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 第71章 超级U型池资格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1章 超级U型池资格赛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七十一章


u型池这边就有120多名选手。


男选手60多人,女选手50多人,最小的选手是来自瑞国的一名13岁的小女生,最大的选手则是一名连续出现在“x-gas”u型池赛场19年的,今年已经48岁的浪漫国老选手。


在这里,只分男女,不分年龄,所有想要摘得王冠的人,都必须打败同一性别的对手,在荆棘中登基。


“国王”理应享有所有的优待,当巴蒙德出现的时候,原本正被媒体采访的浪漫国老选手理所当然马上就被抛弃,所有人都围在了巴蒙德的身边。


接着,莫泊桑也来了。


这位常规赛场的“国王”,连续三年对巴蒙德发起挑战,今年再次出现在这里,瞬间就点燃了战火,让所有人都在议论他们的“爱恨情仇”。


当然还有其他的世界冠军,那些被背后划分为“s级”的选手,在出现的时候,总会引起一阵话题。


这些杭峰统统不关心,主要无论是常规赛场还是极限赛场,他都没有任何比赛的经验,对这些运动员也只是仅限于资料上的名字和成绩,而毫无代入感。


直到周娜出现。


华国的公园滑雪“女王”出现了!


作为女子组的夺冠热门,周娜一出现就被摄制组的人围上,进行赛前的采访。


杭峰站了起来。


往周娜的方向望了一会儿,看着周娜采访结束,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又坐下了。


简歪头看他:“认识?”


杭峰点头:“有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去我姐宿舍完,一次是去参加比赛。”


“说过话吗?”


“没有。”


“那也不熟啊,还想叫过来?”


杭峰想了想说:“不知道,就是觉得突然很亲切,很想说两句。”


简明白地笑了。


其实周娜那边也在找杭峰,可惜方向不对。


周娜问教练:“你看见了吗?”


“没有。”


“啧,没有个联系方式很麻烦,前两天就该联系的,听说小孩儿是自己一个人出来比赛的。”


“教练不是带着吗?”


“谁知道靠谱不,又不是体育局的教练,极限运动协会……”说到这里周娜抿了一下嘴,满眼的怀疑,嘴里倒是不再说了。


杭峰没能和周娜遇上,比赛开始后,女子组先比。


木屋亭子里瞬间少了一半的人,选手去备赛区等待,教练上了侧面的看台。足有三层楼高的巨大u型池池壁完完全全地挡住了视野,只有时不时响起零星的掌声,一个接一个的女选手就比完了。


临近两点,终于轮到男子组的比赛。


杭峰把领到的背心穿上,橘色的网状背心很大且柔软,上面贴着15的号码牌,前面后面的号码一样,后背的变化会在资格赛后按照排名改变。


简最后拍了拍杭峰,什么也没说地上了看台,这几天刻意留着的胡须覆盖了半张脸,就算不戴羽绒服的帽子也不会有人轻易认出他,但他还是将羽绒服帽子戴在脸上,低头走了上去。


杭峰则独自前往备赛区。


备赛区在出发点在场地的后面,那里是一片空地,没有座位,地上的雪被踩的很烂,选手也可以不用急着来这里,就在选手休息区里等待。


但杭峰还是来了。


他到底是第一次参加这个级别的比赛,难免紧张,怎么可能坐得住。


赛前的准备,好像怎么准备都不够。


杭峰以为自己的名气并不足以引起其他人的关注,但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有很多目光时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转头看去,没想到看见的第一个巴蒙德,巴蒙德的号码牌是3号,很快就要上场。巴蒙德打探的视线不其然的被杭峰撞上,巴蒙德不但没有躲开,反而对杭峰释放出善意的笑容。


杭峰有点惊讶,自以为这位“国王”是个容易亲近的人。


巴蒙德上场了,作为蝉联五届的u型池国王,他的底子不用说会有多深厚,只是随随便便的一滑,轻轻松松就能拿到好的名次,进入资格赛。


裁判喜欢巴蒙德的风格,他抛飞的高度永远都比其他人高,翻腾的速度不快反而比较慢,似乎总是在落地前一刻才勉强完成动作,三周是这样,五周也是这样,那就和他的技巧没关系,而是如简说的那般,裁判很喜欢看见选手的动作填满整个空间。


巴蒙德也代表了这个赛场的裁判审美偏差,想要在这个赛场获得好成绩的选手都在试图模仿他,就连莫泊桑也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正在训练这个赛场的风格。


