有上升空间的女婿,高门大户里头怎舍得出嫡女呢?再说了,听说梅修撰在杭州的时候也是跟沈家的庶女议的亲,沈家庶女可以,别家庶女怎就不行了呢?就这事儿,把梅太太恼得不成。甚至心下未必没有点儿埋怨沈家的意思——就因他家出过庶女议亲,才搞得她的大儿子招惹来这些庶出的亲事呢。别忘了,梅家可是娶长媳!梅太太连自己丈夫都有些埋怨,只是不敢说。她与丈夫少年结缡,生三子一女,外人瞧着是极和睦的,丈夫就是常在外游历,身边都没个丫鬟服侍的,更不必说纳妾什么的了。可只有她自己知道,丈夫的才华给她十分大的压力,她对丈夫,其实是敬更重于爱。丈夫带着两个大儿子出外游历的那几年,外人看来她独自一人拉扯一对儿女辛苦,其实对她来说,那段日子才是轻松的。敬畏之心在,梅太太自不敢对丈夫说什么埋怨的话,可到底不是很赞同丈夫的看法——长子如今也是官身了呢,还是皇上都夸过的人,如何能寻那等小门小户家出来的姑娘?故而这么一拖两拖的,眼看长子得这官儿都快一年了,亲事还没影呢。这会儿众人问起梅若辰,梅太太便道:“这孩子年纪还轻,他父亲说他学问还差得远,叫他这几年用心做学问,不许他分心呢。”幼子眼看前程比长子还强,于他的亲事上,梅太太心自然是更高的。座上这几位论门第都不高,梅太太也并不打算与他们纠缠。许碧笑道:“这么年轻的解元,文章是满京城都闻名的,也就是梅大儒这样的严父,还会嫌他学问不足了。”众人都笑道:“可不是。这若是换了别家,谁还会嫌不足呢。”这些话倒也不全是奉承,梅若辰的才华的确是好的。梅太太口中谦虚,心下也不是不得意的。这边众人说话的声音大了些,那边女孩儿们也都听见了,就有个女孩儿笑道:“梅解元那回论文的文章,我父亲都抄回去给我哥哥看了,还把我哥哥骂个臭头,说他都二十岁的人了,写文章比不得梅解元一半,给他加了许多功课。我若回去与我父亲说,梅大儒还嫌梅解元学问不够,估摸着我哥哥晚上就不必睡了,只写功课都写不完。”这女孩儿父亲就是京卫指挥使司的卫镇抚,算是武职,只家里兄长不爱习武倒爱读书,故而走科举一路。其实也已经是举人了,还与梅若辰同科,只是名次自不能与梅若辰相比罢了。卫姑娘说话大方爽利,大家也都爱听,何况梅解元大名满京城,这些闺中少女们也都听过的。倒不见得这些女孩儿们就是对梅若辰动了什么意思,只是这样大名的少年人,大家少不得有些稀罕,及今日见了人家妹妹,可不就想顺着说两句么。梅若婳心下不无得意,嘴上却笑道:“卫姐姐快别说论文的事儿了。我父亲嗔着我三哥不稳重,还打了他两板子呢。”许珠巴着梅若婳,其实就是想与她说说梅若辰,只是没个缘由不好开口。好容易这会儿大家说起来,许珠也忙道:“梅解元文章这样好,梅大儒也太苛求了。”这话说得可真不怎么得体。一者梅若婳都说了,梅大儒是嫌梅若辰不稳重,跟文章如何没什么关系;二者那是梅若辰的父亲,父亲教导儿子,要你一个外人来评价说苛求么?几个女孩儿里有聪明的已经彼此交换眼色了,梅若婳也不由得瞥了许珠一眼,心想瞧着就不怎么聪明,果然是个不会说话的,便笑了笑道:“我父亲素来对兄长们要求严格。”卫姑娘便笑道:“怪道梅姑娘家里又是解元又是传胪,果然严师出高徒呢。”许珠自己也觉得这话说得不大合适了,不由得微微涨红了脸,不敢再随意开口,只听着别人说笑。倒是梅若婳跟其余女孩儿说笑几句,把话题自梅若辰身上引开,说起沈府的花园来。几个女孩儿议论着园子里那几棵古树,梅若婳便转过头,若无其事地对许珠笑道:“今儿的菜味道真不错,不像京城这边的口味,是不是沈少夫人从江浙带了厨子回来?”许珠正找不到机会说话,见梅若婳又跟她搭话,连忙道:“大约是的。这道醋鱼,听说就是苏杭那边的名菜。”