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 第8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5节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周瑞家的出来,又取了份礼物去了甄家,才又赶着给王桂枝回话。王桂枝一家子都忙着收拾归置东西,连贾政贾珠也没有例外,他们好些书籍资料等都要重新在书房排列,这个头一回还不好派小厮,定要亲历亲为才好。贾赦却收到了一封请见名贴,上面写着金陵贾化。他不禁拿着名贴先问夫人,“咱们贾家这回恩科有中进士的吗?”“没有,只有两个中了举的,考上秀才的道是不少。怎么了?”这种家族大事,李夫人自然知道。“那真奇怪,我们贾门有一个进士叫贾化,字时飞的吗?”李夫人想了半天,便道,“老爷不妨去东府问问贾珍,如今敬大哥不怎么管事了,这族长的大半事务都是珍儿操办着呢,这要是贾门漏了个进士,不论如何,咱们都不知道……这要是传出去了,名声可不好听啊……”“正是。”贾赦让人准备马车,“那我去去就回来,今日只怕还要一家子都在老太太跟前吃饭。”“知道了,您穿上大衣服。”李夫人嘱咐了一句,接着处理起家中事务来。贾雨村在门房处等着,腰挺得直直地。作者有话要说:其实跟昨天这章应该合一起叫团圆的,但昨天太晚了~第137章 记名贾雨村时不时望向敕造荣国府牌匾的位置, 虽然荣国府的门子不比其它地方, 显得要和气得多,却仍然从他们的言行中感觉到高门大户里连区区下人都拥有的矜持。如果, 如果他不是出生了在家族的末代, 而是像贾政一样……贾雨村在袖中的双手紧紧握了起来,他不会放弃的,虽然没了祖宗根基, 也没有宗族可靠,但他发誓,总有一天,不论要怎么抓住机会,他也会为自己的子孙开创一个不下于荣国府的大好局面, 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 至于像他一样的境遇……王桂枝要先领着孩子们来给贾母晨省问安, 宝玉美玉圆圆都还睡的有点迷糊,在山西他们去幼学的时辰要晚上半个时辰。“母亲, 宝玉还想要睡。”“美玉也还想要睡觉。”“圆圆不想起床。”虽然是回到了自己家里,可对于孩子们来说, 这个地方却仍然有点陌生, 为了怕他们不习惯, 反正亲兄弟姐妹, 年龄又小,就让他们睡在一块了,等渐渐熟悉了之后, 再让他们分床分屋睡。但这时间却是贾家坚持了近百年的,在这方面,王桂枝没有一定更改反抗的意思,虽然说早上五点就要起点是有点早,但毕竟这是古代,晚上睡的也早,养成良好的作息就好了。“我的孩子们乖啊,我们有好久没有给奶奶请安了,要好好给奶奶行礼问候,知道吗?”看着奶娘帮着他们穿衣服,王桂枝想着,既然暂时回到了京城,山西的一些运转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也是要考验当地的管理,毕竟她人在京城,鞭长莫及,也只好放权给他们,既然用人,就不能随便怀疑,加上木材生意了不起一年多甚至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有上一单,除了祝福飘浮在海上的人之外,只有等待。虽然木材生意(寻找金矿)有不少商人们都有掺与,但在船只及诸多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进度的推进也只能交给时间与机遇。