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7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节

  [明朝]科学发展观

长卷被捧来后小心的展开,虞璁一瞥都懵了。工医两座大学的整体建筑,被设计成了相扣的太极阴阳鱼。很好,这很中国特色。第40章阴阳鱼?虞璁看了半天图纸, 突然就感悟到了古今结合的神奇融会感。本身这是为了自己概念里的大学而设计的图纸,但真的教育起来, 内容肯定也不是所谓的什么量子物理、航空科技这类的东西。这太极阴阳鱼画的规整, 还细心标注了每个分区的设计, 这簪花小楷瞅了两眼,像是女子写的。赵璜见皇上沉默不语, 心里有点慌:“陛下可是不满意?”“还不错,具体细节交给你去调整。”虞璁想了想道:“工程方面的事情我不懂, 但学校一定要建的可以立足百年——还要抗震。”对了,京城是不是未来会有场地震来着?是嘉靖多少年?工部尚书应了之后想了半天,又琢磨半天,试探道:“那陛下对于这大学的认命, 是交给哪边来管?”虽然是与教育有关, 应该扔给国子监。可两座学校,一个是学医的,一个是学工的, 国子监那边根本挑不出什么老师来。不,也许国子监可以提供管理者。不管是制度还是细节,都需要反复修订才可以……这可是个大工程啊。虞璁摸了摸下巴, 认真道:“交给工部和太医院来——要聘请资历深学问深的老臣,老工匠也可以——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 可以给我写折子求个恩准,我再以新的名义把他们纳进来。”赵璜松了口气,只好奇道:“陛下, 那这些学校的课程……”“是这样的。”虞璁示意他先把图纸收好,仔细道:“这两座大学并肩而立,又设计的精巧细致,肯定要建个三四年。”“在这三四年里,就要把那些老臣老工匠老太医们召集起来——臣子们去修订从上到下的学校制度、教师制度,而工匠太医们要把学习的体系建立起来,让学生们能循序渐进的去获得更深入的知识。”中国科技的传承,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系统和具体的承接总结,主要都是学徒制,靠口头的所谓代代相传沿袭。皇帝从前就和他谈过这些,赵璜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工部如今虽然扩充了不少人手,每个人都已经分了不少的任务。如果连教师和学校建立的事情都要由自己来主持,那可真的是分身乏术了。尚书支支吾吾的说完这事,皇上也意识到自己不够地道,想了想突然道:“要不然,让严世藩来试试吧。”严世藩?那个王尚书新收的义子?赵璜愣了下,颇为不放心的开口道:“能成么……”“试试看。”虞璁确实有心锻炼那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耐心的跟赵璜解释道:“不是让他突然上来就当个大官,而是让他在医官、工部老臣老匠中主持协调,辅助他们把体系建立。”这个角色,就有点像鹤奴的秘书官。这光说好像也没用,何况古代人可能也没有感受过应试教育的牛逼之处。虞璁意识到自己说了这么多,工部尚书貌似也没听懂多少,只挥手道:“你派人把严世藩叫来,我们三个再聊一会。”赵璜平时在工部埋头苦干,过年的时候都没去访友交游,对于严世藩的风闻也只是略微了解,并没有见过这个京城寻仙考选拔上来的孩子。听说父亲在南京当礼部尚书,虽然不算家世显赫,起码也是个有底子的。严世藩穿了六品的官袍,听说皇上有请,忙不迭的就从经部来了工部。“进来坐。”虞璁已在桌子上铺了犹如山河图大小的大幅宣纸,示意赵璜在旁边看着,又跟严世藩解释了几句前因后果。他说话的时候,忍不住看了眼这个如今行动已经大好的孩子。严世藩如今还没有吃的浑圆如猪,在王守仁的悉心管教下,不仅身量挺拔,眉眸里也透着熠熠的精神气。他便如一棵刚开始抽条的白杨,虽然还没有成长至盛年,却已经能让人看见几分的风骨。见着严小胖子还没吃胖,虞璁心里松了口气,开口道:“我今天跟你讲的,就是知识体系这个东西。”他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先解释了气泡框、树状图等几个宽泛的概念,让这孩子能明白什么是知识具象化,才再度把历史抬了出来,以历史学习为例子,边写边画出整个知识网。从最初的三皇五帝,到夏商与西周,原本只有一株的气泡不断跟随着衍生的分支茂密发展,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宣纸上下都整齐有序,一目了然。图表化的学习是现代的特色之一。虞璁知道严世藩本身就才智过人,不可能理解不了这些概念。他一抬起头来,就瞥见严东楼噙着浅浅的笑意,像是突然得了个不得了的宝贝。“你看。”虞璁挑眉道:“我觉得他可以。”这医术也好,工部的建筑学、统筹学也好,什么东西都要按照科目来整理头尾,让知识能够被系统的整理和传承。严世藩明显已经理解了这种梳理方法,他抬起头来,神情沉稳而笃定:“陛下是希望,由微臣将国子监的修书,与大学的体系建立,结合在一起,在三年内有所结果吗?”