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21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9节

  [红楼]权后之路

探春从前和宝钗甚为交好,坐于一处,宝钗忽问起她蜀中婚嫁习俗问题,探春笑道:“宝姐姐家的姐儿也才六岁,难不成这般早想在蜀中寻得女婿吗?”宝钗不禁长叹一声,道:“三妹妹你还真是说对一半了,我也实在是没有法子。”探春吃了一惊:“宝姐姐何愁嫁女?”宝钗叹道:“三妹妹有所不知,我夫君前头有个女儿,那个……唉,如今且有二十五岁了。今年我公公婆婆进京来,见她大龄未嫁可怜,却要我为她寻门亲事,这可不就难住了我?”探春听她说的甚是隐晦,这只怕是石家秘辛,不好多问。探春道:“在蜀中这年纪倒也不是说嫁不出去,但是这嫁娶之事到哪都是一样,家世才德品性年纪也要相当。”虽然当年贾雨村的事闹出来,薛蟠打死人的事瞒不住,交巨额银子罚金保了条命,发配至边城为马奴。但是薛宝钗是外嫁女,又是会做人的,做人极合石礼心意,婆母一直不在身边,叔母石张氏是操办她婚事的人,自然是对她不错。但是正经婆婆回京却是不一样了,石婉儿当年是心思歹毒犯下大错,可石婉儿现在看着可怜。人都易于偏向表面的弱者,何况是在孙女与儿媳之间的选择,石松夫人见宝钗十几年来竟然一点都没有为石婉儿打算,心中自然有气。而宝钗身为长媳,一直没有在婆母身边尽过孝,此时婆母不知为何,总还是要教她些规矩。宝钗心想是不是将石婉儿嫁出去,婆婆会对她满意一些,当然,自己也送走一尊瘟神。京都她也实在找不到合适人家。宝钗道:“便是有那续弦的人家也很是使得的,我瞧你在四川也还过得自在,婉儿嫁了去也许还能有造化。”宝钗主要是看探春犯过错,但是也打了个翻身仗,不求石婉儿有她这本事,但是这探春例子给婆婆看着,婆婆应能信她是用心的。探春却道:“我倒是都没有打听过这些事,怕是帮不上忙了。”又见大家围着邢夫人说话,原来今年竟是承恩公夫人的五十大寿了,日子就在十二月。承恩公夫人之显赫,国公府是被踏破门槛的,承恩公夫人算是“母以女贵”的典范了,就算是亲王妃都不及她的。虽也有人抨击“邢半朝”,但是承恩公府在民间的口碑是极好的,每年施粥施药助学的事都不鲜。而承恩公府有全大周第一的“贵族女校”,那也是家中有女的人争破头进去的。邢夫人道:“嫂子原说是不想大办的,那么多宾客送来贺礼,一场席面总要请人吃了。”湘云抚掌笑道:“皇后娘娘班师回朝在即,这宾客怕是更多了。灶台都要多起几个才制得出席面来!”惜春笑道:“三年前承恩公五十大寿,圣人娘娘皇子公主可都驾临了,就听说席面挤得很。”迎春道:“那还是凤嫂子还留了一手,多备几桌器具,不然可是让人站着的都有。”又听王凤熙说起那些场面,探春听来暗想:那才是王公贵胄的场面,但我的身份却是去不了的,凭当年那事只怕承恩公夫人对我印象是难好的。最多也是备份礼过去,只盼有邢夫人、凤嫂子的关系别给退回来。……石柏于乾元十八年加封为“东阁大学士”,现居兵部左侍郎,也是极尽荣宠了。晚上下衙回来,石张氏摆饭,让下人去东院传几个留京读书的孙子。寂然饭毕,石柏又考教几个孙子的功课进度后才让孙子们各自下去安歇。