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红楼之步步为赢 > 第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节

  红楼之步步为赢

话说这贾赦回府知贾瑚落水获救一事,便特特来给贾母请安。史菲儿将人留下,借机打算与其解开心结,顺便再敲打一番,借由此事便扯道嫡长尊卑上去了。贾赦虽不明白此番为何贾母要与自己提起这事,又想起张夫人说自己之前也许未理解母亲行事的深意,故而心内不喜。但这些时日,贾母即为自己做主回居正房,又救了贾瑚,事事皆以自己为先,便还是耐下听贾母慢慢道来。史菲儿见贾赦未恼便继续道,“只因嫡长子只与运气福分相关。既然如此有些儿子颇多的家族里就会觉得凭什么嫡长子将好事占尽了。他只是从正妻肚子里头一个滚出来罢了,凭什么所有好事都叫他一人占了去?真是不公。若是再被人挑拨一二,一时脑子一热,说不定也许有胆大的就敢做出不好之事。”“那怎么行,那将祖宗礼法置于何处?”贾赦听到此便是再笨也明白史菲儿的意思了。”“看你气成这样,就像真发生了似的。”史菲儿顿了顿,“不过说到底这事情败漏了,让人抓住了,自然理法不容。但若是做的隐秘,或当时未被揭穿,那还不是会有人浑水摸鱼从中获利?”贾赦闻言低头不语。史菲儿见这番话对其有所触动,便又道:“我这也只说了其一,但嫡长之事,就是凭了运气。这本就是嫡长自身的福分,羡慕不来。不过若这嫡长乃德才兼备,旁人除了眼红也只剩叹服,这妒忌之心或许也就能少些。”贾赦听言苦了脸,贾母这番话可畏用心良苦,但是自己就是这样一块料,读书自己实在不精,但做官又非自己所喜。也就是万幸自己托生在如此的富贵之家,家底丰厚可容自己随性子败一败罢了。想到此贾赦讪笑道:“母亲太高瞧我了,这德才兼备我也只敢梦里想想,今番也就是借了母亲的光,能做一个富贵闲人罢了。”史菲儿料想贾赦会说说便宜话,但没想到他会如此定位自己。史菲儿心里暗叹,虽说这贾赦是个不着调的,但好在还有自知之明。史菲儿也懒得继续兜圈子了,索性说道:“我儿若是一心相当个富贵闲人,我也不拦着。可这祖上的基业也是要传的,你怎么就能确定这瑚儿不能做到德才兼备?”贾赦听贾母这样说,恍然大悟,原来贾母是希望贾瑚德才兼备,可以压住旁人的忌妒心。“母亲说得极是。虽说瑚儿年岁尚幼,但还算有几分灵性。我定会请贤士好好教导。”史菲儿点了点头:“这话说的不错,但除此之外,你那太太是我们府上三媒六聘千挑万选才进了府。妻者齐也,乃夫君的助力。今日之事若是有人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就难保日后不会再有。虽说今日死了个方姨娘,若此番依着你的意思将屋里的人都打发净了,但日后你屋里就没有人了?少不得你到时又求着放两个去,若是得宠,指不定又生出什么事来。”“那若是依着母亲应该怎样?”“倒不是怎样,我只是想叫你明白,你应该让屋里的人都知道她们的身份。宠也好不宠也罢,都无法动了这发妻的尊崇,你在朝中为官,将来指不定还要借助你妻家的势力呢。况且这妾室多为开枝散叶子孙繁茂而纳的,现如今你又不为子嗣发愁,瑚儿一个,这太太肚子里看样八成又是一哥儿。今番这几个留着就权当多些个服侍的人就算了。我们府中这妾室均是家生子,即便当了姨娘,也只是半个主子,若这些人因当了半个主子就敢生出其它心思来,也是万万不能留的。况且后院女人多了,事也多,那些下人哪个又不是盼着攀高枝么。我也见过有骨气的下人,即使身为下贱,也愿意去当个正妻。若花着心思想尽方法来当小妾的,必是心里存了幻想。你家太太自是个好的,也仗不住一群人瞄着她给她寻事。而且如今她又有身孕,必然是精力不济的。你也多多体谅她的苦处才是。很多事她本分不说,你却也不能当看不到。”史菲儿如此说,一来是想让贾赦看到关系厉害,杀杀他好色的心。二来也希望他也多多体谅大太太些。