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12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1节

  [明朝]科学发展观

可是王尚书虽然有这陛下赐下来的宅子家仆,有这无数门客,却从来不收任何人一分贿赂,哪怕过年有人提着礼物前来,都是让写个福字,权当领了心意。灵芝的昂贵,根本不是王尚书这样的清官能负担得起的。“灵芝?”虞鹤怔了一下,又看向了那气若游丝的严世藩。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皇上看重的人才。他绝对不能因此瞎了眼睛!虞璁吃饱喝足打道回宫,发现虞鹤正等在乾清宫里,眼眶红红的。“怎么啦小可爱?”“严世藩好像要病的瞎掉了,”虞鹤上前深拜一礼,语气恳切道:“臣想预支二十年俸禄合计四百两银子,求陛下恩准!”虞璁懵了下,心想这是什么情况啊……自家小鹤子被严世藩那大奸臣给拐走啦?第64章虞璁神情复杂的看着虞鹤, 半天才开口道:“我怎么记得,你一年的俸禄, 不是二十两?”虞鹤还低着头, 不好意思抬头看他:“因为不敢。”他觉得预支二十年俸禄这件事, 已经很过分了,所以自己削了四成的俸禄, 还怀着满心的忐忑。“黄锦。”“老奴在。”“直接给王尚书那边送一颗好点的灵芝,他们需要什么都直接给, 不用问朕。”虞璁淡淡道:“速去速回。”虞鹤站在他的身侧,似乎还在隐隐的发抖。“不是很懂你为什么突然这么做,”虞璁感觉他有点异常,皱眉道:“二十年?你也不怕我把你卖到窑子里去啊。”虞鹤深呼吸了一刻, 坦诚道:“因为我从前在袁府的时候, 一度病到快死去的程度。”他只是命大,愣是活活熬过来了。皇帝眸子一眯,知道了其中原因。虞鹤从前一直是无人看顾的野草, 恐怕多次在死亡的边缘摇摆过。所以他最恐惧的,就是等待自己死亡的过程。虞璁想了想,也只是抬手拍了拍他的肩:“你腰侧坠着的那颗翡翠珠子, 都不知道能换几颗灵芝,放松点。”虞鹤的神情有一瞬间的放空:“哈?”灵芝送过去的时候, 崔太医也被黄公公带过去了。严世藩病的迷迷糊糊,崔太医一把脉神情都凝重了几分,只吩咐那些下人去备火准备针灸, 灵芝磨粉等会用作药引。这一治,就花了几乎半个夜晚。黄公公虽然不清楚后续,但是把一切都安排稳妥以后,跟同样焦虑的王尚书安抚了几句,便告退回了宫。虞鹤一方面保住了俸禄,虽然他好像并不需要这么多钱。一方面,还救了好友,但是又欠了皇上一桩恩情。他想了半天,在皇上晚上批折子的时候,给他煮了一碗面。“还挺好吃啊。”虞璁对他一点也不客气,挑眉道:“我怎么觉得你可以多回东殿给我煮煮东西吃?”“听皇上的。”虞鹤坐在下位,老老实实道:“锦衣卫如今已经都被驯熟了,我一个月不回去也没什么。”“你会绣花缝小衣服做鞋子,阳春面也做的相当不错啊。”虞璁摸着下巴道:“这么贤惠还嫁不出去,不科学啊。”虞鹤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总算放松了一些。女真的人起码十月末才能抵达京城,早就安置好的斥候在探查到他们行踪时会及时返京通报,在此之前,虞璁直接给自己画了个时间表,强烈抵制任何不人道的加班行为。只要工作时间一过,绝对不碰一本折子了。——除非是急到火烧眉毛的那种。虽然确实没谁有胆子逼着皇上加班,但是虞璁一闲下来,就开始领着自家鹤宝宝到处转悠。这第一要去的,就是紫禁城内内外外。大内规制宏丽,紫阙朱阁多达七百八十六座,而且与现代的故宫还有一定的出入。虞璁一边拎着鹤奴和黄公公陪着自己到处逛,一边听相关的情况汇报。当初嘉靖七年他穿过来的时候,吩咐后妃们尽量素面朝天,从前一年消耗四十万两的脂粉钱,如今已经被消减到五万两左右了。铅粉这种东西,也已经在宫中难以看见了。由于没有什么建筑学的概念,虞璁看见一连串的高台楼阁本身感觉一般,他牵着豹子到处晃悠,主要还是看看那些花花草草。如今渐入盛夏,花匠们也用足了功夫,生怕哪里照顾不周。皇城内的园圃,最出名的就是西苑和后院。然而这西苑,也正是历史中嘉靖皇帝拒绝上朝上班以后,天天呆着修道炼丹的地方。虞璁以前看史书的时候,一度脑补的是皇上在京城偏西的地方弄了个道观般的地方,谁知道这西苑的位置就是如今的中南海啊。