石张氏服侍他更衣时问道:“都传皇后娘娘即将班师回京,却不知是哪一日,能赶得上承恩公夫人的寿宴吗?”石柏道:“就是五六日间了。”石张氏笑道:“娘娘也是心大的,这动不动就能离京一两年,也亏得圣人是个有情人。”石柏笑道:“等有她那安/邦/拓土的能耐岂会将寻常女子放在眼里?”石张氏道:“当年我还是想让慧儿跟娘娘学些女红女德,没想娘娘比慧儿可疯狂多了,也难怪慧儿跟别人都不乐意,去了娘娘那就乖觉得紧。”石柏叹道:“其实朝野内外声浪也不少,我总想着父亲的前车之鉴,但如今也是‘邢半朝’的人了。”石张氏道:“老爷也不用忧心,圣人没有这么多儿子,三皇子人品也是极出色的……”圣人都明旨了大皇子和二皇子没有皇位继承权,也只封了郡王。石柏着:“圣人春秋正盛,此时谈这些一切尚早。”石张氏忽又谈起大哥石松一家的事来,他们原来久在粤海之地,两家节礼信件往来还好,但他们回京后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有些亲戚可能是远交比近处要好。石张氏说:“旁的我倒也没有什么,今儿上午,大嫂带着婉儿过来请罪,这是个什么章法?”石婉儿当年可是故意弄死了石慧纳吉的大雁,后来石礼请罪,又将她软禁在佛堂,此事也才了了。这带着人上门来,说是请罪,但其后难道没有问罪的意思?而且这种请罪就是强迫人原谅,不原谅反而是石张氏的不是了,可不膈应人得紧。石张氏道:“我真是左不对、右有错了。大嫂还说我对明仪家的(宝钗)多有照料,这不是说我抢了她正经婆婆的事了吗?”石柏蹙眉道:“大嫂有年纪了,难免糊涂起来。”石张氏道:“我也知咱们石家是大哥大嫂那房承担宗祧,咱们也不会去争。便是明仪这些年,咱们哪里不是能帮则帮,还待如何呢?”石柏道:“你心里有数就行了,大嫂就是对咱们这房有所不满,左右分家几十年了,不过就是族中亲戚间的往来,咱们不接她的碴就能相安无事。过些日子,她只怕又看开了,就后悔了。”石柏是三房,如今是石家三房中最显赫的。他自己已加封“东阁大学士”,石睿不满四十岁已官至巡抚,石聪也已经担任知府,而女儿石慧是皇后义妹封“和敏县君”,嫁进戚家。而石家大房、二房都远远不如。从前石礼要续弦,石家大房远在琼州要托石张氏帮忙,两方满意,现在石家大嫂看看宝钗就总能挑出错来了。给她长子娶个商户女,兄长还犯事的,岳母居然住在儿子家里,石松夫人心气哪里能平了?反过来看看石睿娶的是李家女,李洵现在退下来加封三师了,清贵之极,石聪后来娶的是孙家女,是孙原望的弟弟的孙女,那也是往上三代清贵人家。至于石礼当时年纪大了,是续弦,且科举名次较末,老太太一上年纪就会选择性忽视。和现代很多固执的老太太一样,自己儿孙都是好的,便是娶仙女都使得。至于早年自己一房的困难,鞭长末及,琼州之地都是矮子里拔高子的现实,老太太也一时不作想。要一个母亲甘心自己最优秀的孩子远不如妯娌的,通常是有点难度的。若是嫉妒不甘任性固执往阴谋论一盘算,就变成了石张氏面善心毒,这是有意让自己儿子处处不如石张氏的儿子。再看传说中石张氏的皇后义母的身份,便是现在皇后不会轻易叫石张氏“义母”了,却也足让石松夫人更如梗在喉。石松夫人看宝钗哪都不满意了。原本薛姨妈在少尹府中是如老封君般自在,时不时还会去贾府一游,与当年帮她催债的邢夫人听听戏。