毕竟史菲儿是现代人,总会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去考量,想想怀孕时,自家男人不好生照顾着,还要去找旁人寻欢作乐,嘴上不说,心里也不会舒服。听到贾母此番话,贾赦也心下了然,虽然自己对太太感情不错,也算是敬重有加,但自己房里的那些小妾姨娘丫鬟们可未必心口如一,今日有了个方姨娘,他日就指不定会出个吴姨娘,冯姨娘的。今日之事也就是个万幸,他日再有则防不胜防。回去还是和太太好好商量一番,将这些人仔细过过,只留下几个听话忠心没乱心思的,其余的打法出去就算了。想到此,贾赦道:“母亲说得是,此番回去我定会将身边之人好好盘点一番,今后必不会再有此事。”史菲儿说这番话肚子里倒是转了几圈,一是自己身份放着,不好直接插手人家小两口的事,二来若不把贾赦这花花肠子好色的心给掐灭了,就算自己插手也没用。况且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若想以后没有贾赦逼鸳鸯这一出,则要贾赦自己收了这心才行。史菲儿见贾赦对自己又多了几分信任,略略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赌上一把,接着道:“今日之事,虽多为意外,但也不可想当然。毕竟也无个对证。但瑚儿也不能白受一番苦。我可是答应他们母子要有个说法的。”见贾赦点头,史菲儿又道:“但我年纪大了,有些事还是力不从心。像这方姨娘因何就自缢了,也没问出个原委。而她干系又大,平日里是何做派,我离得远也无从得知,家中又还有些什么人,在府中是怎样的情景,我也无神细问了。此事若非她做的最好,若要是了,这背后有什么缘由还是理清最好。”贾赦听了,不住点头应下。史菲儿见状知其必然要去查上一番,况且这人本就是大房的,他查起来自是比自己要方便的多。何况他不光可查院内,院外也能查个一二,但自己就无法查的如此远。史菲儿说了许多话,自然口渴,便又命人送了茶来。丫鬟端着四碟子点心和茶一起奉上,史菲儿瞅了一眼点心,问道:“还有没有栗蓉酥?”丫鬟应了一声立刻下去,又端了一盘回来。史菲儿依旧将丫鬟在外面伺候,只是指着这盘栗蓉酥对贾赦道:“我这儿点心这么多,可瑚儿就单爱吃这一种。今日也是吃了三块才去钓鱼呢。你也尝尝罢。”贾赦有些狐疑,怎么忽然就提到点心上了。捏一起块欲吃,见贾母又瞅着自己,忽然顿悟,原来这也是让自己查的。恐怕是贾母觉得有异,但怕打草惊蛇,才借自己之手。史菲儿见贾赦将自己话听进去了十之八九,也略略放心了些,想到此番虽是虚惊一场,但能和贾赦借此说说话,打开贾赦对贾母的心结也是好的。也算是因祸得福了。不过史菲儿现在占的是贾母的身体,虽然自己还是精神不困,但这身体却有些吃不消了,本想再敲打敲打贾赦说说他好古董的事,可惜实在是精力不济,只得打法了贾赦回去,他日寻机会以后再说吧。贾赦回房,见太太依旧等着自己,强撑着未睡。因今日发生事情颇多,脸上也有了疲惫之态,贾赦看着到多了几分疼惜。连忙劝了几句,又将贾母说的话择了些,学与张夫人,大太太听闻也颇有感触,夫妻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才各自安睡。府中出这么大的事,要说二太太不知道是绝不可能的。可是既然出事,她却一天都未出现于人前,这其中缘由倒是有几分说头。这起因还是要从王夫人请辞管家一事说起。王夫人假意请辞,没想到史菲儿却来了个顺水推舟,应下了。本想过几日重掌管家权,却未能如愿。正无计可施之时,自己妹妹家送来了今年上贡采办的菊花,王夫人想起这老太太喜欢菊花,便特意送来日日献殷勤。史菲儿又不是贾母,对菊花没什么好感。可是人家来献花,也不能将人赶出去。应付几日,见王夫人每日借此由头讨好,更是烦闷。史菲儿倒是灵机一动,拉着王夫人的手说,“因之前梦到国公爷,想着他人去了那边却依旧挂念我们。