虞璁抿唇一笑,点了点头。他是个孩子。不仅声音里带着几分稚嫩,面容也没有展开,就如同玩具般的马驹一样。一旦给他疾风劲草,给他施展与学习的过程,他就会用惊人的速度成长,成为这大明国的汗血宝马。所以严嵩到底是怎么养,才把这么好的苗子糟践成那样的……“你的任务很简单,帮忙收集和整理归纳,待讲师什么的设定之后,你来辅助他们把大学的体系慢慢建立——”虞璁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朕命你为正五品承学官,京城两座大学建立的核心环节,就交给你了。”赵璜听到品级和官职的时候,心里都忍不住一跳。“陛下……当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他忍不住称赞道:“徐左侍郎二十六岁,陆统领近十九岁,还有这位十五岁的承学官,都是以才德得官职,也让臣感慨良多。”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年轻气盛,却在朝廷中被排挤打压,差点把心中的雄心壮志都悉数浇灭。这些年轻人,不用在意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只尽力的为国家效力,当真是前所未有的盛况。皇帝略有些僵硬的抬起头来,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什么?阿彷——阿彷他今年,才十九岁?!嘉靖八年才满十九岁吗?!他只强迫自己深呼吸,佯装什么都没听见,淡笑了一下,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告辞。回宫的一路上,虞璁都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陆炳他居然比自己小三岁!!!他为什么长的这么高啊!!看肌肉和身材都像至少二十三四岁的青年人了好吗!!!陆大人你这么早熟的吗?!那自己跟他之前做的种种事情,还有各种难以回味的荤话,此刻想来都羞耻又放荡,完全特么的是在教坏小孩子啊?!皇帝一路扶着玉辇的木壁,半晌都捂着心口缓不过气来。这踏马就成了年下攻了啊朋友。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陆大人在外人面前,不苟言笑又凶得很。他原本就轮廓深邃,一旦放出冷漠又肃杀的气场出来,谁还能镇得住他。——但是国家情报局局长是个十九岁的少年这种事情,也太扯又太带感了吧。不得不说,这么做确实很乱来。他当时在过年的时候设了三道诏令,给三个大臣抬身份地位,可就是忘了问陆炳到底有多大。因为看身高和气势,他完全有二十五六岁,根本没法往比自己小这方面来联想。更重要的是——陆炳做事之稳,城府之深,甚至不输于官场的老油子!鹤奴正在东殿忙着排预约见面的木牌,一听见小太监通报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就见着皇上摇摇晃晃的走了进来,神情有几分恍惚。“陛下?”他心里一惊,生怕是六部里那个混蛋又让皇上不高兴了,忙不迭迎过去,小心道:“陛下还好么?”“我问你,”虞璁任由他扶着自己往正殿走,一面喃喃道:“这二十岁才行冠礼,怎么陆炳他可以带帽子?”鹤奴完全没想到,皇上一回来关心的是戴帽子这种破事,只忙道:“凡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如今冠礼的年龄已松动许多。”陆大人年幼时便随陛下来了京城,想必也早就行过冠礼了。虞璁脚步一顿,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嘉靖二年的时候,小陆朋友恐怕才十一二岁吧。难怪直到去年都是个六七品的总旗,也是在等他成年呢吧……他略有些头痛的在龙椅上坐下,示意鹤奴先出去拿点心水果来。平日窝在陆大人暖暖的怀抱里,趴在他肩头的时候,都有种养了只豹子的安心感。不是自己讨厌年纪小的,而是这反差感太大,总觉得再面对他家阿彷的时候,就有种怪怪的感觉。然而不管皇上是如何想的,陆炳依旧在三大营中忙完了,再沐浴熏香一遍,继续按时过来给皇上暖床。他虽然如今更加奔波劳累,可是心里便越关切熙儿在宫里可过得开心,会不会又有哪个不长眼的来找他麻烦。一走进寝宫来,陆炳凭本能能够感觉得到,哪里不太对劲。皇上并没有跟猫似的洗干净窝被子里等他,而是坐在床中间,穿着寝衣又神色复杂。“……陛下?”他略有些不安的唤道。“我怎么忘了,你只有十九岁呢。”虞璁头一次没有伸手索抱,而是皱着眉打量着这高挑而又气质清冽的男人,脑子里乱糟糟的。陛下这是……不要我了吗。陆炳愣了一下,只强定住神色,垂眸道:“陛下若是已身体康健了,那臣便去厢房里值守了。”“我不是那个意思。”虞璁意识到这货声音都变闷了,忙开口道:“你回来!”没想到的是,在听见他的挽留之后,陆炳直接抬手放下了佩刀,两三步就走了过来。他没有想到,陛下会在意自己比他小三岁,也没有感觉到自己内心会如此的慌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