拿了微凉的毛巾给他们擦完脸之后,孩子们也渐渐清醒过来,找到早起要去上学的感觉,圆圆时不时还问着哥哥姐姐,“为什么不穿蓝衣服(在幼学的衣服也是大家一样)?我不想梳辫子,像之前一样,给我用头巾绑起来不行吗……”王桂枝笑着,又问彩云,“大姑娘梳好头了没有?”“母亲,我已经收拾好了。”元春昨天晚上就收到了一个首饰匣子,昨日看到婶子姑姑及妹妹们的装扮,就已明白了过来。“那走吧。”王桂枝由周瑞家的扶上马车,分成两辆车从黑油大门而出。要她说贾赦的院子真真不错,当初设计者将马棚处设置成工字型,这样荣国府跟贾赦的车马能统一存放,照顾,而用的时候不论是从贾赦门厅还是从荣国府的门厅直接拉出就行,简直不要太聪明。贾母起来,见到比平日里还要早过来一点儿的李夫人,就知道以后她还要是打起精神来看顾着家里,要提防着兄弟生隙、妯娌不和,稳住这好不容易才渐渐又开始往前走的贾家行船。不同于政儿夫妻在山西的时候,等他们回到了荣国府,远香近臭。因为政儿地位的提升而带来的影响会更直接……“给老太太请安。”李夫人领着贾琏、贾琮给老太太问安,贾母伸手让他们坐下来之后,李夫人笑道,“我想着弟妹一向是重视子女教育的,在山西还亲自开办了幼学,这不,等一会儿他们请完安,就让琏哥儿琮哥儿陪着一道去。”“是该这样。”看着李夫人比以前微稍殷切的态度,贾母知道她是在担心自己又会偏向二儿子贾政。天下哪个母亲不盼着子女们有出息呢,她以前也不过是想着尽量把一碗水端平罢了。如今,她还是这样想。贾母想着大儿子,其实也为他可惜。他变成如今这个样子,他虽说已经是一等将军了,可这个一等将军不过是个虚职,空有名头俸禄,根本手底下无一兵一将,他在袭爵的那时,绝对没想到此时自己将会面临眼前弟强兄弱这样的处境,要是贾政一直是个工部员外郎的话,那么他也就不会觉得自己身为兄长应该有的权威受到了挑战的一天,可就如当初王夫人劝她一样,面临危难的时候,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他们自己孩子们也大了,如今政儿已经是中书侍郎堂官,以后说不定还会……眼下家里的情况,反倒不会是像李夫人担心的那样,贾母闭目养神一阵,以后她会对二房要求得更多。如果,如果贾政能再次外任,就好了。虽然孩子们不能在眼前确实很可惜,但是一想到有可能会发现的情景,她就想让家里继续维持平静详和。但愿只是她想多了就好了……“给老太太请安。”贾母乐呵呵着,“好好好,都起来吧。”看着都长得健康活泼的可爱孩子们,她真是忍不住喜爱,个个都搂怀里爱抚了一遍。王桂枝解释着贾政的去向,“老爷一早去了户部,要等回来再给老太太请安。”“他那是正事,应该的。”贾母看着李夫人跟王夫人两个儿媳妇,心里有了成算,“大姑娘琏哥儿你们领着弟弟妹妹吃早饭去,然后就该去上学了。”“是。”元春跟贾琏领命退下。贾母见孩子们都离开了,便道,“眼下家里有三件事儿,咱们先商量着办。”“老太太请说。”李夫人跟王桂枝都站在她跟前立听着。“第一件,皇后娘娘已经回明了皇上皇太后,下了懿旨,定于明年七月让官员们的适龄女儿参选。”贾母关注着两人的表情,“咱们家眼下就元春一位大姑娘,怕定是要进宫参选的,你们是怎么想的?”她犹豫着,“迎姐儿虽是庶女,但她的父亲叔叔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到时候若能配对皇室宗亲氏族,也算是她的一场造化了。”虽说选秀是朝廷开立之后的规矩,但年龄放的比较宽,时间也没有定论,参选之后若未入宫的,便可自行安排,加上这也是难得可以让女儿家们展露头脚的机会,家中有适龄儿郎的夫人们也在这时候光明正大得趁机挑选儿媳妇。