实在心里不安,前些日子去庙中礼佛,正巧圆空大师讲法,自己将托梦一事说了,幸而得圆空大师指点,说国公爷因操心府中事务,想来也是关心则乱,虽去了那边也放心不下。不如抄几部经书送去,一来为其稍解烦忧,二来也是府中一丝心意。我一听便觉得圆空大师说的不错。可是你也知道,我年迈眼花,提笔手颤,怕抄经不好反污了纸面,而你那嫂子有孕再身,又临近生产,若是半途而废更是不好。可抄经一事又耽误不得,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全府上下你是最妥当的了。就想让你代我抄十部经书可好?”这贾母开了口,王夫人哪里还敢说个不字,特别是自己正想讨老太太欢心呢,忙应下了。史菲儿见她应下,自然开心。忙赏了王夫人上等檀香四盒,湖笔八只,金墨四块,端砚两方,还有田黄石的镇纸一对儿。王夫人见只是让自己抄几部书,便得了这么一堆的东西,暗自寻思,以为自己抄完这些经书就能再揽管事之权。更是喜不自禁。第二十七回且说史菲儿因烦恼王夫人日日在跟前示好,便想了个由头让王夫人抄经,王夫人因得了好东西暗自开心。史菲儿见其暗自窃喜,也放了心。这抄经讲究心无旁骛潜心念佛,史菲儿告知王夫人这些日子安心抄经就好,她这边的请安和侍奉一并也免了,为国公爷抄经求福乃是大事,别为了小事琐事劳神。自己稍后会命人将所要抄写的经文送过去。王夫人听了频频称是。待王夫人走后,史菲儿忙叫人挑了十部字数最多的经书送了过去,想着终于能有段日子不用找理由搪塞王夫人了,也是轻松。可没想到,王夫人抄经第一日就出来这样的大事。古时抄经最是麻烦了,又要沐浴更衣,焚香祷告,还要斋戒。各种讲究更是颇多。这边王夫人在努力抄经,还未写下多少,便有人来向自己报贾瑚落水被贾母救了一事。起初王夫人听到贾瑚落水先是一愣,后听闻贾母又将人救了,起身在屋子里转了两圈,本想出去看看,但思量再三还是忍住了,让人再去打探清楚再回来报。而此时王夫人哪里还有心思抄经,不断在屋中踱步,等丫鬟回来禀明。这丫鬟去了多时,此番再回来,便将事情细细给王夫人说了一遍,王夫人听完点头不语。这贾敏回到府上,心思忧虑。今日之事她全程再旁观瞧。事后又和母亲细说了一会儿,回来细想更是觉得有些后怕,心里暗想,若是日后给自己孩子安排下人,定要仔仔细细挑选一番,而今趁着现在自己尚有余力,还是先将府里上下再打理一番,以求安心。贾敏将心中所想与两位嬷嬷说了,那两位也是颇为赞成。三人又商量一二,拿出了个方案来,贾敏细细琢磨一番后才觉得心里踏实了些。史菲儿待贾赦走后,又将先前收起的纸又找出,在上面又写了几笔,重新将其仔细收好。这纸上所记载不是别的,而是史菲儿总结出要整顿荣国府所要办理的要务。林林总总一条一条倒是列了不少。史菲儿又仔细看了一遍,将其中一个圈出,凝神看了看,下一项就是该这个了。因贾瑚之事,大太太也照着史菲儿的风格将府内的下人清点了一番,又发卖出去了几个有心思不安分的,这其中不乏有些脸面的管事婆子,众人见府里整顿下了狠手,也安分了不少。二太太王夫人这边一直被史菲儿哄着帮其抄经,足不出屋,自然也没生出什么事来。众人皆过的平静安稳,唯有一人却是有些郁闷,此人正是贾政。一是因为两房就要搬家换房,平日自己跟随贾母在荣禧堂住惯了,因自己居于正房,清客常常奉承,如今听闻自己要搬出荣禧堂后,昔日那些自命清高不入俗流的西席们,竟然都变了脸,居然还有两个竟然想投去大哥处。这让贾政很是受挫。二来,平日里贾母对自己一房照顾有加,可不知为何这段时间却明显更向着大房一脉,长此以往若自己和大哥换了房,更不知会是何等境地。可自己郁闷愁怨也只能自己一人憋着,毕竟换房之事一合祖宗礼法,二合宗族家规,就算自己再不愿也是无奈的。而近而不得贾母青眼,心里虽有怨言,可不敢表现,毕竟这贾母在一日,自己便有一日指望,倘若某日贾母不在,那时荣国府自己还能不能进都要两说了。因此,也只能宽慰自己,贾母还是心向自己,只是因父亲托梦,故而不得不那样罢了。