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8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9节

  [红楼]权后之路

探春俏脸惨白,此时赵姨娘都没有先说话,赵姨娘就算对探春有些真心,她还是原著中的那“拎不清”的性子,天性决定想看看她的女儿站哪边。赵姨娘却不会去想,探春的难处,她一个庶女,不像男儿可以科考,越过嫡母谈何容易?探春在这片刻间各种杂念闪过心头。人生就是一场赌博,和局没有意义。探春拿出性子中的刚强,脸上露出微笑,说:“劳太太挂心了,只是姨娘近来身体不适,太太便是要出门去,女儿也走不开,得陪伴着姨娘,等她身子好些,女儿才安心。”王夫人不禁冷笑一声:“三丫头倒是越发孝顺了。”说着黑着脸转身离去了。探春头一回这样明确地站在赵姨娘这一边,此时竟然像是被抽干了力气一般,想要软倒。申时一刻,赵国基突然冲进院来,大声喊道:“中了!环哥儿中了!环哥儿是进士了!进士第八名!”这时陪着赵姨娘在屋中的探春也听了,不禁一怔,然后不禁落下泪来,赵姨娘也欣喜若狂。贾政红光满面亲自接待来报喜的官差,还给了早就准备好的红封,谢了官差。此时,郁在贾政胸口的一口气,终于舒了出来。贾环更是意气风发,跪到贾政身前,深情孺慕地说:“孩儿叩谢爹爹十年教诲,没有爹爹,便没有儿子今天!”贾环平常都是叫他老爷的,但是这时贾环一声“爹爹”叫出来,贾政只觉神清气爽。贾政需要贾环去洗白“伪贤”名声,去扬眉吐气,贾环也需要贾政才能在贾府立足,借助财力,同时提防王夫人,偶虐贾宝玉,每一点都离不开关键人贾政。贾宝玉正跟在后边,看着两人父慈子孝,忽然被抽干了生机似的,本一整天只喝过茶而低血糖,此时就不大意的晕了过去。第133章 科举殿试乾元六年三月十五日, 新科进士们如上一届一样, 得以在雄伟的大明宫紫宸殿进行殿试。这里是天下士子们梦想要来的地方,而此刻尽管新科进士们心情激动,却仍然规规矩矩。本届两百六十六名进士只着袜子恭谨地跪坐在案前的奋笔疾书。殿试不比贡院里的会试, 只有一天时间,到时候皇帝还要现身于士子跟前!贾环的年纪是最小的, 十四岁的孩童身量未足, 而年老者亦有胡子花白的,今生只怕捞个县令当上几年也就可以告老还乡了。很多寒门士子就是这样过一辈子, 前半身寒窗苦读,读到胡子花白碌碌当几年官告老, 并且这都还是好的,更多的人是一辈子止于秀才举人, 如邢岫烟的外祖父。相对他们, 贾环太有优势了,自三天前发榜, 他高中进士,府中震荡,他也彻底扬眉吐气。但教贾府那些人, 包括只把贾宝玉当眼珠子的贾母, 昨日你对我爱理不理, 今日我就让你们高攀不起。贾宝玉给她折一支府中园子里的桂花插在房里, 都是纯孝了, 贾宝玉的纯孝真是廉价, 那就让他一直给她这样在身边展示纯孝呗。今天殿试的题目却是言朝廷痹症,主考官张博彦在场亲自监考,并言明言者无罪。贾环在现代虽然在广告公司工作,但他大学时读的却不是设计美术类的,会入行完全是在大学混社团发展出来的。后来工作时,学长介绍他去大城市,进了他工作的第一家公司。他读的是市场营销,曾经涉猎很多经济类的书籍,原也有机会出国读研,为此狂啃资料,但后来听说老家母亲病重已不能下地干活,他也打消了出国的念头。贾环此时心想,反正已是进士,此时不赌上一把,更待何时?他就从土地问题的根源入手,引出为何会有土地兼并的事,包括江南大案的根本原因。人都是逐利求安的,而天下现在最能保障利益的东西是土地。倘若世间有更多的能带来利益的行业,人们的钱就不会都疯狂争抢土地了。又从《国富论》的经典案例来分析,社会分工,并不会绝对带来农业产出的减少,而是每一行生产效率的提高,达到国家总体财富的增加。