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红楼之步步为赢 > 第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节

  红楼之步步为赢

这么细细一思量,要拯救十二钗的命运,从根上还是要先救这贾府才行。可一想到贾府被查抄核心原因并非只因内宅之事,更多是外面所迫,而现在自己只是一个身居内宅的老妇人,现在连身边的人都叫不上名字,又如何将手伸到外面去呢。这真是个难题。史菲儿胡乱想着,辗转反侧,久不能眠,不知过了多久这才沉沉睡去。翌日,史菲儿醒来微微有些头疼,昨夜倒是做了个奇特的梦,梦中她是史家大小姐,坐着花轿热闹隆重的嫁入贾家。此后和贾代善生了两子一女,长子袭了爵,贾代善死前在御前给次子讨了个官。自己在梦中看儿子娶妻,女儿出嫁,嫡孙出生。似乎是老太君一生的经历如走马灯一般在自己面前过了一遭。而且早上睁眼再看到昨日伺候跟前的小丫鬟也忆起了名字。细想来应该是不知不觉中继承了贾母一生的记忆。这可真是从天而降的大馅饼啊,史菲儿开心地接了个正着。至少现在人都能对上号了,不用担心自己乱说话被人以为患上失忆痴呆之症了。那现在开始就好好想办法挽救这要被抄家的贾府了。不过这样一个除了门口的那对石狮子是干净的连将内囊都快翻出来的贾府,想要挽救无论是从史菲儿主观意愿还是客观实际情况还真是很有难度呢。“媳妇来给老太太请安。”这一大早大太太和二太太就急急过来请安了。史菲儿不禁有些感慨这古代年轻媳妇着实不容易,起得早不说,一日三餐还要过来伺候着婆婆吃饭,而且通常要婆婆吃完了自己再回去吃。别人吃饭自己站着看着伺候着,且不说这婆媳关系本来就难处,单是这样一样长久下去,也难保当媳妇的心里没有怨气。早膳和昨日晚上的也没啥大的区别,依旧是精致小菜配上清粥,史菲儿想起,这似乎是贾府的规矩,凡是大病初愈都要先净饿几日,吃些清淡的,慢慢恢复正常。如此看来自己想吃到红楼宴还要等上几日呢。史菲儿瞅瞅身边立的两位儿媳妇,有些不太适应。也难怪,现在人吃饭极少有人在旁边立着帮你夹菜,而且就这么站着,一口口看你吃,这么伺候着,简直是让史菲儿难以下咽。可是心想要是立刻改了这规矩也不好,一来,记得红楼梦中富贵之家几乎都是这样的,规矩众多,等级森严,各个行事都要谨慎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坏了规矩,轻则被人耻笑,重责会挨责罚。故而要是史菲儿上来先将此规矩改了不让儿媳妇儿们伺候了,反而显得没了规矩。二来,史菲儿也想多了解了解自己的这两位儿媳妇,越是小事,才越见得人的本性。虽说那时候伺候公婆是做媳妇的本分,但这孝顺也还是分真孝和假孝呢。史菲儿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古语不是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说么,干脆就先从这身边开始修理这贾府吧。第九回两位儿媳不知此时史菲儿正在打量自己,依然循了旧例,布菜盛汤伺候贾母跟前,倒是颇为熟练。特别是这二太太王夫人将贾母的口味琢磨得一清二楚,此时的史菲儿已经有了先前贾母的记忆,故而能看出这王夫人卖力讨好,反观大太太,却未如此,只是循规蹈矩依照吩咐伺候罢了。史菲儿记得红楼梦中对贾赦的这位原配夫人语焉不详,甚至究竟是姓张或是姓李也未明示,而且过世较早。史菲儿对这位大太太自然也没啥印象,唯一知道的就是贾琏应该是这位原配夫人所生罢了。之后贾赦又娶填房邢夫人,那位大太太贪财吝啬,又一味怕着贾赦,对贾赦的种种恶行没有半点规劝,反而纵着,实在让人无法心生好感,因此在贾母心里那位邢夫人大太太不过就是应了个景充着个数罢了。不过现在史菲儿从贾母的记忆里来看,贾母对这两位儿媳妇还算是满意,欣赏贾张氏的温柔娴静,也中意贾王氏的干练爽直,虽说对二太太多些偏爱,但也不为太过。这点倒是让史菲儿有些吃惊,因红楼梦中贾母偏心可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对于王夫人所生的那位衔着宝玉降生的公子哥贾宝玉更是视为眼珠子,让王氏当着荣国府的家,二房也住在荣禧堂内,可算是对这一家子宠爱过头了。