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 84. 84 突厥来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84. 84 突厥来袭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咱们先说说东突厥和唐朝的渊源。


先从李渊晋阳起义说起,当年李渊能起义成功,与和突厥合作并向突厥称臣有很大关系。


李渊这一步棋走的不错,仅以金银为代价,换来东突厥的声势及支援,还以此为由灭了隋朝派来的王威、高君雅。


但向东突厥称臣这件事仍旧是大唐的一个黑点,也是大唐的耻辱,起码对唐太宗而言是扎在他心口的一颗钉子。】


提到此事,李渊的叹了一口气,当时他也是迫于无奈,不得不为。


不过,的确是一条好计谋,事实证明自己乃是有战略眼光,高瞻远瞩。


【后面李渊和李建成对东突厥的态度大家都知道,先是割让了河套之地,又要迁都南下。


那时候的大唐还有天策上将李世民在。


可想而知,若玄武门之变失败,大唐没了李世民,李渊和李建成会如何,迁都是必然的。】


李渊……


虽然他想否认,但事实的确如此,没办法,谁让大唐根本打不过东突厥,何必硬碰硬。


不如南下迁都,你好我好大家好。


【李渊】:万一东突厥不南下呢?


【咱们现在说说玄武门之变后,突厥对大唐发起了怎样的攻势。


东突厥得知大唐内乱刚定,正是最薄弱的时候,他们要就觊觎中原的地广物博,还有长安城数不清的金银珠宝。


在梁师都的建议下,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决定南下,直捣长安。】


听东突厥来袭,李渊的心跟着提到嗓子眼,第一反应就是看向李世民。


危难之时,李渊想的只有李世民,可见大事面前他对这个儿子有多依赖。


这个家,还是不能没有李世民呀。


【等李世民得到消息,颉利可汗已经带大军到了渭水河畔。】


李建成冷笑,“不是天策上将?被人打到家门口都不自知。”


【首先,造成这样的局面,李渊和李建城有脱不开的责任。


其一,619年他们割让了河套之地,让大唐失去了缓冲带并让东突厥觉得大唐软弱可欺。


其二,太子余孽罗艺的背叛造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此刻,正在煽动将领们造反的罗艺顿了一下,“若没有玄武门之变,大唐如何会被东突厥突击!”


听神迹说自己将会造反,怕李世民报复自己,罗艺直接反了。


但他手下的将领士兵好似在犹豫。


罗艺正好趁着东突厥之事煽动士兵造反。


【罗艺,原来隋朝大将,武德三年投靠大唐,也算的上一员猛将。


因立下功劳,被李渊赐姓李,改名为李艺。


在玄武门之变后,罗艺本来投降于李世民,但是他这人猜忌心里很重。


因战功赫赫,罗艺本人张扬跋扈,为人不善,不知是不是拜于太子门下,李世民的亲信去罗艺大营,被莫名其妙的爆打一顿。


如此罗艺和李世民的梁子就接下来。】


“本将军如何会乱下军令,怕不是秦王亲信做了什么偷鸡摸狗之事。”罗艺立马反驳。


“他秦王李世民都能干出谋反之事,他手下人能好到哪里。”罗艺高喊,“这样的人,如何为帝!”


让罗艺这么一煽动,他手下的将领士兵犹豫了,听神迹所言,秦王造反是迫不得已。


且秦王宽宏大量,对冯立将军尚能原谅…相比而言,他们将军的确有些目中无人,不听劝解。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根本不是记仇之人,对大将冯立他照样启用,更不必说罗艺。


唐朝正是用人之际,李世民绝不会乱杀将臣,李世民上位后,封罗艺为开府仪同三司,待罗艺不薄。


可是罗艺不这样想,他就觉的李世民迟早要对自己下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直接造反算了!】


“秦王只是用到本将军才如此,日后定会卸磨杀驴。”罗艺满脸不屑,仿佛李世民是多么不堪的小人。


【于是罗艺竟然假造圣旨,率军入朝,可见其胆子之大。】


“我本无心投靠逆贼,不过权宜之计罢了,太子乃是正统。”罗艺还一副站在道德最高点的模样,谁让李世民谋反篡位。


【他途中一路攻占,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命令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率兵讨伐罗艺。


可李世民派出的大军还没到,罗艺那就遇到了麻烦。


显然,罗艺低估了其他将领对李世民的忠心,都是跟着秦王一起打江山的,如何会被罗艺蒙骗。


罗艺驻守要塞,唐太宗李世民怎会让他班师回朝?且在没有任何接应的情况下?】


【罗艺的谎言被赵慈皓和杨岌识破,于是二人书信谋划如何擒拿反贼罗艺。


不想消息被透露出去,赵慈皓被抓,但是好在杨岌当时城外,立马带兵攻打罗艺。


怎么说,都不用尉迟敬德亲自下场,光是杨岌就把罗艺给打败了。


可见罗艺是多么不得人心,罗艺见大势已去,连妻子儿女都不要了,带了数白亲信一路投奔突厥。】


投奔东突厥?


听到罗艺竟然投奔突厥,军营里的气压瞬间低了,之前罗艺说的那些壮志豪言立马被粉碎。


这样的逆贼罗艺,有什么资格瞧不起秦王李世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