巴蒙德蝉联冠军时间太长了。


五年可不是一个很短的日子,足够新生代的选手出现一茬又一茬,却始终无法将他拉下“王座”。


当他滑完比赛,康斯坦丁早早的就等候在出口处,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进行拍摄。


康斯坦丁抛了一些问题出来,巴蒙德对答如流,这样拍了半天,康斯坦丁突然反应过来巴蒙德一直没有动,并且时不时的会往比赛场地看一眼,像是在等待谁的出场。


“有很在意的选手吗?”康斯坦丁问。


“当然,今年有很多不错的年轻人参加比赛,如果单从年龄来看他们的技术,其中有一些连我都不得不关注的人。”


康斯坦丁瞬间就知道巴蒙德嘴里的那个“值得关注”的人是谁。


16岁就可以完成四周半的技巧,而且简好像还是他的教练。别说巴蒙德关注了,就是康斯坦丁都急的嘴里起了泡,这么有爆款潜力的选手,便宜了凯琳那个碧池!


比赛拉的是真的很快。


几乎前一个选手滑完,下一个选手就被要求出场,一场比赛不到两分钟,可以想象裁判打分的时候审美有多么疲劳。


所以在这个初步筛选的赛场上,除了难度和流畅度,还需要一些视觉上的刺激,才会给裁判留下更深的印象。


此时,杭峰已经登上了u型池。


前一名14号选手正准备出发,他则在出发点裁判的示意下整理装备,做好比赛准备。


“准备!”裁判比划着手势。


杭峰将脚踩上雪板,伴随着两声脆响,脚与雪板紧紧扣住。


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动作。


接下来就是等待。


等待上一名选手滑完,也在这个过程里调整自己的呼吸和状态,最后一次在脑海里过动作。


就在这时,裁判将挡在前方的手移开,杭峰知道他该上场了。


从出发点出发,前方是一个大约30米长的缓坡,徐徐滑下,再借助惯性往高处滑了大概三米,狭窄的出发道开始变得倾斜,抵达入口。


前方就是赛场。


没有亲眼见过u型池的很难想象u型池的宏伟,而这样的超级u型池就是杭峰第一次看见也露出惊叹的表情。


真是太大太长了。


两侧池壁的高度比常规u型池高了平均3英尺,而整个u型池的长度则达到200米,池壁内画出的蓝色条纹,每一个白色的区域都代表了一个技术点,足有七个!


比常规赛场多了两个板块,就代表选手需要更加精准地控制体力和完全地专注度,容错率也变得更低,五次的成功和七次的成功是难度的成倍增加,但凡中途出现一点错误,比赛就戛然而止。


今天的比赛还只有一场。


对于他这样的新手选手,可以说一场定胜负。


能进资格赛就算赢了。


不是要求低,而是有自知之明。


和同场众多世界冠军比,他就是一个众人眼里的“陪跑”,而他也有野心,也想进入资格赛,争夺更好的名次。


一定要好好发挥啊!


不要紧张杭峰,你可以!


进入赛场瞬间,身体骤然大幅度地倾斜,坡度超过了50°,速度增加的很快。


从左侧的池壁滑下,轻松超过40迈,再以极快的速度从池底冲上来,身体向上扬起,看见了灰暗的天空。


向上,继续向上冲。


在这个过程,可以感觉到惯性正在一点点消失,毕竟是超过四米的高度,惯性能够抵达的高度有限,杭峰凭借着自己对u型池速度的熟悉,在察觉到速度丢失的瞬间,双腿猛地向上用力一跃。


滑雪也需要体力,而且要求很高。


每一次起跳的力量和发力方向,都代表能够在空中完成的技巧难度,也同时代表了能不能够平稳地落地。


可以说起跳前的一次发力,代表了所有技巧的开始。


杭峰的第一跳并不难,不过是一个向内的抓板头转体一周。


他的爆发力很强,跳起的时机也很完美,为他带来了更高的高度,在抵达最高点之前已经完成了一周的转体,随后便是等待落地。


因为是第一跳他很放松,自然而然地做出了平时的习惯速度。


干净利落。


就是一个字,快!


快如闪电的一周,继而稳稳落地。


没有填满整个技巧过程,但因为完成的太快太干净,也给人一种他游刃有余,落地必然很稳的感觉。


落地后,杭峰冲向对面。


速度获得了第二次的加成后,骤然提高到50多迈,冲击力更强了。


但对于有着职业水准的杭峰而言,这也不过是一个比较慢的速度。


速度慢,抛起的力量就不足,无法做出更难的动作。


杭峰在第二跳,做的是一个内刃转体一周半,外刃落地的技巧。


这种反向的技巧是一个相对比较难的技巧,在这个赛场上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刚开始练u型池的运动员,想要从容地完成这样内外刃的切换很不容易,通常会成为教练对天赋的一个判断。


杭峰的天赋就很强,当时他只花了半天时间就熟练掌握。


因而这一跳他完成的也很轻松。


就像在熟悉的赛场上比赛,轻松到完全忘记了赛前简提醒他的风格问题。


干净利落地转体,加上一个帅气的抓板,随后从容等待落地。


速度终于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杭峰再次冲向对面的时候,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有撞上来的风压,都刺激着他的血液。


熟悉的速度,来到了他的舒适区。


能够在第三轮上技巧,说明他前面的两次完成的不错,力量爆发的非常好。


这一次,也必须一样!