导致史菲儿初看红楼梦时错以为那贾赦只是借住在贾府的亲戚,甚至还不如薛姨妈来的亲近。众人观书,解得百味。红楼梦是本奇书不假,多数人看时多半都关注宝黛钗三人欲说还休的恋情去了。而史菲儿却很在意贾母,或许是有些感同身受的缘故,史菲儿对于贾母如此偏心是有几分恨意的。觉着这位老太太不应该算是个糊涂人,可却因偏心办了糊涂事,若是她不对老二家那么宠,对老大家那么疏,说不定贾家结局也会改变一二。史菲儿想着既然是要开始着手整治贾府,那第一步自然先从这贾母开始。最好趁着现在贾母还未表示出太多偏心时,先将这股风气正过来,免得日后越演越烈难以收场。想法是好的,如何操作,这的确有点伤脑筋。根据这两天得到的信息分析来看,自己此番穿越似乎有点早,早到那金陵十二钗还没有几个出生的呢。不过也算是件好事,这样自己的时间够多,在等待十二钗出现前,若是能将贾府收拾利索了,将来也能成为其众人的依仗,这也不失为个不错的选择。“老太太可好些了?”贾赦端坐堂中捧着个扇面仔细端瞧,见夫人贾张氏回来,先问了一句。“已经大安了,”张夫人点点头,只是眉头微皱,有些欲言又止。贾赦见状倒是笑了,“夫人,我这把扇子可不是新入的,是我祖母留给我的,你可不要以为我又去孝敬那些古董商人了。”听贾赦这么一打趣,张氏倒是也笑了,“瞧老爷说的,我原不是为此事。况且若只是一两把扇子老爷买来赏玩也是雅致之举,为何要责怪?”贾赦听言将扇子拾起,继而问到,“那你因何事犯愁?”贾张氏顿了顿,“我若说了老爷勿怪。”贾赦点点头,让大太太坐下,“只管说便是,不过先坐下吧,你身子越发沉了别太累着。”贾张氏脸上浮现一抹红晕,贾赦看了更是喜欢,张夫人见状扭了脸,沉吟了下,方慢慢开口,“今日我去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竟细细问起瑚儿来,我私下想着莫不是老太太想接了瑚儿去身边养着,故而有些疑惑。”“怨不得说这妇人多心,那瑚儿是老太太的长房嫡孙,多问几句也是正常,就算老太太要将瑚儿接到身边去养,也是因你现在身体不便,对你的体谅,你莫要多心。”贾张氏听贾赦如此说,将愁容收了,笑道,“我原本是怕老爷舍不得呢,没想到老爷倒是比我放得下。”“我怎会舍不得,我是在祖母跟前长大,自然了解这隔辈亲的好处。”贾赦又将那扇子捏在手中摸了摸,转头对贾张氏笑着说道:“我今日且要跟你说说瑚儿那小猴崽子,可真是气死我了。我想着他也不小应该开蒙,特取了部书给他,没料想府上来了个客,我去了半日,回来一看,那书上尽是鬼画符了。”“老爷没责罚瑚儿?”贾张氏急忙问道。“责罚?那猴崽子看我变了脸,一溜烟跑了,嘴里说是几日没见老太太了,要去请安。”贾赦顿了顿,“算这猴崽子机灵跑得快。”贾张氏一笑,心内了然,知道贾赦不过是嘴上说说,哪里下得去手,也不再多言。坐在屋子正中的史菲儿现在颇有点头疼,只是因为今日吃饭时想多了解些情况,就顺嘴多问了几句自己未见面的便宜孙子的情况。一来自己并不记得红楼梦中有贾瑚这个人,想多多了解了解。二来贾珠早亡,书中提虽提到但也着墨不多,况且贾珠的遗孀李纨也是十二钗之一。故而史菲儿对这两位挂在自己名下的孙子颇有些好奇,自然也就问得细了些。谁知两位儿媳妇才走,自己没休息片刻,这两位嫡孙就前后脚都到了,先是规规矩矩问了安行了礼,史菲儿见两个小孩子生的粉雕玉琢的煞是可爱就留下多玩一会儿。可是这小孩子不过四五岁,哪里能安安生生坐着,况且史菲儿觉得这贾母应该平日里都是很疼爱这两个孙子的,这两个没了父母的约束,又仗着祖母的宠爱,片刻的功夫就现了原形。一会儿去廊下逗鸟,一会儿要去池塘钓鱼的,史菲儿怕小孩子没轻重,被鸟儿啄了手,也怕不小心滑进池塘,只得用点心哄着,这两个小家伙又闹着史菲儿要讲故事,史菲儿无奈搜肠刮肚的将自己知道的儿童故事略略改了改讲给两人听,怎料想,或许史菲儿的故事太过新奇,两人听得入迷,听了一个又吵着史菲儿再讲一个,一连讲了五六个说的史菲儿口干舌燥,两个小孩却毫无厌烦之意。或许因为史菲儿现在占的是贾母之身,有了年纪易感疲劳,被如此一闹,就觉得有点头疼。或许也确实凑巧,正当史菲儿头痛不知该如何打发这两个小家伙的时候,有婆子进来禀报,说是林府有信送到。史菲儿听,心里一喜,忙打发人进来。这两个小孩子见祖母这边有了事,又乖乖的恢复成之前规规矩矩的样子,端坐在一旁吃起点心,史菲儿见状松了口气。