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五代梦 >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海仙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海仙子

  五代梦

驾!驾!


手中马鞭啪啪作响,马儿轻快的跑动,后面的车厢似乎随着马儿,撒欢了起来。


这里是通往鄱阳湖的官道,官道虽然没有几丈宽的路面,但是胜在倒也扎实平整。马车跑在路上不会太过颠簸,两边又是一路的村庄田野,一路轻松的飞驰,一路看去令人舒畅。


因为鄱阳湖有唐国,最大的水军驻扎,所以周边的几条官道,便是主要负责物资运输,战时自然可以成为运输的主道。


平时因为官道的通畅,使得许多有心思的百姓,纷纷把自己的房子,建在了路边,如今也成了百姓出行的主道。


当初太子弘翼还是吴王,在这边做洪州刺史的时候,也曾大力的发展过,鄱阳湖的水军。后来因为世人皆知的叔侄之争,导致皇太弟齐王李景遂,被派来洪州任大都督,爵位也改为晋王、太尉、尚书令。


气度有加的皇太弟,继续执行太子弘翼的策略,把鄱阳湖经营的更加有声有色。可是好景不长,有人说太子弘翼一心进取,惹得皇帝不开心,大有废立的想法。


于是出现了有人说道,太子弘翼买通内都押衙袁从范,在皇太弟饮水里下毒,导致去年八月初二唐国最大惨案,皇太弟李景遂被人毒死。


不管如何李景遂是死了,有人说是太子担心自己失宠,加上开始说是想篡皇太弟位置,才把皇太弟赶去洪州。如今因为太子遭到皇帝责骂,有人风传是太子弘翼,乘机杀了皇太弟。


复杂的宫廷争斗,百姓只能在茶余饭后,去臆想和揣测,究竟谁对谁错,或者事出有因,也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但皇太弟和太子,都在鄱阳湖留下政绩,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皇太弟魂归西方,太子也因为改镇润州,两国争端斩杀很多吴越国大将,皇帝认为太子专横诛杀,加上宫外风传皇太弟死因,和太子有关,如今太子弘翼也羁押起来。


结局如何没有人知道,当地百姓却都明白。不管皇太弟还是太子弘翼,他们都是唐国李家子孙,有人说是想国家强大,才极力推荐发展,鄱阳湖的水军。


不管事实真相如何,事实证明太子弘翼,当初做法是对的。这两年周国数次来犯,因为长江天险阻隔,驻扎在江边水军的威力,导致周国放弃南犯。这些水军大多数,是从鄱阳湖培养的将士。


民间又有传说,皇帝因被周国压制太狠,不得不降低唐国的国制,还数次传书到周国,说要传位给太子弘翼。但据说周国国君郭荣很客气,说皇帝仁慈大度,不必如此等等。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周国像哄小孩一样,唬弄着金陵朝廷。数次征伐把江北州府都占领,如今只差没有指着鼻子骂孙子。皇帝心里比谁都明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硬气不起来。


当初的唐国,在中原诸国里,可是仅次于中原的所在,更是南方诸国里,兵力最强的割据国家。要说皇帝李璟不硬气,可是先征服了闽国,又扫遍马楚掌权的楚地。


唐国夹杂在南方诸国里,那就是一面不倒的标志。


如今倒好先是被周国胁迫,吴越国乘机在边上咬一口,夺取原先闽地靠海,三分之一的地盘。虽然太子弘翼率领队伍战胜,在润州斩杀一万多吴越将士,更斩杀几十员吴越国大将,使得吴越国战力大受创伤。


但紧接着唐国,失去江北十余州疆土,继而皇帝亲自递表向周国屈服,表示唐国级别降低,自认为是一个割据藩镇,连皇帝也不敢自称了。


谁做皇帝和百姓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作为唐国内百姓和文人,心里还是感觉受到屈辱。可是人家皇帝都不在乎,这些小老百姓着什么急!


皇帝一心想着把国都从金陵南迁,以防仅仅只有一江之隔,金陵不够安全。这倒也极好理解,因为荣华富贵享受惯了,谁都会怕死想多活几年。据说南迁京城意向有理有据,选定地点便是洪州。


洪州位置水陆可用,又是当初唐国中心位置,从安全上来说,确实是最佳选择。如果这最终的选择,就是如此的话,那么如今这鄱阳湖,便成了护都重要军事所在。


鄱阳湖的重要性提上日程,平时南来北往的船只,基本上不允许在鄱阳湖驻扎停留。一来是出于对湖中,驻扎水军的安全,二来也是便于管理。鄱阳湖湖面太大,水军不断巡逻,也无法一一管制。