元春她是不担心的,出身跟日子都是极好,就是迎春到底是庶女,要是李夫人肯同意让她去参选的话,不论如何也算是给了她最好的机会了。但这样的话,迎春就起码得记在李夫人的名下,显示她接受的是正室嫡妻教养出来的才好。在自己跟前长大的,贾母心里哪里能不为她也操点心呢。要不是趁这个机会,能寻上一门好亲给定下来,再想有这样的机会,怕也是难。唉,不想来的还是要来了,王桂枝不由抿了唇心里还是有些伤感。李夫人只在心里犹豫了一下,便笑着道,“老太太,不若把迎春记到我名下,充做嫡女与她大姐姐一道伴着去参选如何?许姨娘死的早,我虽然没上心,她却都是由您一手带大的,跟嫡亲孙女儿也差不了多少了。再说只要是老爷的孩子,就是咱们贾家的孩子不是。还是老太太想的周全,我这个当母亲的,真真是糊涂了。”反正她早就死了,既然老太太有这个意思,记在自己名下又如何?不过多添点儿嫁妆银子给她罢了,不值当什么。再说她瞧着,迎姐儿的模样身段也不差,这些年家里也学了不少,说不定就像老太太说的那样,到时候能嫁个好人家,也能帮衬帮衬琏儿琮儿呢。这事王桂枝不好插嘴,便只听着,想着迎春要是进宫的话……那也真是难说,也许会比中山狼好上一点儿?不过就算她接触得少,看着迎春也没有像原著那样懦弱,对了,原著里是有了大观园才让姐妹们住在一处的,她的个性已经被养成了,就是有姐妹们比着也改不过来,她也是太清醒自己的处境,完全随波顺水了。迎春没进园子之前,那个奶娘可不是个好货,李夫人去世之后的刑夫人对她也是个看得见的,而到了她这里,李夫人未去,她跟贾政去了山西,贾赦一家住进了荣禧堂,贾母把孩子们都领到自己跟前儿教养,迎春要还是那样的话,就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了。贾母听了李夫人的话,果然开心,她拍了拍她的手道,“你真是这样想的吗?”“当然是真的啦,要是老太太不放心,一会儿我请老爷把迎姐儿的名字记在族谱上。”李夫人爽快道,看着弟妹脸上似乎没有喜意,心里还有奇怪。迎春就算是记到她名下,但真是怎么回事,肯定也会被打听得一清二楚,能不能遇上个好人家还难说,可元春有什么好忧愁的呢?就凭元春的家世模样见识,就是进宫当娘娘也未必不可!作者有话要说:迎春的怎么样,很棒棒吧~~~~我个人还是很满意的。第138章 秀雪李夫人当然不会知道王桂枝在担心什么, 如果说三年就会出现一道沟的话, 在这个方面两人之间的想法可以说是天南地北了。“既然第一样你们俩都没问题,各自操办起来就是。那么第二件事也就好说了。”贾母笑吟吟着, “正巧在琏哥儿叔叔在的时候, 把他的亲事可以准备起来了。”有二媳妇在,李夫人要是有什么要求就尽可以方便让她在中间周旋,而且琏儿是袭爵长子, 能在合家团圆的时候娶亲就是热闹意头也好。“那老太太可选定了日子了?”儿媳妇算是她自己定的,两家本也就是通家之好,这日子由老太太选也不错,李夫人笑道。贾母捻了个梅子含在嘴里,“还没有呢, 等你们同意, 大家都商量好了, 我再拿了两人的八字请张神仙给咱们算个好日子。”王桂枝便看向李夫人,并未作声。王熙凤自然是她的内侄女, 可说实话见的次数也太少,这门亲事也不是她起的头, 故此只看这亲娘婆婆如何说。“老太太给家里安排喜事, 我也自然想着让琏哥儿早日成家, 也有个人照应, 一会儿我就跟弟妹一道商量去。”李夫人直言道。贾母点点头,“那好。还有第三件事,东府的珍哥儿初有心得, 加上咱们两家后面还有一些地半荒废着,他想请山子野老先生一起将孩子们的屋舍修筑之后,弄成一个两家连通又独立的花园子,到时候派专人打理看管,两家谁想宴请提前知会一声自己准备就行,若没事儿大家想起来也能随便就去逛逛,还能像二贤媳你在山西那样弄个大舞台,想看什么了就能请回来大家乐一乐。