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186 天子赐服(二合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186 天子赐服(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瓦刺使臣的卑微跪训,同样让朱祁镇心中豪情万丈,一扫之前的阴霾。


这才是中原皇帝、天下共主的威仪,四方蛮夷就应当跪伏在朕的面前,为大明奴婢尔!


紧接着朱祁镇大手一挥,下令设宴款待四夷使臣,同时教坊司一群乐师、乐伎走了出来,准备奏乐起舞庆祝一番。


但就在这个时候,沈忆宸却出班启奏道:“陛下,既然已亲至校场,不如因地制宜把教坊司的礼乐,换成我大明将士的演武!”


《资治通鉴》里面有一句千古名言,叫做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沈忆宸心中无比清楚,靠着朝贡体系当冤种买来的“臣服”一文不值,想要让这些四夷使臣真正的畏惧大明,就得拿足够的武力出来。


这才是他建议把设宴地点,放在京郊校场的真正原因!


今天就让好好让有异心的四夷使臣们看看,到底是我大明提不动刀了,还是你们飘了?


沈忆宸话音落下,鸿胪寺卿杨善就站了出来:“禀告陛下,沈修撰此举不符合朝贡礼法,下官表示异议。”


杨善是个人精,之前沈忆宸“迟到”受降礼商议,就是他给了个台阶下。


但是要知道,鸿胪寺就是靠着操办各种活动礼仪吃饭,沈忆宸这种妄自改变仪式流程的行为,简直就是砸鸿胪寺的饭碗。


毕竟有了第一次,谁知道有没有第二次,先例不可开。


“老臣附议杨客卿所言。”


礼部尚书胡濙也站了出来,表达了对杨善的支持。


一方面礼部也是吃这碗饭的,不能被人随便砸锅。另外一方面就是今日沈忆宸风头太盛,隐约成为了朝贡大礼的主角。


再让沈忆宸这般肆意妄为下去,名气威望将得到极大提升。哪怕这小子还没有成为阉党中人,站在文官集团的对立面,但事实上他跟王振的关系,远比跟文官更紧密。


同时胡濙心中隐约有种预感,就算杨溥示好这小子,也无法修复与沈忆宸之间的隔阂,让他成为自己人。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么沈忆宸与文官集团的利益冲突,就要远远大于王振了。


毕竟沈忆宸怎么也不可能挥刀自宫,抢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但他却可以一路往上爬,去竞争六部乃至内阁长官的头衔,这点就挡了贺平彦与杨鸿泽等人的晋升之路。


杨善跟胡濙的出面反对,赢得了在场绝大多数文官的支持。西周末年礼乐崩坏,乃儒家文人心中永远的痛,怎么可能再让沈忆宸以兵戈阻碍礼仪?


胡濙五朝元老,先帝托孤大臣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朱祁镇哪怕此刻心中更倾向于沈忆宸的建议,他也不可能驳了礼部尚书胡濙的面子。


就在朱祁镇准备做出决断的时候,一名身穿绯色麒麟服的重臣站了出来,他就是成国公朱勇!


“启奏陛下,臣赞同沈修撰的建议。校场乃操演比武之地,何不展示我大明将士威武凌厉。”


成国公朱勇的出面,给文武百官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


要知道之前沈忆宸哪怕在朝会上,被各种攻击、弹劾,成国公朱勇都从未出面缓解一二,更别说什么包庇徇私了。


很多时候朱勇所代表的勋戚集团,就如同看客一般没有介入,沈忆宸与宦官跟文官间的“恩怨纠缠”。以至于大多数官员,都把他跟沈忆宸的父子血脉淡忘了。


今时今日,面对文官重臣胡濙明确表达态度,成国公朱勇站了出来撑腰。


这到底是代表着父亲身份,还是代表着勋戚态度?


很快接下来的一幕,就为众人解答了心中疑惑。


“回禀陛下,臣附议成国公。”


英国公张辅跨步出列,向皇帝朱祁镇表达了自己意见。他的站队可谓让在场文官集体傻眼,哪怕沉稳如胡濙,都面露意外神情。


大明勋戚传至正统朝,名义上的地位是魏国公为尊。因为他的封号是以“开国辅运”加封,天然高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奉天靖难”加封的勋戚一挡。


哪怕魏国公在靖难时期站队建文帝被冷落了,爵位依旧还在,而且两头下注成功有了一门两公,名义上勋戚里面无人能压一头。


权势上是成国公朱勇暂时排在首位,正统九年领军出塞征讨兀良哈三卫,让朱勇掌控军权位极人臣。无论是哪个朝代,谁手中实际控制了枪杆子,谁就大权在握。


但是地位上,英国公张辅居于勋戚首位。


原因无他,成国公朱勇是二代袭爵,魏国公徐显宗更是四代袭爵,而张辅乃初代英国公!