林府送信的人站在堂下,史菲儿借助贾母的记忆得知此人应该是跟在贾敏身边的宋嬷嬷,早年是自己陪嫁,行事小心谨慎深的贾母和贾敏的信任。此番贾敏让她来送信,应该是林府有了事情。只是自己穿越时间太早,史菲儿完全想不出林府能有什么事。宋嬷嬷向贾母施了礼,问了安,毕恭毕敬地呈上信。史菲儿将信展开,快速看了一眼,急急的问:“这信上说的可是真的?”宋嬷嬷点点头,笑着答,“八九不离十呢,只是正式的旨意还未下,太太这边让先告知老太太一声。太太还说,过几日想来看望老太太呢。”史菲儿捏着信佯笑着点了点头,又问了几句家常,宋嬷嬷也一一作答,史菲儿依照惯例又命人赏了宋嬷嬷,才叫人回府去了。史菲儿捏着信,细细思考起来,这信中说林如海颇得皇上倚重,此次点了其放了外任。待圣旨一下则要出京赴任,贾敏也应一同前往,故而过几日来府中向贾母辞行。此事若要原来贾母看来,必定以为是天大的好事,女婿深得圣上眷顾,升官居要职,虽然说是要离京,但总体是喜事一件。只是现在换做史菲儿就乐了不出来了。虽不知道此番林如海是任了个什么官,但史菲儿很清楚若这林如海若要去扬州当什么巡盐御史就离全家玩完不远了。先是贾敏客死异乡,后就有这林黛玉初入贾府一说,而后没几年林如海自己也死了,林黛玉就彻底成为孤女,这也是她悲剧命运的最根本原因。若是从小父母俱在,贾母记忆中那贾敏又是个聪慧温婉之人,将其养在身边亲自教导,这林黛玉性格应该也不会变得谨慎多虑,每行一步都要思踱再三,其命运也会因有父母在改变不少吧,必然不会成为红楼梦中所述薄命司金陵十二钗头号人物。史菲儿捏着信,更觉得手里沉甸甸的,这可是自己想要改变金陵十二钗命运遇到相关的第一个事件了,可这个局怎样能破呢?史菲儿想不出来。入了夜,史菲儿又细细将今日所遇之事又在脑海内过了一遍,除了依旧对阻止林如海调任一事无方可解外,史菲儿倒是发现,今日所见的贾瑚、贾珠以及要回来看望的贾敏都是书中甚少或未提过的人物,自己只是知道其结局。如果将自己此番要更改十二钗命运视为终极任务的话,不如先将此三人的命运改了,一则这些人在书中或府中也并非小角色,二来自己也能练练手,看看蝴蝶效应之说是否真的存在。三来那两个孩子生的极好,又懂事乖巧,史菲儿自然不忍眼见其红楼梦中两人结局。又过了几日,贾敏果然回府来拜见贾母。史菲儿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贾母记忆中对这姑娘是十分宠爱,甚至胜过两个儿子。而此女也聪慧过人,史菲儿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像让其生疑。贾敏回府,众人皆是欢喜,独独除了一人心中不悦,这自不用说了,此人便是贾政之妻王夫人。第十回话说这贾敏回贾府,内眷具为欢喜,独独王夫人一人心中不喜,虽说姑嫂不合乃世间常事,这也不足为怪,只是这一对姑嫂不和多半是王夫人自己折腾的。贾母生了两儿子一女,长子贾赦一落地就因婆婆喜欢抱到自己跟前亲自抚养去了,这样自然让刚刚做了母亲的贾母心生不爽,毕竟初为人母还未体验这其中苦辣酸甜呢,就直接被剥夺了权利。虽说日日也能见着儿子,但毕竟不是抚养在身边,时间久了或多或少还是生出了些疏离。贾母那时是小辈对此事敢怒不敢言。过了两年又生了贾政,贾母甚怕婆婆也将其抱走抚养,但那时婆婆年事已高,精力体力有限况且府中嫡长孙已在身边,对这个孙子就有些不太在意。贾母一面开心可以亲自教导抚养,一面也因婆婆的怠慢而为贾政不平,故而全部心力都倾在贾政身上,大有补偿之意。儿子长大娶妻,这老大媳妇是贾代善和婆婆定下的,起初贾母也不大欢喜,但见人入了门行事风格端正大方,性格又温柔,也渐渐喜欢起来,后来老二媳妇进了门,性格倒是对了贾母的心性脾气,加上这媳妇是自己相看订下的,贾母自然是格外看重。因此就现在情况而言,贾母对自己这二个儿子,有六分向着贾政,四分在贾赦。贾母想着依着国法族律自己疼爱的小儿子将来分家总是要吃亏些,趁着兄弟尚未分家故而多多照顾些。只是并没有红楼梦中记载那么夸张罢了。但毕竟不管怎样再向着贾政一家,对媳妇总也不能越过自己的亲闺女去。更何况贾敏未嫁之前就是贾母的心头肉,深得贾母偏爱。若是别人家见此情景,有眼色的媳妇自然会多多顺着婆婆的意对小姑子谦让一二,可这王夫人偏不,她见贾母向着自己闺女,又时常将自己的梯己之物赏与小姑,心里就有些不爽。