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 > 107. 第107章:好日子 此人不能留。
字体:      护眼 关灯

107. 第107章:好日子 此人不能留。

  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

荧惑守心,天降灾祸以奇快的速度传至大秦各个郡县,百姓惶恐不已。


旧六国的百姓即便心中不服者,十几年衣食丰足的安稳日子,已经不愿意再发生战乱、天灾。


一时间人心惶惶,求神拜鬼者无数。


这时,官府邸报贴出来,县吏们敲着锣招呼百姓观看,给众人讲解,“告示上画的就是那个天降流火,落在东郡的陨石,上面还刻的有字。看看,那个陨石就长这样!”


“啥?陨石上面有字?那不是天外降落的?有啥字?”路过的百姓都惊呆了。


“是不是不祥啊?要降灾祸于我们了?”


“去看看,陨石有字,闻所未闻!”


县吏敲锣纠集一大圈百姓,拿出简易喇叭开始讲,“陨石上有两句谶言,‘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不死而盛世’,朝中太卜推演出有反叛者对陛下不利,对大秦不利,想要我们再次陷入战乱!上天示警,保佑陛下,我们黔首就能迎来好日子,大秦也将迎来盛世!”


众人哗然,“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不是说陛下要死了吗?”


“荧惑守心还是灾祸啊!陛下若死了,我们又要打仗了!”


看众人混乱,县吏再次敲响铜锣,“你们听谁说的荧惑守心,天降陨石是灾祸?”


众人七嘴八舌,有神婆说的,有巫觋说的,还有哪哪贵族读书人说的,甚至干脆说,“自古以来,都是这么说的。”


县吏呸了一声,“放屁!秦史,齐史,包括魏史,赵史,都曾经记载,陛下执政七年,彗星出东方,天降流火。齐国岁首下寒雨,下了半个月,天降陨石,下雨止,赵伐齐,败而归。那块陨石是落在徐家村,徐子知道吗?徐福。”


“谁不知道徐福啊,我们大秦女丞相。”


“家里种的红薯、棉花都是徐福推广,麦和稻谷以前亩产80、90。现在可是亩产200多。都是徐福推广的粮种。”


“县里的农官可都是徐子开学堂教出的学生,自从这些农官来了之后,农人可学了不少种地的诀窍,粮食丰产了。”


“年节时谁家大门不贴个倒‘福’字啊!”


百姓提起徐希,说不完的称赞感念。


县吏笑着接话,“陨石落在徐家村,出了个徐福。那块陨石被徐子铸造成了佩剑,随身带着。那可是把宝剑,吹毛断发,削铁如泥,杀奸贼坏人,一剑削头!若不是一把女剑,陛下都像要呢!”


“啊?竟是如此吗?”众人惊叹。


“徐福可是灾祸?”县吏高声问。


“那当然不是,若不是徐福,我等还在忍饥挨饿呢。”


“徐福哪是灾祸,简直天降福祉!”


“对对,我们庶人现在过的日子,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这天降陨石,是警示陛下,警示世人,保佑陛下,我们就能迎来盛世,过上衣食丰足的好日子!”有人举拳,大声喊话。


县吏哈哈一笑,“陛下说了,现在还不叫好日子。哪一天,我们黔首都能穿上新衣,想吃粥吃粥,想吃饭吃饭,想吃肉吃肉,没有战乱,家里吃不完的粮,穿不完的布,花不完的钱,才叫真正的好日子!”


“我家今年种了二十亩红薯,十亩麦和菽,养了两头豚,还买了牛,这还不叫好日子?”扛着耒耜的大汉两眼瞪的像牛眼一样惊问。


县吏立马反问,“你家小儿每天有鸡子吃吗?父母有鸡子、肉食用吗?大人隔三差五能吃上豚肉、鱼虾吗?”


大汉被问愣住,“那,那是贵族们过的日子啊。”


“陛下所盼的盛世,就是天下黔首都能过上鸡子、肉食、鱼虾想吃就吃的日子!”县吏满腔激情道。


围观的众人一时惊住了,他们都不敢想,陛下也太敢想了吧!别说鸡子、肉食想吃就吃,就是饱饭也是种了红薯这几年才有的日子。


“你们不信?十年前是什么样?今日又是什么样?陛下不是敢想,而是治国者,爱民如子,以黔首富足为目标,带着能臣贤才共治天下,才有此话!十年后,你们再看,定比今日更加盛世繁华!”县吏说着拱手。


围观听解的黔首议论纷纷,今日可比十年前强过太多太多了!


外围两个戴斗笠的男子对视一眼,“这个县吏很擅于鼓动人心。”


“从六国灭亡不就是如此,不过是糊弄人的话术,竟还有人感动落泪,愚蠢。”


“此人不能留。”


次日,负责教化的县吏被人毒杀在家中,县令长排查教化县吏的仇家,未发现。立刻排查可疑人。


有人举告,邸报公示之日,现场有两个戴斗笠的男子很可疑,仿佛脸上有刺字。


酷暑之日,又没雨,百姓即便遮阳也就是戴上一顶草帽子,极少见到戴斗笠者。


县令长带人去追查到行商客舍,已经不见了对方踪迹。


无冤无仇,猎杀教化县吏,一封奏疏快马送上去。


解说陨石的不止这一个县吏,各地都是如此。


这几年见习的学子撒往各个郡县,都想拿了政绩参加选官考核,荧惑守心是大事,带图的邸报已透露出了各个重点,小报上也刊登了琅琊郡陨石之事,特意提到了真理剑。


没有哪个学子不希望徐希起复,有她在朝中稳固地位,他们学堂出来的学子才有更好的出路。


克制的,不克制的,都给徐希吹了一波。


陨石上的谶言也催化了百姓对陛下各种祈福,既然陛下有劫难,上天示警,劫难过去便能成就盛世,她们多多祈福,保佑陛下!


朝臣们看着来自各个郡县的邀功奏疏,荧惑守心彻底逆转,都松了口气。


萧何这里却接了十几个教化县吏被杀的案件。


“这个数还在增加,且不在一处,不止一路人。”周勃在舆图上点出来,郡县上标着案发时日。


萧何想到徐希捎过来记账本,立马起身去取来。


周勃账册不像账册,手札不像手札,不解问,“这是?”


“这可是十几年的老东西了,荆轲刺秦王后,全身而退,不少贵族士子豪商都与他结交,送上车马银钱,拉拢他抗秦。”萧何笑着解释。


“怪不得记录如此散乱,有年月时辰,还有说过的话。”周勃点头。


“与我们掌握的名单一起,可以锁定调查目标了。”吕雉立即提取重要名单信息。


周勃看着皱眉,“范围太广了,牵扯太多,此事需要陛下法令,更需私下调查。”


“管猗来咸阳还没走,他人呢?”萧何问。


“去岳麓书院看陈平去了。”周勃回他。


“看陈平那找时解过来。”萧何改口。


随侍应诺,快步出去。


长沙郡岳麓书院,管猗赶到时,范增正在请辞。


书院的夫子和老师被陈平换了几波,目前整个书院不是学堂出身的老师,就是盼望天下太平的夫子,偶有夹带私货,感慨六国灭亡的,也不否定秦国统一后,百姓生活更好了。


第一批的士子读完四年已结业送出去,新招收的学子都是陈平看着招的寻常百姓和兵卒将士家的子女。


范增的功能只剩下讲学授业,他现在不干了,喊着要回乡养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