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13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4节

  [明朝]科学发展观

“他还让我跟您说,”周白珺的眼神有一瞬间的放空,还是老老实实道:“贰零壹捌。”虞璁的指尖猛地刺入掌心里,在这一刻几乎大脑一片空白。二零一八?!他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可能?!这货嘴巴这么碎就不怕遭天谴的吗?!“你先过去。”他许久才开口道:“朕知道了。”这剩下的四个神棍,不会个个都看的清自己的本质吧?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也该明白,如今这权力被自己,被帝王本身紧握,他们再怎么闹腾也不会有个结果……怎么算也应该趋利避险才对啊?第二个走进来的,是神色依旧平静的蓝道行。刚才那鸡嗷的一声惨叫,其他几个人都纷纷露出惊骇的神情,只有他纹丝不动,眼皮都没抬一下,还在专注的掐指默算。周白珺是个贫寒的公子哥,虽然家世不错但是穷到吃不起饭,面白肌瘦还得受着那狐狸的附体,也当真是营养不良的标杆了……蓝道行是标准的道人打扮,莲花冠素长袍,两缕长发垂落肩前。虞璁自然知道这人应该是个大神,态度也温和了几分,听他对苏公公的口述。苏公公是跟着虞鹤练得一手速记,此刻也完全不乱。“小名滟娘,辰时出生,命中缺火,父兄八字皆弱。”他不紧不慢的说了好几句,竟也都一一对上,少数完全超纲的细节,都被苏公公及时记录和标注,等会待其他人都搞定了,再过去核对正确与否。虞璁忍不住盯着这个三十多岁的高挑男人多看了眼,这古井无波的模样倒是有几分霍建华的神态,长眉微浓还挺好看的。之后几个人中,还混进去了一个陶仲文。这陶仲文是邵元节的好友,也跟着邵道长有学点功夫,如今代表西苑道观势力过来参与比试,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给那一宫的道士们正名。这应试能力不行……难道应用能力就挺不错?虞璁听着他跟苏公公的闲闲絮语,突然想起来了些野史里的东西。这陶仲文是个炼丹的神人,不光是能帮皇帝生孩子,还能搞出比万艾可更生猛的虎狼之药。据说这陶仲文的方子先是流落到兵部的哪个人手里,后头又从兵部那个高官那被送到张居正手里。虽然正史上张居正好评颇多,但是在野史里,他磕着磕着也嗨了,一忍不住就开始天天嗑药……然后就把自己玩虚了。所以这是炼丹专业的高材生?陶仲文大概是感觉到皇上对他的视线里带了几分复杂的情绪,说话磕巴了下,还是断断续续的讲完。一个搞狐仙附身的,一个专门推六爻之术的,还有一个梅花易数的。这还是很古代版的中国特色啊。之后的两个人都没有猜出来后头放了个啥,一个说是只乌龟,一个说是一尊青铜鼎,自然很遗憾的被扫地出门。虞璁让黄公公按照自己之前拟的打分表给打了个分数,大致以重合度和信息量为标准,不多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周白珺八十九分,蓝道行八十八分,陶仲文七十一分。倒也不算特别差……那滟娘本身不知道那厚毯对面坐了五个道士,也不知道苏公公问她的那些问题是干什么的,只知道如实讲就有赏银拿,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这三个人,大概就能组成天师阵容了?虞璁想了半天,还是单独召见了下这蓝道行。“你知道……这周白珺,是狐狸上身的吧。”蓝道行垂了眸子,淡淡点了点头。“你说……朕要是留着他,会不会祸乱宫闱?”虞璁本身是看热闹的门外汉,又怕自己玩脱了,此刻还是多留了个心眼。他对这些史书中出现过的人物,有天生的信任。这种信任其实有几分天真,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出过错。蓝道行想了半天,还是很坦诚的道:“这狐狸会胃口越来越大,估计再过七八年,一个问题得用五十只鸡来交换。”——这是饿死鬼转世做的狐狸吧?小皇帝想了一刻,还是点了点头道:“我觉得可以。”第73章整体来看, 中华上下五千年,基本上成功的皇帝都配备一个流弊哄哄的天师。就跟富二代必备一辆超跑一样。唐太宗有李淳风和袁天罡, 太祖爷爷有刘伯温, 他虞璁……有养鸡场。几个玄学大师当然还要收编入朝廷的队伍里, 于此同时,虞璁也不得不认真审视一下, 当代中国的宗教管理情况。当然很多宗教都是外来的,那些暂时不用管——可是道教如今混的是风生水起啊。太祖爷爷还在南京当皇帝的时候, 就屡屡下令要求建设神乐观、朝天宫等特定建筑,并且还在都城内的卢龙山上建道观,还亲自注疏了《道德经》。有老爷子的身体力行,捧道教的风尚自然随之昌盛。明代两个特色衙门, 一个叫善世院, 是专门管理天下僧人的。另一个叫玄教院,后来被革除后另立了道录司,真实目的在于控制道教势力以及道士活动。等宫城搬到了北平, 又陆续建了显灵宫和灵济宫,算是新的根据地。