这事没等你们回来,我也没给他一句准话,你们好好跟你们家老爷商量一番,看到底要不要办?我的意思是,别的不说,孩子们都是一天长两天大的,展眼琏哥儿就娶亲了,日后琮哥儿呢,还有贾珠得了孩儿,宝玉美玉圆圆再大一些的话,总不能还挤在一个屋里不是,也该往后面扩一扩。”眼下家里也宽裕,连国库的欠银都还上了,孩子们一个个长大,看宝玉美玉圆圆可怜见的,身边就跟了个奶娘带两个小媳妇小丫头的,那怎么能像样,她知道外头是艰辛些。但都回到家里了,连黛玉来的时候,身边也只有一个奶娘跟两个小丫头,她都给补足了使唤。外孙女尚且如此,嫡亲的孙子孙女哪里不想多看顾着。还是鸳鸯提醒她,说二太太才回家,事多繁乱,一时添倒怕用的不顺手,小主子们又年幼,猛然见着生人容易害怕反倒不好,再说之前大老爷的屋子虽是精致小巧,东西厢房自然够住,但三个小主子年龄相仿,总不好厚此薄彼,多派几个丫头去,到时候又没地方站,她才罢了。李夫人想着自己住了那么久的地方,那东西厢房给通房丫头们住着倒行,可真要给小爷姑娘们住确实是显得不够气派,后面也有一套屋舍,如今却是贾珠住着得,确实是要多修几间才是。王桂枝还没想那么长远,毕竟在她看来,有间屋子有张床就算是能住人了……“听老太太吩咐。”两人都答着,这要大兴土木,自然要问过自家男人的。要先动哪一处,女眷们暂时避到哪里去住,什么时候开始动等。宁国府里上房里,贾珍给贾赦斟上酒,早把贾雨村的名贴丢到了一边,刚才他细细翻看了族谱与最近与族中来往的信件,绝对没有贾化这个人。既然是个不相干的人,就懒得管他。不说二叔贾政没当官的时候,就是原本他爹也会收到不少这样的拜贴,就算写的是再是错彩缕金,他也不想再看!虽然父亲没有把族长这个职务交到他手上,但贾敬年迈,贾珍早已经接了大部分事务,开恩科过来参选的贾氏族人,都是由他亲自带车马去接,然后安置在铁槛寺,应考的那天,东西两府的车马都派出去把他们一个个好好送进考场,出来的时候个个都不成人样,又赶紧一个个好好接回去派人照顾歇息,他跟贾赦还要安抚那群等着放榜考生们的情绪,等一放了榜,那些没中的落弟的格外要照顾,中了的更不能忽视,那些个锦心绣口,词藻华丽的自家文人都照顾不及了,哪里还有心思去照顾外人?到时候让族里的那些旁枝族老们知道了,说他胳膊肘往外拐,指不定还要拿拐仗敲他的头,族里的八叔公最喜欢这样干了。他年龄算小的,因为辈份高,连他父亲都要让他两分的。“叔叔,您看看,先把咱们琏哥儿,琮哥儿的院舍弄出来,这后头一排院子也设立成不同风格的,到时候您的孙子孙女们也好住,就是再多几个也不怕。二叔那边也是从这后面开始扩,他孩子多,各幢的院落设置得精致些,预留下三四套就成了……然后从我这边的后花园再从这里连成一片……”贾珍说得是口沫横飞,他当初就是想着修个漂亮的花园,可后头从山西回来,山子野老先生从山西学院里也得到了不少体悟,两个人一谋而合,互相讨论之下,就对之前的设计觉得不满意,是商讨着改了又改,量了又量,才又画出了这个大花园子的。到时候也跟二婶子在山西的味楼一样,弄个水上舞台,时不时就到真味馆请来一整套的戏,把他那些朋友们都请来看看,那才真叫有够味儿有面子!贾赦听着贾珍说着,原还不以为意,渐渐也有些心动,真味馆确实很好,可到底是弟妹做生意的地方,他是专门有间屋子,可要是比起在自己家里这样威风……再说他搬进荣禧堂的事,在想着贾政那头不知道好歹的时候还没能怎么宣扬呢,他贾赦才是贾家的一家之主!让贾珍这样鼓吹,顿时也心动起来,指着某处某点开始讨论。等贾政回来跟老太太请完安,回到院中换上常服,挥手让人都退下,才坐到榻上长长透了一口气。