贾敏自幼读书,文采诗文俱佳,可王家养女儿遵从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王夫人虽说识字,但文采诗文方面的造诣自然就落了下乘。可偏偏张夫人出自饱读诗书的清流一脉,谈吐不俗,才情上佳,贾敏因此和大嫂子走得更近一些。如此一来,王夫人更是看贾敏不喜。但不喜归不喜,也只能在心里恨恨,不敢挂在面上。贾敏未嫁之时,偶尔拿捏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给小姑子添添堵罢了,这些贾母虽看在眼里,但一来事小,二来贾敏也不以为意,故而也从未放在心上。如今贾敏已嫁人,这样机会也少了许多,王氏也消停了不少。可偏这次因贾敏是缘于随林如海出京赴任,王氏想起自家老爷官运平淡,偏又听得林如海高升重用,心中更是不爽,对贾敏又厌了一层。此番旧事暂且不表,单说贾敏到了,自然要去贾母处拜见,两位嫂子知其今日要来,也早早过来伺候着。众人相互见礼不消细说,礼罢了史菲儿遂让众人坐下一起聊天。“母亲今日可好?”贾敏笑盈盈开了口。或许是多日不见,又或因自家有喜事精神不错,史菲儿觉得这贾敏看起来比记忆中要胖些。史菲儿点点头,“还好还好,一把老骨头了喽,将就着过吧。”史菲儿轻描淡写一句,并不愿深聊。可哪知贾敏一脸关切,“听闻前几日母亲竟昏睡了三天,此番虽看起来神采俱佳,但还需要好好调养调养,不知有母亲这几日还有没有请郎中复诊,脉相如何?”这贾府的消息往外传得真是飞快,史菲儿心里叹了口气,此番自己穿成贾母后,怕横生枝节因此下令府内禁说自己病了一事,哪曾想自己许久未登门的女儿却已知晓。生病之事倒是不碍的,知道就知道了,若是以后其他什么事也如此这般传得飞快,这后果就无法预知了。况且这传话最容易变形,经上几个人添油加醋一番,那话的味道就变了大半,原本不起眼的小事,经几番传讲说成危言耸听之事也颇有可能,那三人成虎便是如此。看来这贾府里的下人也需要赶紧收拾敲打一番,否则日后有点风吹草动还不折腾得满城尽知了。不过贾敏如此一问也是做女儿的心疼母亲的表现,史菲儿也不想深究,便点点头道,“年纪大了,难免如此。这郎中太医多不过是开些凝神定气的方子,你也不必太在意。”贾敏听完应道,“母亲如此说实为我等晚辈宽心,但还望母亲多多体恤我们,切不可刚好几日就断了药,总要吃上几幅巩固一二。”听到此话,史菲儿也就只有苦笑了。史菲儿平生最烦吃药,在现代生病了西药片都不愿服,更何况这一大碗一大碗的苦药汤子。而且还要连着喝,喝上好几天,自己想偷偷倒了也因身旁有人而倒不得。俗语说是药三分毒,又是这么一大碗,史菲儿每天都是咬着牙捏着鼻子努力灌下,天天就盼着将这药早点吃完了事,这回贾敏还要让自己再多吃几幅巩固巩固,岂不是要了老命。史菲儿连连摆手,“这身体原有定数,且那药也是能乱吃的?我不过是偶发小疾,若常吃吃出大病,那可是要苦了你的嫂嫂们。”说罢,史菲儿瞅了眼张夫人和王夫人,就见贾敏偷偷给张夫人递了个眼色,一脸无奈,心里便知缘由。想必自己不喜吃药,这张夫人已知,只是不敢苦劝,怕惹恼了贾母,今日遂借贾敏之口劝解一二,这也是其一番孝心。史菲儿暗自记在心头不提。“老太太是拿我们说笑了,媳妇哪敢言苦。但话说回来,虽说我们也想在床前施汤奉药的聊表孝心,但若是老太太身康体健,我们更是乐得自在。”王夫人笑着将话接了过去。张夫人也配合着点点头,“府里每月三次拿了老爷的帖子请太医院的张太医前来为老太太诊脉,因老太太病了几日,此番醒来,便请张太医隔五日来诊脉一次,今日也要来呢。妹妹放心。”贾敏点了点头,将此话搁下不提,众人又闲聊几句,一会儿就有丫鬟禀告说是两位哥儿一起来给老太太请安了。这两个小魔头又来了,史菲儿顿时就觉得脑袋一大。那日给这两个小家伙讲了几个故事,这下倒好两人每日请安后就赖着不走,定要听完故事才行。史菲儿被缠的无奈,只得每日和两人约定,一日讲一个故事,不知今天有贾敏在,这两个小家伙是否能不那么缠人。贾瑚和贾珠双双进了屋,先向贾母问了安。又向自家母亲和姑姑问安。此时王夫人见贾珠,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小姑子处处胜自己一头,模样相貌、文采修养自己的确不及。但怎奈自己肚子争气,一举得男,生下荣国府府的嫡长孙,这世道母以子贵,这小姑子出嫁也有些时日了,可惜命运不济,嫁去没几日这公公就去了,守孝三年,守孝未尽自己父亲也驾鹤西游,好容易出了孝,一年多也没有消息。