史菲儿和贾赦聊过一次之后,冷眼瞧了几日,见其回去之后,真是如史菲儿所愿将府中下人好好打理了一番,先将几个意欲攀高枝的丫鬟撵了出去,严惩了一些素日有恶习的管事,又仔细给瑚哥选了几个能干的嬷嬷。手段不说高明,但是却还有几分雷厉风行的劲。因出了这样的事,贾赦总觉心里不安。几番思量,觉得这丫鬟们都年轻,没经历过事,遇到事难免慌张。况且,哥儿今年也有五岁过上一两年便要去家学读书了,不如选几个得力的小厮,将来也是助力。于是将阖府上下的家生子又如过筛般滤了一遍才选出几个不错的。因张夫人临近生产,贾赦每日除了必要公干,均留在府中,对大太太也是体恤有加。因此史菲儿觉得此番自己和贾赦谈话还是颇为成功有效的。既然老大聊过了,自然也就该轮到老二了。史菲儿想得明白,这荣国府想要继续好下去,则不能是简单的扶了大房打压二房,毕竟这府中内宅之事都只是小事,若就这么几房人马还都自己内耗,从长远计这荣国府自然是好不了了。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这两房做了错事,那该放弃也只能放弃。转眼一月又过,大太太张夫人平安诞下一名男胎,贾赦高兴不已特特摆了席,又赏了全府上下这才罢休。史菲儿也觉得开心,这毕竟是自己穿越到荣国府后见到的第一个新生命,虽然不是自己要拯救的十二钗之一,但是他娶的妻室可是之后在荣国府中赫赫有名的人物王熙凤啊。这次史菲儿如此肯定,那是因为贾赦觉得这孩子来的吉利,是自己的福星,故而早早就算了笔画,又推了八字,将名字给起好了,叫做贾琏。如此一来史菲儿自然更确认无疑了。这贾琏降生,史菲儿暗喜,如此一来十二钗也该陆续降临了,这之后自己的事情就应该会更多了。史菲儿从先前让贾敏做好刻了字的五彩玉石中选了一块儿大个的,包在一锦囊里。小儿洗三后,史菲儿遣开房中众人,才将玉拿了出来,对大太太张夫人道:“之前因瑚哥的事,我特叫人去上了香。恰好偶遇圆慧大师,跟其说了此事,大师给了几句寄语,说可保小儿平安。我记下便叫人刻在这玉上了,又将此玉送去庙里请人念过经焚过香。你给琏哥带着,给添点福。而且这哥儿带玉,望其将来他也是个如美玉般的君子。”张夫人听了,将玉接过来细细看了一番,见那五彩玉晶莹通透,篆刻着通灵宝玉等字,自然欢喜,忙谢过贾母收了,给贾琏贴身带着。史菲儿又道:“这玉切不可给外露,也不可叫下人打理,否则便不灵了。切记切记”大太太听了连连点头,一一应下。史菲儿见张夫人收了玉,也自然开心。心里暗想,如此一来你这神瑛侍者再带着从天而降的宝玉也没啥稀奇的了,我们府里却早就有了同款,看你到时还如何解释。话说这一日贾政来给贾母请安,顺便向贾母求情,想让贾珠依旧跟在贾母身边住着。开始,史菲儿还没明白过来意思,转念一想,才想起这大太太一生子,自己提的让两房搬家换房的事更是提上了日程。只是这贾政心里还是不想搬离荣禧堂,所以先拿珠儿说事。史菲儿想到也不说破,慢慢喝茶,瞅着贾政问道:“这珠儿来年便要入学了吧?”贾政听到贾母提到珠儿,心内一喜,原来这贾母是很喜欢珠儿的,觉得贾珠天资聪慧,年纪尚小就识了两三千字在胸,为人又有些少年持重的范儿,颇有当年国公爷的风范,故而格外关照。偏又巧这孩子喜静,在贾母身边呆着很乖,不似贾瑚顽皮。或许因这贾瑚落水一遭,贾母觉得平日对此孙子关照不够,竟将对珠儿的关爱大半转去了贾瑚那边。自家儿子是个老实的,也不会去争,如今眼瞅着自己一家都快要让大哥赶出荣禧堂了,贾政自然也坐不住了,想来想去也只想到贾珠的由头,希望贾母念在其昔日疼爱有加的份上,让贾珠留在荣禧堂陪着贾母,这样一来二去自己多看看儿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能搬回来了。“母亲说的极是,等到明年开春珠儿便要入学。”史菲儿点点头,“珠儿入学,虽说是入家学,但也是件大事,做父亲的要多上些心。如今伴读书童可有了吗?”贾政见贾母问得越发细致了,不由地更喜:“已经仔细挑过了,已有人选。”史菲儿又点了头,“既然你已挑过了,那就算了。”