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 > 第2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节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

科举考试就好像是玩游戏,秀才不过是新手,县试府试院试则是新手任务,王玥现在可以在这帮新手当中称王称霸,但是一旦脱离了新手村,同众多玩家一起直接竞争,王玥就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如果还因为以前的成绩自傲,不肯努力前进,那么他就会被其他玩家抛下,被他们狠狠的甩下。尤其是国子监的监生们直接就是开着外挂的高级玩家,而他不过是一个刚从新手村出来的菜鸟,若是不能够好好的面对,他连炮灰都做不成。回去之后他必须要将自己的这一块短板补好,否则这块短板必然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狠狠的扯他的后腿。作者有话要说:晚上先发这一章,明天上午再补一章!第53章 寿礼考完试自然又是紧张的等榜时间,考生们在外面提心吊胆,考官们在里面忙得焦头烂额。“大人,排名前十的试卷都在这里了,请大人过目。”经过一整天的忙碌,考官们终于将试卷翻阅完毕,除了择选出足够名额的录取人数,他们还要选择出排名前十的试卷,进行榜单的排序。鲁庄将试卷拿起,一一过目,很快他的目光便锁定了一张试卷,道:“这张试卷不错,你们怎么看?”站在他下方的考官接过试卷,打眼一看,心里便有了几分笃定,也是笑着道:“这张试卷大家都十分认可,若是大人也觉得他写得不错,便可定为案首。”事实上在刚一拿到试卷的时候这群考官们便已经认出了试卷的主人,这并非什么了不得的技能,尤其是对于他们这群小吏来说,辨认笔迹不过是最基础的能力罢了。前面两场的考卷他们都见过,而且拿到的并非是贴出去的抄本,他们看的是会封藏于衙门内部的原稿。他们之所以会去翻阅原稿当然不是为了鉴赏文章,而是为了辨认府试案首的笔迹。虽然说学政官在朝廷的法度上独立于地方官员,并不受知府大人的管辖,但是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学政官是不用怕知府,但是学政官下面的祭酒博士等人大多都是本地人,他们的亲朋好友都归于知府管辖之下,自然不会愿意得罪知府大人。如果说学政官的态度比较强硬,下面的属官们的态度也会受到影响,但很可惜,他们的顶头上司大约是受了很多年前那桩丑闻的影响,平常根本不管事情,对于属下回报的,政务多数时候都是一句自己看着办,或者按照惯例来,所以看上去根本不是他们上司的知府大人早已经将手插入到学政官的职权之内。一个是根本不管事的上司,一个是掌握着他们先杀大权的人,傻子也知道他们该听命于谁。既然知府大人定了这为考生作为府试的第一名,那么院试他当然也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否则让知府大人的脸面何在?同样,作为掌管本地教育的最高长官,参加县试和府试考生的试卷都要经过他的过目才能够封入档案当中,鲁庄自然是认得这位县试第一府试第一的考生的字迹的。因为很多年前的那桩丑闻家族早已经放弃了自己,现在他们对于自己的唯一要求就是安安静静的做个木头人,既不要再为家族抹黑,也不要为家族平添麻烦,所以在定下谁是第一名的事情上他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假如他驳斥了这位知府大人的脸面,家族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他推出去平息这位知府的怒火,哪怕他背后的家族势力远超于那位知府的。更何况治下出了一个小三元对他来说也是个很大的功绩了,虽然皇帝早已厌恶他,甚至为了故意恶心他,将他安排在这京城的学政官的职位置上,除非他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否则的话他根本没有任何升迁的可能性。等到皇帝某一天对他彻底失去兴趣,他便会被直接找个罪名免职罢官,这辈子在仕途之上再无出头之日,当然是好歹算是洗清了他的一些名声,这也算是他能为家族做的唯一的事情了。再看了一眼其他人的试卷,凭着自己的印象,依据府试的榜单,鲁庄定下了院试的排名。