不过嘉靖皇帝是修仙狂魔,在嘉靖四年就在西苑里修了大高玄殿, 还特意举行了所谓的安神大典。以至于每次虞璁去西苑逛公园的时候,都颇有种自己在进行封建迷信活动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道教的本土性和亲民性,在十八灯市结束之后,百姓们还会去白云观里嬉戏玩闹顺带放烟花, 也相当有特色了。皇帝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总觉得不太踏实,决定把老朋友王老爷子叫来,君臣二人好好聊聊。如今速黑忒和王杲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他们不肯放过每一寸丰厚的利益,又对中国特色的公文签署百般小心,恨不得把女真的所有亲戚都搬过来看合同。王老爷子天天坐那嗑瓜子顺带和杨老爷子逗闷子,一听皇上有请,自然乐意过来放放风。“陛下?”“王尚书请坐,”虞璁笑容温和的示意他坐下讲话,旁边的虞鹤相当自觉地把绣墩搬来,又给他递上一碟新鲜的炸河虾,就差蹲旁边帮他捶腿了。皇上也不含糊,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他经部的运作情况,以及天财库的进出持有。王守仁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这方面还是记得门儿清,自然是对答如流,连一秒的犹豫都没有。如今农业商业在全面发展,经部已经开始拟定在其他城市建同样的商贸中心,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之中。确实,资本的发展会带来社会进步,也会有种种的弊端。可是弊端的革除和秩序的维护,是兵部和其他部门的事情,经部只要管好如何发展经济,就足够了。虞璁听完金银硬通货的储备情况以后,心里大致松了口气,慢慢道:“赵尚书那边说了,皇家中央银行大概明年开春就可以正式运行了,经部这边有准备分拨和调整职位吗?”“已经妥了。”在穿越剧和古风文里,基本上温柔多金的男主动不动家族旗下有多少个票号。可是实际上,银子是在明代才逐渐流通成主要货币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票号在清代才出现。而银行这种东西,分为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诞生,恐怕要等个十几年,才能慢慢的从诸多资本利益的诱惑中诞生。如今的皇家中央银行最重要,也最核心的两个智能,第一是对货币的发行和调控,第二就是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一年前,当这方面的概念越来越清晰的时候,虞璁特意私下请王老爷子吃了顿炖河豚,跟他慢慢说道了一遍这里头的想法。王老爷子不仅是当兵打仗和搞哲学的一把好手,当他终于被皇上绕明白银行是个什么东西以后,特意写了一本书,拿来当成给经部上下提高职业素养的内部工具书。这本书,叫做《金融论》。当然不至于,跟亚当·斯密的那些经济学理论是一个等级的——因为如今的嘉靖朝,还只是处在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里。但是王守仁在这本书里,写出了对货币管控、商业调整的诸多观点,皇帝虽然某几章真心看的明白又不明白,但有王阳明救场,自己当然巴不得把这件大事拜托给他。现代中国有银监会和中央银行,可是如今一切都刚刚起步,连经部的人一再扩充以后都不够,虞璁恨不得办个临时培训班,多捞点公务员过来帮忙。第一步,就是稳定纸钞的流通。第二步,才是提供贷款,增设支行,推动各地的金融发展。经济的提升可以让军事实力不断加强,而军事实力的加强和制度的修正可以保护国家的安稳。整体上还是良性循环,甚至让人对未来又多了好几分的期待。王守仁毕竟年纪大了,有时候说完几句要休息一会儿,再开始慢慢讲自己的设想和实际的实施。虞璁自己专门拿了根笔在旁边写写记记,不断地强化自己对这个国家的认知。商业上,一共有农、商、林、渔、手工业以及副业。如今随着政策的不断放开,以及港口的慢慢打开,都有了许多改色。皇帝虽然愿意让百姓们赚钱,但并不乐意让资本家一个个的蹦出来。他可没忘记如今美国的政治乱成什么样子……一个个总统的背后,全是利益虬结的资本集团。他想要的,是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不管未来能不能走成共和以及共产主义,如今也不能把基本方向找偏。如果要达成这一点,核心在于提高整体的收入,而不是让商贾去压榨那些穷苦的劳动力。所以在当时开放港口和诸多经济政策时,与之并行的,就是最低工资制度,以及最高工时制度。国家不敢大力发展经济的原因在于,不敢让任何巨头靠丰厚的资本起家,进而威胁到政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