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4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节

  [明朝]科学发展观

虞璁身穿玄紫通袖配四兽朝麒麟袍儿,腰束四指宽鎏金茄楠香带,脚踩粉底皂靴,束了长发束为长脚幞头,端得是一副官老爷的模样。不过像他这么年轻的官老爷,恐怕京城可并不多见。三人又从西南侧秘道出宫,慢慢悠悠去了东城。相比第一次出宫的惨痛经历,现在当真是好了很多。赵大人自从得知皇上经常秘密出宫之后,就嘱咐官吏时刻巡查管理城中的清理情况,起码不让百姓再把排泄物到处乱倒。三四个月前就开始清理沟渠,扫洒后再铺设排污管道,眼下虽然还没有完工,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皇上坐在马车上观望了半天,咦了一声道:“这街上的乞丐流民,还真的少了许多。”陆炳嗯了一声,解释道:“自从工部事情多了之后,原来的人手就不够用了。”不光如此,由于田产在不断地回收和发还,现在无业游民也有六七成能在京畿附近重新靠种田为生,想来未来几年京城都难有饥荒之类的事情了。马车停靠在车站的不远处,鹤奴小心的把虞璁扶了下来,两人一瞥就看见了那长长的队伍。……老北京公民秩序这么好的吗?虞璁一歪头,看见刚才被挡住的一个小吏,正持了木刀在旁边巡逻。想来是赵大人的主意吧。老百姓们没见过公交车这玩意儿,也不懂坐车和等车的规矩,这个过程肯定要靠规则和监管来培养,让大家都养成习惯。等再过五六年,城里的人们都熟悉了公交车的往来,到时候哪怕身边没有官吏监督,不守规则的人也会被白眼和叱责,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公民素质也已经提升和稳固了。“你过来一下,”他笑着招招手,示意小吏过来。当差的冯二正漫不经心地管控着大家乘车的秩序,一听见有人唤他,回头一瞥,竟是个乌纱帽的官大人,旁边竟然还站着那不苟言笑的陆指挥,向来是个大人物了。“参……参见……”他略有些慌乱的站直了,又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不必多礼,”虞璁笑吟吟的挥手,示意他放松些:“这京中,如今现在有几条线路?”“回大人,试运行结束之后,一共设了十六车四条线路,基本覆盖了整个京城,基本上每天都人满为患,”冯二当初便被训过话,把这些早就记得滚瓜烂熟:“其中内外环线路各有一辆公交车,专供女子老妇搭乘,以保护清誉。”“相当不错啊。”虞璁点了点头,正想问句什么,突然听见了洪亮的响铃声。这铃铛是好几个大铜铃同时摇摆作响,又有纷纷扬扬的马啼声接连而至。随着马车夫熟练的收紧缰绳,公交车缓缓停下,在站台附近停稳。一个身着官服的小吏把头伸出车门旁无栅栏的窗外,高声呼喊道:“只许上来五个,排队上车!”人群中传来纷纷的叹息声,十来人的队伍缓缓往前移动,头五个踩着阶梯上了车,还拿了准备好的铜钱,投进了开缝的木箱子里。“赵大人当时在知声堂嘱咐了,凡是私收车钱被发现的话,举报者可以得五两银子的奖励,”冯二见这官老爷和蔼又宽厚,大着胆子道:“不过百姓没家底的也不敢讹钱,现在都相安无事,还没出过什么乱子。”虞璁听到这儿心里一喜,瞥了眼鹤奴。鹤奴麻利的掏了碎银赏他,又回头试探道:“咱还坐不?”“不坐了,排队也够麻烦的。”虞璁想了想道:“陆文明,我之前想找个有宅邸田亩的地方,专供杨大人他们那边研究些七七八八的,你可有推荐的地方?”陆炳想了想道:“这事儿交给我来办就好,不必担心。”“嗯。”虞璁点头一笑,拖着鹤奴买糖葫芦和驴打滚去了。等两人捏着糖人回来,虞璁一摸口袋,脸色忽然就变了:“完了,我新佩的那块翡翠坠子不见了。”恐怕是刚才在人群里拥挤了一会儿,不小心给弄掉了。这东西虽然对皇上而言没啥,也不算很贵,但是在虞璁眼里不比故宫的哪一个展品差,真弄丢还怪心疼的。陆炳神色微变,安抚道:“不必紧张,回头送你一个。”鹤奴看向他,憋着笑佯装看风景。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轻唤:“请问,这是您的东西么?”虞璁回过头去,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正拿着他的翡翠玉佩,神情平和又恬淡。“诶,是的,”虞璁笑道:“多谢。”那少年脚步略迟缓的走来,似乎有些跛足。虞璁接了玉佩,又道了声谢,关切道:“你还好吗?”“这个么?”那少年垂眸望了眼腿脚,故作轻松道:“不碍事,娘胎里带出来的。”鹤奴在一旁相当快的掏了金叶子,跟着感谢了几句。少年也没有推辞,仅垂眸一笑,便再度开口道:“我还有事,先行告辞了。”虞璁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感觉哪里不太对劲。