水军在入江口设置重重关卡,一些不明身份的船只,也就无法顺利通过。因为有水军的管制,一些正常商家倒是活跃起来。他们心里没有鬼,在过关时缴纳需要的税额,反倒是比别的地方更安全。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运作。


唐国历来是江南胜地,也是中原有名鱼米之乡,自古便是物产丰富所在。自杨吴占领以来,鄱阳湖以北靠海区域,都是富庶景胜之地,每年所进贡物产,可以抵上整个唐国大半。


这也是唐国被周围虎视眈眈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唐国兵力一向占据前列,只怕早就被人啃光。杨吴被李家代替以来,皇帝大力发展鄱阳湖以南区域,想带动整个经济和稳定。


虽然成效缓慢,但是也逐渐显现规模。鄱阳湖附近靠南区域,饶州算是半个挨近的州府。饶州特产便是茶叶,这个和盐一样重要的物资,使得饶州到鄱阳湖,运输十分发达。


坐在马车车辕把上,是一个看去还没有及冠少年,少年哟呵声音清脆,兴奋挥动着手里的皮鞭,马车快速的在官道欢腾。马车车帘撩起来,可以看到少年身后,车厢里的情形。


车里铺着厚厚的,来自于波斯的毛毯,一看就是出自富贵之家的用具。车厢不大的空间,不过三尺宽窄的范围,坐着一个紧闭双目的女子。


车厢里没有别的东西,就一个蒲团垫在女子身下,她微微闭着眼睛,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睡过去了一般。马车在官道上飞快的行驶,女子却坐的很是安然。


想必是马车特殊的缘故,看去整个比较平稳。这是一辆难得的钢轴马车,据说这种钢轴马车,乃是从岭南那边传来。如今在各州之间开设有马车行,平时对外租售服务,不过售租价却是不菲。


价格再贵只要好用,而且舒服,那也一样有人,愿意消费。


这辆马车的好处便是,车轮加了钢轴,车轮转动速度均匀起来。车轮横杆下,有几组减震钢片,使得马车颠簸,几乎变得没有,实在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发明。


有人说这种钢轴马车,来自于岭南沿海,最早就是岭南汉国,京城兴王府里有人使用,后来被有想法的商家使用,便逐渐传播到中原来了。


饶州因为占着和岭南,还算比较近的优势,算是唐国最早引进,这种款式马车的州府。


车厢里女子盘腿端坐,穿着普通洗的泛灰白麻布衣裙,任凭少年策马疾驰。一直盘坐在那里,没有感觉到丝毫不适。


这里靠近鄱阳湖官道,虽然是官道还是免不了有宽窄,马车随着道路变化运动,不断左右上下的移动,车厢内她好像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靠近官道两边房屋渐渐多了,但官道上也没有过多路人,偶尔会看到路旁有一两个行人匆匆,但是远远听到马车疾驰过来,都会主动事先避让到一旁。


少年看到没有什么阻碍,兴奋的挥鞭催赶,让皮鞭在空中啪啪做响。前面不远已经快到鄱阳湖渡头,看去路上行人逐渐多起来。看到路上的行人一多,少年心性便更有些张扬。


手中皮鞭响声更脆,却都没有落在马的身上。他似乎很爱惜拉车的马儿,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怜惜的感情。确实也是,在这个不断发生战争的时代,尤其是在南方不产马地区,一个人能够拥有一匹马,不亚于是一个不小富翁。


当然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一定身份和地位,也不敢拥有一匹像样的好马。因为马儿在这个时代,不但是各国战略物资,还要随时担心,马儿被官府和军阀,随时调遣征用。


少年穿着一身合体的布衣,不华贵倒也干净清爽,一眼看去就不是有钱人。有钱人家谁会自己赶马,就是有钱人家赶马的,也要比这个少年穿的好。


但是少年就是开心,笑容是发自内心。不时回头看向车厢那个女子,好像自己捡到宝一样高兴。这匹马以前不是自己的,就是现在也不是他的,但是他感觉如今和自己的差不多。


因为现在不但有使用权,而且天天看管这匹马,这匹马和车,就是车厢里女子租给他用的。从昨天到今天,少年跟随这个女子,感觉有些莫名其妙,甚至感觉有些不可能,可是一切还是真实。


少年便是雄石寨前的九郎,女子便是本来穿着蓝衣的冯碧唯。


“前面人逐渐多了,你心里高兴,也不用开的如此快,如若伤到了旁人,可不要找我!”一直闭着眼睛的冯碧唯,忽然开声。虽然一直闭着眼睛,却似乎可以看到,前面一切景象一般。


她确实受了伤,和妖龙田缔争斗,虽然不是生死仇恨,但是异种被田缔夺走,还是让冯碧唯心中不爽,和田缔对手的时候,难免便付出八九分修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