除了时不时想着儿子发配成了马奴的事而伤心,她也算是顺意。这回真的老封君一来,薛姨妈就成了尴尬人,这让宝钗也很尴尬。石松夫人少不得给她立规矩了,放出佛堂的石婉儿可是在祖母跟前服侍,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了。石婉儿受了这么多年苦,没有体面,大龄未嫁,她最恨石慧,其次才是薛宝钗。石婉儿在祖母跟前好生黑了石柏这房人,石松夫人虽然觉得孙女的话不能尽信,但是也正合她对三房的不满之处,最多喝斥孙女几句。石张氏道:“我也是最多疏远些,就可怜了宝钗那孩子。”石张氏看宝钗也是一路艰难,商户门第太低、少年丧父、兄长不端、母亲性软,自己品貌出色、人情通达、饱读诗书好不容易才挣出个命来过了些年好日子,现在又不得婆婆喜欢了。石张氏其实是宝钗的那些优点,但是却没有她的出身和家人的缺点,石张氏自己儿媳都不在身边尽孝,是以还是很喜欢宝钗的。……却说,石礼一早上衙忙着,宝钗一早就去侍候婆婆用膳,其间还要帮着便宜女儿。石婉儿伸脚拌了她一脚,结果她差点摔一跤,石松夫人没有看见,宝钗又不想这一大早争吵起来,跟个无赖哪一时说得清楚,只能说是自己不小心。服侍婆婆孩子们用了早膳,她自己没吃两口就要去近前侍候,饿得发晕。还是有管事婆子拟了礼单来问宝钗,正是备给承恩公府的礼。石松夫人这才来了兴致,问道:“这承恩公夫人大寿,你也是要去的?”宝钗回道:“承蒙贾将军夫人和凤表姐的提携,媳妇也曾去过几回国公府,三年前国公爷大寿,我也是去了的,这回礼总不能落下。”石松夫人想起贾将军就是已逝小姑子的丈夫,新夫人邢氏是邢皇后的姑母,王熙凤是外甥贾琏的夫人。算起来都有些亲戚关系,但是她却是新来京都,没有打开交际局面,而她的品阶又低,那等场面去了也难排上好席位。石松夫人想起石张氏一起去,席次肯定排在她之前,心中一阵不舒服,但若不去,他们石家大房更失了认识人的机会。石松夫人看了礼单,见备得十分贵重,石家就算不会缺钱,也让她一阵肉疼,什么珊瑚宝树、高丽参、玉观音给一样都够重的了。石松夫人说:“那珊瑚宝树,我记得是明仪成亲那年从琼州送来的吧?可是你二叔好不容易从广州得来的,通体红透,可有近六尺高。”宝钗微笑道:“母亲这一提醒,媳妇也觉得有些不妥。国公府好几件珊瑚摆设,正厅、花厅、国公夫人起居屋里都有。乾元十一年,大皇子调皮给摔了一件七尺多高的珊瑚摆件,国舅爷却认下了这事,国公爷一恼还打了国舅爷。后来圣人知道这事,便赔了一件九尺高的到国公府,让大皇子自己认了错呢。咱们送个六尺高不到的珊瑚摆件,怕也是不妥,只是媳妇和手底下的人成算到底低了些,还要母亲代为拿个主意。”宝钗忍归忍,但是心机却是有的,她不会让人拿到失了孝道的把柄,以及不会和石婉儿做失了自己体统的无谓争吵。石松夫人却难说得出话来了,但想想儿子孙子却又不能和媳妇翻脸。这媳妇娘家虽烂,但是在承恩公夫人那看来也能有几分体面的。而她善于交际,带来了足以帮助石礼的人脉,听儿子说过,她还是“大周马会”、“大周慈善会”的成员,这都是大周顶级的贵妇交际圈子,一般人还进不去。她一想石张氏不就是和承恩公夫人最亲近吗?这么看来石张氏还是带着薛氏交际的,儿媳妇口中虽称贾家太太奶奶的提携,只怕是她故意回避石张氏。