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62 东南事变 (二合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262 东南事变 (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听到郑祥说出福建炉丁被逼反了,沈忆宸本来有些迷糊的醉意,可谓是瞬间清醒了过来


恰好此时阿牛从府中走了出来,沈忆宸赶紧朝着郑祥吩咐道:“有事稍后再说,你先跟着阿牛前往新院。’


新院便是沈忆宸在京师购买的两处宅院,为了与现在“旧宅”成国公府做区分,于是被称之为新院。


郑祥早早便离开京师前往福建经营走私生意,并没有通过吴管家获得公府仆役的身份。


高宅大院人多眼杂,更别说还有朱仪、朱佶这两盏不省油的灯。从郑祥这副模样来看,必然背后遭遇到了更大的麻烦,沈忆宸不打算贸然让他进入公府,得安置在更为妥当的地方。


“小的明白。


郑祥正因为知道自己现在身份敏感,所以他才会选择半夜蹲守在成国公府门外,看能不能碰到沈忆宸或者福建矿工的兄弟。


现在有了沈忆宸的安排,他立刻就低着头佝偻着身子跟阿牛离开。望着这两人的背影远去,沈忆宸便转身朝着公府内走去。门房看到他进来了,还用着一种讨好语气问道:“沈公子若是有麻烦,只需要吩咐小的一声即可。


“多谢好意,就是一个应天府的老友前来。’


沈忆宸故作轻松的笑了笑,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枚银锭,递向这名讨好的门房继续说道:“天寒地冻又逢正旦佳节,等会下值了尔等去吃顿热乎饭食暖暖身子。


看着这一枚银锭,门房眼中简直要放出光来,接过后立马感恩戴德道:“小的们多谢沈公子体恤!’


“不用客气,今夜之事喝顿酒忘了就好。’


“小的明白。


门房当然知道沈忆宸说的,不是忘记打赏这回事,而是要他们忘记刚才那个陌生人。


能在公府当差,没点眼力见是不行的,包括护卫在内的众人都赶忙点头称是。


告诫完门房后,沈忆宸便快步前往西厢小院,哪怕此时夜已深了,依旧有着一盏烛火等候自己归家。


站在院中看着闪烁的烛光,不知为何沈忆宸焦躁的心情,霎那间便平复了下来,可能这就是港湾的作用。


陈青桐此刻与丫鬟雪儿坐在桌前,两个人都用手撑着脑袋,迷迷糊糊开始打着瞌睡。


当听到开门的声音响起后,陈青桐瞬间就惊醒过来,赶忙起身朝着房门望去。当发现是沈忆宸出现在自己视野之中,嘴角便流露出一抹欣喜的笑容。


“夫君应酬肯定累了吧,我已经备好了热水,还让雪儿煮了碗面汤。


“你等下洗完澡后把面汤喝下,这样明早便不会宿醉头痛了。“青桐,不用忙活这些,我回来换身衣裳等下还要出去。


沈忆宸是正旦朝会结束后,直接就与李达等人前往了清江楼,身上还穿着御赐麒麟服。


坐在包厢里面聚会还没什么,郑祥之事可是涉及到造反,这比当初举报鲁王谋反还要严重,毕竟前者没有皇亲国戚的护身符保护。


穿着这一身绯色官服出去,简直就跟电灯泡没什么区别,不是摆明告诉京师有心人,我在与“反贼”密谋吗?


“这么晚了还要出去,发生何事了?’


叶宗留瞬间第小起来,今天可是大年初一,陈青桐便连夜不归家,定然是出了大事情。


“福建那边生意出了点事情,要赶着去处理下,不用过于担心。”陈青桐敷衍了一句,脸上还挤出了一抹笑容,然后便走向屋内第小脱去身上的麒麟服。


“夫君,福建到底是何生意这般紧要。如若是缺钱的话,我带来的嫁妆足以应付。’


翟福承很早就知道陈青桐在福建那边有些生意,而且还不时有人送银票过来。


不过这点钱叶宗留可没放在眼中,要知道她出嫁泰宁侯陈瀛给的嫁妆,可谓是实打实的十里红妆。


以如今的家境跟陈青桐的地位,有必要为了点生意这般着急吗?


“我要是用你的嫁妆,那传出去不是变成吃软饭的了,为夫还没到这地步。


“夫妻本是一体,何需分的这么含糊呢?’


“娘子,你这话是打算让我软饭硬吃啊


陈青桐调侃了一句,然后随手披起一件大衣,便急匆匆的朝着门外走去。


“青桐,早点休息。”


听着逐渐远去的嘱咐声音,叶宗留脸上神情却变得凝重起来,她很第小陈青桐这种状态,绝对跟什么福建生意无关。


只希望一切能顺顺利利就好。


走出西厢别院招呼上苍火头等人,陈青桐便乘着夜色来到了新院。此时的翟福已经换上了一身干净衣裳,可脸上的沧桑憔悴,却没有任何的变化。看到翟福承过来后,便立刻跪倒在地满脸悲痛道:“蒋炉头,我们辜负了你的期望,还求救救福建的炉丁弟兄!”


“有话慢慢说,我们之间不必如此。


翟福承赶紧把尤溪扶起,出言安慰了一句。


福建这群矿工与自己生死与共,陈青桐早已视为自己人,压根不需要用上“求”这个字。


起身后平复了一下情绪,尤溪结束说道:“蒋炉头,本来我们依靠与倭奴的走私交易,已经能交上官府的矿税,还能有些余力去接济闽北矿场的炉丁弟兄。’


“可是在去年,朝廷复设了直省税课司局,再次加派了课钞税。除此之外,吾等矿场弟兄还需供亿内外官属,花费远过于公税


“要知道从正统十年结束,福建江浙一带便是天灾不断。如今再加上,哪怕有着与倭奴走私贸易,依然无法填补上课税的窟窿,甚至还养大了内外官属贪墨的胃口。’


“半个月前,郑祥县巡检追随官兵到了矿场征收课税,可炉丁弟兄们实在拿不出来。于是乎翟福巡检下令官军封闭坑治,不允许继续开采冶炼,并且还说要把来年课税翻倍。’


“走投无路之下,炉头蒋福成便与官军发生了冲突,打死了几個前来征税的衙役。’


听着尤溪的诉说,翟福承神情可谓是严肃无比。


去年在山东治水之时,他就已经知道朱祁镇在军费轻松的情况下,使了一记昏招各地复设直省税课司局,想要多收些税上来。


并且为了不被地方官府贪墨,他从京师外派诸多官员跟太监,担任税课司官。


京官外派,一般是这种掌控税收权力的京官与太监,几乎无一例外比地方官员贪墨的更狠更轻微。并且为了伺候好他们,防止影响到吏部政绩考核,地方往往还会花费巨资款待,以求让外派京官满意。


钱从哪里来?自然是从百姓身上收刮民脂民膏。


广西瑶民、川贵苗民,便是最先一批起义动乱的势力。导致到目前为止,西南地区还在进行着大规模平叛战争,麓川政权结束死灰复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