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 第38章 常识判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常识判断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这题我错的有点不好意思,说出来显得我极其没有常识。


我选了b,正确答案是a。


但事实上a却是我最先排除的,因为我之前查苏轼资料的时候,看到他写过一首有关虢国夫人的题画诗。


不过刚刚重新搜了下,发现和a项的不太一样,苏轼题的是《虢国夫人夜游图》,并且那副画目前也已经失传,看不到了。


然后我仔细查了下《夜游图》和《游春图》的介绍,发现二者的描述其实差不多,都是再现了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同她的一干眷从高调出游的场面。


是的,杨玉环的三姊!我终于看清了,上次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眼瘸,粗粗扫了一眼,结果看成了杨玉环三姊妹!所以就以为a是对的。】


唐朝。


李隆基才听到“杨玉环的三姊高调出游”,就知道事情要糟。


虽然李隆基对天幕和弹幕既感到好奇,又深感惧怕,但他前几日还是强撑着看了些的,结果不出所料。但凡是有关于他的弹幕,不是盼着他早点死,就是说他晚年的时候,色字当头,荒淫无道,一日杀三子。李隆基当时一看到这五个字,就指间惊颤,匆匆关掉了回放。


他没有再点开的勇气,也幸好宋璟等人不敢堂而皇之地拿此事来说话,李隆基渐渐地也快要忘了这件事。没想到今日,天幕突然说起了“三姊妹”。


以李隆基对天幕的了解,怕是“三子”也近在眼前了。


这个时候,李隆基终于一改此前听之任之的态度,开始迫不及待地打开小屏,拖拽着进度条,满世界寻找起有关于自己一日杀三子的信息来。秘而不宣的“人尽皆知”,与宣之于众的“皇家隐秘”。


这二者是全然不同的。


宋璟现下就在门外。


李隆基知道自己必须在天幕结束这一道题的讲解前,找到应对百姓、重新稳固皇威之法。但他又转念一想,这是苏轼所写的题画诗啊!这不就,新仇旧恨一起来了吗。


北宋。


提前结束了贬谪生涯的苏轼,此时正与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三人互相瞪眼。&34;你在那诗中,写了什么?&34;赵顼没忍住问道。他已经见识过白居易的风采了,生怕苏轼也同那白居易一般,开头就用李隆基来影射他。


在赵顼审视的目光下,


苏轼不慌不忙地拢了下朝服的袖口,然后双手一摊: “官家,臣还没看到那画呢,要不,官家您遣人去寻一寻,也好让臣早些饱眼福。&34;


王安石赶紧打断这起子不靠谱的话: &34;官家,臣以为,还是当留意些《清明上河图》。&34;


苏轼闻之连连点头: &34;清明,上河,且是汴河两岸的风光。若是此画已经作成,便能让咱们一眼看到真正的民间百态。&34;一听到民间百态,赵顼就沉默了下去。


他现在有种既希望天幕能够嘴下留情,又希望天幕能针砭时弊的矛盾心情。大宋的国运,在他的手上,尚且是有转机的。


【没有妹


只有三姊!


但这样一来就更离谱了!我以前的理解还是建立在现场有杨贵妃的基础上,人家好歹是个贵妃呢,做出“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这种事


情,勉强还能说的过去。


但是现在没有贵妃。


单单就是虢国夫人!


她一个国夫人,竟然敢为了争先进入明光宫,就让杨家的家奴挥动金鞭把公主惊吓坠马,当驸马前去搀扶公主的时候,还因此被连带着打了好几鞭子。[1]


这情况,但凡往前推个一二十年,放在武周那时候试试?


说到底杨家的气焰之所以能这么嚣张,全是因为李隆基惯的,他不仅把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全都赐封为国夫人,还每年都要赏赐上千贯的胭脂水粉钱。听不知是正史还是野史的故事讲,李隆基和这三位国夫人之间,似乎还有点纠缠不清。】


秦朝。


嬴政简直大开眼界,当他以为李隆基已经足够昏庸的时候,总会有新的事情跳出来,拉低他心中的底线。


“如此这般,也配当皇帝?”嬴政看向自己的一干儿女。


这些时日,他们倒是个个都变的心存目想、雄心壮志起来。就是不知,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真正的心有万千。西汉。


刘邦看了眼在怀中小鸟依人的戚姬。


/


刘邦看着这样的戚姬,指节抵着额角望天沉思:那个李隆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宠个姬妾罢了,作何宠成那般,还四姊妹都…相比刘邦的看不过眼,刘彻则是满腔愤懑无处诉说。


“朕便是再……也不至于……何来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刘彻耿耿于怀。他宁可和嬴政李世民并称猪猪,也不想和这个李隆基扯上半分的关系。


唐朝。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武周啊。他早先从弹幕中看到时,就已经知道了后世对武周、对武则天的种种态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