石松夫人一想自己被儿媳妇看穿小心思,不禁恼恨,却又不得发作,怕更没体面。石松夫人道:“你是明仪媳妇,我年纪大了,这些事还是你做主吧。但是婉姐儿也都这个年纪了,你可有给挑出几个人家来?”宝钗也是为难,说:“媳妇实在是无能,手上挑来挑去几个人都是不成,都是续弦,也没个官身,怕婉儿也是委屈的,也不敢和母亲提。”石婉儿听到这个又是怨毒,又是紧张,原该回避,但她都什么年纪了,这也没有外人。石婉儿忽道:“祖母,您就带婉儿去承恩公府的寿宴吧,也能见识见识,省得将来婉儿小家子气丢了石家的脸。”第254章 邢家寿宴十二月初一,黄道吉日。皇后班师回朝, 因为她是代徒元义“御驾亲征”, 且现在徒元义是真的在幽辽一带御驾亲征, 所以没有朱雀门前献俘的仪式了。不过, 活捉的安南王子、将领(不排除残疾)们, 和割下的将领人头和他们的战甲总要带回来给百官百姓们看看,好歹要有证据。安南国主已经病死了, 王子死的死,俘虏的被俘虏, 安南郑氏王朝是彻底息了。南部贫脊之地,倒听说有阮氏残余自立为王,不过还非常混乱。旌旗招展, 华盖蔽日,战马声蹄,九城兵马司早就清道维侍秩序了。百官已出城接驾,现在快要进城了。过了长江后, 邢岫烟也和爱驹阿金久别重逢, 此时她被着红色绣凤披风, 骑在金色的战马上, 十分神气。拱圣军、锦衣卫前后护着, 身后是一起回朝的卢坤、张虎等将领。出城的朝中重臣却是跟在后头,包括留在京的宗室亲王。百姓跪拜, 山呼娘娘千岁, 平身之后, 除了看到被抓来的番酋贼子之外,还惊奇地看到了部分新军、黄衫军的队列表演。太上皇虽不理政,但是身子还硬朗,他说要迎皇后回朝,礼部自然也安排妥当。皇后率文武百官参拜了太上皇,皇后还是满足太上皇好奇心,让队列将领一一来致敬。并令人带了活捉的安南二王子、四王子过来给他瞧瞧。事后,老人家才得意洋洋、心满意足,皇后奉承着他进入朱雀大门,小心落后半身。太上皇抚须叹道:“原来安南王子长得这么丑,果然不是真龙。”皇后及跟在她身边的徒圆圆蒙圈:“……”太上皇又冲她们笑道:“你们看朕的儿子们,皇帝就不用说了,天下人就没有长得过他的。就是荣、英、福三个,也长得没给朕丢脸。”徒圆圆扑哧一声笑,问道:“皇爷爷,难道当年你选父皇禅位,是因为父皇长得最好?”太上皇说:“要说长得好,当年几个皇子也没有长得差的,不过你父皇登基后,越发精神,旁人就比不得了,大约是天命吧。”邢岫烟不禁莞尔,这太上皇是标准的颜控吗?好吧,世上有多少人不颜控。徒圆圆笑道:“皇爷爷修撰《乾正大典》,是不是还收集到什么相术方面的书呀?”太上皇抚须哈哈大笑,说:“朕瞧你面相,一生荣宠富贵,是我大周最骄傲的公主!”……十二月初九,承恩公夫人五十大寿,承恩公府宾客盈门。承恩公府原是忠信亲王府,后因三王之乱,被贬为庶民,朝廷收回王府。之后邢皇后受册封,邢忠荣升国公,原亲王府早收掉了亲王规制的物件,而王府中几处建筑也改为国公制,给了邢忠住。之后皇后不在朝几年,皇子公主常行居于国公府,皇帝令改建扩建国公府后面的园子,将原来隔壁的忠勇亲王府的花园都纳入其中,方便自己的宝贝儿子女儿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