杭峰在风中猛地向上跃起,双腿带来无与伦比的力量,但又精准地控制在不会失控的程度。


同时扭转的力量从双腿传递上来,他的肩膀率先带动身体转动。


向后翻腾!


对!向后翻腾!


这在常规赛里不允许出现的动作,在“x-gas”的赛场上,却是必须要去挑战的动作。


它很难,也很危险。


杭峰新近开始练这个动作,也不敢太拼。


向后翻腾一周。



转体半周。


同时


双手抓板内刃中心。


不过一周半而已。


“还不错。”但在裁判室里有人却这样说。


时间太紧张了,u型池的技巧难度是一个接一个,裁判们并没有交谈的时间。但这句话说完,其他四名裁判都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确实是看起来不难的一个动作,但翻腾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另外一个难点就是杭峰身体出色的蜷缩度,让他可以轻松用双手抓住内刃中心,这个抓板动作就很少见,再加上他这种有点像青蛙一样的姿势更少见,所以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创新和难度是“x-gas”赛场上永恒不变的核心标准。


而“创新”排在“难度”的前面,说明这个赛场对“新鲜”的渴望。


无论是对技巧动作,还是人。


一个资料上显示只有16岁,还是华国“硬塞”进来试水的年轻运动员,在这之前可没有一个裁判对他有任何的期待。


但期待值降低的时候,杭峰这种相对新鲜的东西会瞬间突破裁判的期待,得到很好的反馈。


反正这一刻,裁判们完全没考虑杭峰会不会有更高的难度,会不会填满整个飞跃时间,反而被他干净利落的技巧动作表示赞扬。


嗯,就是出乎意料了。


杭峰像青蛙蹲一样的姿势确实不太好看,但意料外的有点可爱,就连巴蒙德都看得眉梢一扬,嘴角露出了一点笑容。


对年轻人期待,总会有几分不一样。


而杭峰确实让他有惊喜。


“第三跳了,只有一周半吗?一个翻腾?”康斯坦丁却自以为很懂地这般评论着。


巴蒙德连视线的余光都没有给他一丝,始终只看着在赛场里飞跃的人。


杭峰落地后有点心跳加速,主要是在他完成翻腾动作的瞬间,终于想起简在赛前对他的叮嘱。


“不要转的太快,这个赛场有自己的风格,他们都喜欢巴蒙德那离地只有一米却能转身一周的神迹。”


哦豁!


忘记啦!


短暂的分神,杭峰已经来到了第四跳的区域。


按照他的常规赛场习惯,这里就应该上难度,最差也是三周半的一个转体。


然而,杭峰突然就有点不会滑了。


速度放慢他练过啊,可为什么突然不会发力了呢?


杭峰在飞起来的瞬间,还是习惯性的双腿登出了大力,强劲的力量带着他的身体自然而然地旋转,抓板转体一气呵成,三周内刃的1080就自然而然地做成。


而此刻,他也不过方才抵达抛物线的最高处。


这一刻,杭峰甚至还探了一下头,挣扎在自己要不要再做点儿什么的冲动中。


可经验告诉他“不可以”,现在再想去弥补已经晚了,他起跳时候的力量是三周就是三周,这种被牢牢刻在肌肉上的记忆一旦破坏,他会受伤。


等吧。


就像之前一样,等着落地吧。


而且都已经跳到第四跳了,自己都没有按照简的要求去做,后面再去拖动作也没什么意义。


不如做回自己。


对!


做回自己!!


杭峰的心里瞬间一片清朗,伴随着落地的那一震,大脑里的迷雾也随之逸散。


玩风格讨裁判喜欢那是奖牌榜上的选手才有的资格,自己的当前目标只是进入资格赛。与其去东施效颦,不如做好最真的自己,将自己的全部本事展现出来,更有可能征服裁判!


第五跳!


前面就是第五跳!


好好跳啊杭峰!!


“嗯……”对杭峰有期待的人,对杭峰的第四跳都露出了差强人意的表情。


从他的速度力量,到空中高度,明明是可以去做四周的,为什么只做了三周?


难道是不会做四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