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 第119章 听,滑板的声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9章 听,滑板的声音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一百一十九章


没有人能追上他,也就没有人打扰他。


专心致志在对“蛋糕塔”路段的处理上,有点儿像训练的时候,但又比训练的时候更加专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杭峰滑第2道,身体极致下压压风,尽可能的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弯道。


接着,背在身后的一只手放下来,稳一下平衡,“唰”的一声,就滑过了这个弯。


40迈过弯,很简单。


接着板头上翘,迎来上坡。


杭峰控制滑板,沿着公路的脉络,笔直冲上七八米长的上坡,这个过程速度一直在以每秒1~2迈的速度在降,尤其接近坡顶的时候,速度会骤然降低更多,接近3~5迈。


好在上坡路段并不长,再一次损失了5~6迈之后,来到了下坡部分。


杭峰第一时间将身体压下去,一定要在这难得的直下坡把速度追回来。


同时。


脚下轻微控板,以一种流畅自然的过程来到3号道。


接下来,他将会在3号道过下一弯。


在他身后,竞争变得越发明显。


卡罗尔必须要换赛道了,如果还在1号道,他就变成了最内侧过弯,这么短的距离,又是在内侧,冲击上坡的速度不足,届时他损失的速度只会更多。


这一次,卡罗尔变化赛道非常的顺利,轻而易举的就到了3号道。


可他一点不开心。


因为他落后了,而且落后的非常明显。


上一个弯道他吃了大亏。


没关系,比赛时间还长,自己抓住机会未必不能冲到前面,稳住,能行!


西本弓步脸色也很紧张。


杭峰来到了他的赛道,再一次地挡在了他的前面,而且他清楚地看见,只是一个弯道出来,杭峰又再度拉开他一个板位,如今已经滑在了前面接近三米的位置。


要是再加上滑板的长度,杭峰竟然已经超了他四米。


作为这次比赛,东道主的联合推荐选手,他的实力自然不弱。


最关键的,他可是东道主选手。


他熟悉这里的温度气候,占据了天时。这条赛道他小时候就滑过,大赛方才一确定这里作为总决赛赛道的时候,他就被安排过来训练,占据了地利。再说今天来看比赛的,大部分都是岛国观众,就连大赛组的人也多是岛国的工作人员,熟悉的语言,大家对他的特别关怀,是为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


他以为自己这场比赛最多比杭峰差一点,也不是没有获胜的可能。


没想到,比赛才开始五分钟,他就被超了将近四米。


现在超四米。


剩下的将近20分钟,岂不是要被拉开一分多钟?


他和杭峰的差距有那么大吗?


同样年轻的,17岁的西本弓步,有点急了。


而且更让他急的是,他就算不如杭峰,也应该排在第二位,可现在,就是第二位都有点不保。


阿拉法特上一个弯道借助2号最优路线的优势,成功追上了西本弓步,此刻两人各自处在一条赛道上,板头几乎并齐,不分先后。


但随着时间推移,在难得的直线下坡路段,阿拉法特的滑板正一点点地超过西本弓步,从5厘米到10厘米,再到20厘米、30厘米,差距拉开,领先的一目连然。


西本弓步急的头顶冒汗。


阿拉法特的速度竟然比他快?


难道自己上一个弯道选择3号道真的错了?


还是说跟着杭峰真的有些优势呢?