总是有一种……莫名熟悉的感觉诶。杨慎在国子监呆了许多日,才渐渐从惊弓之鸟的状态里走了出来。他原先受尽折辱,还被逐去西南,如今再回京中官场,不光许多人不认得,自己也只是强端出肃穆冷厉的神情,其实心里根本不淡定。没想到的是,自从他得了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从前的那些狗腿子又嗅着味道,纷纷凑了过来谄媚讨好。不过这一次,杨大人也算活明白了许多,他也能从善如流的套话躲绊子,再将这些人一一送出去。皇上点的是修工、医、农三科的大典,同时还要做出能一手握住精简小册子,方便印刷散播。当年永乐大典修缮的齐全有理,如今再修订也方便了许多。他在国子监遣走了多余的宫人,整体的效率开始稳定的上涨。只是……这些事情,肯定是要跟皇上汇报一次的。文渊阁同明一阁的书都已翻晒完毕,有破损的也已悉数补好,只是暂时收在一处,待整理好了以后再放回去。杨慎思来想去,也不敢就写封折子递上去,索性再硬着头皮去乾清宫东殿预约了时间,找了个机会去见皇上。他知道,单是修书这一项,能交给自己便已是委以重任。可随着经部工部诸项工作轰轰烈烈的展开,还有从王阳明那儿听来的各种风声,他发觉陛下当真是雄心勃勃,未来还将不断地做出各种大事业来。正因如此,杨慎的心里才渐渐地涌起悔意。他的野心与才华,都渴望着被接纳和认同。等这大典修完,他不甘心就在国子监安然的混完下半辈子……这些宏图霸业,也应当有自己的参与才对。所以这种时候,面子不面子的,也好像算不了什么了。虞璁上完朝回来睡了个午觉,虽然没陆大人搂着,倒也睡的人都陷进了被子里,鹤奴来叫了三道都不肯醒。“陛下……”鹤奴无奈道:“您再不起来,这杨大人可就到了啊。”“杨大人?”虞璁露了只耳朵出来:“哪个杨大人?”“国子监祭酒,”鹤奴翻着簿子道:“下午来述职。”杨慎?!我怎么把这桩事忘了?皇上一个鹞子翻身就下了床,揉着脸道:“快帮我穿衣服。”他近日同徐阶和其他几个官儿聊天,也隐约得知,这国子监现在运行的是越来越好,有秩序了许多。顾鼎臣原先被换职时颇为不服,可一见是杨慎接手,也登时哑口无言。杨慎在正殿里等了一会儿,皇上慢慢悠悠的走了进来。等一套礼行罢,他才坐在龙椅上慢条斯理的道免礼平身,再赐了个座。杨慎思忖片刻,仅客套一二,就开始阐述最近的作为。他的态度不卑不亢,语速平缓坚定,吐字清晰干净。虞璁听了一刻,心想这高材生就是高材生啊。有的官儿来述职,啰啰嗦嗦罢了还一口乡音,听的人跟做英语八级听力似的,特别是福建那边提拔上来的官,一旦说不好官话,那基本上两个人没法交流……但是杨慎哪怕在西南呆了几年,如今也是书香世家的做派,两三句便能深入浅出的讲清各种事情,用词也颇为文雅。“不错。”虞璁想了想道:“如今的藏书分类,可有细则规章?”杨慎愣了下,只如实道:“只按照分类编排,没有记录。”“趁着这个机会,把两个藏书阁的几万本都编录登记下,”虞璁记得自己在小本子上记了图书馆的设想,此刻更是认真了几分道:“朕教你一个法子。”英国有大英博物馆,有大英图书馆,中国完全可以建造更完整也更辉煌的建筑出来。等国家全面发展了,这京中旧城都得改建成诸多的大型建筑,原先皇城根下圈的内环,也肯定得往外扩散到三四五六环去——搞不好房子还得涨价。当下,要先把最基本的藏书都统计整理完善,方便日后重复印刷,造福苍生。“这群书浩瀚,更应按照大类分好,每一大类再分成小类,并且逐一编号,就如银票般有来有去。”虞璁回忆着自己做图书管理员时的情形,解释道:“可以按十二天干地支来划分,军事一类,经济一类,文字一类,如此细分,才方便随时的整理查找,日后再录入编撰时也方便许多。”杨慎没有想到皇上能把藏书和票号联想到一起,仔细一琢磨,心里豁然开朗:“臣谢皇上启蒙!”“去吧,”虞璁笑道:“杨大人也记得修养身体啊。”作者有话要说:虽然目前还没有人纠结为什么叫北京,这里还是解释下。一开始原称是北京,朱元璋改名叫北平,然后朱棣迁都叫京师。但是你改来改去。。。行政上好说,老百姓不一定记得住。再者皇上本身习惯性叫北京,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嗯。新角色登场了哟,有没有小可爱认出来他是谁w---在现阶段的剧情里面,皇上和陆炳还没滚过床单,只是窝一块睡觉而已。因为虞璁本来私底下很粘人爱撒娇,陆大人表示我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宠着他呗。感谢我们谈谈和松涛听雨的地雷包养~~啵唧一口=3=-不定期更新的穿越小番外--1-陆炳和虞璁再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现世的卧室里。虞璁愣了半天,看了眼桌子上的电脑手机小黄漫,又看了眼浑身赤裸一脸茫然的陆炳,懵了半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