君威深重,回到京城里,真是不如在山西的时候痛快啊,相比起虽也有威仪却不失跳脱的仪郡王,皇上的气势宏大,比他离京之时更加具备睥睨天下,俯视万生的君主霸气。看来他以柔克刚,让皇太后出手弹压自己宗室中最大的威胁障碍忠顺亲王,起头让贾府跟自己追补欠银、库银,还有两次顺利进行的恩科,不但积累了他的人气与名望,还有了日渐丰盈国库带来的底气。王桂枝亲捧了茶递给他,把老太太交代她们的三件事情都告诉了贾政,别的她都不怎么担心,只挂念着元春,她眉头深锁,真心忧愁,“老爷,你说皇上不会讨了元春当妃子吧?那可千万不行的啊!”贾政一口茶差点儿让夫人的话弄得喷出来,好在他这几年也算是经历过几次夫人偶尔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情况,勉强将茶咽下后才缓缓道,“不会的。但是……夫人,你也千万不要在外人面前也如此表现啊。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如若元春被选为妃,那可是天大的喜事!”王桂枝咬紧了牙关,“呸!呸!呸!不许说这样的话,我们绝对不能要这样的喜事!”她着急得站起来转转,“都怪你,当初我说渠源不错吧,你说他是个商户,如今他不就已经是童生了嘛!林姑父都是三十好几才考上的探花呢,怎么就知道他不行了?还有那个原康,我还……”她忙收住口,贾政却已是听得分明,“原康?元康?你怎么能口称郡王的名字呢……”不过……他站起身来细细想了一番,却也觉得不错,夫人这回相中的倒还算是像样。元春若是跟仪郡王成配,倒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了,而且仪郡王是皇上的幼子,颇受宠爱,长子显郡王是他的同母亲哥,素有德行名扬,日后按照祖宗规矩,皇上立嫡立长,应该都会选择显郡王,若然登位,对于亲弟自然也会多加照拂的。“虽说有些高攀,倒也算不错,只是夫人,这参加选秀是规矩,得到了姻缘也属天定,上天选择了让元春于初一降生,自然不会让她没有一个好归宿的。你放心吧!”贾政虽然觉得夫人想的不错,但毕竟仪郡王是皇后的儿子,虽然元春姿容非凡、古典秀美、温婉大气且聪慧机敏、才智过人,无一不好,但不过入宫月余,又在众姝之中,女儿她是不爱出风头了,一时皇后看漏了眼也不一定。“凭着我如今的官位与薄功,不看僧面看佛面,皇上皇后就算是不给元春配个宗氏王族,也会好好放元春归家让我们自己婚配的,就跟你当初一样。”听了贾政的话,王桂枝勉强镇定了点儿,“嗯,希望如此。”她决定让真味馆的人去偷偷打听一下,进宫参选的那些的秀女们都会带些什么,人说小隐隐于山,就让元春不露头不露脚跟中间那档子平安渡过吧。要不然特意配上一点儿黄面粉之类的东西,让元春看起来不够白,减少她的美容分?不知道肥胖算不算是被刷下来的标准之一呢?反正元春正处于发育期,为了不进宫,还有七个月左右的时间,吃胖一点儿,到时候再减肥?看着夫人的眼珠子转着出神,贾政就知道她又在想什么“歪”点子了,“我的好夫人,选秀可不止是为了聘选妃嫔,更有征采才能,让闺秀们也能一展风姿的时候。”他越发悄声解释着,“虽然四大家族原本也就是连络有亲,当时母亲也是在选秀的时候相中你的。要是连采选那关都过不了的话,那可是丢了大脸了!我们元春这么好的一个女儿,你可不要自毁长城噢!”王桂枝愣了一下,总结下有些模糊的记忆跟旁证,愕然点点头,“知道了。”原来这选秀也算是光明正大的女人亮相相亲会啊?可凭什么男人们不出场呢?光是女儿家们选吗?她问了声,贾政便笑道,“那春闱秋狝,不正是男儿们展现的时候吗?”