梅若婳笑吟吟地道:“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真是羡慕沈少夫人,能在杭州住几年呢。不过京城离杭州也是极远了,沈少夫人当初远嫁,许姑娘一定也很舍不得吧?”这种时候,许珠再笨也知道该说什么,忙道:“可不是。倘不是因为早有婚约,父亲母亲都舍不得二姐姐嫁那般远的。”梅若婳道:“听说当初沈大人还受了伤?”沈云殊伤重,许家嫁女冲喜,这说起来是守义重诺的表现,许家可是从来不吝传扬的。许珠便也点头道:“是。二姐夫当时伤得可重了,皇上都赐了御医下去。”梅若婳便道:“这可真是……听说那会儿江浙的仗打得也很厉害,若是换个胆子小的,只怕都不敢嫁了。”许珠点头道:“可不是么,二姐姐当时——”说到这里,忽然意识到不对,忙生硬地道,“二姐姐也担心呢,可还是嫁了。”梅若婳目光微微一闪,轻叹一声道:“听说沈少夫人在杭州还遇到过倭人行刺?我有个族里的姐姐,出嫁的时候遇着了山匪,人虽救了回来,却吓得痴痴傻傻的,稍有点动静就又哭又喊的。沈少夫人可真了不得,竟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曾受过这样的惊吓呢。”许珠听梅若婳这样夸赞许碧,心里也有点酸溜溜的,不假思索地道:“是啊,从前在家里的时候,谁也没看出来二姐姐这样大胆,听说,她还杀过倭人呢……”第127章 糊涂一场生辰宴, 宾主尽欢,至少到了午后众人告辞的时候,大家都是高高兴兴的。梅太太算是最高兴的一个了。虽然今日是许碧生辰, 可大出风头的却是她——就没一个不打听她的儿女的, 唯一的遗憾就是并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但话又说回来, 多认识几个人,彼此牵牵线,机会自然就多了,说不准哪儿就有大好姻缘呢。其实扩大交际圈这事儿, 梅太太早就在考虑了。并不是她无处可交际,正相反, 自从被召到京城,想结识她的人家多的是。无奈许多请帖送来,梅大儒能拦下八成都不许她去。就是本家承恩侯府, 梅大儒都从里头搬了出来, 可想而知对别的人家是何态度了。承恩侯府呢,去不去的,梅太太倒不是很在意。主要是,她对承恩侯夫人那位三嫂, 印象并不十分好。承恩侯夫人是个才女,当年在族里也闻名的。梅氏族中, 男丁里梅大儒是个学问尖子,女眷里就数承恩侯夫人名气大了。梅太太甚至曾经听人私下里议论过,说承恩侯夫人这般才华, 配承恩侯实在可惜了,倒是若她嫁了梅大儒,实在是珠联璧合的相配。梅太太不知道承恩侯听没听过这些话,反正她心里是不自在的。就是后来梅氏一族出了一个皇后,也有人说这皇后是承恩侯夫人教导出来的,至于承恩侯——他不过是福气好娶了个好妻子罢了。那会儿承恩侯一家已经搬去京城了,还在岭南的一些族人说起话来就少了些忌惮,落在了梅太太耳朵里。因为这个,梅太太被召到京城来之后,初时虽然住在承恩侯府,也确实不是怎么很自在的。当然,承恩侯夫人对她和梅若辰姐弟都好,供奉上比照着承恩侯府的姑娘小爷们来,可是梅太太总觉得,承恩侯夫人有些着意炫耀的意思。所以后来梅大儒一到京城,说要搬出来自己住,梅太太也就答应了。不过,在承恩侯府也有个好处,就是交际的机会多。承恩侯夫人若出去,总要带着梅太太母女。如今既搬出来了,梅大儒又不让她常回去,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出头露脸的机会了。