加上如今番薯推广已有几年,粮食大幅度提升,将来就不必将那么多的人口绑在土地上。若是大兴工业制造,能从工厂中创造出比土地更高的收入,那么这富人的钱就不会全流向土地,农民不会失去土地,就不会有流民。而从工商业收取税收,就犹如盐铁收入对税赋的补充一样,将来必是户部税收的大头。贾环洋洋洒洒写出来,原来是半文半白,他又润色一番,检查了案例,还是保留了半文半白。但想若写成完全的文言八股,也有许多晦涩之处,讲得不是最通透明白。张博彦一直很关注贾环这个“竖子”,但这却是头一回见着他,一见之下暗叹:这也太年轻了些!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我朝竟也出现如此年轻人才,可是我朝大兴之象?而和贾府相关的人,相貌却是不必说的,贾环原著中说其猥琐,不过是待遇差、气质差。但想贾政到如今尚有一半时间来找赵姨娘,可见赵姨娘虽是奴婢出身,模样情调都是挺好的。能生如探春这样俊眼修眉、削肩细颈、顾盼神飞的美人,贾环当然不会丑陋不堪。他成年人的神采,读了八年的诗书,更打磨出了他的气质。待到午时便糊名收卷,新科进士们被放出去解了三急,然后回到殿上赐膳。饭菜对于膏粱子弟来说当然并没有多好吃,但有些寒门进士尝到在大明宫用饭,眼眶都湿了,此时没有经过真正的官场,心中想的还是如何“上报君恩”。其实本朝从前是没有殿试时在大明宫里用饭的前例,这不过是徒元义的“恩典”。他要“厚待”士子,那些都是科举进士出身的大官当然不怎么会反对。而徒元义这么做,也是为了堵文臣觉得自己重武轻文的嘴,是一个态度。贾环是吃过苦的,但他在现代时见识过各种饭局,穿越后在贾府那地方虽不受宠也见过贾宝玉过的富贵日子。所以,在紫宸殿被赐饭也有几分不卑不亢,此时卷已答完,他也才有心情看看本届士子,有一半是起码过了三十五岁的,都续了须。虽多有寒门子弟,却因为都已是举人,其实生活过得倒是不苦,三月天还有些冷,因此都穿着大毛和棉衣长袍。看向几个年纪特别轻的,其中还有不少帅哥,至少在贾环眼中比贾宝玉那种圆脸娘炮帅多了。贾环往自己左侧一看,入眼一个少年,好似不出二十岁,锦衣博带,衣饰华贵非凡,鬓若刀裁,乌发如墨,瞧他一个侧颜,挺直的鼻子竟然如后世某国刀雕出来的一般,浓黑的剑眉,侧颜能看到他长长的睫毛。贾环向来不服贾宝玉受女孩儿们喜爱,觉得他那是脓包之美,但是这人一个侧颜连他身为男子,都无法嫉妒。那人似发现了他的注视,转过头来,贾环见他面容,也不禁感叹,世上竟有如此极品的绝世大帅哥!他与寻常进士的因为君恩而感激涕淋模样不同,他一双星目灿若星辰,好似能照进人的心底。他朝他勾了勾嘴角,微微颔首致意,贾环也不禁点了点头。贾环又见这人往左一桌看去,却也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又一个大帅哥,穿戴也是不俗,他隐隐觉得他有几分面善,但他肯定自己没有见过他。贾环自然没有细看完在场其他两百六十六位进士长何模样,忽听殿下太监高声传报:“皇上驾到……”在场进士和所有翰林院临时调来的监考官具都起身挤列整齐,整理好衣冠,中华在古代是最讲究衣冠的国家,到了紫宸殿上又更加极致了。不多时,就见一个身形挺拔颀长领着紫罗袍朝中大员进殿,那人身穿华贵的天子冕服,头戴天子十二旈,广衣博带,袖袂轻摆。只觉皇帝一登场,威压斗重,贾环想过无数次面见皇帝,自己得到赏识重用,甚至他像韦小宝一样洪福齐天。但没有想到他会像古人一样感受到“君威”这种飘渺的东西,手心竟然有些湿了。皇帝登上高台,大袖一摆,威然入座,场上所有人,包括刚才跟随皇帝来的朝中大员,全都拜倒。“臣等/学生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动整个紫宸殿,也震动贾环的心灵。这就是封建帝王之威。