听闻林家人丁单薄,对子嗣一事份外上心,可她偏偏无所出。王夫人想到此更是又将珠儿揽入怀里自己得意。贾敏因自己膝下无子,便对小孩子格外喜欢。将贾瑚贾珠拉致跟前,细细询问,见两人机敏聪慧,又生的伶俐可爱,心里更是又爱了几分,特特叫人回了府上去了两幅端砚,四盒子徽墨,两刀生宣两刀熟宣再做表礼,送与二人。贾瑚贾珠倒是素来喜欢这位姑姑,纷纷欢天喜地谢了。原本想再央着贾母讲故事的,但因此时长辈具在,二人只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开口,但又不死心,于是各自赖回自家母亲身边不肯走,张夫人倒是不以为意,只当是自家孩子喜热闹,王夫人则是继续暗喜,接着炫耀自己儿子。众人说了会儿话,便到了晌午,史菲儿循惯例留贾敏吃饭,母亲留,贾敏自不会辞。史菲儿见今日人多热闹,趁机也免了媳妇伺候,让媳妇带着孙子一起落座,将一大桌子坐了个满。这几日,史菲儿天天清粥小菜,口中寡淡无味。今日宴客自然不是清粥小菜了,厨房为讨贾母欢心早就将贾母与贾敏素日爱吃的菜端了上来,史菲儿见了也欢喜,没想到这贾母竟然和自己口味颇为相似,一把年纪了却也是个爱吃肉的主,此番可是趁了自己的心意。而且身边没人伺候着,自己动手也更为自在,史菲儿觉得自己这顿饭吃实在舒畅。贾敏不知为何却提不起胃口,面前的这道清蒸八宝酿乳鸽是自己平日的最爱,可惜今日方吃了一口就觉得恶心不已。想着换个口味便随意拣了一筷子红焖羊筋,还没送进嘴里,就觉得膻气扑鼻,强忍着才没吐出来。史菲儿在这边品着红楼宴并未在意,而那边张夫人却看在眼里,细细观察了一阵问道:“妹妹可是哪里觉得不舒服?”贾敏眉头深锁,压了压想吐的欲望道,“我也不知怎么了,只觉得这几日身上乏的厉害,今日怎么连平日喜欢的菜也闻不得了。”说完又觉得腹内一阵翻涌。张夫人听闻,歪头仔细瞧了贾敏片刻,忽然压低声音又问,“妹妹这月小日子可来了?”听到此,史菲儿也吃不下饭去,便住了筷,瞅着贾敏。贾敏略微迟疑答道,“推了几日,还不曾来。”史菲儿一听也跟着紧张起来,心里胡乱琢磨着,这回该不会是有了吧。可是若是按照书里的记载,这距离贾敏生黛玉还早着呢,难道忽然间就改了剧本?难道是警幻那家伙又做了什么手脚?第十一回听闻贾敏如此说,史菲儿越想心中疑窦越多,眼波一转便笑着开口说,“巧了,刚才还说张太医今日要来给我诊脉,姑且先别给我号了,赶紧给你看看吧。”话音未落,就听见有丫鬟来禀,说张太医到了,来请脉。史菲儿一笑,“今日真是巧上加巧了,想谁来谁,快去号脉,我等你好消息。”说罢连命丫鬟婆子送贾敏前去。只消半柱香的功夫,贾敏面有喜色而归,史菲儿见状心知十有八 9就是了。笑着打趣道:“怎样?应该别是让我们空怀喜一场吧。”贾敏笑着点点头:“张太医说时日尚浅不敢定论,但8九不离十了。”众人一听,忙来道喜不迭,贾敏更是一脸喜色,乐呵呵地都应了。史菲儿又仔细地想了想,在书中明确记载林如海娶妻贾敏,有一女一子,但儿子养到三岁便没了,只留黛玉一人。而且现在距离生黛玉时间还早,如果不是警幻在捣鬼,那或许只因这一胎时日尚浅,贾敏没经验又没有觉察,加上随林如海出京赴任,路途辛苦自己折腾掉了也不自知。或许恰巧因此又伤了身体,所以后来子嗣就变得更为艰难。史菲儿按照这思路推断了一番,便更觉得占理。这么算来为救黛玉,则必先要救贾敏,想要救贾敏,还是应从先保住这胎开始。不管将来是男是女,这黛玉有了兄弟姐妹也多了人照应,自然是好事一件。听闻喜讯的史菲儿忙遣人给张太医封了一封丰厚的诊金,转身又特地谢了张夫人,夸赞她细微体贴,让其早早歇着养胎去,之后遣散众人,独独留下贾敏,打算两人要说些梯己话。两个小孩子见今日听不得故事了,走得时候都有些不情不愿蔫头耷脑,张夫人对贾敏叮嘱一番禁忌方才离去,唯有王夫人嘴里说着恭喜话脸上却不大好看。母女二人进了内室,将下人仆从都遣走,两人这才坐下来安静说话。贾敏依旧担心贾母身体,又细细问了一番才放了心。史菲儿瞅着,觉得贾母这个女儿倒是没白疼,于是原本想救贾敏的心也又增了几分。史菲儿拍着贾敏的手慢慢道:“这已有好消息了,如今打算回去如何料理。”贾敏被贾母如此一问羞红了脸答道:“自然是要禀告老爷和家中老太太知道。余下的女儿打算多问问婆婆与嬷嬷们,早早准备起来。”史菲儿如此一听就知道贾敏对这事并无准备,也毫不熟悉。