听贾母如此一说,贾政赶紧追问道:“母亲可是为珠儿挑了人选?若是母亲挑的必然是好的,况且书童小厮多一两个也无妨。”史菲儿道“也不算是挑好的,只是碰巧遇到。我觉得合适罢了。若你觉得也行,不妨试试。”贾政听言连忙道:“母亲说合适一定合适,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子?”你道史菲儿挑上的是谁,却是那下水将贾瑚捞上岸周婆子的侄子。虽说史菲儿自己甚是清楚将贾瑚救活全靠那枚还魂丹。但史菲儿知道周婆子能跳湖救人是个忠仆。她先急忙将人救上来了,禀明情况时也不抢功,将其错押了也不抱屈,回禀时候还替众人担待一二。史菲儿便知此人心底纯善,心思简单。最后叫人赏了两匹尺头令其去做两身新衣裳已偿今日下塘子污了的这身衣服,另有赏了十两银子,几味精细丸药,一壶子虎骨酒去去湿气。一日,史菲儿在湖边走走,见一个六七岁的孩童,捏着根捡来的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史菲儿有些好奇,走进观瞧才发现那孩子正在地上写着三字经。正写到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史菲儿笑着问其是否懂这意思,小孩点点头,说儿子教不好是老子爹的问题,上学管教不严,是老师太懒惰了。史菲儿想再问些问题,见周婆子忙过来请罪。第二十八回这史菲儿在外闲逛,偶遇前日跳湖救人的周婆子的侄子,见其在地上写字,便问了几句。正巧周婆子归来,见了贾母,忙不迭地请罪,让小孩给史菲儿磕头,生怕自己侄儿冲撞了贾母。史菲儿连忙免了,可那小孩子还是规规矩矩跪下磕了三个头才起身。史菲儿见其可爱,摸了摸小孩子的头,问周婆子这孩子叫什么?哪家的?是否有了差事?周婆子见贾母来问自然不敢乱说半句,毕恭毕敬一一禀明。说这孩子是自家侄儿,也是贾府的家生子,可是这孩子命苦从小就没了爹娘,只得跟着自己讨口饭吃,不过孩子勤快老实,现在年纪尚小也没啥正经差事。自己大字也不认识几个,又不会起名字,因这孩子老实诚,随口就憨儿。想着等再大些求府里管事给起一个。史菲儿听了一笑,点点头应道,“憨儿憨儿,倒是不错。他即然姓周不如就叫周全吧。”周婆子听贾母给侄儿赐名,乐得忙要磕头谢恩。史菲儿平日最烦就是磕来磕去的,忙叫住了。史菲儿将周全拉过来又问这三字经是在哪里学的,小孩子摸摸头,说是自己趴在私塾外听的,书也是央了大人好久才买来的。史菲儿问其愿不愿意上学,那孩子眼睛一亮,随后又憨憨一笑,问道:“上学会不会耽误给赖爷爷套马车?”周全这话没头没尾的,史菲儿一愣,瞅向周婆子。周婆子苦笑着解释道,这孩子死心眼,那日恰逢赖大总管的车轴不知怎么坏了,赖总管正巧瞅见他在一旁用树枝写字玩,就让他回去送个信,让府里再套一辆车来。这小子正写得上瘾不肯去,赖总管就说他去就送他一部书来。这小子一听就奔去了,可赖大总管那么忙,怎么会总走这条路,时间久了这小子就只惦记这给赖大总管套车换书的事了。听了这话,史菲儿对这赖大总管的印象又差了几分,一个府内的大管家都做不到言出必行,下面的人更是如此。况且还是对一个孩童,着实让人失望。史菲儿点点头,便让丫鬟取了一部书回来,送与周全。这周全收了书,兴奋不已,连连谢恩,因此事史菲儿便将这小孩就记住了。史菲儿原本觉得就对周婆子救贾瑚一事赏赐不多,这回看见她侄子,人又憨直好学,不如给了个恩典,也让其去读书好了。说不定他读书出来比那个赖尚荣要强。正巧此番贾政要给贾珠选侍读书童,便推荐了他。这其中的缘由史菲儿觉得说起啰嗦,但通常侍读书童都是奶娘或者府里有些头脸奴才的儿子,史菲儿也怕这孩子会被那些人欺负了去,便解释道:“我见其聪慧憨直,颇为喜欢。他姑姑就是那日救了贾瑚的周婆子,我想他有姑姑教导定是个会护主子的忠仆。这些日子事多,对珠儿少了些关怀,如今瞅着这么一个好苗子,可不赶紧给我珠儿记上,免得珠儿怨我偏心。”