他作为一个未授官的进士,还是行了额贴手背的大礼,但听一个清冷浑厚的男子声音响起:“平身。”“谢皇上!!”大家站起身,却也不敢随意抬头目视“天颜”,却听皇帝问在监考官:“张爱卿、王爱卿,本届进士殿士阅卷结果如何?”贾环也不禁感叹古代的效率,两百六十六名进士的卷子文章,给士子们休息方便,又给赐饭,不过也就一个多时辰,他们竟然完成一次阅卷。张博彦太傅是本届的主考官,而集贤殿大学士王晋是副主考,两人都是高宗乾正朝留下的少有的老臣。如林如海这样的新提拔的大学士要担任春闱主考资历却太浅了,而如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李洵却是不能,本朝吏部官员不得担任春闱主考。其实也有纯朴的分权避嫌的作用,朝廷在官员提拔升迁考核上由吏部主持,不可能将源头也交给吏部的人。张博彦出列,奏道:“启禀皇上,臣与十位大学士紧赶阅卷评选,已经排出名次。现在已选出了最好的十一人的卷子,供圣上亲阅,以便点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皇帝兴味,问道:“何以是十一人?”张博彦道:“其中有一人卷子,通篇白话,所述也有理据,但是许多观点学问,臣等却未听过。若论文章锦绣,自是有所不及,但臣常听圣人临训,文章之道,有理有据、言之有物、经世致用为佳,华美空洞为次。”皇帝让他呈上那十份糊名的卷子,一一阅览,既然出题为言朝廷弊政,进士们果然各有些新奇立意,有谈农事的,有谈兵制的,有谈吏治的。到了殿士前十名进士,都是全国人才中的人才,如贾政那种万事不通的迂腐假学究是走不到这里来的。看到称心处,徒元义心情也是十分愉悦,这届科考与前生的已经很不一样。天下士子为了当官,自然会揣摩朝廷风向,徒元义登基前管过户部和内务府,登基后狠抓吏治,又极重军权,有明师指点的士子当然就了解过这些。待看到那半文半白的文章时,徒元义也知道了这是贾环的文章,因为其中一些观点新颖,但是百年来他也听邢岫烟说过。但邢岫烟没有这样严谨地写过一篇科场文章,此时一见也是耳目一新。徒元义一份份阅过去,却也没有选贾环的卷子进一甲前三名,而是在其它卷子中选出三份。“此子文章到底火候稍差,言辞间多有狂生之态,选为一甲,朕恐其它进士难服。但是朕也觉其有可取之处,便点为二甲传胪吧。”说着,徒元义揭开糊名,果见是“金陵府贾环,年十四”,徒元义还浑然天成作态一翻,表示自己的意外,这竟是十四岁的少年的文章和见地。第134章 新科结果徒元义因问贾环何在, 贾环这才上前下拜:“学生贾环,叩谢陛下隆恩!”贾环能考中进士, 他自觉已经是鸿星高照了,要论文采, 他自觉是逊于一些几十岁的老举人的。在诗词上等于“作弊”,经义上却是实打实的背熟, 而那些围绕“仁”的八股文章,也有站在后世的眼光上看问题, 立意又迎合主考张博彦的儒法双/修投机取巧。此时殿试, 更有开了挂,徒元义是重生之君, 知他是现代人。所以,能被钦点为二甲传胪, 怎么能不高兴?皇帝再揭开了选中的三份一甲前三名的卷子。“杭州府 陈廷敏,年二十五;洛阳府 萧景云, 年十九;济南府 李寅,年三十九。”三人出列拜谢,起身后, 大家看去,头三名中居然有两个不满三十岁的。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中进士五十岁都不算老。但是人年轻, 报效朝廷的时间自然更长。贾环才看到之前坐他左边的那个绝世大帅哥正是“洛阳府萧景云”。却听皇帝大笑道:“景云, 你堂堂定中侯府世子, 竟然科举入士,考出个一甲来,当真是天下奇闻呀!”只见那绝世大帅哥拜道:“臣家世代得沐君恩,自当报效朝廷,科举明光正道,臣虽不才,也要勉力一试才甘心。”