因此今日能来沈家,梅太太倒也还算高兴,上了马车之后看着一对儿明珠美玉似的儿女,喝下去的几盅酒微微有些上头,不由得笑道:“今儿人人都打听你们。”梅若辰剥了个桔子给母亲,笑道:“不给母亲丢脸也就罢了。”这般好的儿子,哪里还会丢脸呢?梅太太叹道:“只是你父亲不让你今年下场,否则说亲的更多……”档次也一定会更高。梅若辰笑道:“前头还有大哥二哥呢。”若不是喝了点酒,又心里高兴,梅太太万不会当着儿女的面表示对梅大儒的不满的:“都是你们父亲,在杭州时议了那么一桩亲事。如今倒好,门第略高些的,就拿家里庶女出来敷衍。殊不知咱们家娶的是嫡长媳,如何能要那些庶出的!”梅若婳捧过一杯茶来,道:“这不是没成么,母亲何必再为这事儿生气。依我说,亏得有了这一回,父亲才带着大哥回京城来,这不,大哥如今就得了官,自然有好亲事的。”梅太太叹道:“原我是不想再跟沈家来往的,只你父亲,硬要我来……”梅若婳轻声道:“到底沈大人还救过我呢。再说,父亲不也说过了,那都是府里女眷糊涂,与沈大将军和沈大人不相干的。”梅太太没见过沈云殊,顺口就问了儿子一声:“你也见过两回了,那沈大人如何?”梅若辰笑了笑:“虽是个武人,听着却也有些文墨,不是那等粗俗之人。今儿在前头,有人缠着他讲在江浙剿匪的事儿,儿子听他说话自剿匪谈到海运,倒似颇有些深意。”看看母亲,笑道,“还说了父亲和两位兄长教授倭语的功劳呢。”梅太太方略释然,道:“这么说,倒是个好的。你们父亲也常说,沈家父子两代,先平西北,又靖江南,委实是为国为民的人才。如此看来,不是假的。只是这后宅怎么就有这些不是呢……”梅若辰笑道:“我听沈大人的意思,他们一年之中,有大半时间都在营里呆着呢,纵是年节,未必都能回家,父子两个都要有一个守在营里,防着万一有战事。母亲想,这人精力总归有限,忙着外头就顾不到家里——”说到这里,还拍了一下梅太太的马屁:“谁叫沈大将军不似父亲那般有福气,能娶到母亲这样的贤内助呢?”梅太太被儿子说得心花怒放,笑着轻轻拍了儿子一下:“还拿你娘取笑起来。”又道,“说到底,若是沈大将军不纳妾,也没有这等烦心事了。哎,沈家后宅麻烦是略多些……”就是沈大将军不纳妾,也是前后娶过两房,两个儿子都不同母呢。有了沈家做个比较,想到自家,梅太太就觉得畅意许多,好心情一直保持到回了家中。因多吃了几盏酒,梅若婳叫厨下做了醒酒汤来,让梅太太喝了一盏,服侍她歇下,便端了碗醒酒汤去了书房。梅若辰正拿了本游记在看,见妹妹过来送醒酒汤,不由得笑了:“怎么不叫小厮们跑腿,还要你过来。”“我这不是过来跟哥哥说说话吗?”梅若婳将醒酒汤给梅若辰,道,“怕你们在前头说得高兴,吃多了酒难受。”梅若辰将醒酒汤喝了两口,道:“其实也没喝多少。席间虽有酒,沈大人不甚相劝,只说各人随意,我也就喝了两杯而已。”梅若婳道:“这才好呢。我就怕有些人,自己量大,就故意吆喝起来,逼着别人也多喝。”梅若辰笑了笑,瞅着妹妹没说话。梅若婳倒被他看得不自在,揪了揪手里的帕子道:“看我做甚?”梅若辰笑嘻嘻道:“看妹妹几时问我沈大人的事儿。”梅若婳脸上忽然就红起来,又羞又气道:“谁要问你这个了!我不过是好心来给你送个醒酒汤罢了。”起身就要走。梅若辰却笑了一声,伸手拦了拦道:“咱们是双生,你心里想些什么,如何瞒得过我?别说是我了,你上回进宫里求皇后娘娘给沈少夫人赏赐,连大哥都觉得古怪。事若反常必为妖,你这般举动,谁看不出来?”梅若婳飞红的脸立时又发白了:“大哥都知道了?”若是大哥知道,依他那性子,必是要告知父亲的,那……梅若辰正了脸色道:“大哥还好,只是觉得你这事做得不合理数,并未深想。父亲那里,也是一心想着献书的事儿,并没注意。若是二哥在家,怕你逃不过他眼睛。”