想来也是,这边两位嫂子有孕时她已出嫁,而婆婆那边连个妯娌也没有,算起来竟是身边连个有此经历的人都是没有的。而且她婆家本来就人丁不旺,虽说老人家盼望子嗣但也对此事想必也不会照料的过为周全。况且那时又非现世,随便上网一搜,各种孕期保养注意应有尽有,此间这里还是口传心授的多。史菲儿拉着贾敏的手道:“想来你也是个不经事的。此事乃是林家大事自然要先告知你家老爷,你今番有孕还要请他对你多加照顾体谅才是。”贾敏点点头,“老爷对我算是照顾有加,如今出了孝,因未有喜事还时常安慰我,说子嗣之事乃上天注定,急不得。”史菲儿听闻也点了点头,这点林如海倒是和书中所述相同,虽为子嗣有几房姬妾,但和贾敏情投意合也是真,想那黛玉入府前,林如海说其不娶继室也可以证明其对贾敏有一番情谊。转念一想,史菲儿又开口说道:“不过你有孕一事不宜立即告诉你家婆婆。”贾敏一愣,不解其意忙问,“母亲这是何意?”史菲儿捏了个梅子蜜饯递给贾敏解释道:“其一此番你是在娘家中诊出有孕,此事就为不妥,其中缘由我自不必说,你等聪慧一想便知。其二你婆婆年岁已高,如今你脉向尚浅,虽说这张太医乃杏林高手,但也不能说完全确定,倘若不是,岂不让你婆婆空欢喜一场,怕那时添喜不成反而落了埋怨。”史菲儿见贾敏点头,又道,“况且头三月更是要紧,等你定了稳了,再告知你婆婆,她必定欢喜。”贾敏一一记下,想了一番,忙又笑着催问,“母亲还有其他应注意之事,快一并说给女儿吧。”史菲儿笑道:“是是是,自当全告诉你。我先问及你个旁外话,如今你家老爷这这房中还有几人?”贾敏听闻此言微微一愣,开口道:“原有老太太送的两人,后我又给了两个丫头。”史菲儿一听,心想这林如海还挺有齐人之福的,这比现在贾赦房里的都多。贾敏见贾母脸上颇有不悦之色,便又解释道:“这四人平常也还乖巧听话,不像是惹事生非的。”史菲儿可不这么想,自己又有现世和太虚幻境的一番经历,自然比旁人想的多。况且现世执行都一夫一妻制,从现世过来的史菲儿对这里的一夫一妻多妾早就是看不惯的,只不过以目前自己的能力还不能改变罢了。特别是继承了贾母的记忆,看见这个做婆婆的没事给自己儿子房里送个人就更是不能理解,这不是摆明给自己儿媳妇添堵么,将自己受过的罪又演至他人身上有意思么。况且这人心尚且隔着个肚皮呢,你以为你的丫头就是忠心于你的?呵呵,她们能选择当人妾室之时就已不是跟你一心,那时心里想着的是自己终于有机会去攀高枝去了,倘若日后再生下个一男半女此生便能稳稳的享受这富贵了。虽然如此算计也不算大错,史菲儿看过些历史书籍,过去人虽生下的多,但养活的却少,除了得病早夭,也保不齐有心内歹毒的为自己算计伤了他人骨肉的事。想到此,史菲儿忽然想到,书中没有并提及黛玉有兄长姐姐,也有可能是因贾敏这一胎有人动了心思故而没保住,而且她自己不知。再想到那红楼中可是清楚记载着林如海是有过一儿子的,可惜三岁上死了。细想这样子嗣单薄的人家有一子该是如何宝贝,况且已养到三岁却死了,这猜度让史菲儿忽觉得背后一凉,定要好好敲打敲打贾敏让其重视此事,此番先小人之心防范未然也是为了她好。想至此史菲儿又慢悠悠地开了口:“这做母亲的,自然多为自家孩子打算,这也不是错事。总要仔仔细细考虑周全了,你身边的人多是没经历的。过两日我帮你寻两个行事妥当稳重的嬷嬷去,也算是能帮衬一二。我知道你素日是个心善手软的,做姑娘家这是美德,但管了家也别太纵了他们,若是身边有那一心只想攀高枝的,自然府中太小,不能承载,索性放了出去,任其去博。”贾敏原本聪慧,一点即透,况且史菲儿说的已经很是明白,略微一琢磨即都通晓。暗道自家母亲为己想的周全,自己未经此事,此番若没母亲提点自己,回去必是兴高采烈势必让阖府尽知。但这府内有多少人是真心为自己着想呢?说不得还会有人使些绊子,一旦中招,到时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能否保住尚且两说。今日一席话,更是让贾敏对贾母心生感激。史菲儿说了半日,口舌干燥,叫丫鬟上茶,端起茶碗对贾敏道,“最后一事,这喜事你可要记得最好让你家老爷亲自说与你家婆婆听,或者你亲自禀明也可,断不可让旁人说了去。余下的还需注意事由也颇多,我年纪大了,一时难以想得周全,过两日,待我细细想到了,再送于你府上去。”