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沉珠 > 49. 前世 “我死后,烦请皇兄,将我与此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49. 前世 “我死后,烦请皇兄,将我与此玉……

  沉珠

而就在那封即将震惊朝野的来信送至御书房案前的当夜。


困于上京数月、正筹备与解家女婚事的魏骁,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三郎呀,三郎。”


梦里,他依稀听得,有人在耳边轻轻唤他。


可这声音既不像自己那日渐疯魔的母妃,也不像自幼服侍他的几名大宫女。


他想不出来,除了她们以外,世上还有哪个女子会待自己这般亲昵。


心下疑惑间,费力地掀起眼皮。映入眼帘,却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脸。


他怔住。


而她浑然不察他的愕然与僵硬。或者说,她本就小心翼翼到不敢抬头看他,只低头盯着衣角,不安地绞着手指。


见他许久不说话,这才无奈瞄他一眼,“三郎……你,”她小声问他,“你今夜,要歇在这里么?”


她说:“你是不是应该……去青鸾阁。”


青鸾阁,是府上正妃的居所。


魏骁虽尚未娶妻,却对那再熟悉不过。


只因连月来,赵为昭将他拘于上京、筹备迎娶解家女之事。


青鸾阁,便是由他亲自监工。其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曾经他手。


旁人只道他待那未来的皇子妃情真意切。可只有他自己清楚,他不过是借此荒废光阴,排遣心中那股不甘的怨气——


父皇不愿派他前往北疆,却将囚于朝华宫、多年避世不出的魏弃定为主将;


纵然他自幼在军营历练,不仅熟读兵法,一身武艺亦颇得舅父真传。


如今,仍然只能在王府中做个“泥瓦匠”,接受亲生母亲以死相逼、为他商定的亲事。


他想不通,心气又怎能顺。


如今这个怪梦,更像是戳穿了他心中某些不可告人、掩埋在最深处的秘密。


“谢沉沉”见他面色不对,犹疑地伸手,轻捧住他的脸。


他却像被烫到一般、猛地坐直身。


一瞬间,太多不属于他的记忆:廊下浅笑的少女,飞奔上前、轻唤的那声“三郎哥哥”;露华宫中,无数次的偶遇与会心一笑;茯苓糕、桂花饼,还有明月夜下背手轻握的瞬间……难辨是梦是真的画面,如潮水般涌入脑海,他满脸不可置信地抬头。


眼前眉心紧蹙、神情中写满担忧的少女,分明是谢沉沉。


可是,“梦”里的她,不在朝华宫,不在千里之外,就睡在自己的枕边。


她是他的……妾。


可尽管是妾,这个名分,碍于她罪臣女眷的身份,仍然不算光明正大。


成亲那日,她甚至只能坐在轿中,自后门抬入王府。


他见惯了太多后宫女子,为封号、品阶、赏赐而互相仇视,也自知对不住她,所以,容许她怨、体谅她恨。


可待他终于从露华宫里听完昭妃的“谆谆教诲”赶回府上,想了一肚子安慰的话,推门走进房中时。


她却已换下身上那件桃红嫁衣,翻着话本,吃着四仙桌上的喜饼。见他来,两眼笑出一双弯弯的月牙。


“三郎,”她说,“你回来了,饿了么?你快来尝尝,这个喜饼真好吃。”


又说:“王府的厨子是谁,我能不能同他学上两手?这样,以后便能自己做着吃了。”


她既不怨他,也不恨他,相反,在哪里都能过得如鱼得水。


王府上下,很快也都喜欢上这位没有架子、和仆妇们打成一片的“谢姑娘”。


而他自也……不能免俗。


一开始,他娶她,待她好,把她接出宫,也许真的只是为了偿还心中对谢家人的愧疚。


可是后来,日夜相处,朝夕相见——谁又能不喜欢她呢?


他想,没有人会不喜欢谢沉沉。


她安分,乖巧,无论多晚,都会熬着油灯等他回府,为匆匆从军营赶回的他洗手作羹汤,为他缝制香囊,为他学着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妻子;也会一脸好奇地托着下巴,永远不厌其烦,听他讲少年时的经历、军中的苦差、前朝的奇闻轶事。


她的眼里,既有倾慕、有向往,也有惊奇。她把关于他的每一件小事都记在心里。


因为心悦于他,所以事事为他考虑。


他想,她什么都好——


只是,唯独有一件事,便是她不知从何时开始,总向他念叨着想回家。


江都城远在千里之外,那里有她早早离世的父兄,还有她心心念念的阿母。


她说三郎,你忘了吗?那时你答应过我,你会陪我逛灯节,我们一起去永安街买张老伯捏的糖人,吃尚庆楼的面线……


那是她八岁那年的旧事,她却仍记得那般清楚。


她不知道,她的父兄因何而死。


不知道自己的枕边人,便是令她家破人亡的元凶,江都城,是他最不愿带她回去的地方。


他不肯面对,也不愿让她回忆。


所以,“梦”里的他,总是推说忘记,将带她回江都的时间,从四月推到五月,从夏日推到冬天,一推再推。


终于,推到了他迎娶表妹阿蛮为正妃的日子。


七弟魏治因为这场婚事,与他割袍断义。


可这场婚事,却是他的母妃与舅父亲手促成。


他知道,阿蛮自幼钟情于自己,会是一个听话的妻子;更知道,母妃要将自己送上至高之位,赵家的权势、兵马,非娶阿蛮不可得。


所以,他有什么理由不娶她呢?