“前十的排名已经定下,剩下的你们自己商量,然后圈定名单,明日一早开案。”淡淡的吩咐了一句,不等底下的人反应,鲁庄便已经袖手走开,过来参与阅卷的考官们早已经习惯了他们作为顶头上司的做法,对此并无任何意义,而是一脸习惯的开始了自己的工作。院试有两场,第一场录取人数为当取秀才名额之一倍,用圆圈揭晓,只写坐号,不写姓名,同时也无排名,称之草案。这张草案并不发布,而是留在考官手中,待第二场覆试后,综合成绩,再在从草案中剔除一半人数,并且将排名完成之后才可拆弥封,写姓名。既然主考官走了,剩下的工作自然是考官们负责,早已经选择好了录取的名单,接下来工作并不难,很快便到了拆封糊名的时候。小心翼翼的将试卷上糊名揭下,看到试卷上熟悉的名字,众人都松了口气,总算没有出错。很快他们便将所有的试卷全部拆封,然后将榜单誊写,院试的榜单跟府试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不过是排名变动一二,这张榜单并无大错,虽会被人诟病为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但这就是主考官需要背负的黑锅,这些考官们自然没有任何压力。榜单第二天便贴了出来,并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王玥再一次接受了众人的和谐,这一回就没有之前两次那么惊喜了,唯有感叹,考到秀才已经这么不容易,后面的考试又该如何艰辛呢?又是一番应酬走动,好容易闲下来,王玥便接到贾政的通知,说是王子腾已经回京,过几日便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让他过去贺寿。王子腾夫人的寿诞办得并不大,一来并不是整生日,二来正赶上先皇后的忌日,虽说因为太上皇的寿礼当口,先皇后的忌日被人有意无意的忽略过去,底下的人很可能就忘记了这件事,但是王子腾作为简在帝心的人物,自然是非常注意这一点的,而且他也了解皇帝对于先皇后的感情,所以按照他的意思其实是能不过就不过的。但是像他们这种高位官员的家眷的生日都在礼部那里有记档,王子腾夫人寿诞的前一天礼部便按照惯例送来了贺礼,皇帝也另有旨意,虽说只是几匹布,一套首饰,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并不将这些寿礼放在眼里,但毕竟是皇帝钦赐下来的,这就是脸面,哪怕心有顾虑,王子腾自然也只能够欢欢喜喜的接下。回去琢磨了一夜,王子腾猜着皇帝怕是不想宣扬皇后忌日的事情,因此想来想去这寿诞还是要办,不过办得并不大,只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过来吃顿饭就行了。王玥自然也在邀请之列。王家虽然比不上贾家说出来一门两公那么煊赫,但是一听说王子腾是二品高官,王狗儿和刘氏又欢喜得不知该如何了。送走贾政派过来传信的小事,两人便将家底扒了出来,一边数着银子,一边盘算着要送什么寿礼合算。王玥走过来一看,炕上堆的满满的碎银子还有银票,加上王玥从那位黄家小公子那里拿来的酬金,还有之前贾家赠送的礼物换成了银两,虽然因为王玥考试花出去不少,但仔细一数竟也有七八百两银子,两口子盘算着是不是要去买一副古画什么的送过去,既文雅又有体面。王玥便笑着打消了他们的念头:“他们家原本就是武官出身,如今这位王大人还任着武职,送古画过去,知道的说是你去送贺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嘲讽他呢!”两人仔细一想,都觉得王玥说得极为有理,便又想着是不是送把宝剑过去,王玥对他爹他妈的提议简直无语,先不说像刀剑之类的武器朝廷原本就禁止买卖,而且能够让王子腾看入眼的绝对要属于绝世宝剑之列,这种东西本来就稀有,一旦出世没个几千的银子别想入手,哪里是他们家能够买得到的?两人商量许久都没有想出头绪来,于是便将目光转向在一边悠哉悠哉的王玥:“板儿,你说要送什么寿礼好?”“我觉得这寿礼不需要太好,刚刚贾老爷派人说是要办家宴,自然不需要送太珍贵的东西,我这个做晚辈的,送上自己写的一副字画也就差不多了。”“这怎么能行?你以后到官场上肯定要靠着他们这些长辈的扶持,可偏偏我们家跟他关系有些疏远,日后以后有什么事情求上门只怕不好开口,自然是要趁现在好好打好关系才方便日后行事,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板儿怎么不懂事了?