皇帝龙心大悦,又见陈廷敏也是一表人才,李寅气质儒雅,当下点李寅为状元、陈廷敏为榜眼、萧景云为探花。接着开始鸿胪寺官员唱名,一甲头三名先在皇帝御座前跪下,然后是贾环。殿试的结果,名次和春闱会试基本保持不变。这倒是考中名次靠前的人要受累一些,多跪些时候,不过金榜题名时,新科进士们现在乐意多跪。鸿胪寺官员唱名时,贾环才悄悄抬头看了一眼皇帝,他实在是太好奇了。他是现代穿越者,从未见过皇帝,而这人若非蝴蝶效应会封了贾元春为贤德妃的人,后来还下旨抄了贾府。现在他又重用林如海,他也是他贾环要打工的老板,还有,他是辛秀妍的丈夫。贾环对辛秀妍感情复杂,她毕竟是他曾经喜欢、感动和欣赏的女人,因为年轻时一个贫寒出身的人特有的敏感,得了刺激,把喜欢化为了怨恨。贾环选择和华珍珠在一起,是原于一种他自己难以言喻的苦闷。他和辛秀妍在一起太累了,因为她像男人一样努力和聪明,她做事专注,可性子又十分潇洒。大多数的女人喜欢他的名校毕业和自己的成就却多少介意他出身贫寒没有背景根基,但只有辛秀妍能和他爸爸吃饭聊天聊两小时,有耐心听他说着方言和乡间琐事。他和辛秀妍分手都还遭到他爸爸的严厉责骂,只不过他当时也有苦说不出,那种现代人的精神肉体的苦恼,无法和一个普通的纯朴农民说得很清楚。贾环是后悔的,他当年追辛秀妍将自己包装伪装得太好了,而辛秀妍也是初恋,她在男女之事上还很天真,他装习惯了,反而压抑了自己“凡人”人性的一面。最后,他自己出轨了,他不想和她过了,尽管在出轨前后,他对她并不是完全没有感情,面对辛秀妍对他的鄙视,当时他心中积累的怨恨无法控制。一个男人总是有劣根性,特别是怀着吊丝心理的男人,总希望女人离开他后就后悔,女人离开他后再找的男人远不如他。今生的邢岫烟傍上重生林如海(贾环误以为的),又入了宫竟成为宠冠后宫的“宸贵妃”。他知道这男人的身份是至尊了,但想也许皇帝是个矮挫丑、土肥圆。但是他看到端坐于高堂龙椅上的男子,身穿在汉式基础上发展改进的更加精美讲究的天子冕服,不但雍容威仪,长得还难以言喻的风华绝代、风流倜傥。皇帝的五官深刻,龙眉凤目,精气神均与常人不同,便是那萧景云之惊为天人的俊美也压不住皇帝容光风采之盛。忽见皇帝似朝他看了一眼,这一眼带着帝王的威慑和渗到他的骨子里冰冷,他忙垂首,听鸿胪寺官员唱名,后续的进士依次入列跪倒。贾环心中却感慨万千。皇帝竟然是这样的年轻潇洒的绝世美男子?辛秀妍只怕心中得意了吧,她肯定极喜欢皇帝了,找个比他更好的。徒元义其实也在观察贾环,他知道他是穿越者,还是有能力和见地的,如果利用得好,对于他“改变历史”的抱负是有好处的。当年留他抱着辛秀妍的大腿穿来,也是想给历史惨淡的走向加上个变数,只是他没有想到重新为人,七情六欲日重,自己会这么介意辛秀妍的“前任”。徒元义不是很明白“男朋友”这种角色,当年辛秀妍为了迁就他的理解说的也是“未婚夫”。在这个时代,未过门的妻子也算是夫家的人了,除非是被退了亲,而退了亲的女人是很被人嫌弃的。但见贾环也堪称是少有的俊秀,只不过是年纪尚幼,徒元义有些压不住的醋意,心想:原来秀秀从前竟喜欢这种类型的,比朕差远了,什么眼光。秀秀素来眼神不好,且让她瞧瞧她从前的“未婚夫”也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跪倒在他的面前。这种想法,他当然只是瞬间划过心头,面上看不出任何迹象来。接受新科进士们的朝拜,徒元义令明日一早,一甲三名跨马游街,而新科进士也有一两个月时间等待朝廷吏部的安排差事。这其中自然也有点门道,有关系的要跑关系,自己的亲朋师长也好帮忙走动了。一科进士达两百多人,通常是三年一科,也是有许多运气不好关系差的进士一直等不到差事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