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 > 29. 秦始皇焚书坑儒6 议瓜之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29. 秦始皇焚书坑儒6 议瓜之说

  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

【《汉书》基于官方认定的儒家经典——五经的教义,叙述了西汉一朝二百十年间的历史。】


苍穹之上,显露出《汉书·叙传》里的文字:


——综其行事,旁贯五经。


【它的编撰思想,反映出了东汉初年“尊经崇儒”的历史风潮。它对历史事实的认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些大致都是基于经学的思想,以此作为标准来进行裁决。】


【相比于《史记》,它变动的地方颇多,或云多是些曲从教义的倒退。】


【在《汉书》之中,并没有专门述说秦始皇历史的部分。但对于秦始皇可谓是十分关注,并且是极尽攻击之能事。】


秦始皇懒懒地一抬眸。


又是一个关注他。


而且对他“极尽攻击之能事”的人。


【在中国的历史学家之中,明言秦始皇乃吕不韦私生子、甚至直接称呼他为“吕政”的,班固便是其第一人。】


秦始皇:“……”沉默。


沉默住了。


原本抱有一种“朕倒要看看,你们又要攻击朕什么”之心态的秦始皇,说不出话来了。


半晌:“??????”


不是。这又从何说起啊?!


【班固之所以攻击秦始皇,除了“崇儒尊经”的思想渊源之外,应当也与他的出身有关。】


【班固的祖上,是楚国人。而秦灭楚后,被强制迁徙至雁北。与秦之间存在宿怨过结。】


春秋战国各时期,齐国、楚国、晋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等各国的霸主、国君们——


刚拿起一副吃瓜的架势,瓜就没了。


齐桓公:挺好,你们楚国人干得不错。


楚庄王:还以为是真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天幕上膈应秦始皇。


顿时,一个个“吕政”的文字,在弹幕上刷啦啦地飘过,占据了大面积的天空。


紧接着,秦孝公大手一挥。


一个“清屏”的功能,扫除了满屏的弹幕。这是系统里的氪金效果。


众人称其为“祭天”。


随后,秦国的历代国君,以及他们底下的谋士能臣们、还有一些秦国人——


都在天幕上攻击那些刷“吕政”的。


比如说“你们难道没长脑子吗”“你们难道没长眼睛吗”“看不见天幕说的吗”云云。


可谓是“极尽攻击之能事”。


那些顺着班固的攻击、而攻击秦始皇的人,不出片刻,就被秦国的众人击退了。


他们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


【关于私生子的这件事,是班固为了抹黑秦始皇,而不惜歪曲事实的污点之一。】


【这也集中体现了他对秦始皇的成见。】


秦始皇:……没关系。


——对朕有成见的人多了。


秦始皇:朕不生气。


朕一点也不生气!!!


虽说如此,弹幕上还是有一些讨论。


他们在八卦,秦始皇为什么会被说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抹黑也不是无凭无据的吧?


秦始皇:?


你们都说是抹黑了。这是人话?


有人扒出来说,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曾经是吕不韦的姬妾。然后才送给了嬴异人。


嬴异人,便是后来的秦庄襄王。


他们在天幕上八卦还不过瘾,还有一些人表示自己已经私信了历史up主宫商羽。


希望可以出一期“私生子”的视频。


秦始皇:?


——何必如此!!!


紧接着,他看见弹幕里很多人都在说,自己也去私信了宫商羽,以增加选题的可能性。


秦始皇:????


你们居然已经玩得这么溜了吗?!


大可不必啊!!


有这种机会,多听一听后世的情况,再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它不香吗?


【我们说到《汉书》是“综其行事、旁贯五经”的,它叙事,要有史实根据。】


【而《史记》之中“坑杀方士”的故事,并不足以,成为秦始皇“坑儒”的根据。】


【如果要确立“燔书坑儒”的说法,则必须要有其他被认定的“坑儒”故事。】


随着天音的述说,一段文字缓缓显露。


那是一段卫宏的《诏定古文尚书序》之中的文字,讲述了一桩“坑儒”的故事。


在这里,可以找到“被认定的坑儒故事”的踪迹。


【卫宏,是活跃于东汉初年的儒士。】


【在他的《诏定古文尚书序》里的秦始皇“坑儒”的故事,可谓是“坑儒”事件的初版。】


【这个版本,应当是以《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载的“坑杀方士”的故事为底本。】


【而且是有意图地改造而成的。】


随着天音的述说——


天幕上,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里的段落与字句,被用一条红色的线条划出。


首先是:


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


【这一句,是交代“坑儒”故事的历史背景。说它是来自“焚书”所引起的不满,将这起事件,与求药、方士之间,直接割裂。】


【这一背景,在《说苑》《史记》的故事里都并不存在。但在卫宏这里,却坚定而明确。实际上,经师们在编造历史之时,似乎是可以密切地结合现实的需要、而随意变更的。】


天幕给出另外一段叙述与佐证。


这是卫宏在《古文奇字序》里述说的“坑儒”的背景:


秦改古文以为篆隶,国人多诽谤。


秦患天下不从而召诸生,


至者皆拜为郎,七百人。


——此处,卫宏结合了古今文经争论的需要。


将“古文”至于“篆隶”的变更,


作为“坑儒”的背景。


随后。


天幕上的红线,第二次出现。


划在了《诏定古文尚书序》段落的第二句:


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


——这里与《古文奇字序》的描述大体相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