你去看看这十里八乡的有哪个像他这么大的孩子能够考中秀才的,再说了他这是年纪小,见的事不多,才有这样的想法,你这个做爹的就不能好好教他,说什么他不懂事,他比你懂事多了。”王玥就是刘氏的命根子,哪怕王狗儿是她丈夫,是他儿子的爹,也不能说她儿子一句坏话。面对刘氏的较真,王狗儿自然是无奈认错,王玥便明白他爹他娘将整个家底拿出来筹办寿礼这话并不是胡乱说说的,而是真有这个打算,不过他并不觉得王子腾那种人是能够用区区一件寿礼就能打动的,但是他爹他娘只怕听不进他的劝说,于是王玥便道:“先不忙,等我去贾家问问那几位姑姑送的是什么寿礼?我跟她们送一样就行。”作者有话要说:快饿死了!!〒_〒从早上开始下暴雨,楼下已经被淹了,偏偏家里没有存粮,就只有一串葡萄,雨再不停我就要饿死了!!第54章 宝钗相邀王玥的提议得到了他爹他娘同意,第二天一早王狗儿就赶着王玥去了贾家。虽然离王子腾夫人的寿诞还有好几天,但是两人都有些急切,在他们看来,现在准备已经有些迟了,他们自然不会允许王玥再耽搁时间。王玥去贾家的时候,贾政并不在,贾宝玉到寺庙里跪经去了,林黛玉因为夜里又伤心哭泣,受了风寒,正躺在床上,刚吃了药,不便见客。三春姐妹则跟着李纨在做针线,贾母跟前难得没什么人,老太太今天也没什么精神,因此王玥不过和她说了几句闲话便很有眼色的告辞而去。离开贾母房中,他便去了王夫人处,虽说他自己觉得随便送一些自己的书画就已经足够了,但到底还是需要找人问一问的,而王夫人和薛姨妈则是最好的人选。王玥去的时候薛宝钗正在王夫人房中闲坐,两人不过闲聊些家中的琐事,听见丫鬟回报说是王玥来了,王夫人当即笑道:“还不快把他叫进来。”王夫人之前这么重视王玥不过是看在贾政的面子上,但是这一阵子因为王玥考试考的成绩实在很好,老太太多次夸奖他,而且还因为他考中了第一名加了全家仆人的赏钱,这让王夫人大大的涨了脸面。再加上前几日赵姨娘那个小蹄子撺掇着老爷要给她那个小畜生单独请先生,这件事其实说了也不止一日,不过之前王夫人都用理由给推了。理由无非是因为贾环的姐妹们还有哥哥都未曾单独请先生,哪有做弟弟的越过哥哥还有姐姐的呢?再有一则,好的先生也难请,需要慢慢寻摸,这才把贾政给挡了回去。不过这种理由用多了就难免显得王夫人是在敷衍塞责,而且这一回贾政是被王玥这个做晚辈的成绩刺激到了,心热起来,便想督促自家子弟用功读书,宝玉有老太太护着,他不好插手,贾环自然入了他的眼。赵姨娘简直就是贾政肚子里的蛔虫,贾政不过是微露了意,她便已经体察到贾政的想法,顺势提出来。赵姨娘倒不是多有远见,只不过往日老爷一直说读书重要,又一直压着贾珠还有贾宝玉读书,而王夫人却不愿意让贾环读书,赵姨娘便觉得读书这件事必然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她也亲眼看见王玥不过是王家的一个远亲,第一次上门肯定是为了打秋风来的,可就是因为他读书好,不但老太太太太们非常喜欢他,就连老爷也多次夸奖他,更是待他有十二分好,比对自家的儿子还要好。这对赵姨娘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她便私心觉得若是贾环读书也读得好,那么老爷和老太太也必然会喜欢他,王夫人到时候也不敢随意再欺负她们娘俩。再有一样,若是老爷给环哥儿请了先生教他读书,到时候账房必然要单独拨钱给他,环哥儿年纪还小,这钱不就落在她手中吗?这三样原因加起来,赵姨娘心里便生了心思,只不过她到底不敢在贾政面前造次,正准备寻着机会慢慢的说出来,却不想贾政在他面前也露了些许意思,想要给环哥儿请先生。赵姨娘这人最会顺杆的爬,一察觉到贾政的心意便也不将自己的心事藏着掖着了,立刻提了出来,不但让贾政觉得赵姨娘贴心,更让贾政觉得贾环颇有向学之心,心里对他的嫌弃之意减了三分,喜爱之意添了三分,一出了赵姨娘的屋便来王夫人这里提了要求。王夫人哪里允许赵姨娘在她眼皮底下把贾环给教好,但她也不好直接拒绝贾政。不过王夫人到底手段高超,不过轻飘飘的一句“族里本就有私学在,原先宝玉不也是在族学里读书的吗,更何况玥哥也是在私塾里读书的,玥哥现在不是考的很好?可见老师教的好固然重要,但还是要看自己勤奋不勤奋。”这话一下子就把贾政给说服了,不准备再单独给贾环请先生,而是让他去族学里读书。贾政原本就是奉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要不然当初也不会那么狠逼着贾珠读书了,这回王夫人的话正好让他十分满意,便点头说是要让贾环到族学里读书。