离乾清宫也不算那么远,而且景观好很多——是他他也想搬到西苑去好吗!要知道,这海子自玉泉山汇入积水潭,再流入这西苑之中,汪洋如海。在海子之东,有“琼岛春云”之景,整个琼华岛上有修筑精致的广寒殿,还有乔松古桧相伴,雨后更是云雾缭绕,说不出的好看。而在这海子的另一侧,还有荷花蒹葭与无数野鸟。换句话说,在皇城以西,就有天然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黄锦跟着虞璁在乾清殿里憋了多年,难得出来这么放松的走走,一时间话也多了不少。“这西海子有大石桥两座,一唤‘金鳌玉’,一唤‘堆云积翠’。”他示意陛下看向远处东北的万岁山,介绍道:“这儿也被百姓们唤作煤山,下雪的时候可好看了。”嗯?虞璁刚才还是观光游客的状态,听到煤山两个字的时候抖了一下。这将来的崇祯皇帝……可就是吊死在这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上啊。不过按照方位来看,所谓的煤山万岁山,应该就是现在的景山公园那一带吧。当年明英宗即位之后,在太液池旁侧建了不少大殿亭楼。三殿唤作凝和、迎翠、太素,不过如今已经被虞璁改成了三座小图书馆,专供后妃们来太液池边散步看书,也可以坐在阳光正好的地方打个盹。由于明武宗刚走没几年,整个紫禁城也充满了他的遗留气息。除了豹房的两百多间房子以外,还有当年他要求修建的香房、酒店、玄明宫等无数景点。拆是不可能拆的了,拆掉这些东西也要花钱花人力,还不如扔这吃灰。皇帝边逛边听黄公公事无巨细的介绍一遍,就有种至尊vip把故宫景观城包场了的奇妙感觉。西苑繁花似锦,有鸟有鱼,他还真的开始琢磨,要不要立个名头以后就窝那了。没事跟自家阿彷去琼华岛上散散步,也是相当舒服的啊。这逛来逛去,虞璁就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防火。古代人之所以习惯叫走水,是因为他们觉得火是神秘之物,需要避讳。一方面确实为了讨个口才,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禁忌。紫禁城内的消防补漏和定期核查之前早就定下来了,哪里就算有火灾,一溜太监也能在十分钟内去救火救人。皇帝出于他的人道主义行事准则,此刻并不担心自家房子着火,而是关心这外头的情况。“黄公公。” 他坐在凉亭里,感受着清凉的带着水汽的长风,慢悠悠开口道:“你在宫外,也住过一些时日吧。”黄锦忙不迭点了点头,知道陛下并没有要为难自己的意思。“那么你觉得,这宫外的民居什么的,容易走水么?”这话一问,黄锦倒是明白了几分。虽然如今赵尚书已经调整了京城的排污系统,但是卫生习惯这种东西,还是要慢慢培养的。正因如此,很多人群聚集区仍是污浊不堪,臭的让人不想经过。黄锦想了想,还是如实道:“回禀陛下,老奴觉得……很不稳妥。”“嗯?你跟朕讲讲。”原来,这城市民居虽然大部分是砖木结构的瓦房,但是因为之前流民太多,又手头没钱,就修筑草房全供遮风挡雨。虽然永乐年间京城常常走水,不得不把很多草房拆除改为瓦屋,但是现在又大量的人口涌入京城,直接造成了许多房子都是挤在一起,房屋之间没有空隙,而且在盛夏的时候,痢疾和瘟疫出现的也非常频繁。“这其实有点像南方,”虞璁思考道:“南方人口密集,一家走水就蔓延至无数家,因此才会在墙泥等地方颇下心思,尽可能的防备此事。”北方虽然人口密度小,居民基本上防火意识没有南方强,但是京城这种地方又挤满了人,造成了很大的隐患。皇上想了半天,决定回乾清殿里再看一次地图。他觉得京城的这个城市规划建设,还是要好好的搞一下。旧有的城区已经无法承载,何况政府这边也在不断的征用内城的许多地皮。那么……为何不让新商业区成为新城区的中心,而旧城区成为彻底的政治中心?本身听赵璜小同学的汇报,现在学校建的速度相当不错,然后大会堂和医院也在设立之中,等再过两年,基本上就会全部投入运行了。虞璁一琢磨,吩咐陆炳过来一趟,帮他把能圈能划的区域都标注一下。人口肯定是要扩张的,城墙也肯定是要重建的。如今经济发展的这么快,城市扩张的速度也空前高涨,很明显要提前做打算了。这个时候,一定要用政府来引导房屋的建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