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一百一十章 倚老卖老,我怕他个鸟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一十章 倚老卖老,我怕他个鸟啊!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在放下了电话以后,王浩急赶着进行最后的数据整理,再依照计算出来的数据分析出了结论。


他花了大概两个小时把工作做完以后,收到消息说订的机票是明天下午一点,时间上完全不着急,顿时轻呼了一口气,就干脆再仔细研究一下。


因为去了金属实验室以后,马上就要根据分析出的结论做实验,王浩还是觉得应该再慎重一些、研究的更全面一些。


他想起两个制造出成品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还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就干脆做对比分析,把结论再去完善一下。


他很认真的思考起来,根据之前的方法做计算,并用自己的电脑设计程序去做验算,来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因为有两次成功实验就参照,后面一次实验提升还非常的大,一步步的全部过一遍,有的步骤对结论就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


等全部改动结束以后,在去和之前的数据做对比,然后做图、分析、统计……已经轻车熟路了。


王浩希望能够把结果再完善,就干脆一直在工作,希望能在休息之前结束。


于是他工作到了凌晨三点钟,终于对结果又进行一次完善,抬头看了眼时间,才不得不带着疲惫躺下睡了过去。


熬夜的感觉很不好。


王浩有非常规律的生物钟,十二点睡已经很晚了,一般都是在十点左右躺下来睡觉。


即便是凌晨三点睡过去,早上六点半,固有的的生活节奏还是让他醒了过来,带着浑身的疲惫继续入睡,迷迷糊糊的时间很快过去。


等到了上午的十点钟,他就不得不爬起来了。


在起床起了个早,穿戴、整理、收拾好东西,差不多时间就去了机场,去往西京的一路上,还都感觉精神有些不振,飞机上睡一路再醒来,才感觉精神好了很多。


史桂芳来接机了。


史桂芳举着牌子等待着王浩,见到王浩以后非常热情,主动帮忙拎着行李走出机场。


路上。


史桂芳也不断开口说着,谈到了实验室的成果以及评审专家组,而后就不断的问王浩,“我感觉去年都在听有关你的报道,阿廷常数、梅森素数,这些复杂的研究,你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王浩教授,你真是太有才了,有没有想过朝着数据挖掘领域发展?彭教授说你是这方面的天才。”


“材料学,其实是挺好的,经费高、直接的应用研究……”


史桂芳不断说着,还把话题转到了个人生活上,“王浩教授,你只有二十五岁吧?谈女朋友了吗?”


“我们大学有的年轻老师很漂亮,不然我介绍给你认识?”


“你这么年轻,又这么有才,长得又好,肯定有好多女生喜欢你,我如果年轻个十岁……”


“哇啦哇啦~~”


王浩应和着听了一路,不由得想到了年纪差不多的朱萍,可能女人到这个年纪,都会这样?


到最后,他都感觉这位史大姐,可能是在打自己的主意,就赶紧用手抓了下领子。


还好,冬天。


衣服多!


……


终于到了西京交通大学,王浩和史桂芳一起到了金属实验室。


他见到了万益明,见到了彭辉,也见到了专家组的励继平和曹东明,还有其他三个专家评审。


另外两个专家都还没有到,说是上午去景区转了转,又回酒店午休后才会过来。


见面,自然少不了寒暄。


几个专家纷纷夸奖王浩年轻有为,也说起他的重量级数学成果。


阿廷常数的研究是一个,也是最重量级的数学研究,但阿廷常数说的并不多,主要晦涩的数学理论,谈起来也很没意思。


他们说的最多的还是大数相乘算法和梅森素数的研究。


励继平说大数相乘算法,继续上报到明年有机会获得国家科技奖项,梅森素数的研究影响力是最大的,一直不断的在被报道,到现在,依旧有很多人讨论。


在几个五十多岁的老教授面前,王浩也只能谦虚的不断应和着,主要还是等另外两个专家来。


好在等待时间并不长,大概有半个小时不到,其他两个专家也到了实验室。


彭辉当即通知实验室上下开会。


开会就是准备新一次的实验,王浩的数据分析结果就是关键。


他和其他人一起朝着会议室走去。


楼道里,万益明追过来问道,“王浩教授,你准备的怎么样?你的分析能让成品强度再有提升吗?”


王浩微微皱了皱眉,不明白万益明的意思,“这个不能确定吧?”


万益明有些担心的解释道,“现在专家评审组都在,彭教授顶着很大压力,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王浩想起彭辉打电话的语气,有点明白万益明的意思了,他点头道,“放心吧,虽然不敢说百分之百,但八成以上还是有的。”


他做的是实验数据研究,做的只是数据相关的工作,便是完成了数据方面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准确的,也没有百分百把握让制造的成品强度再有提升。


万一,最初的原始数据记录就是错误的呢?


再有,新的实验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问题,一个工序没有做好,直接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


这些都不是确定的。


所以王浩也只是说有八成的把握,当然信心还是有的,经过上一次的实验,他知道金属实验是非常的专业,做项目也是上下一心,做实验的过程中也非常认真。


这种研发环境下,出错的可能性并不大。


会议开始。


实验室并不是所有人都来参加会议。


因为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就牵扯到了保密问题,只有几个研究员,还有核心的副研究员来参加,他们各自负责一部分流程,再把工作分配给下面其他人。


另外,参加会议的还有专家组。


会议开始以后,史桂芳分给每个人一份实验流程图,随后彭辉很干脆让王浩做报告。


王浩做的是数据分析报告,因为马上就要进行实验,也就不需要说分析过程,直接说结论就好了。


“我对于前面数据的研究,又得到了几个结论,我分别说一下。”


“这几个结论包括熔炼次数、时间,还有冷却速度,其他地方,通过跟精细的对比计算,也做了一些小的调整……”


“首先就是整个的工序,只有一个改进的地方,就是熔炼次数,通过分析,我发现需要增加一次熔炼,可以在设备中……”


他仔细说了起来。


在不断解释的过程中,他干脆走到了最前面,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着做讲解。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