贾敏点了头,知道此时贾母是让自己告诫今日跟着自己已经知道信的丫鬟婆子们,别为了邀功回去立即向自家婆婆去泄密,如此一来,自家母亲苦心为自己周全的事怕是打了折扣。想到此贾敏便将自己带的丫鬟婆子一并叫于厅堂,当着贾母的面开了口,“今日你们陪我走这一趟着实辛苦,回去都赏一个月月钱。”众人听贾敏如此一说,便知是因为贾敏此番在府中验出有喜,心情大好,故而命赏,各个皆都欢喜,其下便有人动力心思,想着第一个去府内老太太处去讨喜,想那老太太盼有子嗣多年,如今成真,不知道给报喜的要多少赏钱。此番正打着主意,哪知贾敏又冷了脸,说道:“带你们出来,就知道你们平日行事稳妥,今日在府中之事若有人多言或是乱传话,或是想着拔尖去冲撞了家里老太太,我也不管你平日如何,若传至我耳朵里,立刻撵出府去。我林府门风甚严,容不得这乱传话的人在。”原本动了心思的婆子丫鬟听见此语,心内一惊,以为心内所想之事已被贾敏洞悉,忙忙诚惶诚恐,皆道自己不敢。史菲儿见状一笑,知是贾敏此番将人震慑了,但这事不能光吓,也要哄上一哄,便开口说道,“你们听闻主母喜事,替主母高兴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只因时日尚浅不能定论,倘若白白哄了你家老太太一场,倒是不美。不过既然是喜事,我这个将要做外祖母的也要讨个喜不是?”史菲儿遂吩咐丫鬟白鹭打开匣子取出一把花开富贵金锞子赏与众人。众丫鬟婆子见贾母出手打赏如此阔绰,都是一惊,随后各自喜滋滋将赏钱收下。私下思量今番已得两处赏钱,若如贾母所言,偷偷回去向老太太报喜,这未定之事若万一不是,日后自己定没有好果子吃。况且若是真的,等待日子久了自家老太太定能知道,到时少不得又赏。如次这般众人皆丢了回去讨赏争先的心,只是乐滋滋将赏钱揣入怀中。贾敏将此番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第十二回在贾府待了一日,贾敏回到府上又将今日与贾母所言之事仔仔细细思量了一番,于是心下决定暂且再等上几日,待府中依循惯例为老太太请太医号脉时顺便替自己再做诊脉,到时借太医之口公布于众。今日就先将此事只告知自家老爷知晓便是了。林如海将要离京外任,故而这几日颇为忙碌,回府也较平日里晚些。回府后照例先去给母亲请了安,才去贾敏院中。进了院就发现今日和平日有几分不同,这丫鬟婆子都在屋外立着听宣,脸上个个皆有喜色。进了屋四下静悄悄的,只见贾敏正端坐在灯前挑着花样子,便近前将灯拨拨亮。凑近一瞧,只见贾敏一手捏着五子登科,一手又拿着多子福寿,比来比去不知该选哪个。林如海看了,想着今日贾敏回贾府,必是见其嫂子又要再添麟儿,此番正准备贺礼呢。林如海瞧着心里微微有些失落,轻声叹了口气。贾敏见林如海进屋,忙笑着起身相迎,手里花样子却依旧舍不得放下,便拿了过来,向林如海问道,“老爷觉得哪个好些?”林如海不忍拂了贾敏的兴致,随手一点说道:“这个好些。”贾敏听了此言便将多子福寿的花样撂下了,拿起五子登科笑着对林如海道:“还是老爷选的好,想我们林家的孩子还是这五子登科更来的喜庆。”林如海听了此言具是一愣,“太太的意思是?”贾敏含羞点了点头,又忙道,“今日回府,老太太又留饭,推辞不过便留了下来,没吃几口就觉得恶心不适,恰巧张太医来给老太太请脉,我蹭了老太太的福,也去号了一下,没想到竟是了,只是张太医说因日子浅不敢确认,但八9不离十了。”听了贾敏这一席话,可是将林如海喜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先是急急拉着贾敏坐下,自己却又不坐,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转了几圈忽然拔脚就要往外奔,贾敏赶紧叫住问道,“老爷这是要去哪?”林如海回道,“去禀明老太太去。”贾敏急忙上前将人拦了,慢慢说道:“想必现在老太太已经睡下了。老爷此番再去惊扰了也是不好。我想着再过几日待循例给老太太请太医时再去诊脉,这样一来日子也久些,虽太医说是十之八9,但万一不是岂不枉老人家空欢喜一场,故而还没禀明老太太。”林如海听罢略略沉吟,点了点头道,“夫人考虑甚是周全,我自顾着自己欢喜了,反而不及。”可是林如海虽驻了步子,但却依旧闲不下来,捧了部书出来,开始准备给这孩子起名字,贾敏见了更是笑到合不拢嘴。贾敏和林如海耐着性子苦熬了几日,待到给老太太号脉问诊的王太医到了,又复了诊,果然如张太医所说贾敏有孕在身。