相当于明朝现任公爵,都是英国公张辅的子侄辈。在以孝治天下的大前提,长者地位自然要高于后辈,哪怕皇帝朱祁镇都得给三分薄面。


英国公跟成国公出面,就意味着武勋集团正式站队沈忆宸,朝中其他势力日后想要随意拿捏,就得考虑后果了。


“臣附议成国公所言!”


泰宁侯陈瀛也站了出来表态,于公于私他都得力挺沈忆宸。


“臣附议!”


“臣认同沈修撰建议。”


外戚会昌伯孙总、文勋靖远伯王骥,甚至就连跟沈忆宸有过“间隙”的永康侯徐安,都集体出列附议成国公朱勇的进言。


勋戚集团不站队则已,一站队可谓朝野振动!


就连始终保持看戏心态的王振,脸上表情都变了,沈忆宸在勋戚集团里面的影响力,有些超乎了他的想象。


这种局面,单靠成国公朱勇绝对无法引领,必须得沈忆宸自己有本事才行。


事实上就如同王振所想的那样,诸如英国公张辅这样的顶级勋戚,愿意旗帜鲜明力撑沈忆宸,在于威震瓦刺使者的表现,让勋戚们感到很满意!


不过单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如此表态。真正引发整个勋戚集团力挺的根本原因,是沈忆宸对于军队将士的重视,这可谓武将勋戚的立身之本!


大明仁宣两朝虽然也有过出征,但整体上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主,可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直到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才重振武功。


承平日久,导致武人地位不断下降。再加上各种二代、三代子孙袭爵,勋戚集团整体质量也在不断下降,没有了明成祖时期的登峰造极。


如今武勋们迫切需要赫赫战功来重掌权势,麓川之战、东南平乱、乃至四征蒙古的主战派,都是整个勋戚集团在造势站台。


所以就算是抛开沈忆宸的勋戚子弟身份,只要他愿意推崇武事,那么勋戚集团也会示好助力。就如同跟宦官王振、文官王骥的合作一样。


毕竟不这么做的话,没有科举制度提供生力军的勋戚集团,必然会在持久战中败于文官集团,土木堡之变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而已。


“那就依成国公所言,让我大明将士展示威武凌厉!”


朱祁镇赞成了成国公的进言,某种意义上当整个勋戚集团报团表态,就连皇帝都没有太多选择余地。


“谢陛下!”


“谢陛下!”


第二声是沈忆宸谢恩,他此刻意味深长的看了成国公朱勇一眼,没想到对方会在此时支持自己。


谢恩之后,沈忆宸转过身来面向远处的士兵,开口高呼道:“大明将士听令!”


“喏!”


雷鸣一般呼喊声传来,等候已久的京营跟南军士兵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


“尔等乃我大明虎贲,均有万夫不当之勇。今天子亲至,当展现我大明天兵之威仪,令四海蛮夷皆臣服,可否做到!”


面对沈忆宸的询问,数千将士用旌旗、兵器不断砸向地面,发出如擂鼓般的“咚咚咚”沉闷响声。


最终汇聚成大明军队的战号:“大明!大明!大明!”


当一阵阵音浪冲击而至,等候入宴的四夷使臣们,可谓脸色惨白惶恐。


他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史籍或者过境商人口语中,模糊的听说过中原王朝的强大,大明虎贲的威武。


如今才得以亲眼见证,什么叫做金戈铁马、气吞山河!


李达等应天家塾同窗,看着远处高高在上的号令的沈忆宸,心中有着一种不真实感。


仿佛在这一刻他不是什么翰林文官,而是战场上自己的统帅,可以带领着诸位将士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相比较李达,站在校场高台上的朝野重臣,可以更清晰感受到沈忆宸身上气势变化。


这哪里还有一点儒臣的影子?活脱脱一个武将!


校场将士得令之后,就按照既定的科目开始演武。以步卒为主的五军营演练了弓弩骑射,箭雨带着呼啸的破空之声,齐刷刷的扎入标靶之中,可谓震人心弦!


这种触动就如同后世《英雄》电影中,秦军弓弩齐射,高呼“大风”的画面一般,实打实的饱和式攻击。


以骑兵为主的三千营,展现了各种迂回包抄、马弓骑射、重骑突进的演练。单以马上工夫而论,大明正统年间的铁骑,并不输蒙古骑兵。


踏马塞外,更是明英宗以前历代大明皇帝的保留项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