贾政一听史菲儿这么说,哪里还有不从的道理连连应下了。为何这史菲儿会让这周全去做贾珠的书童,而非贾瑚的。其中也有史菲儿的考量。其一便是考量贾政与王夫人的心胸,若是只因其姑姑救了贾瑚便对其心存芥蒂,那只能说这二房一脉心胸大如针鼻,实在不堪用。二来因贾府的风气不好,这伴读书童又是个好差事,况且这周婆子又与贾瑚有恩,若是在贾瑚身边难免不会被纵着捧着。这学好难,学坏可容易。放在贾珠跟前,若是其聪明必然会明白,自己是何缘由获此差事,必不敢骄纵。史菲儿见此事已了,又开口问道,“此番家学和人主事?”贾政答曰,“是族人贾代儒。”史菲儿当然知道是这贾代儒了,可这老师可真不怎么样。贾宝玉上学的时候,大闹学堂。人家老先生那时就没管,是让其孙子代管的。且此人学问一般,若在让其主事家学不知还要耽误多少人去。史菲儿继续问道,“此人可有功名在身?学问如何?”贾政微微皱眉,这贾代儒虽掌家学,但仅为童生。若是往常旁人入学也就罢了,如今自家珠儿,荣国府嫡长孙入学,似乎这样的学问就不够瞧了。史菲儿见贾政面色有异,也不再去追问,只是缓缓说:“我未进过家学,不知其中究竟如何。但我还记得曾经女先生曾说过,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若要其能传道授业解惑,必然这师学问要大于学生才可。若将为师者学问比作一缸水,能授予学生一桶,而学生能领会其中一瓢便是不错。若先生学问有限只有一杯,那学生也只有抿抿嘴的份了。”贾政点头称是。史菲儿继续说道:“这珠儿是个聪慧的,还未入学便已经学了几千字于胸。若是尽量学堂,发现老师学问平平,难免会骄傲自满,长此以往,耽误自己尚不自知。”贾政一听忙道,珠儿谦逊必然不会如此。史菲儿点头道,“谦逊自是应当,但若老师才疏学浅,眼界有限,其弟子再聪慧又能怎样?不如趁珠儿未入学之际,好好选上几位良师,名师出高徒嘛,将来珠儿成了材,不仅我们荣府得意,你这做老爷的也光彩。”贾政连连称是。史菲儿见贾政如此,知其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于是趁热打铁又道,“这家学关系着贾府日后的荣光,想我们宁荣二府,都是武将之后。两府就只有宁国府的贾敬侄儿是科举出身,如今国家康定,长治久安,必然更重科举。如此一来,若想我们贾府长久富贵,势必要儿孙多多博取功名才是。”“儿子正有此愿,盼望那珠儿是个争气的。”“我也是如此,不过我倒是又想起一事。”“母亲但说无妨。”“学习一事,除了良师,益友也尤为重要。我们府上虽是这家学,但托人求情入的也不在少数。我倒不是瞧不起这些攀亲带故的,只是偶有耳闻这些子亲朋子弟入了家学竟不是为了学有所成而来,而是为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若如此何必再让这些人来。况且这些子弟将来若学有所成,也是我们的助力,也不能因此一概而论,故而我寻思着这家学应该将入学者筛选一二,若是存着些龃龉心思的,早早逐了出去,免得糟蹋了这家学清静之地。”贾政听闻此言,更是觉得贾母考虑慎是周到,连连应道,“却该如此,却该如此,让母亲费心了。”史菲儿笑了笑,“我思来想去,这整顿家学一事还是你出面更好。一来你敬哥现在就不问府中之事,而你大哥又是武将出身,且又不喜读书。这家学里外上下都是读书文人,斯文体面,还是要你这样的才好与之相谈。”贾政连忙应允,也说定要好好整治家学一番。史菲儿听了点了点头。虽说这贾政为官毫无建树,为人又刻板,但如此刻板对于整治家学这样的事情来讲倒是不错。不久之后,贾政专门下帖子,请了几位落榜家贫的举子,来家学授课。为了贾珠,贾政也是大方,请老师给的束脩颇多。这些落榜的举子,本来因手中颇为羞涩,却还想再进一步,但京城之地,挑费甚高。