不容他更多的分析,杭峰率先进入了这条路段的第三个弯道。


没有人拦在杭峰的前面,杭峰自由发挥,心无旁骛。


38迈左右进弯,出弯后速度再度来到40迈,一举冲向上坡,损失5迈,来到直坡后重新积累速度。


别看这几迈几迈变化,全都是技巧运用到极致后,才没有丢失速度。


就看他身后,西本弓步不过就是晃了一下神,比杭峰慢了一点切入弯道,他的过弯就显得仓促了一点,导致他即便滑在最优赛道上,冲上上坡的速度也没能达到40迈。


惯性力量降低,冲击上坡的损耗就变大,一进直道的下坡,西本弓步要疯了。


刚刚还勉强平行的阿拉法特,竟然直接冲到他前面一米多的位置,速度明显比他快,接下来只会比他更快。


再想追回来,就变得格外的困难。


这就是所谓的赛场状态吧。


老选手就算暂时落后,也能够稳住,尽量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年轻的选手则遇事容易慌乱,仅仅是被人超过了一点点,就胡思乱想,影响发挥。


明明占据最优赛道,却没有抓住机会,可惜。


阿拉法特出乎意料的稳,技巧更是出乎意料的好。


被大赛方特别邀请的选手,即便是个逗比网红土豪,要是没有真材实料,大赛方怎么做这样的安排。


如果赛后复盘分析,就能够看出来,阿拉法特在前面几个弯道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出色,在技巧上也就比杭峰差了一点点。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的判断力。


果断地换赛道,果断的不换赛道,他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被赛场的节奏带走。


此刻,他紧跟在杭峰身后两米左右的距离,看着杭峰的目光里都是凛冽的战意。


接下来没有人再干扰他了,剩下就是他和杭峰的竞争。


即便嘴里说的再好,没有人会真的在赛场上选择输给另外一个人,他的教练团队也仔细分析过杭峰的比赛视频,万事没有绝对,只要他表现的足够好,他超过杭峰的机会就是五五开。


真要是赢了杭峰,进1/4还难吗?


阿拉法特将目光从杭峰后背收回来,视线越过他落在前方赛道。


他虽然只来了两天,但这条赛道他已经“滑”了无数遍,犹如烙印在脑袋里,清楚地记得每一个弯道的特点和细节。


距离终点还长,总能够抓住机会。


每一次的排名变化,都会带来一次剧烈的思想波动。


只有排在前面的人最是无忧。


在渐渐适应了节奏感后,“蛋糕塔”路段就不再是那么难了。


剩下的五个弯道,杭峰保持状态,每次都让自己40迈过弯,随着路往下走,直线下坡变得越发的长了之后,速度开始一点点地加快。


40迈过弯。


42迈过弯。


43迈过弯……直至进入最后一个弯路,杭峰的速度已经达到了47迈!


他利用弯道的距离,保持住自己的速度,成功在最后一个弯道上再次拿到2迈,以49迈的速度,冲出了弯道。


这里再没有上坡!


“蛋糕塔”路段结束!


前面虽然还有很多的极限弯路,但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


杭峰将身体压下,双手背在身后,扬起头注视前方,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刃,速度不断增加,增加……


在他身后,队列明显断成了两截。


西本弓步和卡罗尔明显落在了后面,哪怕滑在前面的,也被杭峰拉开了将近15米的距离。


而他们最后一个蛋糕塔弯还没有滑完。


阿拉法特却在杭峰身后四米左右的距离,而且速度也在48~9中间,实力不可谓不强。


甚至说,阿拉法特在处理“蛋糕塔”路段的方法比杭峰还要成熟一点,杭峰只知道2、3号赛道的切换,如果说他的变化单位是“赛道”,那么阿拉法特的单位就是“线”。


阿拉法特的“钞能力”可以让他用最精密科学的仪器,最优秀的运动科学人才,为他运算出这条路线上,真正的最优“线”。


曾经唐隽设想却没能做成的“vr训练方案”,在阿拉法特这里就是常规操作。


他没来这里的时候,每天都会通过“vr”进行训练,在价值百万米元的训练机上,沿着最精准的路线滑行。


如果不是技巧确实差了杭峰一点,但凡他的控板技术接近杭峰一两分,他都能滑到杭峰的前面。


杭峰的表现固然让人赞叹,阿拉法特的紧咬不放也让人惊讶。


这场小组资格赛比想象的精彩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