听闻此讯,林家老太太乐的合不拢嘴。全府上下皆多赏两个月月钱,又对伺候贾敏的丫鬟婆子一通加赏。忙叫人还开了自己的陪嫁,取出不少好东西给贾敏添喜,又翻出不少好料子给未来的孙儿置办衣物,一时间林府上下皆是喜气洋洋。且不说贾敏回林府确定有孕一派喜气,单说贾府这边史菲儿这几日可是没有闲着。因贾敏一事史菲儿大受启发,这尽信书却不如无书。史菲儿发现那红楼梦一书虽然所记事项众多,又将众人性格结局均有描述,但因自己穿越的时间尚早,期间种种并未发生或仅仅只有个苗头。例如此次贾敏有孕一事就是其中未写入书中,偏偏又发生的一件,幸而此番察觉尚早,否则也很有可能就被忽视过去了。原先自己想着要改十二钗的运势,必先救贾府之颓势。但如何挽救贾府颓势,却是千头万绪。现如今发现若是自己现在就开始下手筹划,仔细盯着书中提及或未提及的诸事,努力朝自己期望的方向引导,或许贾府整体运势因此而变,那样也不用等上那么久才能改变这金陵十二钗的命运,说不定贾府运势一变,连带这十二钗的命运也随之变了。想到此,史菲儿不由得兴奋起来,每日闲暇之时就将这贾府上下人员事宜关系脉络等等都悉数盘算一遍,几天下来,终于不再感觉是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了。史菲儿心中又将各项想做事宜都先后排了个序,思前想后一番决定有一件事居于首位,必须尽早解决。现在宁荣二府中宁国府尚且不论,且单说这荣国府这一门。如今这荣国公已逝有四年,众人也都出了孝。现大房袭了爵分院单住,的确住在如书中所述的漆着黑门的院子里,而贾政倒是跟着贾母住在荣禧堂。史菲儿记得红楼梦一书中如此记载让很多读者对此事颇为不解,不过如今有了贾母的记忆,史菲儿倒是能体谅一二了。因贾赦袭了爵,又因是降等袭爵的,若住在荣禧堂内则必然要改换匾额更迭门庭,若是如此必是大动作。而此时贾母尚在,又居于荣禧堂,众人身上皆都有孝,也不适宜如此操办。只得将府里一处大的院子拾掇了,让贾赦一房众人先搬了进去。因贾政自幼便长在贾母身边,此时也依旧随贾母住在荣禧堂。而此番荣国公过世,按理贾政应该搬出荣禧堂,只因贾母多偏袒些小儿子,况且大儿子已搬出,身边也不能无人支应,就想留小儿子出了孝期后再搬出荣禧堂。当然这些都是贾母自己的打算,并未告知其他人知晓,至于为何之后如红楼梦中所说贾政居于荣禧堂十数年,这史菲儿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史菲儿也懒得去猜想,反正此番现在由自己做主,便不会让此事发生就是了,先将一切危险的苗头都先扼杀于摇篮中。换房,各归各位这便是史菲儿想要做的头一件事。毕竟现在因贾母尚在贾政及二房一家一起在荣禧堂住着也就住着了,但是若是长久住着,一是于理不通,虽然史菲儿个人对这些礼教纲常不太在意,毕竟现代人可是推崇谁有能力谁上的。但自己现在所处环境不同,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这道理,史菲儿还是懂得。二来,红楼梦中因二房久居正房,众人皆以为是贾母偏心所致,也使得兄弟间不合,妯娌不睦,甚至让二房多了些心思。可是换房、各归各位这话说起来虽简单,但办起来却难。首先便是要想个由头让两房接受各归各位。可是这由头却不好找,总不能自己第二天一睁眼就对着两个儿子儿媳说,你们两家把屋子换了,老大回荣禧堂再把匾额一换,老二你去大哥那边房子住这样吧。两房人被这样莫名其妙安排一通,不炸了窝才怪。史菲儿翻来覆去也没想到个好理由,不知想到了几更天,才沉沉睡去。或许因思虑过重,史菲儿睡去不久,却觉得自己嗓若冒火。下了床四下想找人给自己倒碗茶喝,却无人可使。史菲儿有点诧异,忽然面前白墙之中涌出汩汩黑气,直向史菲儿扑来。史菲儿一惊,人连连往后退了几步。待黑烟散了,史菲儿定睛一看,自己面前竟站了个人。或许是因为天上地下都经历了一遭,此番动作史菲儿却无惧怕之色。正想问来者何人,偏偏那人却先开了口。“你是何方妖怪,怎么霸占了我家拙荆之身。”这不开口便罢了,一开口听见这么一句,史菲儿没气得背过气去,冲着那人喊道,“这话应该我问你才对,你是什么东西,跑到我这里装神弄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