久居不易,而今去了贾府家学,有保障不说,况且贾政向来爱慕清流,对读书人甚是尊重,这些举子在此又得了体面,何况贾府乃名门望族,平日里想巴结尚且无门,今日平白请自己去,又怎会有人不乐意,若日后考中进士,得了官,再有贾府这一助力,想必更是会平步青云。如此一来,非但贾政下帖子请的人来了,就连贾政没下帖子的,也有自荐而来的。一时间贾政倒是忙于此事。整顿家学一事,若说别人都甚是满意,但也确有两人不喜。第一不喜的便是贾代儒。早先贾代儒在家学中一言堂,如今贾政请了这么些举子来,论学问自己不及,论前程自己也不及,若不是自己姓贾恐怕早早就被家学清扫出去了。贾代儒为此烦心,偏偏自家儿子又得了急症病重,没几日就没了,儿媳也一病不起,拖了一月也没了。贾代儒伤心不已,万幸,还有一孙儿尚在,贾代儒也顾不得家学之事,只管在家照顾孙儿。贾政道也慈善得知此事,多给了银钱便放其归家,况且家学今日亦非彼时,少一个贾代儒也差别不大。另一不喜的,就是赖大,赖总管了。那日赖嬷嬷专门来请贾母示下,央其准其孙子入家学读书。史菲儿未置可否,但也说让其自去,若考的进便去就是。可当时贾代儒负责家学,是否能入,不过是他一句话罢了。赖大因此将束脩准备颇丰送去,果然赖尚荣顺利入学。可偏偏没过几日,这家学整顿,先是来了不少举人,赖大一见心里颇为高兴,可没等几日。这帮举子竟要在家学内考试,考得过方可留下。而自己儿子赖尚荣从小就如公子哥一般养着,别的到没学会什么,倒是将公子哥的纨绔之风尽学了去。上学多日,书没读上几本,倒是人结交了不少,还搞出契弟。如此这样,考试自然通不过。偏偏原先收了束脩的贾代儒因家中有事不在家学,赖大无奈又只得重新准备丰厚束脩,想打点一二,万没想到这些人瞧赖尚荣是奴才出身,学业稀疏且纨绔作风又重,竟是死了心都不收,只是将人要撵出家学。赖大气愤,无奈只得又去求自己母亲,让其再去贾母处求情一二。赖嬷嬷去了几次,史菲儿均不接话茬。第二十九回话说因赖尚荣被退了学,赖嬷嬷无奈又去求贾母说情,史菲儿却总不接话茬,最后实在无奈索性厚着脸皮倚老卖老说了,望贾母能看在过往的情分上,再求个恩典。史菲儿心里暗笑,往日你来求,我也没拦着,还给你指明了方向。怎奈你那宝贝孙子自己不争气,况且这家学中人数众多,怎不见将旁人劝退了去。于是史菲儿轻描淡写开口道:“这事自己管不了,家学有家学的规矩、事到如今自己也无能为力。不过这家学现在由政儿负责,若是要去求,还是求贾政才行,可别再进了山门拜错庙了。”赖嬷嬷听了知道这次定是求不来恩典了,只得将话转于赖大。赖大寻思了几日便去央求贾政。贾政此番正是被这帮举子拥戴追捧,对这些老师格外看重,又听了家学众人对赖尚荣的评价,实在不堪,也知道这好容易立起来的规矩万万不能自己先开口破了例,便依旧不允。如此一来这赖尚荣只能退了学。史菲儿知晓了,心里欣喜,觉得此番也是为书中的贾母出了口气。机会一事,稍纵即逝,给你了你又不把握,能怨得谁去?若是珍惜机会,好好学习,自然也赶你不得,如今这样也算是他咎由自取。贾政每日忙着家学一事,乐得其所。而王夫人依旧被史菲儿圈着在屋里忙着抄经,每每抄完几本,送与贾母阅览,贾母定是大肆赞扬一番,接着赏下不少好东西,当然也顺便再让其多抄两部经书,如此折腾几番,王夫人也不敢再去讨好,只能足不出户安心将经书抄完,免得旧债未还,再填新债了。贾赦忙着照顾贾琏,因听贾母说起这小孩子自己养大才方与自己亲近,贾赦便想起自己小时候,自己长在祖母身边,的确对祖母格外亲近。虽说祖母待自己很好,但见了母亲偏向弟弟,心中也是有些失落。因此对此说法深表认同,况且自己总觉得这双儿子都是有福气的。贾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而贾琏就是个福星,于是便将心收了几分,每日在房中教导贾瑚念书,逗弄贾琏。只是大太太张夫人因生着一胎颇为艰难,落下了点病,找大夫瞧过,仔细叮嘱说了切不宜操劳。因现在有贾母掌家,张夫人索性静下心来好好休养。故此这四人倒是都忙碌纷纷,等到四人意识到要换房搬家时,已经和原定时间过了一月有余。