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5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节

  [明朝]科学发展观

“等等——难道我衣服兜儿里突然出现的那个豆子,是你放进去的?”“那玩意儿红豆吗?啊你这也太含蓄了吧(╯‵□′)╯︵┻━┻”-5-其实在古代的时候,送礼如果能跟玉沾边,可以代表人的心意和感情。陆大人做了实习医生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工资,准备给自家老婆买个扳指之类的,想让他开心一点。然而陆大人去了玉石专柜转了一圈以后,发现好像价格有点……超出自己的想象。他是世家贵族出身,压根看不上太次的东西。所以他一直坚定的认为,买那些不入流的东西给熙儿,那完全是在侮辱他。emmmmm既然好的玉买不了,要不金首饰也凑合下吧。于是陆大人推门进了周大福。然后一分钟后沉默的走了出来。-6-陆医生坐诊的时候,也难免遇到医闹的情况。“这人送进来的时候都好好的!怎么你一看就不行了!”“你这个庸医!赔钱赔钱!”“就是你针灸扎死了我们老头子!!”“赔钱!我要投诉你!!”人都好好的那你送进医院干嘛……陆大人忍住了心里的腹诽,直接挡住为首的那个壮汉挥过来的巴掌,干脆利落的卸了条胳膊。众人:“……???”“夭寿啦医生打人啦!!”“我告诉你你们主任马上就到!!”陆大人沉默了几秒钟,在鬼哭狼嚎中把胳膊又安了回去。主任刚到,一脸懵逼:“???”胳膊跟零件似的被拆装两次的某家属:“。。。。。。”“算了算了,走吧。”第34章这个法子, 还是小时候听得童话故事里的。故事里有个老国王,年老了都没有后人, 就决定用这个法子, 在民间给自己挑一个继承人。且不谈这个故事里的种种bug, 虞璁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给她们立个规矩, 起码不动声色的敲打敲打。他能猜到大致的结果,但不会太严厉的责罚这些还稚嫩的少女们。十六七岁, 哪怕放在现代也未必能处理好种种琐事,何况是古代呢。这件事的重点,就是告诉后宫的所有人。朕可以不在后宫,可以不把眼睛放在你们的身上。可这不代表, 你们就因此能随意的糊弄朕。眼瞅着之前的几项工作基本上都稳妥了, 建立工学院和医学院的事情也马上要进入立项阶段。这个月哪怕拍出五件皇家秘宝,搞不好都能够供应完这两大学院的建造和修筑。虞璁思来想去,还是亲自去了趟国子监, 去找忙得几乎成日睡在那儿的杨慎。杨慎这个人,治兵法理府县,但最爱的还是书。这点上, 他跟王阳明就有点反着来。王老头儿虽然在文学诗词上都造诣颇深,但当年就是不肯读书考试, 一听说国家开始打仗了,当即就开始操练兵戈,没几年还当上了兵部尚书。虞璁想着法子给王阳明调理身体, 就是为了再过几年拜托他坐镇后方,好好的把这西北大地都给夺回来,最好把鞑靼们全都赶到老毛子的地盘去。眼下修撰图书的重点,就是结合《永乐大典》里的种种已入库的书籍,以及国库之外所有能修撰的农书、医术、工书,取其精华和论点,尽可能的将这些都建立体系,再系统的归纳。但是这一点,还不算抄录印刷,就要发动几乎所有翰林院的人,不论是管理还是在学术难度上,都非常的具有挑战性。虞璁知道,自己作为甲方老板,不光给的薪水少,提的要求多,还隔三差五几个新注意,已经很不人道了。这时候去打扰基本上睡觉都想着看书的杨用修,简直是资产阶级剥削主义。但是该打扰还是要打扰的。杨慎之前来京城后养的膘,现在都掉了干净,整个人又恢复成了精瘦又干练的状态——那都是被工作逼的啊。“杨大人,近来可要注意身体啊。”虞璁见他身边的书堆得有一人高,还是先客套两句。“陛下?”杨慎忙不迭从案牍中起身,忙告罪道:“臣没注意到陛下来……其他人恐怕也是忙坏了。”“是朕让他们不要打扰你。”虞璁平静道:“这工农之书,单靠文字记载没有用,朕今天来,就是想找你要些抄录使,去京畿以及东南一带、黄河以北,分别采录整理那些富农的种植之道。”至于工程学的种种,那都可以在衙门里拜托赵璜分忧,赵璜忙不过来就找他的下属,总之能把活儿都分出去。“这个时候,臣这儿还真的有不少闲人。”杨慎松了口气道:“如今国子监内编修之事还在进行中,能通过审阅、用来抄录誊写其实并不多,臣派遣一百余名抄录使出去,可以吗?”