赵家阿蛮住进了青鸾阁,原本住在那里的谢沉沉搬了出来,住进了东厢的一处小院。


好像什么都没变,充其量,不过是住处偏了一些。他给她的一切都和从前无二,无论是赏赐、偏爱,又或者说,是爱。什么都没变。


变的只是,她渐渐地,再也不提要回江都的事。


她变得越来越害怕他,害怕他的专宠和毫不掩饰的偏爱,于是总像这样,劝他多去青鸾阁,不要让赵家女独守空闺,莫再让人背后议论说闲话。


魏骁不傻,自然发觉得到她的变化。


可偏偏那时,他实在太忙了。


忙得无暇分心,忙于出征北疆的战事,忙着向世人证明、自己才是魏峥最合格的接班人,是入主东宫的不二人选。


回过神来,似乎也只有像这样突然惊醒的夜,才不得不停下自欺欺人,逼着自己直面她的惴惴不安,和眼底写满的抗拒和惶恐。


那是从前的她绝不会有的神情——他记得,初来王府时,她分明总是笑着的。


吃到好吃的糕点会笑,爬上树摘果子会笑,收到他送的珠钗、会笑着把它插上发髻,任由环佩叮当,一路蹦蹦跳跳跟在他身后。那时的她,从不会不敢看他,视线逃避而闪躲。


为什么,如今她再也不笑了呢?


“梦”里的魏骁,显然没有想到答案。


他的脑子里,只有对那近在咫尺、至高无上的王座的,不断在心中膨胀和充盈。


而入“梦”的魏骁,则更加没有头绪。


只能如旁观者一般,看着“自己”的选择,把这场梦推向越来越难以挽回的结局。


他如愿去了北疆,做了主将,


迎接他的,却只有焦头烂额的战事。两军对垒,胜败之中,僵持不下。


死守定风城不退的第六个月,又是一年冬至。


白雪纷纷的冬日,他收到上京来信。


家书之中,夹着薄薄一纸信笺。


信中却只有两行歪歪扭扭的字。


【妾将死,愿葬于江都。然病容憔悴,恐使母忧。


请殿下开恩,以火焚妾之骨。轻便从行,可归故土。】


原来,她还是想回江都去。


他捏着那纸信笺的手突然不受控制地发抖,恍惚间,想起自己与阿蛮成亲那夜,暗卫来报,说谢姑娘在院中站了一夜。


可她既没有哀声哭泣,也没有低声咒骂,只是面向西南,不知看向何处,就这样,从夜深露重到天光乍明,站了整整一夜。


如今,他才恍然回神。


因为江都城在西南边。


那一夜,她看着自己的丈夫迎娶别的女人,看着王府张灯结彩、恭贺声不绝,那一夜,面向西南,她又在心中,和自己的父兄说了些什么呢?


他娶了她,却没有善待她。


他以为自己爱她,怜她,却始终无法面对那个令她家破人亡的自己。


他只能拼命祈祷,甚至一贯不信鬼神如他,也甘愿向漫天神佛祈愿,只求让他见她最后一面,他想告诉她、至少告诉她,他不是不愿带她回家,只是——


只是啊。


纵马千里,日夜兼程地赶回上京,他风尘仆仆,满面沧桑。却在踏入王府的一瞬,忽听东院传来压抑而哀苦的哭声。


仿佛老天作弄的玩笑。


“谢姑娘”死了,到底死了。


死在他与她之间的咫尺天涯,死在谎言与欺骗之中。


他心中似乎是痛的,可竟流不出泪,只呆呆在屋外站了许久,忽扭头问后脚赶来的管家,为何?


问匆忙赶来的赵明月,为何?


【明知她病入膏肓,为何不先去信告知于我?】


【她何时生了病,何时受了寒,何时卧床不起……】


【是谢姑娘不愿令您分心,】管家跪地流泪,【是谢姑娘不、不愿——】


他抽出腰间佩剑,一剑劈下了那老奴的头颅。


剑尖仍滴着血,他又转过身去,一步一步,走向惶然变色、跌倒在地的赵明月。


【为何?】他轻声问。


【表哥,你在说……】她脸色惨白,垂眸望向横在自己颈边的长剑,【你在说什么,我……】


【为什么,她已事事退让,对你万般忍让,】他说,【为什么,还是不放过她?】


赵阿蛮脸上神色起初惊惧不已。


听得他这句话,却骤然变得古怪——而后渐渐扭曲,扭曲成一种荒唐而嘲讽至极的神色,她说是啊,是啊,已经步步退让。


【表哥,你也知道,她对我步步退让,你明明什么都知道,可是,你做了什么呢?】


你明明什么都知道,你洞察人心,自幼早慧。


可你也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视真心于无物,自信到,以为一切都会按照你所想而顺遂进行。


如今,你终于知道,人心是最不可玩弄之物,你看——


她忽的笑起来。


【表哥,你真的以为,世上有那么多‘有情饮水饱’的痴人么?】


赵明月道:【我是你的妻子,不是王府的摆设,所以,我绝容不下一个‘礼让’我的女人……这世上,从来只有我让给别人的东西,没有人、有资格施舍东西给我。你也一样。】


魏骁,你也一样。


世人皆是局中人,你有什么资格觉得,你会不一样?


他手中长剑离她颈边最近,不过一寸。


最终,却还是“当啷”落地。


他一瘸一拐,忍住右腿钻心的疼,蹒跚着走进东院。


谢沉沉就躺在卧榻之上,模样与他离开上京时别无二致,只是紧闭双眼,犹如睡着一般。不论他怎么喊她,抱她,她都不会再醒来了。


他守了她七日,最终如她临终前所愿,将她的尸骨焚烧成灰,装入一只玉盒。


到了终于下定决心,要亲自将她送回江都城的前夜。


却又不知为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为何,他召来她死前、身边伺候的婢女。


【谢……姑娘死前,可曾说过些什么?】他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