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 常识判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常识判断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接下来是第17题,物理还是地理?常识。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写的一部科学著作,其中关于他所描述的“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硅


b、月球一直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c、月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


d、月球上的月陆多于月海


我当时看到题目,我就懵了呀,来回确认了三遍,题目说的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我觉得a、b和d都不太对的样子。


我比较了一下,感觉d应该是我不懂的那种专业名词,和字面不太一样的那种,很可能就是对的表述。


b最离谱,月球不是会自转和公转吗?怎么可能一直都是同一面对着地球!


于是我选了b,但答案,是a!啊啊啊,我当时可能是脑子被糊住了,元素最多明显应该是碳才对!】


北宋。


沈括刚刚守丧期满,正在回京的路上。


这三年来,他虽在家丁忧,时间多用来读书,却也对介甫兄变法之事耳闻一二。


母亲病逝、他扶丧归葬之时,变法正要开始,三年间新法陆续颁行,到了今年更是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


原本这是一片欣欣向荣之际,不想五天前的天幕,竟道出了一个令他、令世人皆震惊且无可奈何的事实。


新旧党派之争。


对此,沈括心中已然做好了准备,他此行回京述职,必然会被卷入其中。


要说害怕,沈括的心中不是没有,但更多的,还是对介甫兄的担忧。旧党一旦起复,那么介甫兄这位变法的主张之人,定然首当其冲。


就在沈括忧虑连连,叹了不知道多少口气的时候,忽然听到天幕提及了自己。


这《梦溪笔谈》,他尚未著写,但有关于日月的说法,却是他心中所想。


尤其是在听到后面的四个选项时,他有一种被打开了新认知境界的大门的感觉,当即就叫停了车夫,拿着纸笔从牛车上下来,认真地记录了起来。


【来看下解析,首先a项错误,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嗯?氧?不是碳吗!】


何夏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弹幕也开始哈哈大笑。


【不是,宝子们,现在不是最高的元素是不是碳的问题,是我看了下解析里写的,100多种元素中,第一是氧,第二是硅,榜上有名的前八里面,都没写有碳啊!


月球上没有碳元素的吗?我不信!我来搜一下。


有,但是……释放碳离子……石墨须晶的形式[2]……算了,我看不懂,跳过吧!


考编的常识判断就是这样,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记住就行。但万一哪位正在看直播的宝子还是小初高的学生,那你就别听我瞎讲,你们的考试一定得是融会贯通了才行。】


唐朝。


李世民问着房玄龄:“天幕初始之时,朕便极想知道,考编为何意?今日这这小初高的学生,又是何意?”


房玄龄亦是已经思考了多日,他隐隐觉得,这小初高的考试,应和科举的乡试、省试差不多。


但后世所用的文法,有时过于繁琐,有时又太过简洁,难免有些难以理解之处。


有关科举,房玄龄不敢过于武断,只好抬头望着天幕叹了口气:“要是能与这位可夏姑娘沟通,便好了。”


那头,何夏夏就看见了一条顶着红色框框的醒目弹幕。


和之前那个汉某人的一样。


【有位唐某人问主播,小初高的考试和科举的乡试、省试是不是差不多?


好新颖的角度!我感觉可以这么说,但又有点不一样吧。】


何夏夏开口的瞬间,房玄龄就呆愣住了。


好半晌,他才既僵硬、又颤抖个不停地看向李世民:“陛下,这问题,乃臣所问。天幕,可以听到!”


殿外一起望着天的人,此时的目光不停在房玄龄和天幕之间来回游移,脸上全都震惊不已。


李世民率先反应过来:“你问的问题,天幕说是唐某人。那五日前,天幕曾特别提及的汉某人,是否就是汉朝之人?”


“天幕不止我们能看到?”


“若是叫隋朝,亦或高祖、息王看到了,岂不是误了大事!”


李世民淡然地摆了摆手:“若是如此,五日前的天幕谈及了秦、汉、隋,这三朝的皇帝定然有所动作,我们今日又岂会站在此处?”


长孙无忌眯着眼睛点头,沉吟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便是过去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