王夫人将贾环拘的后院里这么多年,乍然让这小畜生逃出自己的手,王夫人当然有些不高兴,不过很快她便被自己的陪房给劝服了,贾环这么多年在后院王夫人最多也就让他抄抄佛经,虽然耽误了他学习,但是赵姨娘将他护得跟眼珠子似的,后院又人多口杂,轻易难寻得机会动手。再者贾环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他这个做嫡母的也要担责任,王夫人即便想对贾环做什么,也不好动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贾环出去读书身边肯定要配上长随跟伺候的小厮,随便收买一两个诱着他出去玩耍,等过上一段时间他性子野了,再让老爷发现他出去根本不是读书的,而是出去玩的,那时候根本不用自己动手,老爷就能直接打死他。而且这事完全不会怀疑到自己身上,一下子有了除掉自己一个大对手的机会,还能把自己摘出去,王夫人自然是十分满意的。王玥在其中起了不少的作用,王夫人顿觉自己这个远房的亲戚果真是自己的福星,心中对他越发满意,这回听说他过来自然是高兴万分的。王玥走了进去,先问了安,这才坐在椅子上,王夫人便笑着问他过来可有事,王玥道:“昨日姑老爷派人给我传话,说是到时候要去叔公那里贺寿,我心下惶恐,自然是想要过来问个章程,也免得到时候闹了笑话。再有一样,寿礼如何置办你要先过来问一问两位姑奶奶的意见,省得到时候送的不合心意。”王夫人便笑着对薛宝钗道:“你看看他这个孩子,可是太过小心了,都是自家亲戚,你又是个小辈,哪里需要这么小心呢?随便送个什么也尽够你叔婆高兴的了。”薛宝钗便也道:“正是呢,我听妈说二舅舅一直在夸你,再者说这次办的是家宴,去的都是亲朋好友,只要你人去了就好,哪里需要那么破费?”王玥便只是笑笑,这话其实也就是个客气话,要真是王玥什么都不拿人就去了,恐怕王家的大门日后再也不会为他打开。王夫人和薛宝钗也都知道这个理,因此便只是说笑两句,王夫人便正色道:“你自己画的画就很好,虽说我二哥任的是武职,但他打小也是请先生教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字都不识的大老粗。而且你叔婆出身,对那些书啊画啊的都很喜欢,我记得当年她嫁给我二哥的时候,可带了不少书画进门,你只管送一幅画就可以了。”王夫人没有理由坑他,王玥便打定主意按照王夫人说的来,有了底气,他便松了口气,因此便也有心思陪着两人说笑了。王夫人虽然现在已经把后院的大权交给了王熙凤,但是有些事情王熙风还是需要回过她之后才能做决定,而且王夫人也有自己的产业要打理,因此两人不过坐了一会儿,王熙凤便已经过来说了两次事情,而且又有下人前来回话,薛宝钗和王玥相视一眼,便提出了告辞的话,王夫人也不留他们,让人让他们送了出去。刚走出门,薛宝钗便笑着道:“前些时候我家的伙计去南边进货,带了不少那边的特产来,我便想着给你留了一份,不过你之前一直在忙,便没有送过去,今日正好有时间,不如你跟我过去拿一下吧。”薛宝钗虽然口上说是去拿特产,但王玥心中觉得恐怕并不是那么简单,不过他也很好薛宝钗找他到底有什么事情,因此他便点头道:“那就多谢宝姑姑了!”作者有话要说:这是昨天的,今天的明天下午再补,明天上午考试,希望能考个好成绩!ps:谢谢大家关心,已经吃到饭了,我家这条街比较老,排水系统特别渣,只要雨稍微大一点就积水,好在积的块退的也挺快的,下午停了一会就赶紧去超市买存粮了,今天又下了,不过这次不用担心没饭吃了!第55章 薛蟠薛家一家人最开始到贾家的时候是住在东北角的梨香院,后来建大观园,将荣宁两府中间的地方各划去一部分作为大观园的区域,梨香苑虽不在其中,却因为靠近施工的地方,既吵杂又出门不便,因此王夫人便另外给他们安排了个院子,挪到了西边的秋霞轩,这梨香院后来边成了大观园安排的小戏子们居住和训练的地方。贾府里不是没有人说闲话,都这样了还赖在别人家里不走,简直就是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实在让人看不起!不过这些闲话都在薛家的金钱攻势下消弭殆尽,毕竟薛家人走了,她们要从那里拿赏钱呢?现在便是薛家人想走,别说贾母王夫人这些主子还有贾家的下人不愿意,就是贾家的那些年轻族人也不肯的,像薛蟠这样好哄手上又大方的实在太难得了。薛家现在住的院子在贾家外围,距离王夫人住的正房有些远,坐车也需要一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