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 42. 常识判断 节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42. 常识判断 节日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北宋。


沈括奋笔疾书。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冬至日影最长,夏至日影最短。”


“若要表示季节,当是四立,为四季的伊始。”


“作物成熟,当属小满和芒种。”


天幕所说的这几个问题,沈括唯独不知道什么是南回归线,什么是北回归线。


以及,太阳直射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太阳并非直直地照耀着,而是有所偏转?就如同磁针虽指向南方,但并非正南的方向,而是会微微往东偏转些一般?


沈括悬着笔,等着天幕来做讲解。


元朝。


刚长途跋涉,于各地观测完日月星宿而归的郭守敬目光热切,天幕终于要讲昼夜长短和节气了吗?


旧时的历法于如今已经不大适用了,当编制新的历法才行。


接下去他便要和同仁们编制新历法了,郭守敬特别想知道,天幕是否会提到一二?且新历法在后世的眼中,准确性如何?


若是能听到些许的意见,可真就是想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来啊!


郭守敬连家都不回了,直接转头就往许衡的宅邸而去。


【宝子们不愧都是考编人啊。


昼夜等长的节气一共有两个,分别是春分和秋分,这个时候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冬至日的时候太阳是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因为我们是在北半球上,所以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就最长,白昼时间最短。


同理,夏至日的时候,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白昼时间最长。


有句俗语叫做“夏至三庚数头伏,秋后一庚数末伏”。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得看。


怎么看呢?


首先,庚日是十个天干中的第七个,但我不会用这个干支纪日法,所以只能用查的。


查了下,今年的夏至日是在6月21日,当天正好是庚子日,如果把这天算作一个庚日,入伏是在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那么今年的入伏就会是在夏至后的第20天,7月11日。


中伏的天数取决于夏至和立秋之间有多少个庚日。


如果是四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如果是五个庚日,那么中伏就长达20天。


而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和夏至间隔48天,浅算一下,是5个庚日。


哦豁!


恭喜直播间的宝子们!今年喜提中伏20天!合计40天的豪华ps加长版三伏天!】


弹幕:!!!


弹幕:考编博主直播算三伏天是吧!还算出来这么一个噩耗?


弹幕:心态崩了,取关了!


秦朝。


就快要到咸阳的李斯跟着天幕算了一通。


后世所用的历法与现在的颛顼历有所出入,但大体上,似乎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


北宋。


沈括听着有关南北回归线的内容,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日影长短他是了解的,就是何为直射,何为线,天幕就是不讲个明白。


还好这道题的交流机会还在。


他一定要争取抢到。


“存中,你听得太过投入,怕是没有发现,这与天幕交流,除了每道题后的第一人外,还另有诀窍。”一旁的友人提醒道,“上一题,天幕与人交流了五次。”


友人将雷击那一题中,天幕所提及的问题进行了罗列。


前两个问题显然是同一个“秦某人”所问,如何才能得到氮肥,以及可当做氮肥的豆腐渣要如何得到。


原本,交流到这里就应该停止了。


可接着居然又有位“汉某人”,十分明确地问起了西汉那个时间点下,能不能做出豆腐,要怎么做,以及豆腐渣做肥料要如何使用,三个问题。


“并且那时,天幕还特地进行了感谢,谓之,打赏的黄金礼包。”


“你的意思是……”沈括茅塞顿开,可紧接着他又叹起气来,“可惜,某囊中羞涩。”


友人也是一脸的苦相,他俩是真的负担不起黄金大礼包。


能有此财力和魄力的,怕是只有上头那位了。


元朝。


沈万山也发现了这个可与天幕交流的方法。


他倒是不缺这点金子,就是不知道要问点什么,什么已知、未知,对于他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就连天幕本身,他也一直兴致缺缺。


也只有在弹幕上看起各种秘辛之时,才觉得确实令有一番滋味。


【好啦,不讲三伏了。


最后再讲下,表示四个季节开始的节气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表示农作物成熟情况的节气是小满和芒种。


表示气温变化的是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其中处暑是在秋天哦~


讲完这一题,我们来看下一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