……说的真是对,王桂枝在心底为古人的智慧鼓掌点赞,谁说他们不知道也要提前相看的!怪不得这选秀一出,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原来这也是皇家举办的,闺阁女儿亮相会?诚郡王与礼郡王于诚郡王府小酌。“二哥,您跟宗人令的嫡出小姐,正好撞上了选秀,不知道庄妃娘娘能不能帮你搓和……我真怕,到时候显郡王突然横插一脚,你也知道他这个人狡猾的很,又惯会在父皇跟前装样子,本来宗亲里靠向他的人就不少,万一让宗人令大人也……”“秀雪是正一品宗人令的独生嫡女,大哥已经有了正妃,皇上不会再把她配给显郡王的。”“可您,您也……”礼郡王不禁疑惑,二哥也有正妃,父皇不会把宗人令的女儿配给大哥,那也不会配给他啊!诚郡王微微一笑,显得月凉如水,“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他微顿了一下,“倒是有一个人,我有点担心。”响鼓不用重捶,礼郡王立马就想到,“二哥您是说四弟?”“是,他年龄小,因为出生的时候艰难,小时候还有些病弱,让皇后跟大哥小心看顾得长大,只教了些内家功夫增长气息,还严防宫女勾引坏了他,在潜祗的时候,皇爷爷就赐了他一个大伴做随身太监。”诚郡王想着此时正坐收其成的仪郡王,心底还有些犯酸。他也是母妃折腾了四天三夜才生下来的,甚至比元康还要迟,可那时候父皇也没能到母妃的产房前站上那么一会儿,可到了元康的时候,父皇就一直守在皇后的屋子里陪着她,甚至做了第一个抱元康的人,当场就给他取了字,南直!一想到元康,礼郡王点头,“是啊,他又没娶正妃。”第139章 心疼诚郡王喝着酒没有出声,仪郡王很明显是显郡王最大的助力, 想着之前叔叔忠顺亲王门人告诉他的消息, 元康在山西为巡抚的时候,甚至暗中为显郡王结交笼络山西的师生学子!他在外地, 身为一方巡抚,能做的事真是太多了!而且还有那个贾政帮他打下的大好局面,就算是个傻子, 也能轻轻松松得干不少事。再说元康跟元度都是皇后娘娘所生, 两个人的感情一向又很好, 不像他,身边虽然跟着礼郡王, 但说起信任来,远远比不上人家亲兄弟,故此有些话, 他们也不会说的太深。庄妃准备了一些礼物, 就来到皇后的处来请安。皇后让朴尚宫代她收下礼物, 微笑着道,“庄妃妹妹怎么突然想起给我送礼来了呢?”心里也是纳罕, 庄妃能紧随她后产下儿子, 显然在皇上的心里有一席之地。虽然之后几次有孕都未能保住, 但如今诚郡王已经成年, 有了家室,也算是终生有靠。皇上不恋美色,重情重义, 后宫的妃嫔不过这么几个,都差不多是相处了快三十年的老人了,她主管后宫内务,除了节礼初一十五的日子外,连大家的请安都免了,今日庄妃怎么会突然来访?庄妃放下茶碗,看着皇后笑道,“这不是想跟姐姐讨个情儿嘛。”“怎么了?”皇后道。庄妃微垂了下眼皮,恰到好处的妆容让她显得有一丝丝软弱与担心,她有些伤感道,“诚郡王妃连日里身上不好,我请胡太医去看了几次也不见好,想请姐姐开恩,多派两个太医去瞧瞧。”原来是为儿媳妇讨医生来了,皇后立马点头道,“那孩子怎么病了?是了,有些日子没见她陪着诚郡王来请安,妹妹你放心,我这就叫太医院的院首大人跟王太医一道去诚郡王府。”她偏过头,叫自己的大宫女亲自去,“端宣,你跑一趟吧。”“是的,皇后娘娘。”端宣蹲了下福,在门外再叫了两个宫女陪着她一路去。“多谢姐姐体贴。”庄妃感动得拿出帕子在自己的眼眶下轻轻按了按,松了一大口气道,“若是能赶在宫里年宴的时候好起来,那就好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