“再好不过,”虞璁笑道:“有劳杨大人了。”这修撰书籍的事情不急,毕竟现在考试范围定好,第一批学生们来京城会试那也得等三年以后。只是,这如果建工学院和医学院,那肯定最好不要一股子书院的气质。中国的建筑和欧洲的建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材料上。虞璁一想到这里,忙唤来陆炳,让他叫上赵大人,三人再去一趟之前的选址里转转。这从云禄集征收来的租银,来年都将用于帮扶原住民南迁,往京城外头住,重新建造屋宅。靠近紫禁城城东住的都是阶级固化的贵族、官宦,这些人暂时不用管。但是城东那一带,迟早都要拆掉,建立成全新的大学城。这大学城可能一开始会只有士子们进去读书研究,但不管是学校的规模,还是整体的发展,那都得往宏观了设计。无论古今,这基础设施一建设,就有利于发展供需关系,让更多的人有就业的机会。皇上有意提高所有人的薪资水平,才把国库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拍卖——如果不这么做,就没办法还富于民。他见过现代的股灾和金融危机,也清楚产能过剩、产能过低都有怎样的结果。现在京郊的集市规模化发展,商业经济和农耕经济都在全面复苏,因此更要发动工程建设,给予更多的就业机会——前提是每个劳动者都可以得到对应的报酬。当年隋炀帝因为京杭大运河的事搞得天怒人怨,那主要是因为每个为他服务的百姓都是以‘劳役’的名义在无偿劳动,甚至是官府抓人,让这些流民们如奴隶般服务国家。可那个时候的国家,就真的这么缺钱吗?不缺——能酒池肉林、能供养那么多的女人让皇帝取乐。那必然是不缺的,只是人家抠而已。越是这种抠门抠到极点,恨不得压榨所有民脂民膏的人,越死的渣渣都不剩。皇上一提,赵璜哪怕再忙,那都得穿好官袍从窑炉旁抽身,一边惦记着该怎么汇报着大大小小的玻璃制备进度,一边琢磨皇上又想着什么新鲜事了。没想到陆大人见他还带了个本子,淡淡道:“等会要出城,去京西。”赵璜怔了下,还是放下了本子。他们三人扮作富贵人家的少爷,各自骑了一匹骏马,走的不紧不慢。如今京城的陶管已铺设完好,百姓们的日常排污都可以通畅的汇入江流之中,不会再有任何街边泼粪的事情。当然这跟有官老爷时不时上街巡查有关系。虞璁见着这古朴的民宅,又下马去摸一摸那木头的质地,忽然开口道:“赵大人,这三个学院的图纸,开始画了没有?”“臣那天传了消息,估计已经开始拟稿了。”赵璜忙不迭道。“不,不能急。”虞璁皱眉道:“哪怕三年后学院没有建好,大可以让士子们去国子监里学习,房子不够就再想办法——但是这些学院,不能用木头来做,而是要用石头。”“石头?”赵璜愣道:“全部都用石头造房子?”“正是如此。”皇上刚才在思索的,就是这中欧两地的建筑之别。欧洲那几个国家,因为地势和国土面积等等原因,更多使用的是石料来建造房子。可中国这边由于草木茂盛,木料成了既廉价美观,又选择性颇多的选择。“陛下,”赵璜思忖道:“难道这学院,和书院,不做同一种风格了么?”“你想想。”虞璁摸着潮湿的柱子,慢慢道:“一把火,能烧掉多少这样的房子?”石制建筑不仅结构稳定,也可以建筑多层,容纳更多的人进来读书。现在由于教育没有普及,也暂时没有可能去给社会福利,推行个五年制义务教育之类的东西。但是,这房子建了,那就是为了能够百年以后还能够可以用。——剑桥、哈佛、斯坦福,他们学校不论历史,单看学院里各建筑的建设,都是为了长久考虑的。虞璁身为帝王,此刻想到的也是,自己建的不是某个地方的小学中学,而是中国的第一所、第二所大学。未来,在全国各地,类似的建筑亦然会缓缓建成。正因如此,这第一个开头,才会格外谨慎。“皇上,如果是这样设计的话,您希望房子要建几层?”虞璁想了想,郑重道:“既然是学院,就要至少三层以上,有专供实验的单独一楼,有供他们查阅资料和印本的藏书楼,还要有供人沉思散心的花园池塘、宿舍定然要一人一间,尽量不混住。”赵璜虽然心里有些疑惑,此刻也点头应了,试探道:“陛下,微臣跟国库那边商量过了,大概在五天后于知声堂里进行第一次拍卖,您到时候要来观看么?”虞璁笑道:“给我留个靠前但是别太中间的位置,若是有哪个富贵人家的人来问,我便说是赵大人你的堂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