史菲儿倒是记得清楚,不过当事人自己都不上心,自己当然也不好太催促。索性就冷眼看着等着瞧瞧他们自己是个啥反应。反正若要是他们来嗔怪自己,史菲儿早就想好说词了,那时就说自己老糊涂了,记不得那么许多。第一个想起换房之事的还是贾赦,不过此时张夫人依旧病着,即使贾赦想搬,也觉得时间不太合适。但还是跑到贾母跟前抱怨了几句二房缺乏自觉性之类的话,倒是也没太催促。而贾政倒是觉得自己这几个月如此辛苦整顿家学,也是为了荣国府的前途未来奔波,让自己多住两天正房多结交些举子清流世家也是好事,何必如此性急,少不了也跑到贾母跟前愤懑说些这大房也太没有胸怀,缺乏眼光之类的话了。两个便宜儿子都来自己面前含沙射影指责了两句对方,史菲儿叹了口气,看来这两个儿子需要教导的地方的确还真是很多呢,少不得自己又将其两人数落了一番。因惦念着大太太的病,怕其搬家操持再将病情加重,史菲儿便做主将搬家的日子又往后拖了两个月,如此一来。自然贾政是分外欢喜,贾赦也就只能沉着脸接受了。虽然将日期延后了两个月,除了考虑大太太的病情以外,史菲儿还有别的顾虑。自己记得这荣宁二府似乎还欠着朝廷户部的银子,不过因自己居于内宅,这种朝堂之事,自己知之甚少。那些银子何时欠下,欠了有多少,自己均不知。而此时公中剩余多少,能否有余力将其全部还清,这也是需要细细计算一番的。之前自己让白鹭按照自己的方式只是将后院几处的每日流水账算算,便发现着府内账目混乱,下人钻营。若是再将大账一并盘点一番,还不知自己能否睡着觉去。不过拖着也自然不是事,史菲儿想着长痛不如短痛,债再拖也是要还的,更何况你还欠的是国家的钱。万一哪天皇帝一不高兴,缺钱了,又看你不顺眼够肥,还不是找个理由说抄家就抄家了。这一日,史菲儿便将贾赦先叫至跟前,问起此事。贾赦听了一愣,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只是早些年曾听父亲提起知道似乎有此一事,但具体欠了多少,何时欠的,是否有归还,自己均不所知。贾赦听贾母意思是要将钱还了,心里更是不悦,便觉得此番母亲又向着二房克扣自己了,嘴上忍不住就难免抱怨一二。史菲儿一听更觉有气,这事明明是自己为他大房着想才对。若是现在不还,也不知这便宜儿子是怎么想的,若是等到两房分家后再需要归还,那此时就只是其一方承担了。贾赦听言自知有错,但仍不服软强争辩道,反正现在圣上也未下旨,况且这钱欠的时日颇久,想必朝廷也是不急。史菲儿听了此话更是连连骂其糊涂。首先这欠债还钱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这欠钱一事若是自己主动归还,态度端正,朝廷也许还会有所奖赏。若是非要等到朝廷想起来要,那时你若准备好了还上还好,或许还不会治罪。倘若那时再还不上,随便按个罪名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况且这荣国府的袭爵是减等袭爵,待到贾瑚袭爵时,恐怕也就是个三等将军了,俸禄降级是自然,再加上分家分产,不知道还能有多少,若那时下旨要你还钱,这荣国府是个怎样的田地可想而知。若在贾赦在自己这一代还清,非但是大房吃亏,而是占了便宜。贾赦听史菲儿如此细细解说一番,方才了悟。史菲儿见其开了窍,便让其回去先将旧日账目理清了,看看欠银多少,众人再一起想个办法将着窟窿补齐了。贾赦听了迫不及待地回去,叫上自己府内的帐房,将公中老帐本拿出来细细查证计算了一番。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贾赦瞅着这账本上的数字直跳脚。此番计算下来,仅荣国府一府便欠了朝廷五十余万两银子。若是一气要将这钱都还了,恐怕这阖府上下要寅吃卯粮上好些年了。贾赦得了此信颇为着急,捧着账簿,急急来寻贾母主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