梅家这父子几人中,梅大儒端方,梅若明温厚,于规矩学问上最是讲究的,但于小处便不大敏锐。尤其梅若婳是女孩儿,本是归后宅的,做父兄的也没有天天盯着的道理,故而虽觉得梅若婳此举有些荒唐,却也不曾深想,只以为她记恨着与沈家的亲事,不肯向沈家低头致谢罢了。不过,梅若坚却是个精明的。梅若辰方才说他若在家必会发觉的话,可不是拿来吓唬梅若婳的。至于梅若辰自己,是因自小与妹妹形影不离,双生子之间又有些灵犀,是以也觉得不对劲了。这会儿梅若婳既认了,梅若辰便认真问道:“你可是对那沈云殊生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梅若婳的脸不由得又红了。她自己何尝不知这是不该有的心思?若是父亲知道她竟对有妇之夫起了心思,还不知要如何恼怒呢。只是,情之一字,有时根本不知其所起,便已一往而深。梅若婳自觉是在马车上那遥遥一瞥,就此情根深种。“你可不是糊涂了?”梅若辰一脸无奈,“一个武人而已……”梅若婳自幼就喜欢有文才的人,这喜欢了十几年,怎么突然就变了呢?梅若婳却听不得这话,抢白道:“武人怎么了?保家卫国,冲锋陷阵,皆是武人。且武人难道就都是那等粗鲁无礼的莽夫?连父亲都说沈大人是个好的,就是你,方才回来的路上不也说他不是粗俗之人吗!”梅若辰皱眉道:“他虽通文墨,于学问上却还差得远。我自不是说他不好,只是说,你从前喜欢文采风流之人,沈云殊可不是。你不过是因他救了你,有些个感激之情罢了。莫错会了这意思,倒误了你自己。”梅若婳低了头,半晌才道:“我并不是感激……”并不是感激,因当时拉车的马儿虽受惊,却是刚刚跑起来就被安抚了下来,她在车里虽被颠簸了两下,却并没觉得如何害怕,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对救命恩人的感激涕零。更何况,救她的并不是沈云殊本人,而只是他的小厮罢了。若她真是感激,也该对着那小厮才是。可她,她当时甚至根本没有注意是谁救了她,只是一掀车帘,就先看见了那个人。那个人本来坐在马车里,当时也正撩起车帘往外看,脸上还带着点笑容。那笑容有点儿捉狭,有点儿顽皮——她形容不出,可是那个人就像一道阳光,唰地一下照进了她心里,让她的心跳都陡然停了一拍。当时,她还不知道这是谁,所以才让随从去打听,谁知打听回来的结果,却是父亲曾经说起过的沈少将军。梅大儒自江浙回来,颇是谈论过沈家父子,虽则有过议亲的不快,但他对沈氏父子仍旧十分推崇。那会儿梅若婳还觉得父亲太宽容了些,长子都被人嫌弃了,还要说沈家的好话。可是在那时,随从回来跟她说是沈家长公子的时候,那个笑容跟父亲所说的少年将军重合起来的时候,也就在她心里扎下了根。“胡闹胡闹!”梅若辰直觉得头痛,“便他是天上二郎神下凡呢,也是已经娶妻之人了,难不成,你还想给他做妾?”梅若婳低声道:“咱们那里,也有娶平妻——”“胡说!”梅若辰虽是兄长,却也不过早出生一炷香的时间,故而从不在梅若婳面前拿什么兄长的架子,这次却是少见地板起了脸,“什么平妻,那不过是商贾人家胡闹罢了。父亲早就说过,不管什么平妻、二房,再是说得好听,也不过是妾!”梅若婳把牙一咬:“便是给他做妾,我也情愿!”“更胡说了!”梅若辰一拍桌子,“你这话若是被父亲听见,我看你就要挨家法了!咱们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岂能让女儿去做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